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诸天神话归来 » 第三十九章 不做官了,伏魔轩辕

第三十九章 不做官了,伏魔轩辕

    “采臣,你要干什么。”

    谪仙小倩盯着书生宁采臣,心中隐约有些不安。

    书生宁采臣却是淡笑开口道:“小倩,不用怕,我不会自寻短见的,只是想开了罢了。

    其实隆帝说的没错。

    当初我修出一口浩然气,只是为了救下你,可从一口浩然气,到伫立的浩然天柱,如果只是为了独善其身,这两者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

    之所以这三年我辞家别母,游历九州,到底还是存了那份念想。

    入朝堂,报胸中所愿。

    修身齐家之后,读书人当思治国,平天下。

    就一如当初隆帝重用的张首辅那般,裱糊王朝,死亦谥文忠。

    甚至更进一步,做到张首辅都做不到的地步,平定天下,诛灭四夷,博一个死当谥文正。

    读书人,谁又能抗拒文正二字,这是对十年寒窗,满腹经学,最大的肯定。

    但一旦存了这个念想,就注定只为君王附庸,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任他白发生。

    君王还在天下前,文正到底至尊允。

    对啊,臣怎可与君为敌,我立文心之时,就已然出了岔子,就怪不得如今,一道旨意,就能让我文心碎裂。

    现在想来,垂拱而治,群龙无首,不过是奢望,是在求思帝当真迫于形势,不予追究,先抗外敌。

    可事实上,所谓的外敌普渡慈航,就算妖族之身毕露无遗,也一样可以让思帝圣旨下,夷两姓两族,也要斩人保妖。

    若当真兵临城下,到底也不过是一道旨意罢了。”

    书生宁采臣面色颓唐,长安豪言,治世之梦,被从根本上否认,根本不可能实现,他又如何能够意气风发?

    “既然知晓自身位置,何不弃暗投明?”

    隆帝本不想搭理这个根底上就不可能与他为敌的读书人,可是如今局面僵持,书生宁采臣已然成为了关键点,只是不能出手还不够,策反其为己所用才更加保险:“不过就是文正之名。

    只要你出手,日后便可以朕之门生,得朕传梦之名入朝,届时你若当真能裱糊江山,乃至平定四夷,朕许你文正谥号,甚至许你一尊城隍王爵之位。

    你要知道,在朕的谋划之下,借助妖族天意,城隍王爵之位,会再度光复大法相之力,长生久视。

    届时你便是千古文人之表,朕亦是接续重用张首辅之后,再启名臣,彻底成就中兴之君,君臣相得一同受万民千秋万代称颂,岂不乐哉?”

    “如果这就是文正,那我要这文正,又有何用?”

    书生宁采臣嗤笑道:“中兴之君,你这么执着于中兴之君。

    可神帝,光帝,熹帝,思帝,他们就不想做中兴之君吗?

    是你根本不给他们机会,你在怕,你怕若是没有光环加身,你会夜不能寐,你会被太祖和父辈指着鼻子骂,所以你效仿永乐大帝,你要证明你自己是唯一的中兴之君,接续了大明江山,你才会心安。

    可永乐大帝固然得位不正,私德有亏,但他大是大非,最是清楚。

    帝都迁都,直面北方,恐前朝卷土重来,是天子守国门。

    可你为了中兴,你在做什么,你在与妖族共谋,你在让妖食人,你让妖上朝堂!做你的传梦弟子,就算得了文正,我也嫌脏!”

    书生宁采臣痛骂隆帝,愈是开口斥责,口中鲜血愈是流淌。

    他的文心,他的抱负,从决定与隆帝对立,不留转圜余地之时,就已然绝断了。

    既然如此,那何不更痛快一些!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书生宁采臣咳血不止,目光追忆,忆当年年少时:“这是阿母教我的第一首诗词。

    她跟我说,只有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郎,读书能当官,而当官,就是贵人。

    这朝堂之上,大大小小的官员,哪一个不是读书人。

    书,就是读书人的刀,是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刀越锋利,刀客就越强。而书读的越好,你就是越大的官,

    可当我长大了之后才知道,书,只是一块敲门砖,朝堂之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简单的学问高低,就可衡量。

    蝇营狗苟,才是常态。

    但我还是想当官,不仅想当官,前不久,我还想当宰执天下的首辅,当最大的那一个官。

    因为我觉得,我能改变这个世界,让所有幼时立志于学之人知晓,幼时所想,便是现实,道理理当如此,学问越高,越是官极。一分努力,便是一分回报,十年寒窗,必有回响。”

    说到此处,书生宁采臣面色暗淡:“只可惜,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

    臣不与君敌。

    但,民却可怨君。

    这也是宁兄,或者说诸葛兄与我的浩然正气最不同的地方,他的浩然正气之中,有万民怨气,还是与君为敌的万民怨气。

    当初监斩八君子,隆帝你迫使帝都万众一心,的确逼杀八君子,可民如水,水如镜,老百姓不是傻子。

    谁才是私心牟利,谁才为万民生计,时间会证明一切。

    八君子死后,大明再无生机,路有冻死骨,只见草席裹尸,人皆相食,杀良冒功。

    杀八君子者,便是你隆帝,让大明无可救药者,亦是你隆帝,这万民怨气,为什么能成为普渡慈航所求之依仗,就是因为你隆帝,才是这万民怨气真正的怨念之对象,你自绝万民。

    浩然正气,是亚圣开先河,亚圣亦说,民贵君轻,当你自绝万民,合万民怨气的浩然正气,自可与君为敌,不像我这般,受制于人,若不从之,文心破碎。

    可若从之,却要助力这天下,继续如此,以妖食人,自居高位?

    若当真如此,那做官又有何用,我做官,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而不是为了让他继续腐朽下去。

    若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那就让别人来!”

    江离蓦然回首,却见书生宁采臣头顶虚空之处,浩然天柱震动,锦绣文章纷飞,书生宁采臣摸着儒冠,垂下清泪:“阿母。

    采臣不做官了。

    但采臣没有后悔年幼苦读。

    莫道儒冠误,读书不负人。

    正气浩然,皆是我之过往,读过万卷经书,才幸得天柱眷顾。

    宁兄,接受我的馈赠。

    宁采臣甘愿自刨碧血丹心一颗,洗净万民痛骂君子之言,只余正气浩然,怨君之念。

    宁兄,去造反,去斗争吧!

    做一个,可以改变这个世界的读书人。

    做一个,儒门的帝王!

    勿让他人谓之,书生百无一用。

    要让那生杀予夺的帝王看到,何为敢让天地沉入海的大气魄!”

    书生宁采臣,用了三年才立下的浩然天柱,塌了。

    那一刻文心,也被书生宁采臣,自己摧毁。

    从这一刻起,书生宁采臣便是再普通不过的凡人。

    可在下一刻,一个新的浩然天柱,从宁采臣的头顶虚空立起。

    江离驾驭的浩然正气,犹如万川归海一般,不由自主的涌入其中。

    不同与书生宁采臣的正气天柱旁,是锦绣文章,宁采臣的正气天柱旁,却是被书生宁采臣文心净化的万民身影,还有那百万景从的生民意志,也在宁采臣正气天柱之旁显化。

    这一刻,江离眼中,满是欣慰。

    如果书生宁采臣没有如此行事,他也会自绝前路,以蜕变后的儒道,晋升法力境。

    到时候,浩然正气自然会上涨,他便能继续以法阵对抗隆帝。

    但这不是最好的选择。

    倒不是他舍不得放弃三教合一,实在是是他以儒门浩然晋升法力境,那本就是两虎相争的正气之争,就变成三足鼎立了。

    可他并不是真正的读书人,他的浩然正气,就算成就,也不会纯粹,儒门对他来说,是术,是用。

    而对书生宁采臣来说,却是道,是体。

    比起他承担起正气之责,书生宁采臣自我解脱,选择同为读书人的宁采臣,才是最好的结果。

    “我不是救世主,只是一个守护者。”

    江离静静地望着那初见之时,便温润如玉的读书人,嘴角勾起:“宁采臣,你该,潜龙出渊,一飞冲天了!”

    万民环绕的浩然天柱之中,那一抹璀璨的亮光,终于开始凝形。

    那是一抹,沉凝而厚重的金色龙影。

    潜龙命格!!

    “帝王之气!”

    隆帝没有望气之术,却也有所察觉,这是帝王之间的感应。

    天无二日!

    “朕的王朝,还如日中天,你凭什么,敢在朕面前露头!”

    隆帝再也忍不住了,大日拳印,轰然落下:“朕才是正统!”

    “隆帝,就让你见识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浩然正气!”

    聚拢儒门所有气运的宁采臣目光坚定:“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

    真真正正,占据此世所有浩然的正气涌出,迎上那一轮大日。

    大日无匹,却也要落于西山之下。

    浩然正气,凝聚四渎五岳!

    恍惚之间,在佛国与现世之中,又生成了一个新的世界。

    这个世界,由浩然正气成就。

    四渎五岳,只是开始,是大地之象征。

    下一刻,日月升腾,以象征天!

    “上则为日星!”

    “徒有其表,没有天意相承,如何成就大法相。”

    隆帝大日滚滚,砸碎五岳四渎,毫不凝滞。

    可就在日月升腾,四渎五岳构成相对完整的天地之时。

    大胡子燕赤霞手中的降魔神剑,猛地一震。

    古朴的剑身之上,居然开始浮现图画。

    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