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猛太子爷 » 第六章 负荆请罪

第六章 负荆请罪

    第二日天刚亮,朱标便早早醒来。

    由人伺候着上药时,他就感觉屁股上的伤已经缓解许多,索性起身尝试着走了几步。昨日老朱看起来下手极重,其实还是使了巧劲的,只伤了点皮肉。

    虽还有些疼痛,但朱标的伤势确实已经消退大半,于行走无碍了:

    “帮我送一封拜帖去宋夫子处,就说今日未时我亲去拜访。”

    拜帖送去后,吃完早饭的朱标本来想在院子里晒晒太阳。

    但等他一抬头,却发现院子的墙头上坐着一个大汉在贴补瓦片。

    定睛一看,正是烧制红砖的工匠徐四。

    徐四的父亲,也就是原来的工匠头子徐五八,刚好搬着砖瓦从旁走了出来。他见朱标正看着自己的儿子,只好慌忙的放下砖瓦,摆着手将儿子叫了下来。

    父子俩对朱标行了礼,有些局促的站在一起,佝偻着身子想遮掩粗麻短褂上的破洞,仿佛生怕自己污了贵人的眼睛:

    “见过公子。大帅交代让我和犬子以后跟着公子,公子若再有什么和之前类似的活计,便只管交代我们。”

    朱标一听立马明白,他爹这是怕他之后又有些什么奇思妙想搞出太大动静。所以专门给他拨来了这两人,好让他行事方便一些:

    “嗯,那你们以后就跟着我吧。家里可都安排妥当了?可有什么需要我让人帮着安定的?”

    见朱标问及家里,徐五八和徐四都愣了愣。片刻后,徐五八才露出一个苦涩的笑容来:

    “公子,我父子二人是逃难至此。家中其他人都死在路上了,无甚好操心的。”

    朱标也没想到是这么个答案,想要张嘴说些什么,却又都吞了回去。

    他前世生活在一个温饱无虞的和平时代。今生虽在乱世,又却投到老朱家,身份高贵且被保护得极好。因此并未见过这许多的艰难苦困。

    他怕自己言辞不当又刺痛了人家的伤疤,只好转移了话题:

    “昨日晚些文书来了吗?红砖和水泥的制作可有整理了?”

    徐五四弓着腰连连点头:

    “来过了,也整理好了。我们昨日归家之前,大帅还专门遣了人过来,又让我们演示了一回。有好些看起来颇为厉害的工匠都来看了。”

    一听老朱又找了些更厉害的工匠来看,朱标兴趣便起来了。他心里还是很好奇这个时代的匠人对他制作的东西会有什么看法的:

    “那他们可有说什么?”

    徐五四仔细的回想了一番,又挠了挠头,才十分为难的跟朱标回话:

    “他们说的都不是官话,我实在是没听懂。不过他们好像是给来记述的先生说了什么的,公子或许可以去查问一下。”

    朱标原本想说他们可以下去了,可想了想,又叫人过来带他们去找府中的管事各领一套衣裳。

    领到新衣服的徐家父子两人走在回朱标院子的路上,遇到谁从旁路过都侧着身子靠到一边,待人过了才又继续走。

    徐四将衣裳捂在怀中,看了又看,摸了又摸,一张脸上是说不出的欢喜。

    可看到朱标的小院时,他却好像想到了什么,探着头凑到父亲旁边:

    “爹,你刚刚为啥不跟公子说实话啊。你分明听得懂那些本地匠人说了啥啊。”

    徐五八猛得一听儿子发问,下意识便捂住了儿子的嘴,转头看看有无旁人。

    见四周都静悄悄的,他才在儿子的脑瓜子上拍了一巴掌:

    “傻小子!那几个工匠说的可不是好话。公子虽然人好,但到底是个孩子。若是咱们一说,将他惹恼了,闹不好是要掉脑袋的。你记住,一定多做少说。老老实实办事,不要触怒贵人。咱们这种人的命在那些贵人眼里,可比草都贱。”

    徐四捂着自己的头揉了揉才闷闷的应了父亲一声:

    “知道了,爹。”

    另一边,朱标已经让刘和将昨日文书记述的手稿给自己取了过来。可越看他的心越沉了下去。

    这份手稿中匠人对朱标所造的红砖水泥的评价是虽有可取,但无实利。

    原因很简单,红砖中所需添加的煤矸石虽然价格低廉,可大量烧制所需要的惊人用量,老朱治下地区的产出根本不足以应对。若从其他地方购买和运输,成本便会骤升。

    至于水泥,则是因为需要将原料研磨成极细的粉末,耗时耗工,亦很难量产。

    这份手稿算是将朱标现阶段的科技梦给彻底粉碎了。他低着头,看着自己手中的手稿怔怔的出神。

    他终于明白,想要凭一人之力推动整个国家在科技层面迈出哪怕一厘一毫都是过于艰难的事情。

    即使他不出现,大明各项技术也会走到工业革命之前人类文明所能触及到的顶端。

    古代华夏人的智慧绝不逊色于任何一个民族。即使社会并不重视科技的发展,他们也几乎创造了大半当时世界最为重要的造物。

    如果一个技术在这样的民族手中没有被创造和选择。那一定是因为它不适应当时的环境和政策。而绝不是他们没有能力或者智慧去开创。

    面对这样的现实,朱标也陷入了短暂的迷茫。

    他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让诸如徐家父子那样的人过的好一些。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才能将大明或者说华夏带到更好的未来。

    生产力是一个宏大的命题。这不是一两个人或是一两件发明能够轻易写下新篇章的东西。可没有生产力的推动,一切超出时代的政策和构想最终都会被现实砸得粉碎。

    路该往何处去呢?

    朱标在自己被搅得有些混沌的脑子中尽力想要抓住一个答案。可他的心中却有一道悲凉的声音在告诉他:你做不了任何事。

    刘和的脚步打断了朱标的沉思。他拿来了一本手札交给朱标:

    “公子,这是二公子给您带回来的宋先生的手札。”

    朱标有些茫然的接过来。接触到纸张的一瞬间,他突然等来了那道乍现的灵光。

    他或许真的没有办法以一己之力推动大明走向工业时代。

    但他有着属于二十一世纪的科学研究精神和对人类文明发展历程全面而精准的认知。这两样东西是一颗火种。

    只待一种名为教育的风轻轻一吹,星星之火便会燃烧起整片草原。

    即使他终其一生也不会见到科技发展到他曾经体会过的程度。

    可科技之光照亮整个大明的时刻总也不会来得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