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乱世有情天 » 第六章

第六章

    在众人的期待中,在几个月之后,终于在一声声的婴儿啼叫声中,李凤栖终于呱呱落地了,府上的众人自是不必说了,这大半年因为这个孩子的喜庆得了多少好处,填饱了多次肚子的流民们更是高兴,这位小少爷的出生,更是预示着府上将会有更长时间,更为丰厚的布施将会发生,已经被吸纳进府里的流民也为这家心善慷慨的主家高兴,终究人还是将心比心的。孩子的名字早早的就准备好了,李二爷这几年被老婆强逼着念了一二本书,但是还是个识字不多,索性起名字的事情也就不烦心了,至于姓李姓管也随着自己的老婆,虽然自己不是一个人,但是一个远房的叔叔和自己一起,也是和孤家寡人差不多,虽然自己和管家结亲是娶妻,但是老婆娘家也没个子嗣,所以自己的身家也就倍增了,所获丰厚,自然也就不敢多少奢望,给夫人家留个后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所以孩子的姓名也就一推六二五,让老婆去拿主意。丈夫的大度自然让管小姐欣慰和感动,但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丈夫的家里也就剩下了丈夫一个人,传递香火,后继有人,对于李家来说,绝对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事情,丈夫嘴上不说,那是体谅自己,自己已经是幸事了,但是不能不知进退,再说,来日方长,下面有了小二,小三,再过继一个到自己的婆家姓管,何必急在这一时呢。着眼于未来,生意需要经营,日子需要计划,算计,二口子过日子又如何能随心所以,无所顾虑呢。于是,当天晚上,管家小姐就在一方宣纸上面,写下来了自己儿子的,让自己的丫鬟萍儿把李二爷请到了自己的厢房,一来月子中,不方便出去,二来,男人盛年,难免精力旺盛,与其让其出去烟花之地,不干不净的,还不如让身边的人去伺候,一来放心,一举一动都在眼皮子底下,二来,通房的丫头迟早都会这一天的,还不如及早的解了身边人的心思,又心疼了丈夫,两全其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萍儿知道自己小姐的意思,虽然心中带有羞意,但是还是忍不住兴冲冲的去请自家姑爷。小姐卧在床上,桌子上摆好了简单的几样,温好了一壶酒,酒壶的边上放着一张叠好的白色宣纸。虽然关系到自己,毕竟今晚的事情不由得自己做主,也插不上话语,一切但凭小姐做主,姑爷点头。所以萍儿预备好一切,就识趣的退了出去,静静的站在房门的外面,静等着里面的吩咐。

    李二爷看着面色略带苍白,生产后的元气大伤,还是需要时间去静养和气血的补充,想到被奶妈抱走的儿子,眼中充满了温柔,缓步走到了桌前,看到了酒壶边的白纸,儿子的名字取好了,夫人?是啊,让你取你又不取,就知道偷懒,只好我这个身子还虚弱的弱女子耗费精神了。管小姐眼中略带调皮,一副较弱撒娇的姿态。李二爷自我调笑了起来,这样的事情不劳烦夫人你我还能劳烦哪个?你也知道,这二年在夫人的调教下,也认识了几个字,但是要给孩子取名这样的大事情,我还是力有不逮啊,我也想找人帮帮忙,但是自己的儿子的事情,又怎么求助他人,我取得又上不了台面,夫人这样的学问渊博,书香门第的,只能是劳烦夫人了,再说了,孩子的名字取不明白,岂不惹夫人责怪,他人耻笑。就你有理好了吧!管小姐一脸的嗔怪,还不打开看看,你儿子的名字是否满意。在夫人的注视下,李二爷打开了那张白色的宣纸,三个秀气俊雅的字体映入了眼帘,不由得呆在了那里,李凤栖!还未说出话来,管小姐道出了他的心思,夫君让我做主,我知道你存了心思,想让我们的第一个孩儿过继我们管家的香火,妾身心存感激,但是出嫁随夫,生了男丁,不能给你们老李家传递香火,就是夫君再是疼爱我,我的母亲也不会让我如此任性妄为,家里的祖宗家法也不会容我如此。即使所有的我都不管不顾,这里的乡里乡亲的也会戳我的脊梁骨。再者我虽未正式进学,但是这么多年父母亲的言传身教,诗书经书的教导,也不应当如此。凤为雄,家里的院子又种满了梧桐,我有佳儿,当引凤凰栖居。所以我就自作主张的起了个名字,叫做凤栖,夫君看上去还过得去吗?李二爷紧紧的捏着白色的纸尖,指尖捏的都有些发白了。艰难的摇了摇脖子,点了点头。坐了下来,拿起了桌上的酒盅,举了起来,连续敬了三杯。没再说什么,管小姐知道丈夫的心意,也知道他不知道用什么言语来表达,心意到了,情感也有足了。

    接下来的日子,连续的几天,所有的李家庄都沉浸在喜悦的氛围里面,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所有的乡里都聚集在村口,流水席连续九天,日出开火,日落方才散去,人来人往,酒肉管够,天天是如此的热闹,所有的人也为李二爷的添丁感受着管府李家的喜悦。聊天的词里话间都诉说着这个孩子的各种不一样,话题都是越聊越丰富,内容也是越聊越离奇。大家伙图的就是一个热闹,一位逃荒的说道,这样的热闹场景在现在这样的世道可是很难见到了,就是我们大商朝在盛世太平的年间,这样的热闹也是不多见,这样的人家善心善举,就在这个孩子出世前和出世后,做了多少接济难民的事情。这个孩子将来的福报不小啊。

    就这样,李凤栖在李家庄,就是在整个福安县,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名人,就这样的万众瞩目,世人的关注下,悄然的慢慢成长了,自从有了这个孩子以后,管小姐和李二爷不管再怎么努力,却也是一直再无所出,叶家娘子把脉诊断了几次,不管怎么调理也是无济于事,只能说道,夫人本就先天体弱,又久在闺房,不怎么出门,身体就更加的不够壮实,本来就比较难以生养,天幸还是怀上了,再有下一次,也是要看天意的,叶老夫子也多次相面,却也看不出有子嗣绵延的迹象。李二爷在夫人的劝导下,终于也把萍儿纳入了房中,却也一直没有所出,夫妇俩更加坚定了一个念想,这个孩子就是上天赐予他们的麟儿,也就不再存有其他的心思了,将全部的情感和爱护都灌注到了这个孩子的身上。看着盼着他的成长,期望着他能够结结实实,开枝散叶。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李凤栖也日渐的一天天的长大了,但是这个孩子却并未和大家设想的一样,既不想他母亲那样天资聪颖,爱好舞文弄墨或是琴棋书画,成为一个文质彬彬,气质非凡的小公子,也不像他父亲那样英武果断,内涵精明,左右逢源的精干性格。唯一遗传他父母的就是父亲粗壮的身体,母亲安静的性格,平日里的日常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在房内读书,或是院子里数蚂蚁。至多也就是被李二爷带到田庄,在野间河边的,也不过是继续找到蚂蚁继续数,或是河边的新内容,数鱼。自己就这么一个孩子,管小姐愁是愁的不得了,但是打骂教训却又舍不得,让丈夫帮忙管教管教,得到的答案却是让她气的不行,儿孙自有儿孙福,孩子这样就挺好的,安安静静听话的紧,孩子要是天天好动,你又烦躁了,又会说是孩子顽劣不堪,不求上进了,虽然不善言辞,不喜欢出门,索性他健健康康,憨厚友善,不是蛮好的,喜欢看个蚂蚁又如何呢,好比有人喜欢养个鸟,养个鱼什么的,也就是个乐子,别想那么多,随他高兴了。有时候和自己的母亲抱怨二句,哪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天资聪颖,知书达理,活泼可爱,早早的能够进学,考取个功名,光宗耀祖的,可这个孩子就是一天到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不是钻在房里看书,就是院子里数蚂蚁,先生教文学字的,也是一句话没有,问个什么问题,也是一句话不答,真是不知道如何是好。老夫人的回答更绝,就这么一个孩子,既不惹是生非,又不打架斗殴,家里这么多人惯着,也没见他娇气懒惰,要知足,功名!这个越来越乱的世道,功名要了做什么?有了功名,一家人跟着提心吊胆的,不得安生,还不如守在身边,天天看着,我老太太也是开心的紧,这么大的家业,够他一代代的延续传递下去的。别太苛求孩子了,叶老夫子有时候看到了不也说,咱们凤栖这孩子是内秀,有朝一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要。你看他家的天化,倒是出息了,早早的进学考取了功名,十几岁就去了他乡,不在身边,每次想孩子了,公媳俩就不停的叹息。我的姑娘啊,你就惜福吧。就这样,在所有人的爱护下,就是再严厉的老母亲也是没有办法,我们的凤栖小少爷就继续着他无忧无虑,没心没肺的少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