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怀玉藏锋 » 第三十五章 藏锋特战队

第三十五章 藏锋特战队

    刘璋坐在主座上,看着旁边两人。

    已经确定了,张任担任这支队伍的首任指挥官,甘宁也是心服口服的,毕竟两人约定在先,更何况经历了益运会之后,俩人的感情变得更深厚了。

    他们俩又在争,不过这次甘宁一反常态,竟客客气气的跟张任商量:“老张啊,你看,队长都归你了,狙击手得给我吧。”

    “我觉得还是我亲自担任比较好。”张任简单直白的拒绝他。

    “别啊,你得坐镇中军,指挥全局,狙击的事交给我,你放心。”甘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张任没说话,刘璋先说话了:“兴霸,狙击手不适合你。”

    刘璋刚提出了狙击手的概念,两人就都看上了这个位置。

    在刘璋的心里,狙击手绝不是只有箭法好这一条标准的,他很清楚,未来武器的变化。热武器是造不出来,但等马钧成长起来,弓弩一定可以发生跨时代的变化。武器会越来越精准,杀伤力也会越来越大,他缺的不是神箭,是心理素质极佳的狙击手,这是科技无法弥补的。

    刘璋需要一个心理最稳定的人,显然,甘宁不是。

    作为穿越者,未卜先知的思想就是最大的外挂。再厉害的相学大师,也不会有刘璋那么善于识人、用人,这是他最独特的优势。

    也许此刻的甘宁自己都不知道,他真正的实力巅峰如何,但刘璋知道。

    历史上的甘宁箭法超群,射死过凌操、黄祖等人,还一箭射的乐进再也没上了战场,这都不是他的高光时刻。

    他作为东吴战神的封神一战,还是百骑劫魏营。

    这一战,孙权直接评价: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相敌也。

    但其实不然,首先得肯定甘宁的勇武,下一步就要想他造成的影响。

    对比一下就知道了,赵云在长坂坡斩将夺旗,救了少主,给大军撤退争取了时间;而张辽威震逍遥津,差点直接搞死孙权,打那以后东吴的小孩哭闹,一听到张辽的名字都不敢继续哭。

    而甘宁呢,只是在曹营闹了一番,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就撤退了。

    如果他们搞一出“斩首行动”呢?

    这是种缺憾,刘璋不会允许这种缺憾再次出现,他要发挥甘宁的能力,也要引导他,把作用发挥到极致。

    此刻,刘璋看着甘宁被拒绝后失落的眼神,想起了他们初见的那晚,刘焉随口任命甘宁跟着刘璋,甘宁也是难掩落寞。

    当时刘璋问他:“兴霸,你的志向是什么?”

    “我想当个威风凛凛的将军,带着一帮兄弟,东挡西杀,大口吃肉,好不快活!”甘宁是这么回答的。

    刘璋想到这里,直接笑起来,甘宁不解,抬头看着刘璋。

    “我今天若是答应了你,让你做狙击手,明天你又得来找我了。”刘璋正色道。

    甘宁直接问道:“公子,为啥?”

    刘璋笑眯眯的看着他:“兴霸,我问你,隐匿在关键位置,给出致命一击,和带着少数精兵,直冲敌军主帐,你选哪个?”

    甘宁瞪大双眼:“还可以这样?”

    “当然可以。”刘璋直接告诉他,“你是绝佳的突击手人选。”

    “我就当突击手!”甘宁想都没想,干脆利落的答应。

    刘璋反而一愣,突击归突击,不能这么二杆子啊!

    “好,我看师兄担任队长兼狙击手,兴霸担任突击手,就挺好。”看二人点头,刘璋接着说,“把那个赵勇调过来,给师兄担任观察手,这小子猎户出身,擅长利用地形,捕捉目标,而且性情沉稳,挺适合。再给兴霸配个副手,要配合默契、胆略过人、还要勇武善战、忠心不二的,锦帆中有合适的人选吗?”

    甘宁略一思忖:“公子,陈实那老小子可以,有把子力气,也练过武,猛的很。而且现在司州多乱呢,他在那维持长风报馆维持得不错,说明脑子也好使。”

    刘璋琢磨了一下,点点头:“把他调来。”

    “好嘞!”甘宁一抱拳。

    刘璋又看向张任:“还有侦察兵、通讯兵,都得选人。”

    张任不假思索:“那个锦帆兄弟,叫于飞的,他可以,水陆骑都是灵活的好手,适合这个职位。”

    刘璋问道:“他不错,识字吗?”

    甘宁挠了挠头:“这小子天天瞎溜达,不认字。哎,公子,老张手下有个副将,叫啥来着?”

    “雷胜。”张任回答,又补了一句,“雷胜认字,也打过仗。”

    刘璋当下宣布:“让于飞干侦查,雷胜干通讯,我再培训,不行我可要换人的。”

    甘宁面色一凛:“谢公子。”

    人员基本上定了,刘璋这才说道:“师兄你亲自去把这些人调来,顺便去找仲景先生要个人。”

    “要谁?”张任想不通,这选的是万里挑一的精兵,要张机的人做什么。

    刘璋耐心解释:“唐老三受伤的时候,走不了路,当时有个医务人员就是仲景先生的弟子,直接托起唐老三就走,唐老三一身腱子肉可不轻啊……”

    甘宁也想起来了:“我想起来了,当时我就觉得这小子挺有劲!”

    “我事后找仲景先生了解过,此人叫金莱,豫州人,年少时练武,后来当过游侠儿,再后来赶上了疫病,让仲景先生救了。打那之后就跟着仲景先生,主学外伤医法,医武不分家,也有所成就。”刘璋介绍道,“我准备让他来当医疗兵。”

    甘宁听了介绍,似乎很欣赏此人,不禁感叹:“全是人才啊!这下都聚到一起了,真是天助公子,这要是让我编故事,都不敢这么编!”

    刘璋啧了一声,心道可不是嘛!不由得心里也美滋滋的:“已经定的所有人,月底必须集合到位,我们搞个魔鬼周。”

    “啥?”张任和甘宁大眼瞪小眼。

    首都洛阳。

    董卓已经基本掌控了朝廷的局势,拥兵二十万,裹挟着朝廷。

    为了巩固自己的控制,采用了内紧外松的政策。

    内紧指的是,对中央朝廷内部从严、从狠,比方说,为了让大家接受自己拥立的傀儡皇帝刘协,直接派李儒鸩杀了少帝刘辩母子。对皇帝如此,对百官亦然,稍有不从董卓的人,采取宁杀错勿放过的的方针。

    如此一来,就造成了一个现象——无人不恨董卓,但无人不“敬”董卓。

    外松是因为董卓也知道天下人的反抗想法,于是大封诸侯,这是为了安抚他们的心,更是为了堵住他们的嘴。就像先前的袁绍一样,现在又有很多人被董卓忌惮,反而得了封,只是董卓恐怕是没想到,自己封的这些诸侯,未来会联合到一起,名正言顺的讨伐自己。

    当然,分封之事和益州无关,刘焉本就是益州牧了,用不着董卓封,他也不想参合董卓的事。董卓也是这个想法,只要你刘焉不参合就行,爱搞啥搞啥。

    所以按照历史的进程,益州从此刻开始,就正式进入了避开乱世自给自足的经营模式,直到刘备入川,打破了此地的宁静。

    但现在可不一样了,有人知道了未来会发生的事情,他可不会坐以待毙,他正已经开始做准备了。

    三国时期有很多特殊的军队,比如曹操的虎豹骑、刘备的白毦兵、袁绍的先登死士、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吕布的并州狼骑、孙权的解烦军、高顺的陷阵营……此刻在绵竹的山里,一支人数更少、作用更大的队伍,正秘密的训练着。

    七人都是一样的打扮,穿着奇怪的衣服,用刘璋的话说,这叫迷彩,利于隐蔽。

    甘宁不这么想,他觉得这么花,比他之前身披锦缎还引人注目。

    他最满意的是那件马甲,刘璋采用了布料、纸、陶瓷片、金属多层复合材料,做出了弱化版的防弹衣,更轻便也更舒适,更具防御性。

    甘宁对这防弹衣的评价很简单:“嘿,射不穿!”

    他们对于防弹衣有多满意,就对迷彩服有多不满意,在他们的眼中这也太夸张了,难以想象自己的队伍以后和其他军队见面,该有多奇怪啊,不得被人笑话吗?

    刘璋听到这个评价,心说:知足吧,我没在上面印广告就不错了。

    后来他们就不再抱怨了,不是因为他们觉悟提高了,而是因为看到了张任和赵勇的衣服,觉得迷彩已经算好看的了。他们俩那一身绿毛还奇怪一些,甘宁第一次见到笑了好半天,刘璋说了,那叫吉利服,甘宁立刻夸赞:“对!吉利!大吉大利!哈哈哈哈哈哈……”

    张任倒没觉得有什么。

    这七人由张任带队,刚刚跑完了一个山地负重五公里跑,返回训练场,见到了刘璋,刚准备歇口气。

    刘璋悠哉的走过来:“所有人,俯卧撑准备!”

    张任和甘宁立刻配合,摆好了姿势,陈实和军旅出身的雷胜也还可以接受。

    于飞这个灵活的锦帆和金莱这个民间游侠儿改行的医生有点勉强,那赵勇这个猎户改行的食堂采购员,就是纯咬牙坚持了。

    “全体都有,俯卧撑,每做一个,背一个拼音字母,有人背错,全体重来。”刘璋命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