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硅基帝国:我的万能姐姐 » 第八章 硅基人的横空出世(求推荐票)

第八章 硅基人的横空出世(求推荐票)

    硅基人,顾名思义就是拥有人的意识和思维能力的计算机。

    硅基人这个概念早在二十世纪初就有科幻作家有过类似的畅想,当时的想法仅仅是用电驱动的机器来替代人身体某些器官的机能,比如电力驱动的假肢、连接视觉神经系统的高清摄影机等等。

    在失去双亲的那一年,苏敏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她的人生失去了方向,整天关在自己家中沉浸在对父母无限的怀念中,陷入对人生意义的怀疑之中,这一年她对人的生命和生死这类宏大的命题也进行过长时间的思考,人类不幸的根源就在于生命的短暂和脆弱,这主要因为肉体的局限。佛家说的人生八苦,追根溯源都是肉体的脆弱和不可避免的衰老造成的。

    都说人真正的死亡是被世界彻底遗忘,为了留住记忆,苏敏把勒纳夫妇留下来的所有照片、录音和视频资料从头至尾整理了一遍,她想以这种方式留住有关养父母的点滴,这些可以唤醒她记忆中的美好,只要这些能保存下来,能存在于她的记忆中,勒纳夫妇就没有完全离开。

    某一天,苏敏脑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她有了一个设想,如果可以模拟父母的音色做一个电脑程序出来,就可以随时听到养父母的声音,甚至还可以对话。

    语音的识别技术当时已经很成熟,可以编写程序进行给定情景下的简单对话,音响和麦克风受电脑程序控制,即便没有足够的智能,能听到养父母的声音也是巨大的安慰,足够支撑她把生活继续下去。

    说干就干,苏敏自学编程,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就做出了一款可以进行简单对话的程序,音色、语调完全和养父母两人一模一样,这让她精神为之一振,虽然该程序和真人聊天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一定程度上抚慰了苏敏失落的心。

    这件事启发了苏敏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当时最先进的巨型计算机理论上能够达到每秒数百万亿次的计算,这个算力某种程度上超出了人类大脑能达到的极限,虽然计算机科学界从不会妄称计算机可以强大到模拟人类大脑神经元的活动,但是苏敏经过学习和应用编程语言,加上作为一个神经外科医生具有的对于人类大脑的认知,她隐约看到了一种可能性。

    如果把肉体比作盛放生命的容器,那么容器里装着的才是人的本质,即人的意识。

    假如能把人的意识连同记忆一起上传到算力足够强大的计算机中,那么晶圆芯片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就能看作是传递并处理神经信号的中枢神经系统,用电脑的算力代替人大脑的思考能力,音响可以代替人的声带,摄像头可以代替人的眼睛,受电脑程序控制的可移动硬件和机械臂完全可以看作人的腿和脚……把这些综合起来,她似乎看到了一种全新智能生命体的雏形,这个畅想让苏敏有一种豁然开朗的震撼。

    苏敏的思考重新回到人类的肉体,养父母那么热爱生活充满了人性光辉的人不应该那么早的离世,他们存在于这个世界多一些时间,就能让这个世界多一些美好,可惜肉体的衰老根本无法避免,自然规律不可逆。

    肉体作为一个容器承载了生命,但也限制了生命的无限可能。

    人类的肉体不但脆弱而且低效,对环境的要求也非常苛刻,生命的产生源于无数的巧合,哪怕环境的轻微变化都会造成对肉体生存的威胁甚至是毁灭。

    她进而对自己学习医学的初衷产生了怀疑,所谓医治不死病,佛渡有缘人,医生和医院所做的从来都是被动的修修补补,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科技发展到今天完全可以换一个思维方向。

    对于很多人来光是维持身体的基本需求就已经竭尽了全力,生命更高级一点的追求根本无从谈起。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每年还是有那么人死于饥荒,随便一场中等规模的流行性感冒都能造成数百万人的死亡。

    如果把视野进一步放长远一点,人类生存空间的拓展必然离不开对外太空的探索,而碳基的肉体限制了这种探索的可能,抛开寿命不说,即便是经过长时间严格专业训练的宇航员,能承受的重力加速度只有31个G,这就把载人飞行器的探索范围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这还不考虑温度湿度以及维持生命所需要携带的各种给养。

    也许造物主设计出来的肉体就是一个过渡产品,随着科学进步,人类需要有更加高级的生命载体来推动文明的进步。

    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以后,苏敏看到了一种全新的可能,她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坚定了自己的科研方向,并逐渐强化了进行下去的信念。

    她重新点燃了对生活的希望,她不但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而且是以肩负了全人类生存和发展使命的心态开始自己的计划。

    她把自己开发出的语音软件申请了专利,转手卖给了一家人工智能公司,也就是凭着这个软件她顺利申请到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计算机专业的学习机会。

    2008年,苏敏被确诊白血病以后就加速了自己的科研计划进度,她意识到自己在和时间赛跑,一切变得紧迫起来。

    在收购了字节侠的办公大楼和硬件设备以后,苏敏遣散了大部分原来的员工,只留下一小部分相关技术工程师,秘密地对大楼中的硬件设备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算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了三倍,同时大大拓展了数据存储空间并且改进了通信设备。

    苏敏和她的团队还开发了一系列指令型智能机器人,一部分专门用于做机房日常维护工作,一部分则专门服务于对病人日常生活的看护和救治。

    2009年下半年苏敏已经开始卧床不起了,她每天只通过控制机器人来收发邮件,以此来实现和几位签署了保密协议的职业工程师工作上的沟通和协作,他们每个人只负责苏敏计划中的一小部分,除了她以外没有人知道她整个计划的全貌。

    从卧床那天开始苏敏开始了自己的“移脑”计划,将近数百亿个神经元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上传完成,随后进行了数十个智能辅助程序的预演,用了几个月时间,等到肉体快要衰竭的前几天一切准备工作刚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