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家父安乐公 » 第三十三 晋人所谓“蜀马”

第三十三 晋人所谓“蜀马”

    力劝邓定不即刻奉迎范贲,暂缓来成都登基,这是生死攸关的国之大事,刘炎自然毫不含糊。

    但咱自己家的媳妇和老爹,一定要即刻接进城来,这是自己的家事……也是自己的私房事。

    毕竟战端在即,周抚马上就要从南边打过来,成都笮桥外的南郊一带,很可能就如当年桓温覆灭成汉一般,化为历历兵燹。

    刘炎将迁家入成都的事交给张弋与赵襄去做,并且将自己带出去那三百九十二位运夫兄弟一并带回乡里。

    当初自己承诺过的誓言,自己如今确实是做到了,兄弟们一个不少的回到了乡里。

    刘炎并吩咐张弋与赵襄,趁机晓谕其众,愿意继续与安乐公一并迁入城内者,允其入士籍参军,一并守卫成都。料想这群跟自己同历患难的兄弟们,会做出不让自己失望的选择。

    吩咐完家事,刘炎又要操劳起国事了,哎~如今真是以炎汉的命,操着成汉的心!

    如今最棘手之事,便是如何尽快组建起一只骑兵营。

    周抚的骑兵营已经在南门外耀武扬威了,而周抚的主力步兵方阵,预计最迟两天,马上也就要到达成都南郊。

    并且如今蜀中邓定与萧敬文皆反,此时的蜀中叛乱者声势浩大、局势混乱,只靠周抚手底下那一万镇蜀兵已经控制不住形势了。

    按照历史进程,此时的叛乱消息,一经周抚传至荆州桓温,那么荆州的援军也就该溯江而上了,邓遐与朱焘等赫赫名将也将在援助周抚的路上了。

    因此必须趁周抚未能完全包围和封锁成都之时,尽快调动成都及周边的各色人等和各种资源,全力支持抗战!

    而如今最急缺的资源,就是马匹,还必须是良种战马!

    此时的蜀中,有优良的战马吗?

    确实有,而且还不少!

    关于这一点,刘炎在当初给邓定打包票时就已经有了想法。

    这等见识,对于刘炎来说,即便是有史籍的记载作为支撑,若没有大学几年在成都不断的实地寻访查证,刘炎也不敢轻言冒进。

    这个时代,晋人有所谓“蜀马”的称谓。

    后代文人注疏家记录为“蜀马”,即是产于蜀地、滇地、西南夷地的低矮小驷,虽然力气有限,但更适合在山地颠簸驮物,形同于北方的毛驴。

    此等解释并非错误,因为直到今日,西南地区确实还有这种低矮的马种,民间亦是常见。

    但军中的所谓“蜀马”与民间的所谓“蜀马”完全是两回事,两者互不相涉,本无交集,只因文人注疏家不懂装懂,才混淆到后代求知之人。

    文人不入营垒,不习戎事,而军中战将武夫,又多是文盲,不善言辞记录,这就导致文人的记录流传下来的,皆是听闻传言,多有舛谬,铁骑与甲马不分,行军必布八阵,诸如此类,根本不符合当时的军中事实。

    军中所谓“蜀马”,是东晋南朝以来特有的称谓,是对当时吐谷浑名马龙种“青海骢”的别称。

    因为只有东晋南朝丢掉北方中原后,才被迫从蜀地贩马,配用军中,因此只有这时才有了“蜀马”的称谓。

    吐谷浑人在西晋末,便已经从甘肃南部进入了青海西宁等地区,即青海湖周边流域。

    吐谷浑本地原产的“青海骢”亦被称为蜀马,自是有因。

    这是因为当时吐谷浑出产的马匹要想转运到东晋江南地区,蜀地是重要中转站。

    在这些吐谷浑马匹商人看来,这些马匹是要卖往蜀地的,再由蜀地马商二手转运到长江下游的荆州、江州、扬州等东晋重镇。

    而在江南晋人看来,这些马匹是从蜀地商人贩卖而来,而在交易期间再也看不到吐谷浑商人的身影,于是就错将蜀地这个中转站当成了“青海骢”的原产地。

    东晋作为江南政权,失去了中原,被刘、石等胡羯侵略凌替,阻断东晋与蒙古草原等地的交通,完全失去了北方马匹产地。

    想要获得马匹,多是与刘、石等大胡交战时的缴获,但是战争缴获毕竟有限,并且残踣率很高,而战争也不是时时发生,也不能总是盼望着敌人来攻打自己,以此来获得马匹,毕竟东晋与刘、石的交战总是败多胜少。

    因此蜀地反而是东晋马匹稳定的来源。

    江南东晋,只要联通蜀地,就能通过岷江河谷附近的都江堰、汶山等古老西南马道,沟通西藏、青海,而坐落于川北高原之下的成都,就是“青海骢”走下青藏高原后的巨大中转站。

    但由于路途遥远,地势崎岖险峻,造成战马西来之路时通时塞,能够进入江南东晋的马匹数量很有限。

    并且割据蜀地的成汉政权,常常限制蜀地商人与下游东晋的马匹贩卖,用从自己眼皮底下卖出去的马,回来再反攻自己,李氏政权自是对东晋心有所恨。

    当李氏政权加紧了对境内商人通往东晋贩马的限制时,东晋面对北方强大的胡族政权金戈铁马的极大威胁,只能拼命去打开马源,与成汉之间迟早就要有一场大战。

    而此时的东晋,此时的荆州,便就出现了一个不靠清谈、少讲废话的戎马起家的军事门阀,他就是桓温。

    桓温素有北伐之心,却将矛头先对准了成汉,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成汉在上游限制了东晋的马匹输入。

    这让只能从胡族手里零散抢马的桓温甚是恼火,所以即便是没有等到晋室的同意,桓温拜表辄行,也必须亲自要攻伐成汉,打通蜀马入晋之路。

    即便是晋室多年以来再三拒绝荆州势力攻伐成汉,防止在上游出现“西伯侯”,陶侃能忍,王敦能忍,庾亮能忍,但他桓温不能忍。

    “为尔寂寂,将为文、景(师、昭)所笑!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邪!”

    因此,史上桓温拿下成汉之后,北伐坚决,果断出击,亦是有因。

    只是令桓温未想到的是,如今不到两年,蜀地复叛,成都失陷,贩马之路又被截断。

    这回从他手里抢马的,从巨婴李势变成了巨盗刘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