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家族修仙:从学医开始 » 第4章 进山寻人

第4章 进山寻人

    第二天正午,烈日当空,卧虎山山脚下,一群村民正躲在树荫里休息。

    孙大志嚼着干粮,看了看自己背篓里面仅有的三两根地黄,连连叹气:“一上午收获才这么点,加起来也不够两个铜子。这采药的生意,今年怕是做不下去了。”

    这话引起了不少村民的共鸣,张林汉附和道:“是啊,这些日子挣了些钱,本来还想给俺儿起个新房,没想到这么快便断了。”

    说着,瞄了眼不远处坐着的独臂青年,“这么好的营生,断了着实可惜,除非...”,他欲言又止。

    话说一半,孙大志听得心里着急不已:“诶呀老张你可就别卖关子了,除非是什么。”

    张林汉哼了哼,指着身后的卧虎山:“除非俺们进山。”

    一旁的孙大志听到这话,顿时偃旗息鼓,瘪了瘪嘴:“这可是卧虎山,就是老猎户也不敢说自己能在这山中畅行无比。

    俺们这些庄稼汉,难不成比得过他们?再说了没有猎户带俺们进山,俺们怕是连路都找不到。”

    卧虎山的威名深入人心,精怪猛兽的传闻从小听到大,张林汉也有些发怯,但嘴里还是嘟囔了一句:“也不是没有,这不就有现成的吗?”

    众人随着他的目光看向不远处,那里坐着的一位独臂青年,此人正是二丫的哥哥,叶云。

    叶云的父亲叫叶山,原本是涧溪村的猎户。

    六年前,寒冬,叶二丫出生,叶母难产大出血。

    虽被纪大夫保住了一条命,但身子依旧虚弱的不行,急需五十年以上的人参等大补之物充盈气血,否则,怕是撑不过冬天。

    当晚,叶父冒着大雪带着十五岁的叶云上了卧虎山。

    五天后,叶云倒在了村口,左臂诡异扭曲,身上厚衣也不见踪影,唯一完好的右手紧攥着三根人参。

    因为左臂受了伤,又被大雪给冻坏,叶云少了一只胳膊。

    三天后,叶父的遗骸被邻村的王猎户找到,但已被野兽啃食的只剩下了骨头,通过地上散落的碎布这才辨认出。

    叶母得知此噩耗,心神相衰,没有熬过那个冬天。

    此时二丫还未满月,好在李长青的妹妹李延衣同月出生,李母有了多余的奶水。

    独臂的叶云卖掉了叶父的弓箭和猎具,靠着村里的接济,再加上偶尔下套设陷阱猎些小动物卖钱,这才养活了自己和妹妹。

    自从叶父死后,涧溪村便没了猎户,而对卧虎山较为熟悉的,全村只剩下叶云。

    叶云曾经带回三根五十年以上的人参救母的事迹众人皆知,虽然人最后没有救回来,但却证明这上山有不少人参。

    想起孙家狗剩,仅仅在山脚下挖到一根十多年的人参就卖了一两五钱银子。

    而这山上的存货更多,要是寻到一两颗怕不是要发财,众人内心一片火热。

    孙大志神情带着期许,朝叶云问道:“叶云啊,你看都是一个村的,不知道可否带俺们这些叔叔伯伯们进山?”

    见叶云有些犹豫,一旁的张林汉咬了咬牙,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舍:“是啊叶云,不说别人,至少俺进山的收获,愿意分你半成。”

    众人纷纷点头附和,毕竟若是运气好,进山数日便可抵得自己种地数年!这半成收获又算得了什么。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见到众人望向自己,神情里满是期待,想到这些年受的恩惠,叶云吃完了自己手中的野菜饼,默默的点了点头。

    在重大利益诱惑下,大多数人都决定进山,为了自己的妻儿,李铁石也不例外。

    下午申时,功行毕,李长青收起招式,缓缓吐出了一口浊气,服下一枚养身丸。

    笑着接过小延衣递来的毛巾,擦了擦额头上的细汗,见到兄长刚好从外面回来,李长青好奇问道:“大兄,咱爹怎么没有和你回来?”

    李有粮神情有些失落:“爹说这几日山脚下的草药基本上都挖的差不多了,让俺先回来。

    而后爹和叔叔伯伯们搭了伙,一起进了卧虎山,说是会晚些时辰。”

    李长青心中一惊,但又想到了什么,忙问道:“娘知道这事吗?”

    兄长摇了摇头,李长青沉思一会,笑着安抚道:“叔叔伯伯们那么多人一同进山,就是等闲的猛兽,怕是也不敢近身,他们定会安全而归。”

    听到二弟的话,李有粮内心稍定,便不再多想,带上斗笠,拿起斧头和扁担去后山给自家砍些柴火。

    戌时,天色渐晚,已经过了用饭的时间,李母频频望向院外,显得有些焦急和不安。

    除了还未知事的小延衣,兄弟二人都有些担心。

    不多时,一群少年郎匆忙的闯进了李家,来不及擦拭头上的汗,狗剩喘着粗气问道:“长青,李叔他回来了吗?”

    李长青看了眼有些发慌的李母,示意大兄安抚好母亲,而后转身将众少年带到了院外,摇了摇头。

    见此狗剩急的直跺脚:“坏了,这天都黑了,俺爹还有李叔他们还没有回来,怕是要出事!”

    张铁柱一把捂住狗剩的嘴,拳头呼了过去,瞪眼说道:“闭上你的狗嘴!莫要瞎咧!你爹出事俺爹可不会出事!”

    一听这话,本来就心急的狗剩瞬间炸了锅,两人扭打在一起,众人连忙上前将二人拉开。

    狗剩坐在地上,没有在意嘴角的淤青,带着些许哭腔,朝李长青哽咽道。

    “长青,你说这该怎么办啊,俺就这一个爹,他要是没了俺怎么办啊呜呜呜。”

    慌忙无措的少年们下意识望向李长青,显然在不知不觉中,这个温和谦逊的少年已经成为了众人的主心骨。

    李长青心中暗暗思量,“两天前师父去清河镇办事,现在还未回来,还好给自己留了不少防身的药物。

    可自己这群少年独自去山中寻人那和去喂野兽没有区别,得找村里的青壮叔伯们帮忙。”

    做好决定,李长青抬起头说道:“走,我们去找里长。”

    涧溪村,村头,里长家,院内。

    今天天气很好,白日晴空万里,晚上繁星点点。

    里长赵有福躺在竹椅上,望着夜空,吹着微风,优哉游哉的喝着浊酒抽着旱烟,见到一群少年冲进自家院子,领头的还是纪大夫的弟子李长青。

    赵有福放下酒葫芦,有些好奇的问道:“怎的,这么晚了,长青你带着这群毛小子找老汉有何事?”

    李长青行了一礼,沉声答道:“赵爷爷,今日午时,我爹和孙叔张伯还有村里的其他叔伯们上了卧虎山采药,现在还未归来。”

    听到这个消息,赵有福眉头紧皱,磕了磕烟杆,安抚道:“莫要担心,他们人多出不了事。俺这就通知大伙,一同去山里寻你们父亲!”

    说着便喊来住在隔壁的大儿子赵有禄,吩咐他带村里的青壮到打谷场集合,又喊来二儿子赵有德,让他去隔壁村请王猎户。

    此时已是戌时,村里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不少人已经睡下或正享受人伦之福。

    听到赵有禄的呼喊,自己美事被扰,不少村民们嘟囔了几句,但还是利索的爬起来穿好衣服,朝打谷场走去。

    赵有福见人到齐,便说了李有粮等人被困在卧虎山的事情。

    村民们的祖辈都是世代在这涧溪村扎根,此地偏僻,百年中,周围十里八村通婚无数,乡邻间都多多少少有些沾亲带故。

    众人一思量,多数表示愿意进山找人,甚至有猴急的直接跑回家去寻武器和火把。

    毕竟时间不等人,拖一分就多一份变数。

    一番准备后,众人被分成数组,举着火把扛着农具,浩浩荡荡的朝卧虎山进发。

    火光延绵数百米,照亮了的半壁夜空,俯瞰下,人群好似一条齐心的长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