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我用东方艺术征服全世界 » 第四章、小吃货

第四章、小吃货

    一家人吃过午饭,把碗筷洗了之后,李清琳从冰箱拿出早上刚买的猪蹄和猪肚。

    刚才女儿说要吃米冻粿,而制作米冻粿需要用到石磨。

    但他们这边并没有石磨,所以得去肖云毅父母那边做。

    是的,肖云毅和父母并没有住在一起,二老是住在村东头。

    当然,不是肖云毅和父母关系不好,也不是他不孝顺。

    现在社会基本已经没有明确的分家一说,不过有能力也喜欢自己建一座。

    而肖云毅这一座就是前两年新建的,比他爸妈那边晚了三年,算是新房子吧。

    不过话说回来,两代人分开住也并不全是坏事。

    主要还是两代人价值观问题。

    价值观不同,思维,还有生活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别。

    当两种生活方式不同的人生活在一起是非常容易起冲突的。

    就算可以因为家人而忍一忍,但双方心里也不痛快。

    日积月累的话,总有一天会爆发出来的,到时候只会让双方的关系更加恶劣。

    不止父母和子女,就算是夫妻,如果价值观不一样同样也是伴随着无尽的争吵,因此保持距离也是好事,距离产生美。

    李清琳把猪脚和猪肚打包好之后,就牵着萱萱朝村东头走去。

    就在李清琳带着提着东西先去爸妈那,肖云毅则继续在院子里制作绒花。

    他们家的经济来源就是靠直播卖货。

    一支绒花发簪卖两百九十九,一天大概能卖个十三四左右,算起来一天大概三千多。

    不过别一听三千多就觉得很多,其实他的成本也不低。

    制作绒花用的材料是蚕丝,而真正的蚕丝售价可不便宜,更何况肖云毅用的还是上好品质的蚕丝。

    上好的蚕丝再加上肖云毅精湛的技艺,一只发簪卖两百九十九真的一点都不贵。

    另外肖云毅每天直播都需要花三百块钱买流量,一个月下来也要将近一万块钱。

    还有这抖音号已经运营了一年,但一个广告他都没接过,完全是靠售卖绒花加网友们时不时送的礼物。

    每个月的营业额还要交费百分之二十五的税,

    网友送的礼物除了平台要抽一半外,税率更是高达百分之四十。

    因此一个月到手的钱和那些有公司运营的大网红差别还是很大的。

    就在肖云毅专心制绒花的时候,突然感觉有东西在蹭自己的腿。

    低头一看,是大黄,大黄正咬着自己空着的狗盆看着肖云毅。

    肖云毅敲了敲大黄的脑袋:“刚下让你装,现在到我这里来装可怜。”

    大黄把狗盆放开,一副委屈的对着肖云毅“汪汪~”叫了两声。

    “好了好了,我这几给你装饭去。”说着肖云毅放下手里的绒花朝屋里走去。

    要说起来,肖云毅和李清琳是先生孩子再结婚,她真正嫁过来的时间是两年左右。

    而且刚嫁过来的时候饭都不会煮,是嫁过来之后才慢慢学起来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打通了任督二脉,一年前开始热衷于创新菜,这可苦了肖云毅和家里的大黄。

    大黄是真正的纯种中华田园犬,从小大头板、冲天尾,前宽后宽,并且出生没几天耳朵就立起来了。

    长大了并没有像那些串的一样变得瘦瘦的,而是看起来很威武,是天生的猎犬,因此特别聪明。

    每次看到女主人把创新菜倒入自己的狗盆时,尾巴摇得起飞。

    不过女主人走了,赶紧叼着自己的饭碗飞快的钻进后山,等出来时,狗盆已经空了。

    然后叼着狗盆来到肖云毅旁边,一副委屈的模样在他的脚上蹭啊蹭。

    好像再说:你看,都是你媳妇弄得创新菜害得我饿肚子,你得补偿我。

    对于难兄难弟,肖云毅自然不会吝啬,每次都用肉汁绊饭给它吃。

    吃饱喝足后,大黄又跑后山去玩了,肖云毅没去管他,自顾自的制作起绒花。

    等会还要去爸妈那,因此今天制作绒花速度快了不少。

    大概下午三点的时候,肖云毅这才简单的收拾一下,关上院子大门就朝父母那走去。

    在他来到爸妈这里的时候,李清琳和老妈陈秀珠正在院子外杀鸭子。

    小萱萱则围在妈妈和奶奶边上这边跑,那边跑,这个要帮忙,那个要帮忙,但什么都没做,却还一副我好累的样子。

    老爸肖新武则在清洗石磨。

    “爸、妈。”

    肖云毅先喊了一声,然后疑惑道:“不是说做米冻粿吗?怎么又杀鸭了。”

    陈秀珠道:“萱萱说还要吃熏鸭,吃糟兔、白粿,那就一起做了。”

    肖云毅看了看自己的女儿,点了点她的鼻子:“小吃货。”

    小家伙顿时不乐意了,皱着小眉头:“爸爸,我在干活,你不要捣乱,不然等会不分你吃了。”

    肖云毅顿时有些无语。

    “好好好,爸爸不捣乱。”

    然后来到石磨旁,肖新武正好把泡好的米提了出来。

    “爸,我来磨就好了,你坐一旁休息吧。”

    “没事,一起磨快一点,等会糯米蒸好了还要捶白粿呢。”

    说着他把泡好的米放在石磨边上,石磨的出口处再放上容器。

    随后父子两人站在石磨的两侧,一起握住磨盘上的手柄。

    准备好之后,肖云毅就用左手舀了一勺带水的米放入磨盘上的口子。

    然后右手用力一推,石磨就转了起来,手柄转到肖新武的方向。

    肖新武也把手往前一推,手柄又转回肖云毅这边。

    就这样,两人配合,只要往前推就行,可以省很多力气。

    转了几圈后,米浆慢慢从出口处流出来,肖云毅再次往磨盘口子舀了一勺米。

    就这样不断重复同样的动作,米浆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