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怀玉藏锋 » 第二十二章 友谊伴亲情

第二十二章 友谊伴亲情

    华文带着刘璋回到馆长办公室,请刘璋坐下,添上新茶。

    刘璋开门见山:“华文,这假充缺货刺激购买的办法,是你想的?”

    华文回答:“是。”

    刘璋又问:“那以百钱请外人干活,也是你想出的?”

    见刘璋盯着自己,华文面色如常,很老实的回答:“是。”

    “你做好准备,以后就不要在荆州了。”谁也没料想刘璋来了这么一句。

    听这话,在场的锦帆,瞬间紧张了几分。

    方平仗着跟刘璋熟悉,急忙为华文开脱:“公子,华文他也是为了……”

    华文伸手打断方平的话,直接回道:“我一人做事一人当,公子责罚便是。”

    “什么玩意儿!”刘璋指了一下方平,“别捣乱,我是要问责吗?我是要嘉奖!”

    “啊?”方平反应过来,吐了下舌头,退回去坐着了,只顾喝茶,谁也别打扰他喝茶。

    华文不解:“公子,我属实是能力不足,没办法,故出此下策,公子不责罚已经是好的了,何来嘉奖一说?”

    刘璋啧了一声:“你那么聪明,这点道理想不明白?咱们是干什么的?开公司做买卖的啊!合理合法的多赚钱,就是最大的本事嘛!”

    华文彻底放下心来:“那公子,我……”

    刘璋安排道:“暂时先继续干着,等你培养出能接替你的人,就回总部来,我自有安排。”

    “谢公子!”华文明白了,这是要提拔自己。

    刘璋简单的考察了几天,就定下了要在荆州建立第一个中转仓的计划。

    荆州这地方交通太便利了,这点比总部益州强,水陆码头,绝对的交通枢纽。

    益州地处西南,商品要么从北边走要么从东边走。北边不好走,走哪?剑阁?岐山?斜谷?太难了,历史上诸葛亮六出祁山都没成功是有地理原因的,那时的诸葛亮肯定在想,如果荆州还在手里,从荆州出兵,就好太多了……

    刘璋也很清楚,在益州搞进出口,荆州几乎就是必经之地。

    现在的刘侯纸、书籍、报纸、董工笔、蜀锦之类的特产,就都是从荆州流向各地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荆、益二州,密不可分,绝对的战略要地。

    而且荆州富庶,有钱,作为商业试点再合适不过了。

    要搞仓储,搞市场调研,搞一整套物流体系,需要人才,来的路上刘璋都准备好从益州调人来了,没想到刚到这就捡到了华文这个宝贝。

    这是个厉害的人才,其厉害之处在于,他不仅是人才,还善于利用人才。

    刘璋单独跟华文聊了很久,那天晚上华文听刘璋讲述着什么叫“前店后厂”。

    原来在公子眼里,整个益州都是工厂,整个荆州都是门店,而自己就是大掌柜的!华文做了个美梦,梦到自己站在地图上,背后是刘璋、甘宁等人在益州看着自己,而面前,全是钱。

    三月初三,风筝飞满天,华文的梦想也飞上了天。

    刘璋的计划中有三大中转仓:荆州、司州、冀州。荆州是总部的门户,司州是首都所在,冀州嘛则是北方四州的中心。

    司州辐射凉州、徐州两路互通;荆州辐射扬州、交州、豫州,三面开花;冀州辐射并州、青州、幽州、兖州,四通八达。

    这就是刘璋继造纸、印刷、搞报纸之后的,新三步走计划的开始。

    “公子,过了前面那条河,就出了宛城了。宛城一过,就是司州的弘农郡,洛阳那边的兄弟已经从弘农赶来,快要到了。”华文介绍着,他坚持要亲自带队送刘璋,刘璋也没推脱。

    华文一路上跟刘璋聊不完的话,这眼看要出了荆州边界,才停下。

    刘璋看着华文,开了句玩笑:“你们搞的太兴师动众了,好像我是个大姑娘要出嫁似的。”

    “哈哈哈。”华文爽朗一笑,转而正色,猛一抱拳,“公子,保重!”

    “保重,兄弟。”刘璋也正色。

    华文又看向方平四人:“你们可要保护好公子,要不然,不等到了甘老大那里,等回来路过荆州,我先收拾你们。”

    陈全笑呵呵的:“嘿,甘老大我打不过,还打不过你?”

    华文笑骂:“那你当心长风报的荆州整版都是骂你的!”

    陈全看向刘璋:“公子,他公报私仇!”

    这些青年们笑作一团。

    陈全的二弟也跟着道别:“公子保重,三哥保重!”

    其他人也纷纷说着:“保重!”

    司州洛阳的锦帆五人赶到附近的时候,正听见有大喊声:“做大做强,再创辉煌!耶!耶!耶!”

    这五人的领队叫陈实,是司州长风报馆的负责人,一指前方:“正愁找不到公子呢,这么大动静,除了咱的兄弟,还能有谁?”

    五人哈哈大笑,一同策马前去迎接。

    司州的锦帆兄弟赶到,为首那人约摸着三十岁还多,五大三粗的,一靠近便抱拳施礼:“在下司州长风报馆陈实,拜见公子!”

    刘璋回礼:“辛苦了!”

    “不辛苦!”陈实回答。

    刘璋一愣,咋没回答为人民服务呢?怪不习惯的。

    陈全面露尴尬:“你咋来了?”

    “我咋不能来?”陈实疑惑,“四叔。”

    “等会儿,四叔?”刘璋看向陈全。

    陈全很不好意思:“我俩是一个家族的,但不是一支,我在我们这支排老四。”

    “你不是老三吗?”刘璋疑惑。

    陈全解释:“我爹生的孩子,我排老三,但我们这一支,还有我二叔,算上他的孩子,我排老四。”

    “哦。”刘璋听着,有道理。

    “我年龄小,但是辈分大,所以叫我四叔。”陈全解释完毕。

    刘璋觉得真是学到了:“那你叫他什么?”

    陈全索性解释个明白:“我叫他姐夫,因为他夫人是我远房姨姐姐,是我母亲那边的亲戚,那时他俩不知道有我这层关系……后来都是混锦帆的兄弟,我不愿意隔着辈分,就从我姐姐那里论,叫他姐夫。”

    刘璋看了眼陈实,陈实赶紧解释:“四叔说得对!”

    刘璋竖起大拇指:“论的好!”

    正在这时,陈全的二弟说话了:“公子,我是三哥娘舅家的孩子,他姨姐姐就是我远房堂姐,所以陈实也是我姐夫,但要是从三哥这里论,我得叫他六侄儿。”

    “谁问你了!”刘璋捂着脸,“没你没这么乱!”

    众人又是一阵哈哈大笑,就此分别。

    跨过弘农到洛阳,快马半天就可以到达,刘璋看着这一路的风景,越走就越熟悉,他从这里快一年了,故乡的景象没怎么变,离家的自己却已经大不相同。

    近乡情更怯,刘璋大喊着:“方平已经进洛阳通报了,我们加把劲,赶紧到洛阳,一起去我家吃饭!”

    话音刚落,便是策马疾行。

    夕阳下的洛阳南门,古朴而又雅致,首都的陈旧与底蕴自在其中,行人已经渐渐稀少,一天将息。

    刘璋带着五个司州锦帆和三个随行锦帆,一行九人,已经放慢了速度,信步靠近,欣赏着美景。

    突然,刘璋的马猛的加快,众人不解,也随之加快了几分,在城门百尺处,刘璋勒马,弃马而下,拔腿就像城门跑去。

    城门下,一高一矮两道身影,正在那里站着,影子被夕阳拉得很远。

    “母亲!二哥!”刘璋大喊。

    正是自己的母亲费氏和二哥刘诞。

    刘璋冲过去,跟二人相拥,好似夕阳晕染,红了眼眶。

    远处的陈全牵着刘璋的马,看向同伴:“走吧,今晚看来吃不了公子的饭了。”

    陈实老实的问:“为啥啊,四叔?”

    陈全没回答,牵着马就进城,路过刘璋,说了句:“公子,明天见。”算是打了招呼,也不管刘璋是否回答,懂事的进城去了,众人也都跟着进了城。

    刘诞看着刘璋:“老四,这怎么半年未见,二哥都觉得都认不出你了呢!”刘诞文气很足,以前的刘璋也是这样的。现在刘璋天天跟锦帆混在一起,难免不会变化,多少带点流气。

    “有啥认不出的,我永远是你兄弟。”刘璋真的很认可自己这个家。

    刘诞一笑:“你小子写了好多好诗啊,长大了。”

    看着自小跟着自己读书学习的弟弟,有此成绩,刘诞倍感欣慰。

    他第一次听同僚们讲起《竹石》、《短歌行》等诗篇,不禁感叹,这是哪位大儒所作,换来同事鄙视的眼光,还哪位大儒?不就是你弟弟吗?凡尔赛?刘诞得知真相,也震惊了好久,这个老四,真厉害啊,比自己强,真好。

    母子三人,闲聊着,漫步走回家中。

    刘璋有点埋怨的看着费氏:“母亲,您怎么还跑城门口来接我,我又不是找不到家!”

    费氏笑着:“知道,知道,我就是没事,出来遛弯,正好接你。”

    刘诞直接戳破:“这几日母亲一直向长风报馆打听你的动向,今日早上天没亮,长风报馆的人出发,给府里打了招呼,母亲那时候就要来等你,我死拦着没让。结果老人家中午饭都没吃,还是来了,我只好陪着,这一下,就等了三个时辰。”

    三个时辰,六个小时,城门口的守吏也换了四五班了。

    刘璋心里不是个滋味,自己怎么就没想着把母亲接去益州享福呢!他恨不得抽自己两个大嘴巴!

    幸福满心的刘璋当即表示:“母亲,益州现在可好了。等我从北方回去的时候,接上您,去益州住吧,我有一个可大的地方,特别好!”

    费氏高兴的抿着嘴笑,轻轻点头应下,她这一年最担心的就是这个小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