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重生:我在五代打造地球村 » 第24章 反差感

第24章 反差感

    因为有燕帝的口喻,裴雄和太子没敢耽搁,抓紧换了朝服,马不停蹄的进宫参加早朝。

    这是裴雄第一次参加古代的早朝,一切都透着新鲜。

    首先是起床时间,太子是标准的闻鸡起舞,裴雄因为要陪着晨练,也是天微亮就起床了;他俩赶到皇宫的正门时,上朝的百官都已经在门口候着了,官最大的一品宰相张秉政刚刚下轿,正跟身边的人打招呼;这样算下来,这帮官员也基本都是天一亮就起床了。

    因二人是同轿一起、卡着点赶到的,路上太子自然看出裴雄满脸的新奇,就在轿里给裴雄讲解:“五弟,你是从来没真正上过朝的,以后待在京城后,估计就上朝的时候就多了,正好我给你普及下知识。”

    裴雄正是求之不得,赶忙回话道:“那太感谢太子大哥了!”

    太子点头道:“嗯,其实我平时不走这南门,是从东门进的,但你是需要从南门进的;而父皇提前让人通知咱俩一起上朝,却没说明你从哪个门走,所以咱俩只能就低不就高;否则被哪个不长眼的御史奏一本,咱俩就亏大发了!”

    裴雄听后心里一凌,同时生出一股感动,这太子大哥太体贴了,他完全可以慢悠悠的仍从东门进宫的,却选择跟自己一起着急忙慌的赶到南门来!

    太子看到了他的眼神变化,微笑着继续说道:“在京城为官,住的地方离宫门远近、跟官员地位直接相关!你看宰相张秉政,他就住在皇宫南门外的朱雀大街,按距离算,只比我进宫门远了一百步不到!你再看那个站在人群边缘的黑脸四品官,他住在咱们京城的西城墙边上,单单是从家里到这皇宫的南门口,就得小半个时辰!”

    裴雄略感意外,说道:“那俩人岂不是起床时间都要差半个时辰?”

    太子笑得更灿烂了:“何止啊!这些官员到宫门口的时间,都是有大概次序的!那人职位低,所以还必须比其他人都早到,否则,过不了多久就会被人使绊子降级使用了!他离得远、还必须早到,而张丞相离得近、却是最后到,这一反一正,最少差出来两个时辰!”

    裴雄这回就是惊讶了,脱口而出:“只是宫门外排队,竟然就有这么多讲究?那这些低职官员,岂不是每天比鸡都要早起一个时辰?!”

    说话间他们的轿子就到了皇宫的南门口,太子拍拍裴雄的肩膀,当先就出了轿门。

    因为是太子的轿子,等着进门的文武百官都是一脸奇怪,见太子出来都赶忙跪下磕头,再见到裴雄跟着出来,脸上的奇怪就又都变成了释然。

    裴雄扫了一眼,一大片官员中,没下跪的只有两个人,一个就是一品宰相张秉政,另一个是一品军侯宇文功成,这两人都是一品官员,又是一文一武,算是官员中的翘楚模范了,他们俩都是合手躬身、就算见了礼。

    这二人裴雄凯旋进京那天都见过的,因为都排在百官最前边,而且离开的时候,又是官员里跟裴雄说客套话最多的。

    那天着急忙慌的,裴雄还提着精神要应付紧随其后的太子,所以就没有太仔细观察。

    今天就相对时间宽松,他就一边回礼、一边仔细打量二人。

    张秉政看着就是个头发胡须花白、身影消瘦的老头儿,估计是常年过于劳累,又是文官,身体明显感觉不太好,甚至稍微有点颤巍巍的,身上穿着一品深红的朝服,也没能产生那种所向披靡的气势。

    而宇文功成就完全不一样了,四十五六岁年纪,身材高大挺拔,浓眉大眼、顾盼生威,那一头浓密黑发,在晨光下看着还有点发紫,也是穿着一品深红的朝服,但看起来格外的鹤立鸡群,更显出一股睥睨天下的气势。

    两人的履历裴雄都通过资料了解过,两人都是世家子弟,一个出自山西张氏家族、是宁国公的侄子,一个出自关内宇文家族、是定国公的小儿子。

    张秉政是燕帝登基后入朝为官的第一批年轻官员,服务燕帝整整三十三年,几十年来任劳任怨、也极得圣宠,算是燕帝的第一宠幸大臣。

    宇文功成却因是庶出,好事基本都让他大哥宇文泰占了,他就另辟蹊径,通过剿匪、镇压叛乱等功劳,一步步升上了来!

    因为都是领兵打仗的,裴雄当时还跟罗猛专门聊过这个人,这宇文功成本来是没资格承袭定国公名头的,按正常情况,这辈子最多也就止步于三品虎威将军了。

    可没想到他运气极好也能力极强,五年前燕国南境、西境、北境同时都有战事,东边海上的倭寇和高丽人勾结,凑了五万大军竟然绕过海防军队,忽然杀至京城西侧二百余里!当时宇文功成刚刚平定了沧州民变,已上表汇报并准备把临时拼凑的两万兵丁遣回原籍。

    忽然往京城送表的军卒赶回了大营,说有几万番兵阻路,宇文功成一探查就发现了问题,也不能请示了,直接就带着大军从那帮番兵后边杀了过去!

    倭寇和高丽的大将以前也是查过的,知道燕国临海布置的有军队,但因海岸线太长,所以每处人都不多,只要绕过了海防营,再往里直到京城都没有大股军队!

    他们正商量主力部队突袭京城,再分出一个万人队在哪个好位置拦截西山卫戍营呢,完全没防备从自己身后杀来这么大一股军队!

    宇文功成担心临时拼凑的大军镇压民变还行、对上正轨军就掉链子,对下边的兵丁只说是北方有牧民搞错了方向,赶了五六万只马啊羊啊进到了蓟州地界,严重破坏了农田,上头已经传话下来,让他们这些人去抓马抓羊,谁抓到算谁的!

    那些兵丁本都是种田的临时入伍,一听坏了庄稼、但又能抓羊抓马,一个个嗷嗷叫的往前扑!

    也赶巧了,倭寇和高丽的大军考虑攻打京城主要靠步兵,所以骑兵也都下马,战马都在后军养着。

    宇文功成带着勉强凑出的三千骑兵去冲击分割番兵,剩下的一万七千人就全从后边杀过去抓马抓羊;骑兵对步兵,基本就像在雪地撒尿,五万番国步兵只一下就被完全冲散了!而这时一万七千步兵也基本都抢到了马!

    这时宇文功成又安排亲兵大叫说:“牧民暴乱,要把马羊抢回去了!杀了他们,马羊就都是我们的了!”

    已经骑上马的步兵们,已经发现抢到的都是养熟的战马,那随便一匹的价钱,自己一辈子都赚不到!哪可能再让人抢回去?!很快就在宇文功成亲兵们的刻意引导下,分成十数个千人队,追杀四散的番兵!

    骑在马上杀人,跟站在地上互相拼命完全是两回事,他们两万“非正规”骑兵,很快就把那帮番兵杀了三四万,剩下的一万多番兵,更是抡开双腿就往海边方向逃窜!

    宇文功成把军队聚拢了一点数,发现己方战损还不到两千,而且人人有马,有些还不止一匹,心里可乐开花了!

    而那些临时入伍的兵丁也发现“暴动的牧民”有点多,但战斗力却太弱了,很多都是骑马撞死的,也是惊讶又兴奋的感觉自己都是战神!

    宇文功成一思量,就要扩大战果,传令大军追杀逃走的番兵,拿耳朵计数,一只耳朵一两银子!

    这钱在那帮兵丁眼里,几乎等于白捡,全都“乌啦啦”喊着号子追杀了过去!

    人怎么可能跑过马,所以五万番军全部被斩杀殆尽,宇文功成引导着大军直杀到海边,找到对方偷渡上岸的海船,杀光守卫、抢光财物,所有船只一把火都烧了!

    这时因为沿路收拢海防营的军卒,大军已达三万多,而且以战练兵,大多数人都已成了基本合格的骑兵,宇文功成杀的兴起,再次鼓动大军杀往高丽抢财宝!

    此时高丽全国也不过十几万人,虽说全民皆兵,但扣除老人妇女和小孩儿,带甲之人总共也就七万来人,而原来派出的三万大军又已全军覆没,留守边境的也就两万余人,被宇文功成的三万多骑兵一个冲击就打得溃败!

    高丽国王不敢再分兵多处,只得把全国不足四万的军队全部收拢到了他们京城附近,把很多老人和小孩儿也组织起来,作为预备队。

    宇文功成估摸了一下,他的这帮兵丁,打偷袭或者以多欺少还行,但要凭这三万多“半正轨军”灭了高丽是不现实的,所以当即改变策略,带着大军就在没有高丽主力部队的地方烧杀抢掠。

    高丽的国土本就不大,宇文功成的队伍只用了十多天就刮了一半还多!

    高丽国王此时真是欲哭无泪了,好好的偷鸡,最后可不只是蚀了把米!事到临头,已顾不上后悔了,安排高丽太子捧降书、备珠宝,以最快的速度直奔燕国都城请降!

    燕帝这时正被南、北、西三面的战争搞得焦头烂额,没想到差点被东边的小国偷袭了,更没想到宇文功成带着点维稳的临时兵丁,就差点把高丽灭了!

    当然,他也清楚宇文功成带的兵不可能灭了高丽,但他也实在无兵可派了,京城防卫只剩一万人,西山卫戍营只剩两万人,其他的都在边境了!

    所以燕帝最后痛斥了高丽使者一顿,高丽太子就留在燕国都城当质子,又让高丽方面签署了“永为藩篱、绝不再搞偷袭”的承诺国书,就让宇文功成抓紧带兵回来拱卫京师了!

    那个时间点上,国家太需要一场大胜仗、来提振边境军队的士气和必胜的决心了!

    所以宇文功成一回京,就被授予了跨级的封赏,直接从三品副将军一步登天为一品军侯,单独开府、世袭罔替!

    宇文家族也一跃超过了其他家族,同时有世袭罔替的定国公和卫国侯,力压张家的宁国公和承意伯,而且张秉政的承意伯还不是世袭罔替!

    总之,大燕的宇文家族很牛。

    ……

    裴雄在观察两个一品大员的时候,两个一品大员也在观察他,他也很快发现了不一样。

    主要是表现出来的态度和外放的状态都不一样。

    按道理太子和张秉政都算文臣、关系应该更亲密,而裴雄和宇文功成同为武将、应该更惺惺相惜一点。

    但实际是,张秉政跟太子很客气的打过招呼后,就笑眯眯的走上前来,一把拉住了裴雄的手,一脸和蔼的说道:“秦王殿下,多年不得见面,咱俩好好亲近亲近!”

    而宇文功成也是很官方的和裴雄见过礼后,就跟太子很亲近的靠在了一起。

    两人外放的状态上,张秉政更表现出一种“我是老大、都听我的”感觉,而宇文功成则表现的有点姿态很低、谨小慎微,跟两人的表面形象完全相反!反差感很明显!

    而几乎同时,身后那些给太子请过安的大臣们,一边起身、一边像被无形的大手分成了两拨。

    裴雄还没完全品出味道来,宫门处的太监就尖声喊道:“时辰到!请众大臣入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