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人在西晋,狠抓教育 » 第27章 永嘉二年初

第27章 永嘉二年初

    永嘉二年年初,南边倒是没出什么大事,北边就乱象明显,吃不饱的人们为了活下去而挣扎,吃饱了的人们,充满搅动乾坤的野心,有机会当老大,朝廷的力量又不足以打消这些野心家的野心。

    汉赵皇帝派下属抚军将军刘聪等人南下扩张,辅汉将军石勒等人向东攻击河北等地,石勒怎么刚去就当上将军了?因为他刚去就给刘渊招降了晋国驻守上党郡的背督和冯莫突,上党郡到洛阳,直线距离才两百多公里。

    乐平郡的乌桓人不愿意向石勒的老大投降,于是石勒假装得罪了老大石勒,投奔乌桓人张伏利度,和他结为兄弟,带着兄弟们和乌桓人一起四处抢掠,乌桓人都很喜欢他,等他在乌桓人中间有了很大声誉,他就把张伏利度抓起来,让乌桓人推举自己当老大,乌桓部众觉得跟着他混很有前途,就答应勒随他一起归降刘渊,刘渊奖励他都督山东征讨诸军事。

    这年头的人没什么信义,率性妄为,当别人兄弟很危险。

    西北的凉州差点造反,起因是凉州刺史张轨中风,本地的大族张镇兄弟想谋求这个位置,最后被张轨儿子击败,从此,张轨家把控了凉州。

    而之前被苟晞打败的王弥,又集结起军队和苟晞干了起来,攻击青州,徐州,兖州,豫州。这些朝廷大官,武功不能把叛军彻底歼灭,文治不能平静地方,歹人一声号令,地方立刻战火熊熊。

    他们一方面也想着保有大量军队,没有战乱,军队存在就没有意义了,而地方平民的死活,对于他们,不在第一考虑范围。

    每次收到这些消息,王青就头大,有同情心没用,得有实力,况且,不经过战火的历练,怎么能改造天地,新时代不是随便就能取代旧时代的。

    平民们在这种时候没有选择的余地,别人想要他们怎么干,他们就只能盲目跟着干,最后死活,完全看天意。

    这种事频频发生,王青就在心里劝自己说,不能计较一时的成败,他现在才十四岁,一切可以慢慢来,往世千百年大家都忍过去了,他现在时刻关注各方情报,如果有人敢来犯荆州,头都给他打烂,保证荆州平静的发展是第一位,中原宣布崩溃之后,有的是麻烦,现在要积蓄力量。

    过完年之后,王青就开始在表面减少军队,把军队减员到地方驻守,每个郡一个团,现在上庸郡,襄阳郡,天门郡,各驻守一个步兵团,名义上不再是荆州军,是维持地方防务治安,但是实质上和之前没有什么区别。

    南郡还有两个步兵团一个,一个骑兵团,还有王青直属的九团。从各团抽调出军官,在北方来南方的流民和本地人中,荆州军再招募一万人,现在北方源源不断有流民过来,除了给他们搬家到人少的荆州南方去开垦,第二个出路就是当兵了。另外招五千人做荆州水巡,基地就选在洞庭湖,荆州船厂就在那里。

    新招募的士兵分成新的八个步兵团,五千人的水巡分为四个水巡团,不过水兵们一开始也是按照步兵先训练的,等士兵们习惯了,再上已经为水巡打造的战船。

    现在被被定级为蜜蜂级的战船,能载五百战兵,船上装有船弩,投石机。新船也在加紧建造了。

    本地人其实不怎么愿意当兵,种地多好,尽管荆州军待遇是高了那么一点点,可是士卒和士族虽然念起来差不多,但是地位是天壤之别,士卒和百工都是贱人,不过,也有不少本地人担心,都是外地人来当本地的兵,以后不得欺负我们本地人,不少本地人也参军了。

    现在荆州军是招募制,不设军户,入伍五年,没有升迁,可以申请退伍,回家种地,这一条也是鼓励本地人从军的原因之一。

    王衍过完年之后,就离开了洛阳,在半路上转向来了荆州,荆州和北方久经战火不一样,农民们在路边的田野里耕作,郡县道路平坦宽敞,足足够两个马车错身经过。荆州从平定了张昌之后,一直稳定,没有产生大乱,人们正在默默地过好自己的日子。

    看到这样的景况,王衍就知道,他这个侄子还真的是图谋很大,外界说刺史王平子(王澄)到了荆州,荆州大治。其实王衍才知道,这一切都是自己的侄子做的,他今年才十四岁,就能把一州治理成这样,如果没有发生天妒英才这种事,估计他们王家还真能当上皇族。

    到了南郡,在荆州城外看到这里形成了一个市镇,商贩往来繁忙,长江里运货的船很多。城市里不是有市集吗?怎么有人在这里交易,不过看这繁忙程度,这样也许的确对商贸有利,可是不在城里,也没有围墙,敌人进攻过来,无城可守,一切繁华如过眼烟云。

    王青早就知道自己的大伯今天就能到南郡,特意过来迎接他。

    “大伯,你终于来了,”王青说,“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我看你是巴不得我死。”王衍气得吹胡子,“我可是马上就能朝廷登上三公的高位了,被你一封信吓得不敢留在洛阳了。”

    “三公有什么好的,大伯还真是想做司马家的忠臣?眼看北方打得脑浆乱飞,我这不是担心你老人家出事吗?你来荆州坐镇就好了,我一个毛头小子,哪里能稳得住这大场面。”

    王衍可是深谙人心的,权力面前,别说是伯侄,就是父子关系也不好使,他只在旁边出出主意,可不能对已经羽翼丰满的侄子指指点点。

    “你已经成人了,你的事自己做主吧,有什么问题没有把握,伯父兴许可以给你出出主意。”王衍对王青表态说。

    “伯父,遇到不懂的地方,我一定来问你。我堂兄王玄不是来了吗?能不能让他在荆州帮帮我的忙,我看江夏郡郡守的职位,就很适合。”王青当然也要给王家人点机会了,现在这些地方官吏,只要找他点事,他还敢不知情识趣走开,向朝廷上书说他不行,要换个人,王家现在和司马越关系不错,他肯定会同意的。

    主要是给司马越建造后路的小弟司马睿,此时在扬州,和王家相处得如糖似蜜,也不好撕破脸皮。

    即使不同意,那也是给老王画个饼,是朝廷不愿意,不是我不给。主要是王家他们这一支此时差不多都在荆州,以皇族的多疑,司马越估计早就怀疑他家了,不过他兴许还没收到消息。

    现在北方又乱,司马越没有机会抽出身来找事。不过即使他来硬的,王青现在也不怕他。现在他已经是一方大势力了。

    即使平靖了北方,司马越也要思量再三,当年一个张昌就搞得南方差点崩盘,现在实力更强的王家,恐怕不是好对付的,现在南方其实主要是荆州扬州两个大州,人口多。

    尽管王青把手上的军队散开了,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你这根本骗不了大家,况且现在还扩招了军队,虽然大家不知道王家手里有多少人,但是肯定不会少。

    据王青在司马越府上的情报人员上报的消息,司马越现在是经常失眠,尤其是北方突然又出一大堆叛贼,他是整夜整夜睡不着,自己苦苦支撑司马家,一帮什么狗屁的弟弟侄子还在那里想要搞他,这么大的压力,王青都担心司马越这人怕是活不过五十岁。

    昨天王衍被安排在庄园里面住,第二天王青邀请大伯父子和王澄去军营看看。

    尽管看的都是新兵,但是操练半个月之后,已经有模有样了。

    王衍看着整齐的军容,这才知道,王青不是在和他开玩笑。王澄也是第一次来到荆州军军营,也是大受震撼。

    “大伯,我的兵怎么样,雄壮吗?”王青说。其实整齐有度,也只能在扮相上唬唬人。

    “雄壮,雄壮。”王衍其实对军事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但是看着众军士进退整齐,还是很雄壮的。

    王青重点是带他们看自己的新学校,楚才学宫。那才是王青最在意的地方,科学是时候和这个时代旧学的柱石们见面了。

    王青带着众人参观楚才学宫,其实楚才学宫现在也就一千来人,这还是年后又招收了四百多人的缘故。东汉以来,大家聚众讲学,超过万人的都有,不足为奇。

    新学的老师实在不够,拖慢了新学发展的步伐,只能慢慢来了,不然王青可以强令大多数小孩来受义务教育。还好用了拼音,学生们识字的速度加快,可是老师也是依然不够。

    王衍知道这些都是平民的孩子,兴趣就不大了,庶民配学习圣王教化吗?好在教的也不是孔孟之道。

    学校里有点新奇,那只不过是些奇淫技巧罢了,人们不跪坐,学的也不是圣王的教化,上不得台面,王青给了他一本书,这是第一批活字印刷的书籍,印刷的学校的教材书籍。

    “大伯,看看我写的书,简单易懂,这是我在学校教的东西,”王青对王衍说,“时代变了,如果有人想要阻拦了我,那我可不会忍。”

    好在现在的文化阶级是搞玄学的,底线比较低,要是讲礼仪制度的儒家为主流,那恐怕王衍得打死王青,目无尊长,没有孝心,即使打不过,也要绝食表示反对。

    可是王衍听到,只不过笑笑罢了。

    看到王青给他这本《原子论》,王衍一开始还不以为意,下午王衍看着王青给他的书掉在地上,随便捡起瞧了瞧。

    王青治军的才能可能有那么一点,但是王青居然想著书立说,简直令老王发笑,自己这个侄子从小就不爱读书。

    可是很快老王就笑不出来了,书上写的都是口语,不是上流的文言,可是这本书讲的东西匪夷所思,说世界万物由细微的原子构成,人也是这样,动物由单细胞生物进化而来。

    这个学问和大众所相信的道生万物,人是万物之灵,有身体魂魄截然不同,王衍活了几十年,从来没有听过,人如果都一样是原子构成的,他们怎么高人一等,以前的学问,很多也没有了用处,偏偏这个说法又合情合理,找不到破绽。

    王青这是要开宗立派,开创一门新学问啊,这对于王家也不知道是祸是福。今天王青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没有人能阻止他,他要向所有人传播他的学问。

    王衍知道,自己是阻止不了王青的,他布局这么久,就是为了传播这门学问,因为这门学问不可能自下而上地进行推广,君王和贵族都不会允许的,士人和庶人平等,不讲长幼尊卑,不信鬼神,哪个士人能接受。

    王青曾经说为了王家,于是利用了他们想壮大王家的私心得以发展,如今他的爪牙已经露出来了。

    不然他怎么可能同意给王青坐大的机会,现在他都得看王青脸色了,还有老幼吗?还要尊卑吗?还讲礼教吗?

    他只有两种选择,要嘛就是不和王青合作,看王青成功,他这门学问被推广到天下,或者看王青失败,王家人被族灭。要嘛就是合作,成功了,王家成为新学问的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