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科幻灵异 » 行于阴阳的执笔人 » 第九章 思考

第九章 思考

    到了水源地,正值六月底七月初,耳畔蛙声蝉鸣不断,踏过杂草丛便是池塘的围栏了,围栏看着很新,看着应是出完事以后每年都有更换。从包中取出三柱香点燃,插在地上,我唤了一声于明,这小鬼便从水中爬了上来。还是那副死气沉沉的模样,但脸上难以遮掩兴奋的表情。

    抽出符纸,还做不到凭空打火,我只得老实掏出打火机点燃,同时嘴中默诵那几句口气极大的术语。

    “十殿阎罗,文武四判,诸般鬼蜮,众界菩萨,闻我敕令,得我邀召...”

    一边诵经,我一边腹诽那位不知道是得道成仙还是兵解转世的祖师爷,怎么这道符敢起这么大的名字,阎罗菩萨们都得听你吩咐,“邀”都还好,一个敕令一个召见,也不懂是不是道法通天了敢有这么大口气,搞得我念咒都心惊肉跳。

    念完咒,手中符纸刚好烧尽,空气中温度逐渐降低,天上圆月也隐去身形,似乎符背后的力量足以遮住它的萤火之光。虚空裂开,踏出一道身着黑色风衣的身影。我一边遮住小星的眼睛,不让他目视阴差办案,却有点惊讶于这个阴差的扮相。

    对了提一嘴,毕竟我以后少不得要与这些另一个世界的公务员打交道,我也算是他们的编外成员,自然也不用再遵循避讳办案这个规则。

    这位阴差,一身黑色风衣之外,梳着一个大油头,黑皮鞋油光程亮,带着一副大墨镜,跨出通道时,还十分风骚的别了别发型。看见我惊讶的表情,阴差十分得意,吹口哨问道:“怎么样,帅不帅,我刚整的新发型,老贵了,下边发的工资又不能折算成阳间的钱财,可用了我半个月的工资呢。哦对了,刚刚我感觉这里有人在烧符,要我来接引鬼魂,既然你能看到我办案的样子,应该就是你小子的动作吧。”

    “不是,哥,你是阴差吗?阴差不都是什么牛头马面,黑白无常,判官之类的吗,怎么你这个大背头也太时尚了一些吧?”我看着阴差臭屁的模样,差点没给我惊掉大牙。

    阴差反而一副鄙视的神情:“你小子懂个屁懂,判官大人们高高在上,黑白老爷就两位,他们的身份怎么会接引这种普通鬼魂,牛头马面大人手下哪怕各有三千号人,按照如今的人口数量他们也接不过来啊,更何况这世间世界多如恒河之沙,接引之地的编制早就扩招了。我看你刚才那道符口气那么大,也不像是没有师承之人,怎么会不知道这等常识。”

    阴差说个不停,突然顿了一下,好像想到了什么,面容有点僵硬。

    “等等,你小子,不会只见过那群大人接引吧。”

    我仔细回想了一番,杀死“聻”后接走陆哥三人的是一个牛头人身的身影,只是不知道是牛阿傍本人还是他手下。但是接走外公的那个文士,虽然不是文武四判,但外公直接称之为“判官”,估计也是一方大员的身份。

    旋即,我点了点头。

    这下轮到阴差傻眼,立刻收起那副臭屁表情,作出正经办案的模样。他看了看地上抱头蹲着的于明,询问道:“就是带走这位枉死鬼吗?”阴差身上的独有气息,在压制普通鬼物上的厉害程度,不亚于将鬼物置于庙宇道观的大钟旁听钟。

    “鬼物于明,生于甲戊年五月二十,卒于壬午年六月处八,阳寿未尽,按律阳寿未尽时不可入轮回,今得大德之士出手普渡,可提前入轮回,免去风吹日晒之苦,然来世当受堕入畜生道或饿鬼道之罚,以偿此等大幸。问你,可愿?”

    “愿意,我愿意!”于明扑在地上,先是咚咚咚给阴差磕了几个头,又转过来向我磕头,“多谢真人出手,多谢,此等大恩,我来世再报。”

    心情略有复杂,我点点头,笑道:“行了,下辈子你指不定还是什么动物呢,不过动物寿命不长,等你下下辈子就能重新做人了,到时可别再这么做人了。”

    于明点头,眼角处居然流下两滴泪水,转瞬间凝结成晶。似乎知道这等东西之珍贵,于明连忙接住,爬到我身边递给我。接过眼泪,入手冰凉,阴寒入骨,我还在想这东西能有何作用,却听到阴差艳羡的声音:“小兄弟真是福缘深厚啊,一般鬼物不会流泪,但只要能流出并凝结成晶,这些鬼的泪水都是天下至阴之物之一。”

    说罢,阴差便招呼道:“好了,于明,随我走吧,阳间虽好,人鬼殊途,你也要去往你该去的地方了。”他抖搂手腕,幻化出一根绳子,将其中一头系在于明的手上,牵着他跨入虚空缝隙中。

    回到陆星家中,我拿出另一张符箓,烧开,煮成符水,吩咐他喝下,经过刚才的事,小家伙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顿时便大口饮下。接着我便拿过那桶黑狗血,先是用手蘸过血,擦过陆星的眼皮,再让陆母带他去用黑狗血洗个头,等到洗完,阴眼自然也会闭合。

    忙完这一切,晚饭早已凉了,谢绝了陆母热饭的提议,我随便将就了一番,取出手机询问司机到哪了。刚才回来的路上,我便麻烦司机帮我回到城区垫取十万,晚些回城时候我再还给他,毕竟我就在这里人跑不掉。拿到我剩下的十万,我交给陆母,叫她明朝便带着小星去大医院检查一番,虽然鬼物已经不在了,但是这么多年,谁知道眼睛还有什么其他问题呢。

    陆母纠结了一番,终究是接过钱。之所以只给了陆宇家,而没有给林若水,大抵是我的恻隐之心动了,林若水家虽然也只祖孙二人,但怎么看着都是个小康之家,钱,应该给更需要帮助的人罢。

    临走时,我拍拍陆星的头,笑说:“好好学习,从今以后,忘了过往的负担吧。”

    陆星点头,眨着两只都清澈如孩童的眼睛。

    那一瞬间,我感觉到了冥冥之中,身边少了两条丝线的牵扯,身子轻了不少,丹田内那股从得到《归藏》以后开始修习的“气”有了点点壮大的趋势。

    传说《归藏》乃黄帝所作,助人爱人,积德行善,了却因果,这便是人皇之道吗?

    我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