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寡人周天子但在战国时代 » 007 战国时代的饮食

007 战国时代的饮食

    在没有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的战国时代,人才的选用除了养门客之外,还有通过学校选才。

    早在西周成立支出,学校便已出现。

    但能够进入学校入学的,都是贵族阶层中没有继承权的“士”。

    选才的范围并不广泛。

    周天子开榜选才引起了王城热议,并有非常多的人进行报名。

    不过,效果并不好,这些百姓没有经过良好的教育,无论从学识还是见识上,都不算优秀。

    姬延并没有灰心,开榜选才的消息会越传越广,最终会形成蝴蝶效应,那时候,真正的人才会出现。

    朝会结束,按照日程,在东周公的邀请下,姬延到了其府邸参加宴会。

    除了太师称病请假之外,大殿中众人齐座。

    在没有上菜之前,姬延询问了大臣迁都之后的民众的精神状态。

    大臣的回答让他心安。

    随后,他再次询问了随自己迁都百姓的安置问题。

    随自己迁徙的百姓加起来共计八千有余,即使逃离一些,剩余的也不在少数,如果不能顺利安置,会在原住民与新入住的百姓间产生暴乱。

    本就分裂严重的周王室,经不起这些折腾。

    “大王放心,王城曾经作为我周朝的都城,街道井然,房屋宽阔,有足够的地方容纳子民。”

    “况且,连年征战让王城民居十室九空,我们过来的人,刚好能够居住在一些无主的院子里。”

    得到太保的回复后,姬临连连点头。

    “安置子民虽急,但不能粗鲁行事,更不准扰民,杜绝强占西周公国民屋的现象发生!”

    “仓皇出城,百姓多是准备不足,卿事寮众官员要带头安抚失家百姓,调查紧缺之物,并由太师寮官员登记,调配物资,世家更是要起到带头作用,不准族人欺蛮霸市,严禁欺压百姓一事发生。”

    看到几名卿大夫脸色有些异样,似是不满,这一幕全部被姬延看在眼中。

    “迁都王城之时,东周公命人把王城以东的部分区域空出来以供周王室迁都百姓安置,原本足够万人居住,可是我听说一些贵族阶级借机大肆圈地,王城以东,此时还容纳不了五千人。”

    周天子的话,让百官心惊,他不出宫城,如何知道这些事的?

    圣谕一下,众臣子俯首称是,圈地的贵族后背冷汗之流,打算宴会结束后第一时间把地退回去。

    昨日叛乱贵族的惨状还历历在目,他们不想,也不敢忤逆大王。

    “如今国库钱财有些许剩余,提取部分向西周公国购买器材与粮食,购置鸡羊、选好良田,供子民生计所用。”

    “西周公国百姓与我王畿子民都属周王朝之人,切忌区别对待!”

    周天子的几条令下达后,公子咎与西周公互相对视一眼,皆是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惊喜。

    “后厨已经准备好菜肴,还请大王准许上菜!”

    西周公向周天子的请示得到肯定后,他命人将菜肴端上来。

    姬延早就饥肠辘辘,也很期待穿越到战国时代后的第一顿大餐。

    青铜乐器声音响起。

    “这才是真正的钟鸣鼎食!”

    桌上都是青铜制成的鼎,装酒的酒器是野兽的形状,惟妙惟肖,宫女坐在大殿两侧的编钟旁,负责击打乐器。

    作为身份最高的周天子,姬延面前的菜肴是最多的。

    “大王,您请开动啊!”

    西周公聘请了王城中最好的厨师,食物味美又新鲜,但看着周天子不动筷子,他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你们平时就吃这些吗?”

    姬延抬起筷子,只感觉无从下手,鼎中的食材,让他没有任何食欲。

    “大王,我们平时可吃不起,这不是沾您的光嘛!”

    公子咎回道。

    平时是很难同时吃到鹿、羊、鱼的。

    姬延点头,然后轻声说道:“诸位随我迁都王城,忠心耿耿,来人,将我鼎中肉食就赐给诸位爱卿!”

    天子分肉给臣子,这是天大的恩赐。

    能与周天子同吃鼎中之肉,一众大臣自是感激不尽,而姬延只觉得不用吃那些肉食,浑身说不出的轻松。

    这个时代,没有蒸、煮、炒、煎,只有炖!

    而且,是只放盐不放调料的炖煮。

    一看荤菜,鼎中沸腾的鹿肉、羔羊没有去腥,血没有放完,刚从河里打捞上来的鲜鱼也没有去除鱼鳞。

    来自二十一世纪的青年,难以下咽。

    而周人常吃的酱颜色有些不对味,和后世的豆瓣酱、大酱等有着明显区别,不知道用什么做的。

    唯有摆在眼前的素菜,才能勉强入口,但素菜种类也不多,青白、苦菜加韭菜。

    目光看向其他大臣,他们吃的比自己还要艰苦,蔬菜只有一两种,大多是野菜,如太史面前就摆放着“苦”(苦菜)、“葑”(蔓青)、“菲”(野萝卜)。

    而比太史身份更低的大臣,吃的要糟糕一些,他们面前摆放着“卷耳”(野菜)、“蕨”(蕨菜)、“薇”(野豌豆)、“苹”(田字草)、“藻”(水藻)、“莫”(莫菜)等野菜。

    战国时代,农业技术不达标,人蔬菜种类太少,而且人工栽培的蔬菜产量也低,根本供应不上日常消耗,野菜才是主菜。

    在周人的眼中,最神圣的蔬菜便是姬延鼎中的韭菜。

    韭菜属于祭祀时必须用到的菜。

    《诗经·豳风·七月》中有记载“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也就是以羔羊、韭菜祭司寒之神。

    看着大快朵颐的众人,姬延放下筷子,朝西周公问道:“我王城粮食产量如何?”

    黍、稷、麻、麦、豆是这个时代的五谷,也是华夏的主要粮食来源。

    西周公轻声作答,原本城内储粮,够一年半载,由于跟随周天子迁都的百姓众多,接济之后,城中粮食只够小半年。

    姬延心中微惊,王城粮食储备太少。

    农业发展成为了当前最急迫的事情。

    幸亏开启在位经验后,姬延的农业技术得到了大量的提升。

    不然,面对少粮的困境,他还不一定有解决办法。

    “正值春耕时节,西周公、太史及司徒等,随寡人前去耕种。”

    “大王您位高身尊,耕种之事交由农夫就行!”

    几名大臣拱手请求道。

    无法一时间改变他们的固有观念,姬延只能说换一个说法:“寡人到了王城,不熟悉田地,不清楚粮食产量,到来年时,无法提供丰厚的“蒸尝”的祭祀供奉群神。”

    “这份大罪,寡人可担当不起!”

    “蒸祭”百神,就是把丰收的小部分粮食用于祭祀上天,感谢上天保佑今年的丰收和庇佑来年的耕种顺利。是现今推行最广泛的祭祀。

    把话放出,群臣再无阻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