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帝国纨绔小少爷 » 第十章 好事成双

第十章 好事成双

    窦府的一系列改变引来定县其他世家的慌张,这可是算是要了他们的老命,他们就是靠着这种剥削起家的,要是都去了窦家,那自己这边还能剩下什么。

    好几天都有不少时间登门拜访,都被窦府的家丁给打了出去,理由也很简单:窦府不是你们这种小世家可以攀附的。

    一时间窦府成为了众人憎恨的地方,因为他们破坏了规矩,让他们的日子都不好过。

    县令和县尉围坐在一起,脸上露出了久未的笑容。

    “县尉,这窦炳是在自绝后路,他得罪的可不是一个定县,而是整个天下,哪个世家会像他们这样做啊。”

    县尉摇了摇脑袋,缓缓的说道:“不可能是整个天下,毕竟窦家就这点地方,最多也就影响到庸州,其他地方根本就不可能出现这种状况,你就别想太多了,更何况上面还有一个太后,谁也不能说什么。”

    是啊,一个太后就能压死他们这些跳梁小丑,只要窦炳没有恶迹,谁也搬不到他。

    县令不以为然,伸出一手,说道:“这次我就联合定县的其他世家和他斗斗,看他窦家能支撑到什么时候去?”

    说完就离开了县衙,去联系其他的世家。

    在窦府大厅里,王莽神色严重的拿着一本册子交给了窦炳,谨慎的说道:“窦老大,这是这几天和我们断了往来的世家,他们都不卖给我们东西了。”

    窦炳看了看手里的账册,没有在意,反正窦府家业也大,每年都有皇室的赏赐,根本就不会在意这些世家的反击,只是收入会收到一些损失。

    可混混出身的窦炳什么都敢吃,就是不吃亏,这被人弄了一下,自然要找回场子,对着王莽问道:“莽子,这里面有哪些是我们急缺的?”

    王莽指着账本上的好几处地方说道:“布匹,食盐还有铁矿,这些都是窦家不善出产的。”

    几种都是必要的生活用品,窦炳有点烦躁,感觉有点被卡脖子了,忍了一下说道:“那就不买他们的了,去别处买。”

    王莽也是一惊,仔细的一盘算,这价格可能要高出不少。

    “这样算下来,我们的损失会大很多?”

    窦炳也被这一招联合抵制给搞烦了,一咬牙说道:“他们既然不想赚钱那就不让他们赚,等有机会,我们也不给他们赚钱。”

    王莽不知道窦炳在想什么,但这种饮鸩止渴的方式,只能顶一时,日子长了,和别的世家就会拉开差距,到最后还是只能低头。

    樊虎弄不懂这些事情,只能站在一旁听着两人的争论。

    只听窦炳问道:“莽子,那我家到底出产什么?”

    “粮食和陶器,还有少量的铁器。”

    窦家能造铁器才是他们能陪太祖起兵的关键,只是这矿脉不是很好,只能出产一些次要的铁器,勉强自己用,大多的时候都要从外面购买矿石。

    窦炳沉默了,就这几样东西,还真不能说是稳定,毕竟粮食只要有土地就能出产,属于绝大多数世家都必须的东西,价格不到灾年,不会有什么变动,陶器这东西工艺本来就不高,模仿的人大有人在,可这铁器就要矿石了,就窦家把握的矿脉,也就够日常之用,多余的还真多,不然窦老太爷也不会只有百甲起兵了。

    思虑了一阵就带着王莽来到了自家的工坊,由于窦炳减少了大量的庸租,这里的庄户都在感激窦炳呢。

    见到窦炳来了,都围了上来磕头。

    看着这么辛苦给自己打工的人,窦炳有一种大老板的感觉,可下面说的话,却不太像个正经人。

    “起来吧,你们好好干活,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但是该我的,那是一分都不能少明白吗?”

    生活比以前好了不少,这些庄户怎么不带感激的,连忙叩谢窦炳的恩典。

    巡视了一圈,来到了陶器的工坊里,大大的炉窑,炙热的烟火,也就只有长期制陶的匠人能长期呆在这里。

    看着一地的泥土和沙石,窦炳似乎想到了什么?

    找来老师傅说道:“现在开始,这里单独搞几个窑炉出来,用不同的火候来烧制黏土和砂石,每一步都给我记下来,等到什么时候能烧出好看的东西就来找我,这事必须给我保密。”

    老师傅点头,这些天收到了窦炳这么好的福利,自然会用心的制作。

    王莽不明,问道:“窦老大,你这又是要干什么?陶器再烧也是陶器啊,又不能多几个钱出来。”

    可窦炳给他了一个神秘的眼神,就不愿多说什么。

    其实窦炳也是赌,赌的就是这些工匠能做出瓷器和玻璃来,毕竟他不懂这些东西,只能让人不断的尝试,希望事情能如他所愿。

    几月过去,窦炳都忘了工坊的事情,而王莽再次拿着账本递了过来说道:“窦老大,这几月窦府的收入已经折半了,再这么下去,今年的收成会很难看。”

    窦炳根本就不在乎这些,拿着一个果子咬了一口问道:“窦府是养不起这么多人了吗?”

    养不起那是不可能的,就皇室给的赏赐养活这么多人都没问题,可王莽还是世家的那一种观念,没有再上一层楼,那就是失败的。

    脸上挂不住的犹豫,还是说道:“窦老大,窦府再这样下去,只能是越来越差了,要不我们和那些世家谈谈?”

    “谈个毛线啊,”窦炳呸了一口,骂骂咧咧的说道:“进步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蹬鼻子上脸,要是我退了这一步,他们以后还不踩在我头上啊,你也不看看他们损失了多少,在定县,我窦家可是大户呢。”

    事实也就是如此,定县就这么多的人口,虽然窦炳也没搞满两千户这个名额,但是现在也有千余户了,大多都是冲着窦府这么低的庸租来的,只有那些在别家没还清租赁的,还在苦命的还着租赁,时刻准备跳槽到这边。

    而且窦府现在一切物资都是从外地采买,让当地的世家也损失不小,两边就在这样僵持着。

    王莽说不动这个纨绔,认为窦家迟早都会被这家伙玩没的,要不是现在没有好的去处,自己都有离开的想法了。

    就在这时,门外家丁来报,说是工坊那边出了一点奇怪的东西,要窦炳过去看看。

    这时候窦炳才记起了工坊,带着王莽就赶了过去。

    老师傅双手捧着青黑的陶碗,献给了窦炳,仔细的打量了一下,看着点点的清脆,眼里放光。

    “这青色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老师傅如实回答:“少爷,小老儿是加了一点其他地方的黏土用大火烧了几天,才发现了这些青斑。”

    “好兆头,”窦炳一拍大腿,起身就指着老师傅说道:“那地方给我买下来,让人去挖黏土回来,就用这种土来烧制,直到全部都是青色的明白吗?”

    老师傅点头,他怎么不知道这青斑的好处,大约也猜到了几分,低微着身子说道:“少爷,这事还得保密才行。”

    现在的工匠本来就是师传徒,父传子,这种秘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窦炳也是一震,点了点头的说道:“好的,我这就让樊虎带点护卫过来,把这里给我保护起来,要是没有我的允许,谁都不准进来,明白吗?以后的好处我会给你们的。”

    吃水不忘挖井人,窦炳可不是那般吝啬的人,这种有能力的工匠就要拉拢好,这样才能给自己创造更好的东西。

    老师傅心里一喜,又从旁边拿出另外一粒流光四溢的东西。

    样子不太规则,但是摸着滑滑的,还有点割手,这不,窦炳一不小心就滑了一道口子。

    玻璃,窦炳打死都认得这东西,只是这里面的杂质太多了,只能当做奇物把玩而已。

    “好事成双,天助我也,”装入疯魔的窦炳,把王莽都看傻了,一把拉住窦炳问道。

    “窦老大,你是不是犯病了,这不就一点好看的东西吗?值得你这般么?”

    窦炳收起得意的脸色,缓和了一下,才悄咪咪的说道:“莽子,这玩意能让我们暴富呢,什么盐铁都不如这东西来的值钱。”

    王莽呆住了,仔细的看了看窦炳手掌里指头大小的东西,只觉得这东西要是在光线下会格外的好看。

    知道问不出什么来,也就收起了这份心思,陪着窦炳逛了几圈后,就离开了这里。

    半月后,定县一个不太重要的县城里,窦家的店铺里,摆放了几个精致的壶碗。

    不少人一看价格都吸了一口凉气。

    “这是什么壶碗,怎么这么贵?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还是陶器吗?”

    周围没有一个人能答的上来,都眨巴着眼睛死死的盯住店铺里摆放的那几个精致的壶碗,想要出高价买下来。

    然而,掌柜一把就撤去了上面的价格,走到人群当中说道:“我家少爷说了,这东西暂时不买,这只是几个样品而已,等到朝贡以后,再来商议这东西的价格。”

    卖家们都吸了一口凉气,敢送去宫里的东西,自然是精品,看着壶碗的样式,绝对是精品,这下窦家一定会在朝贡上出尽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