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怀玉藏锋 » 第三十六章 王允的寿辰

第三十六章 王允的寿辰

    甘宁最怕的就是这个,他做俯卧撑倒是不难,但真的搞不懂“啊哦呃咿呜鱼”是什么?他总是背错,好不容易有几个甘宁没背错,赵勇等人又背错了。

    声母、韵母加上整体认读音节共63个,这是现代人从小学的东西,对于甘宁这帮人而言,想要全对的背下来,属实是有些难,但刘璋很坚持,一定要他们掌握。

    张任作为队长,沉稳的多,他觉得刘璋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刘璋可是一年之内搞起来益州刘氏商业帝国的人,这样的人怎么会浪费时间做无用功呢?大家的时间都一样,谁更会利用,谁就会更强,这点谁都不如刘璋。

    虽然张任也想不通背拼音有什么用,但他不会像甘宁一样抱怨背这东西像念经,而是努力尽可能的背好,三天不到,就达到了只错三五个的好成绩,当然,写还是不会写的,在他眼里好多拼音都长得一样。

    每次都是张任带着大家背完,而每次背完,俯卧撑少说都要做了有几百个,越野跑加上俯卧撑,一个个累得筋疲力尽,瘫坐在地上大口喘息,而刘璋总会在这个时候命令所有人并排走路,或者是:“所有人,站军姿!”

    大家多少都有些抱怨,可时间长了,却发现自己渐渐地习惯了,一起训练的队友,感情更深刻,自身的状态也更健康。

    这也许就是刘璋说的: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刘璋这边,大家渐渐的凝聚成一股力量,董卓那边,此时只分两派。

    一派是跟董卓混的,有李傕、郭汜、华雄这样的西凉旧部,更有李儒、牛辅这些既是下属又是女婿的亲人,还有吕布这样的后来者,又是投诚又认干爹,也算亲上加亲。对了,还有时任骁骑校尉的曹操,他是在董卓掌权之后,选择依附董卓的代表人物。选择站在董卓队列里的汉臣中,曹操是绝对的“佼佼者”。

    另一派,就是反对董卓的了,朝堂上他们人多,出了宫门,他们这些人还是没有西凉兵多,不够西凉兵杀的。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见到董卓都客气的不行。

    说到对董卓的客气,反对派好像还更客气一些。

    这些公卿大臣,是为了审时度势、韬光养晦、卧薪尝胆……其实说白了,就是怕,怂。也不丢人,主要是豁出命去也打不过呀,你要说为国而死,这帮文人也是愿意的,但是死一百次也扳不倒董卓,他们也不是傻子,不能白死。

    那可怎么办啊?

    他们恨啊,恨死了,恨也没有办法,想不出办法,就更恨了,恨的久了,觉得董卓太强大了,很多人有点不敢恨董卓了。

    那恨谁?恨曹操啊!就是他,叛徒!二鬼子!

    有了曹操这么一个大家既恨又不怕的绝佳人选,所有反董的人又都成了反曹的一派。

    于是曹操就被孤立了。

    这天朝会过后,位居三公之一的司徒大人王允,向同僚们悄悄发出了邀请,请大家参加自己的寿宴,当然没有邀请曹操。

    这个寿宴一开始,王允就直接的表示:“今日并非是老夫寿辰,而是大汉忠臣的聚会。”

    此言一出,立刻群情激愤,立刻有人噙着泪控诉着董卓的暴行以及天子的艰难处境,大臣们一个接一个的发言,一个个恨不得把董卓生吞活剥了。

    国贼啊!国贼!董卓真乃国贼!

    王允看着气氛到了,当即起身,他要说话,要发声,他要带头表示,誓诛董贼,他就不信,那么多人在场,还没个主意了,这些人可都是大汉顶尖的人物啊!

    可没想到的是,就这些人,面面相觑,还真就想不出个办法。

    王允叹了口气,也只好……

    下人突然上来禀报:“老爷,门外有一人没有请帖,却扬言要前来贺寿。”

    王允疑惑:“是何人?”

    下人回道:“那人自称骁骑校尉曹操。”

    轰的一声,满堂议论声响起,讨伐之声直冲房顶。

    “他来做什么,他也配参加今天的宴会吗?”

    “曹操小人,卖国求荣!”

    “杀董卓,先杀曹操!”

    ……

    王府的下人顿时吓了一跳,好家伙,这帮人议论董卓的时候哭的稀里哗啦的,这个曹操是谁?怎么一提他,都不哭了,都开始骂了?

    客人们一个个都劝王允把曹操赶走,王允思量了一下:这要是赶曹操走,他若是找董卓告密,岂不是坏了大事?先把他招进来,如果他是替董卓来探听情况的,使个障眼法,将他蒙骗过去,才是最好。

    王允拿定主意:“请他进来。”

    下人答应:“喏。”

    众人不解,但看着王允神态自若,知其有所打算,也都没说话,一个个低头饮酒,郁闷不已。

    一个小胖手提着一小包礼物,随手往门口一放,笑呵呵的就进了门,正是曹操。

    本来他还是闭着嘴,眼睛里藏着笑,这一进门,走到场中,环视一周,看到公卿大臣们一个个红着眼圈,有的故意不看自己,有的敌视自己,像是想咬自己一口。

    曹操一个没忍住,噗呲一声笑出来,这一笑就停不下来了,哈哈哈笑了好大会儿,使得本来就作为不速之客的他,更加被人敌视。

    一个文官愤怒的站起身来,红着眼眶质问曹操:“曹操!你笑什么!”

    曹操看了他一眼,继续笑着看向王允,他还记得给王允先施个礼,也没说拜寿的话,直接了当的回了句:“我笑什么?我笑一屋子满座大丈夫,尽作女儿态。不好笑吗?很好笑啊,哈哈哈。”

    遭受了羞辱,一个武官站出来:“你懂个啥!你根本不知道我们在聊什么,你这个连祖宗都忘了的贼子!”

    曹操面不改色,也不在意骂声,轻飘飘的回了句:“聊什么?不就是聊怎么杀国贼董卓嘛,有什么大不了的!”

    这武官被他噎的一愣,曹操不依不饶接着追问:“怎么?你们是准备合起伙来,把他给哭死吗?”

    那武官无话可说,愤愤坐下。

    主座上,王允有些摸不清情况,出言道:“今日是老夫寿辰,孟德如此行事,何意啊?”

    曹操心说这个老奸巨猾,但表面上还是很自信的回答王允:“我有办法,能杀董卓!”

    王允直接翻了脸:“大胆,你这贼子,怎敢出言不逊,董相国岂容你造次!来人,将曹孟德轰出去!”

    立刻走过来几个家丁,推起曹操就走,直接轰出了府门外。

    曹操被搞的莫名其妙的,王允老年痴呆了吧。转身就走,拐弯进了旁边的胡同,准备回家。

    “孟德公!留步!”有人叫他。

    回头一看,原来是王府的管家,曹操问道:“何事?难不成是把我带来的礼物也扔给我?”

    王管家深施一礼:“孟德公莫怪,堂上人多口杂,我家老爷赶您出来,也是为了保护您啊,孟德公深明大义,一定可以理解的吧。”

    “理解,理解。”曹操心说,这个王允,比自己想的还老奸巨猾。

    王管家接着说:“请孟德公随我从小门进入内堂,待老爷散去宾客,单独见您。”

    “好!”曹操拂袖,“带路!”

    王管家立刻引着曹操走向王府小门。

    洛阳的夜晚乱哄哄的,绵竹的夜晚却是静悄悄的,只有风在吹动竹叶,沙沙作响。

    甘宁从头到脚插满了竹枝,正带着陈实、金莱和雷胜悄悄地摸索着前进,这三人也是一样的打扮。他们的任务是在这座山里找到“人质”刘璋,并且从张任手里解救人质。

    而张任这边只有赵勇和于飞,于飞已经被派出去侦查了。

    当然还有扮演人质的刘璋,刘璋可不会帮忙,此刻正忙着看报纸,张任看了眼刘璋,老神在在的,一边点评着报纸上的内容,一边用竹筒喝着水,不禁翻了个白眼,心中暗暗吐槽:师弟你倒是轻松啊,你输了可不做俯卧撑。

    甘宁和雷胜在前,金莱在后,已经进了林子,三人保持着十米内的距离,呈三角形向深处摸索。陈实在一侧隐匿身形,缓缓跟随,和当初因保护刘璋而牺牲的聂申想法一致。永远留一个暗哨,这是锦帆一直以来的小习惯。

    月色下,甘宁身影一定,四人同时保持静止,甘宁轻轻的抬起一只手。月光下自然没那么清晰,但足够另外三人看出,甘宁五指一捏的动作。雷胜和金莱安静又迅速的聚集到甘宁身边,陈实还是没出现。

    雷胜不明情况,没有出声,手一摊,表示疑问。

    甘宁直接说话,很小声的说出了自己的发现:“前边安静的出奇,一点儿动静都没有,有埋伏。”

    老兵雷胜细细听了听,认同甘宁的说法:“以我对将军的了解,他会亲自在险要的地方镇守,你看那里。”说着指了指一块儿一人来高的山石。

    甘宁琢磨了一下,提出了新的观点:“老张现在可是学聪明了,你以为他在哪,他可能偏不在。这样,我带着金大夫摸过去,你带着陈实转移到侧面,必要的时候用弩箭掩护我们。”

    “好。”雷胜答应一声,后退着进入了黑暗中。

    甘宁回头看了一眼,已经没有了雷胜的身影,嘴碎的念叨:“够快的啊。金大夫,咱们走。”

    金莱往前跟了跟,压着声音:“别叫我金大夫。”

    甘宁手背在身后,比了个OK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