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乱世有情天 » 第八章

第八章

    夕阳西下,彤云密布,红霞似火,小河边,垂杨柳随风舞摆,这样的景致端的是让人心旷神怡,茅屋前的天井,摆了一张小木桌,摆了几样时蔬,二尾鲜鱼烹饪好的。切了些白肉凉拌了一下,李二爷这样的精壮汉子一顿不能没有鱼肉,小李也是同样如此,长身体,再加上他的身形也遗传了自己父亲的模样,虽然平日里性格斯文,但是胃口力气却不似读书人那般的柔弱。所以也是一副的好胃口。小叶先生那年自从入了籍,到底是书香世家。没几年就考取了秀才,又是二年中了举,本来想上京考取功名,中个进士成为天子门生,造福一方百姓的,但是因为中原的动乱愈发的严重,蔓延了整个中原大地,并且开始向着周边不断的扩散,这些年,大大小小的造反队伍,军阀割据,让通往中央的各条道路都已经被堵塞住了,要么设置关卡收取过路钱财,要么拦路抢劫各地的商旅队伍,国家的法制安全都已经被破坏殆尽。只有这青龙江二边的地界因为老百姓还有一口饭吃,这里的官府财阀还可以自给自足的,所以相对还算平稳,那些设置关卡的军队和暴民们不仅仅拦路索取和抢劫钱财,也要随时随地的征集和扩大队伍,所以众多的逃荒队伍也被拦截在了中原地界,没有扩散到这些平稳富庶的地区。所以也就断绝了小叶先生的进取之路。但是他也没有守在自己的爷爷和母亲身边,而是去了县府,县尊老爷也是久闻他的才名,也就把他留在了县衙,做了福安县城的一名师爷兼幕僚,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也为自己的将来尽量的做一些积累,因为他明白,任何的动乱和分裂,最后终归还是要被平息的,国家在经历过磨难以后,还是会走向太平和统一的。所以他不愿意虚度光阴,蹉跎人生。年轻人对于未来总是抱有热情的,总是愿意积极向上的,再加上这些年一路走来的艰难,和近年的逐渐安逸下来,所以小叶先生更愿意为了未来去做点实际的事情,这样的打算,得到了叶老夫子的支持,虽然叶夫人舍不得儿子,希望儿子能够留在身边,安安稳稳的过活,但是看着志向远大的儿子,却又很是欣慰,再加上公公的支持,儿子的坚持,也就不再给孩子设置障碍了。含着泪给儿子准备行李衣装。因为有了李家的照拂,公媳二人不再为了生活三餐担忧,但是饮水思源,将心比心,平日里叶老夫子除了帮衬田庄的管事,还给周围的孩子教导学问,识文断字,这个年头,读书对于普通人家来说是件可望不可及的事情,穷苦人家一年下来,不要说三餐,能够二餐不饿着就已经知足了,读书可不敢想的事情,那些经书上的学问深研就更是一丝的念头都时不敢有的,所以老夫子在农忙的闲余,教他们些力所能及的文字,认得就好,再能明白些意思就更好了,不做高的要求,家境稍好些的,不为口粮发愁的,再教些写写算算的,能凑合个写字算账记个事,就能顶大用了。叶夫人平日附近各家各户的四处走动。虽是妇人,大家伙都很尊重她,一来医术晶振,平日里诊断个头疼脑热的不但不收钱,还帮着周围寻找草药,尽量免得去药铺,大家伙活的都不容易,能省一个是一个。没有病人不忙的时候,还教大家伙纺织染布,多挣些营生补贴生活。大家对这对公媳的尊敬也是日益的增加。

    李二爷端着酒碗,抿了一口酒,吃了二口菜,时不时的看一下正在闷头吃饭的的儿子,咧开嘴乐一下,又是一口酒。游河回来,这爷俩一身的潮湿,叶老夫子赶紧让媳妇烧水,寻些干净的衣服,让他们赶紧洗个热水澡,换身干燥的衣服,已经入了秋,免得湿气入了心肺,受了风寒,那就不好了。然后问了李二爷什么情况,爷俩这一身的潮湿,是不是不小心掉入了水中。掉时掉入了水中,不过不是不小心,而是儿子着急为了救人所致。叶老夫子听了也是不住的点头,夸赞这个孩子从小就知道救助他人,宅心仁厚。李凤栖听了也勉强的笑了笑,表示感谢老夫子的夸奖,然后就走开了。叶老夫子知道他的性格习惯,自己家里除了书房的这些年整理出来的书籍,其他什么都不能引起他的关注,也就是自己这张老面子,平时有个什么招呼,能给个反应,答应一声。其他人有什么的,基本上是不闻不问的,以至于这里的很多人,在看到这个小少爷的时候,都以为他是个傻子,私底下也是议论的不少。刚开始看到李二爷老是对着儿子乐,老夫子以为是李二爷是老怀欣慰,看到了儿子成长了,为此而高兴。但是打下午回来,一直到现在,就连吃饭,也还是在不停的乐。这个开心是不是有点过了?不由得又打听了起来。东翁今日看起来非常的高兴,小少爷平日里虽然不善言辞,但是偶逢急事,,能够挺身而出,急人之难。难怪东翁欣喜不已,到现在都是不能自已啊。听到叶老夫子问起,李二爷忽然感觉到了,今天看到了儿子的变化,自己表现出来的欣喜,自己的表情变化,是不是有些失态了。不由得喝干了碗中的米酒,哈哈的笑了起来。老夫子,您是误会了,你以为我是为了小儿救人的那桩子事情,一直的乐到现在吗?为了救人,不顾自身安危,固然让我开心,说明我儿心善,念书成人,虽平日里话语不多,也知道急人之难,救人于困,但是让我高兴的并不止于此。看着叶老夫子好奇的眼神,竖耳准备聆听的样子,李二爷更是得意,一股满足感油然而生。不紧不慢的拿起边上的酒坛,给自己又倒了一碗酒,慢哉悠悠的娓娓道来。把儿子看着人家小姑娘的神情,看着那个女孩子离去的一股不舍叙述了出来,说完不由得哈哈的大笑起来。老夫子还真是难以理解,小孩子看到心仪的小娘子,难免多看二眼,再说了也是不认识,就是再有多好看,没多久也就忘了。值得你乐成这个样子?叶老夫子多少有些不解。老夫子,你是不知道,也不能体会我的心情啊,我这孩子,你别看他长的粗壮,比那些整日嬉闹打闹的顽劣孩童都来的有力气,换一副表情,谁都不会相信他是个斯文孩子,相信他能够整天的闷坐书房,与那些无聊的书本为伴,再要不就是那些数蚂蚁之类的无聊至极的爱好,我也知道我儿子不比别的孩子差,很多地方甚至我可以自信的觉得比他们好,好的太多,但是也听到了很多对我这个孩子的非议话语,说我孩子的愚笨,傻闷的说辞漫天飞舞,一直都没有停歇过,我的夫人,老岳母,家里的人虽然懒得去计较,但是总归是不开心的。而且这孩子对于人情世故的一副冷漠的样子,这样的沉闷性子,我和夫人一直担忧,成年之后,这个孩子会不会变成一个书呆子,不求他能够求取功名,著书立传啥的功成名就,只求他能够娶妻生子,开枝散叶。你也知道我们两家人丁单薄,家业兴旺没有儿女传承,那样再大的家业要了也是白搭。所以平时虽然不说,我们也是经常发愁,今日里,我儿不但能够舍身救人,还对悦目的小女子还能有如此的表现,你说是不是应该高兴,应该欣喜,夫人要是知道了,肯定会为我大摆筵席的。再说了,遇见这样的事情,我能让他们不了了之吗?本来小姑娘要表达谢意,我也不想为了这样的小事情留个什么名字给人家,但是看到我儿的神情,估摸着过不了多久,人家就会寻到你的这处宝地来了。叶老夫子听完,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东翁,原来如此啊,我也去取个酒碗,我今天也陪你喝上一些,高兴高兴。李凤栖听着自己老父亲的叙述,不由得面皮发烫,有些羞愤的感觉,感觉自己成了一个好色之徒一般,自己的父亲居然还为此感到非常的高兴。不就是救了个小孩子嘛。觉得眉清目秀的,多看了几眼,至于这样吗?他没觉得自己也是个孩子,自从出生以来,李凤栖的潜意识总是不自觉的把自己和父母当成同龄人来相处,虽然不明所以,这些年也就这样的过来了,他们反正也不知道,说了也不会理解,有时候李凤栖在想,自己是不是前世托生到今世,过鬼门关的时候,是不是孟婆忘了给自己喝汤,以至于自己还有前世的记忆,只不过为什么不能前因后果,诸般脉络,都能够记起来,梳理清楚呢,搞得自己糊里糊涂的。不过那个小女孩子给了自己一股熟悉的感觉,不由得还真的生出了一丝亲近的感觉,自己又挺乐意的做一个孩子了。忽然听到老夫子和父亲的一句话语。东翁,看来小公子的这段缘分不要等到明日了。顺着老夫子的话语,李二爷和李凤栖看着不远处,吸引下,二道身影逐步的映入了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