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猛太子爷 » 第三十三章 劫富济贫

第三十三章 劫富济贫

    朱标打量着面前的戴原礼。

    他看起来不过是四十岁左右,一张削瘦至极的脸上却满是采药时风吹日晒留下的沧桑,双眼中更是透露着些许疲惫。

    朱标忍不住关切地问道:

    “戴先生昨夜没有休息好吗?可是有什么没有安置妥当?”

    戴原礼摇了摇头,说道:

    “多谢公子关怀。没有安置不妥当的,只不过连日奔忙,有些困顿。”

    朱标点点头:

    “我听闻戴先生正游历于江浙,心下有一问,戴先生可否愿意为我解惑?”

    戴原礼抬头看了朱标一眼,眼神微动,然后轻声问道:

    “不知公子想问何事?”

    朱标靠着凭几的手轻轻敲击:

    “戴先生应是诸暨人,又师从于朱丹溪朱先生,行医经年。都说大夫最了解百姓苦难至深之处,因此想问问先生,觉得这些年江浙百姓过得如何?”

    戴原礼闻言忙将头低了下去,不敢让朱标看到自己眼中透露出的惊惶:

    “于大帅治下,自然是过得极好了。”

    朱标忍不住发出一声轻笑:

    “戴先生在撒谎。”

    戴原礼抬头看了朱标一眼,只能硬着头皮解释:

    “这些年战火四起,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我四处云游行医,看得也都是些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时刻。因此现下大帅能让江浙时局稍定,自然已是百姓求不来的福气。”

    朱标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再继续往下讲:

    “不必再往下说了。先生既然能看见百姓的痛苦,那么就该知道百姓所需的就是一个安稳的政局。先生的医术精湛,可解百姓一时病苦,可能解百姓长久之痛?”

    戴原礼心中一震,知道这位帅府大公子为的是将自己招揽进入他父亲帐下。不过,他是个大夫,实在只想尽自己最大努力于这乱世危局之中救死扶伤,无意于做某方军阀的座上宾。

    因此现下面对这明晃晃的招揽,他只是低垂着脑袋沉默不语。

    朱标看到他这幅模样,知道自己那套忽悠人的说辞对这位戴先生可能起不了多大作用。行医的大夫和那些儒生不同,他们看到的是更加具体和深切的苦难,因此拿空洞的道义是很难将他们说服的。

    他稍微一抬手,青黛便将刚刚收好的白银悉数取出。这些白花花的银两摆在戴原礼的面前,就像是一根刺扎在他心口上,让他难以呼吸:

    “公子若想用银钱使我留在帅府就不必了。作大夫的人旁的不知道,却最清楚人是怎么赤条条来,又怎么赤条条走的。”

    戴原礼直视着朱标,眼睛里面闪烁着倔强而不屈的光芒。他愿意来帅府为朱标看诊,原本就是因为朱元璋在他心里还算得上是个仁义的领袖。他从未想过借此机会攀龙附凤,为自己争取些什么。

    朱标看了他一会儿,随即轻叹了一口气,说道:

    “先生说的不错。不过我还想问先生一个问题,先生觉得此物无用,其他等着看诊却抓不起药的病患也会觉得此物无用吗?”

    伴随着朱标话音落下,那张铺面契书也一并呈放在戴原礼眼前。

    戴原礼看到这份契书,脸色变幻不定,似乎在思索着什么。朱标静静地望着他,不催促也不说话。

    良久,戴原礼才开口:

    “公子不是想让我留在帅府或者军队之中?”

    朱标点点头,说道:

    “的确不是。我是想请先生在应天府中开设医馆。医馆中一切耗费我愿意负担,先生不必为人手、药材等诸多的俗务担心,只需要负责给城中甚至其他地方的百姓义诊即可。”

    戴原礼听到这里,也忍不住微微动心。

    虽说他不在意钱财,但这些年四处义诊,已是掏空了家底。若真如朱标所说,可以为那些百姓免除灾祸,那倒是和他心中意愿相符。

    但只凭这大帅长子的一席话,想让他相信帅府愿意拿无数银钱去填无底洞,却也是个难事:

    “公子可知这二百两,于寻常人家或许是一笔巨款,若义诊一开,放在医馆之中却最多支撑两月?”

    朱标垂下眼眸,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他知道,戴原礼既然已经开始关心这钱能撑多久,就必然是有所心动。而戴原礼所提出的问题,他昨天就已经想好了对策:

    “先生放心,我自有办法在医馆开张之后一个月内,使其收支达到平衡。”

    戴原礼看着朱标,眼中的疑虑愈浓,半晌才终于说道:

    “公子能否告诉我,公子的办法究竟是什么?”

    朱标微笑着说道:

    “应天这些年虽然经受了些战火摧残,可城中富户却仍旧极多。而戴先生素有再世华佗之名。想必愿意出大价钱请先生看病的人也不会少吧?”

    听到这话,戴原礼终于是恍然大悟。

    怪不得眼前这帅府长子能如此肯定的说能够揽下义诊费用,原来是打了“劫富济贫”的主意。

    但他稍微思量一下,最终还是拱手拒绝:

    “公子,城中富户虽多,却不是人人有疾,怎可供养如此多人的义诊花费。若公子没有别的法子,只怕这医馆仍旧不是长久之计。”

    朱标摆了摆手,示意戴原礼不必为了这点事情拒绝:

    “这事情我自然是已经想过的。先生应该听过魏文王问扁鹊的故事吧。扁鹊兄弟三人中,长兄最为厉害,能将疾病防于微末,却名气最小。而扁鹊总治重症,则名气最大。可若是病患,谁又不愿在病症较轻时便根除呢?”

    听到这话,戴原礼心中猛然跳了一下:

    “听公子的意思是,公子有办法让病症轻微,甚至身无病痛的富户花重金求医问药?”

    朱标看着戴原礼,微微颔首:

    “是的。只是能不能做成,就看先生的本事了。”

    戴原礼沉吟片刻,最终还是抬头看向朱标:

    “如果能募集钱财,使得穷苦百姓能看诊买药,我自然是竭力而为。”

    朱标闻言笑意又扩散一分:

    “那便请先生先为我施针吧,这事下午就可以有眉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