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再塑人生路 » 第三章寻找财富密码

第三章寻找财富密码

    第二天醒来,在刷牙的时候,李靖飞昨天晚上苦思冥想的问题终于有了一个初步的思路了,一时高兴的差点把漱口水喝进去,幸亏及时止住才避免乐极生悲。

    90年代,在那个地方可以找到比较全的报刊杂志?除了机关单位及事业单位,另一个地方就是国有企业的阅览室了。时效性差了点,却能完美满足李靖飞的要求,疗效好就行。

    像前面两天一样,学习到上午10点,今天李靖飞决定拜访工厂阅览室,按图索骥,带着答案找问题。

    到了阅览室,管理阿姨一个人正在无聊,这是一个平素没什么人来,也见不到什么人的悠闲工作。

    看到是工厂子弟进来,用一种看似熟络,实则完全可能记不起名字的语气问道:“你家大人要资料,咋么不自己来?”

    李靖飞一笑:“阿姨,是我自己闲的无聊,想在这里看一会报纸,看完我会放回原位置的。”

    听到后面这句,管理阿姨神色一动,脸上原本勉强的笑容自然了些:“没事,平时也不忙,整理也是给自己找个事情做。”

    功夫不负有心人,1个多小时后,李靖飞终于从报纸堆里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内容,稍有遗憾的是,这是一篇咏叹调文章。

    这是一篇以符合这个时代的新闻稿,从歌颂改革开放成绩开始,提及到国库券交易的专题报道,里面从政治的高度立题,着眼于政策的角度,描述了交易的活跃度和节节升高的交易量。

    仔细看完报道后,又找了另一篇从另一个侧面的关于国库券交易的报道,这一篇简接提到对前去兑换的市民的采访,里面提到他们对回报的满意及兑换的便捷(答案当然是非常积极正面的反馈)

    又找了几篇相类似的报道,注意把间隔时间不长的报道挑出来,对比了一下里面提到的汇报率细节,李靖飞原本有点紧张的心松了下来。

    怀着激动的心情,心情大好,和管理阿姨有一搭没一搭说话的时候,嘴里不由的带了几分油嘴滑舌,不想居然找对了频道,让阿姨对他的观感大好,对他提出的借这几份报纸回家看这种有点不太合理的要求,都只是微微皱皱眉,大手一挥同意了。

    回到家里,把报纸上的“有用消息”摘抄到纸上,根据上面提到的国库券交易的那几家承办银行的几个柜台网点。

    用家里的固定电话,打了快40分钟的电话,却只得到12个柜台的交易牌价。

    打完电话暗自祈祷,希望老妈不要注意这个月可能会高的多的电话费,如果用自己的零用钱去外面打,一个是不方便,再一个是想了下自己目前的零用钱数量,5块大洋。于是默默的打消了这个主意。

    这时候银行的服务态度还真是不咋样,听说李靖飞打电话是以个人名义,倒有一大把回答我们不知道,你找另一个部门吧。

    过程有点曲折,但总算拿到了10个城市的价格,与过往记忆中的细节吻合,确实有交易差价,虽然随着国库券交易的逐步放开,价差不像开始那么大,但已经足以制造出可观的利润,当然前提是要有足够可观的交易量。

    李靖飞思考了一会,整理了一下思路:

    一、交易准备。可观的资金,看着自己兜里的五元人民币,苦笑了一下。

    二、交易路线。A交易到B交易地之间,火车与汽车班次安排。特别是A交易点买进,马上赶赴B交易地,开市时间交易完成后,马上赶赴下一个地点,时间和行程必须要安排的非常紧凑。

    三、交易安全。90年代的社会治安可谓一言难尽,各种车匪路霸层出不穷,万一遇到个二愣子“好汉”,那可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成了史上最倒霉的啥了。

    四、发挥复利效应。扣除交易成本,包含手续费,各种差旅费后,必一是要有可观的交易量和交易频次,才能发挥短平快的赚钱效应。

    李靖飞把写下的第五条,谁去执行交易,这个问题,对于现在自己来说,有点无解。

    李靖飞估计自己家的全部存款不会超过八千元,这个资金量,如果去交易,即便有利润,扣除交通住宿费后,也是很有限的。

    如果自己能动用的本金是这个数字的10倍甚至百倍,只要交易量在各个城市柜台交易的限额之下,反复操作下,这个差价所能够带来的利润将会是相当惊人的。

    咋么去弄这个本金呢?如果把自己想好的计划合盘托出,人家会不会担心投机倒把的罪名?即便不担心,人家为啥自己不去操作,而要把钱交给自己呢?

    而如果选择不说出自己的全部计划,又咋么说服别人放心把钱交给自己呢?又以什么名义借很大的一笔钱呢?

    李靖飞苦思良久,但实在发现不了如何解决,更何况自己目前只是一个看上去成绩不错的高中生而已,一个高中生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有多大说服力呢?会不会被当成地图开疆,灭日屠美的大话王?

    李靖飞下午把计划又完善了一遍(除了资金和执行人之外),想了想发现这个问题对目前的自己来说完全不可解后,决定和母亲讲了这个发现。

    方卫红对儿子说的这些,将信将疑,这还是多亏了国库券“国”字号的加成,再加上几分xx日报的公信力。

    母犹如此,人何以堪?李靖飞的信心又是减一。

    方卫红虽然对儿子说的这些不甚了了,感觉这个至少在经济上风险不大(最多本金亏掉一部分,差旅费贴进去),处于对儿子的信任及儿子这几天的优异表现,她当然是支持的。

    不过,方卫红说,她现在认识的,不问缘由直接愿意参与的或者借钱的,没几个是有钱的,凑个一两千块钱,顶多两万就封顶了。

    李靖飞知道,这个两万的数字恐怕是有水分的,母亲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真正在需要拿出钱的时候,总是会缩水的。

    另外,为了这样一个初始的项目,咋么也不能让母亲堵上自己的全部。

    经济项目,是讲究双赢的,双赢首先要自愿。如果一个人看到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他愿不愿参与进去?

    如何让一个人发现有这样一个不错的项目呢?尤其是让自己发现,毕竟,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心齐,泰山移。而自己也就是准备移动个小土堆而已。

    曾经有一个赚钱的机会摆在我的面前,我不但想珍惜它,还想牢牢把握住它,却因为条件不足而不能把它实现,这时候应该咋么办?

    佛系的人会说,条件不足,那就不是赚钱的机会了。

    进取的人会说,有条件,当仁不让;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引入增量,盘活存量,把具备条件的人和资源引进来,是不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呢?

    睡觉前,李靖飞问母亲:“后天你休班,咱们要不要趁暑假去外公家,看看外公外婆还有舅舅他们?”

    方卫红一愣,这孩子平时也不是一个喜欢走亲戚的,不过也没有多想,以为儿子长大后逐渐变得懂事了,就随口就应下了。

    李靖飞印象中,外婆是一个很慈祥的老太太,对他这种外孙子的疼爱是发自骨子里的。每次去了,都会准备好吃的给他。

    虽然那时大家都还处在物资匮乏的时代,但外婆和外公的热情与亲情让他非常怀念。

    第二天,李靖飞呆在家里没有出去,把昨天中断的学习计划跟上后,把自己的半成品发财计划彻底思量了一番,又重点重温了自己之前各种场合如何不经意透漏有用信息给具体对象的心得。

    李靖飞回顾了一下自己这几天的行为,觉得自己至少是取得了母亲的信任,不过又想了一想,这个信任的成分里,属于盲目的部分,之前的十七年积累的部分,另外就是这几天增加的部分。

    然后,李靖飞反思了一下自己最近几天行为和心路历程,又自我安慰的说,出发点和动机很重要,有些事情,只要有最美好的初衷和还算不错的结果就行了。

    至于过程中的一些无伤大雅的小瑕疵,应该忽略不计才是,完成了这样的心理建设后,李靖飞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展现了一个非常真诚的笑容。

    第二天一大早趁凉出发,幸亏是一大早,基本是公交的首班车,人也不多,公交车上就稀稀落落的几个人,方卫红见儿子上了公交后就神色仄仄的,还以为李靖飞晕车不舒服没有精神,殊不知自己的儿子正在大脑里进行模拟对抗。

    在各种不同的语境下,应该有咋样不同的应对。目标参数不同,变量不同,计算结果也应该随之不同。

    不过,有心和无心的对比,在这样一个信息非常闭塞的时期,许多人或主动或被动的生活在信息舒适区里,再加上曾经的丰富经验,李靖飞非常有信心完成预订的目标。

    Itisshowtime,我来,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