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家族修仙:从学医开始 » 第25章 应招大夫

第25章 应招大夫

    第二天,清晨,浔阳县。

    三位少年正在赶往县衙。

    “听二丫说,你在路上治好了一个喘喝多年的小孩?”

    瘦猴走在前面,装作不经意的问道。

    李长青点头:“是有这回事,怎么了瘦猴兄弟?”

    瘦猴叹了口气:“不是我不相信你,只是你这年岁才十三,我怕到时候你学艺不精浪费了我的买路钱。”

    没等李长青回答,瘦猴自语道:“罢了,左右不过几文钱,要是不成就当爷去逛了趟勾栏。”

    说着,从怀中摸出一个干瘪的布囊,心疼的倒出里面仅有的十文钱,想了想,又咬牙从鞋里扣出两枚大子装了进去。

    对着县衙吐了口唾沫,然后换上了一副谄笑,弯着腰,朝县衙门口的站堂走去。

    还未走上台阶,三人就被皂隶用木棍挡了下来,其中一人更是一脸不悦,好似大早上沾了什么晦气。

    “哪来的乞丐?滚滚滚,一边去,乞食也不看看地。”

    瘦猴也不恼,弯着腰做足姿态,双手上捧,将手心里的钱袋露了出来。

    “嘿嘿,两位爷爷,多有打扰,刚才小的在地上捡了一物,好似是两位掉的,这不特地给两位送了过来。”

    两个皂隶对视一眼,装模作样的摸了摸腰间。

    “诶,还真是,不错,你小子倒也有心。”

    说着接过袋子,在手里颠了颠,听到金属碰撞声,皂隶脸上缓和了许多,轻咳一声,问道。

    “咳咳..那个..小.小兄弟你们来衙门是有何事啊?”

    瘦猴满脸堆笑:“两位爷爷,确有一件小事,我听说县里在招出城抗疫的大夫和帮工,这不,我们兄弟三人想来碰碰运气。”

    其中一个皂隶皱了皱眉:“这帮工是和大夫一起招的,你们之中难不成有人会医术?”

    瘦猴赶忙点头,指着李长青说道:“会会会,我这兄弟打记事起就开始学医,如今已有十六个年头,这不是前几日听说县里需要懂医术的人才。

    他立马从镇上连夜赶回县里,就是想要为咱浔阳县效一份力。”

    听到这话,皂隶翻了翻白眼,但看在钱的份上还是决定给他们一个机会,反正选不选得上和自己也无关。

    想到这,他朝身后的青龙门指了指。

    “进去吧,别闹事,别瞎看,别喧哗,进去往右走,过了土地祠就到了。”

    瘦猴连连道谢,然后拉着二人走了进去。

    三人走后,那名皂隶迫不及待打开了钱袋,数出六枚铜钱分给另一人,朝门里嫌弃地瞟了一眼,嘲讽道。

    “嗤,臭要饭的还特么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土地祠后面,是一块不大的院子,中间摆了两张枣木桌,此时正有一名身着深蓝色长袍的老人坐在桌前写着什么。

    看到有人过来,老人抬起头眯了眯眼,待走近,才瞧清楚原来是三名少年,老人问道:“这里是招大夫的地儿,小娃娃,你们莫不是走错了路?”

    现在见着正主,瘦猴反而有些紧张,用手戳了戳李长青,李长青会意,走到老人跟前,先是做了一揖,然后答道:“老先生,晚辈正是来应招大夫的。”

    感觉自己被消遣,老人眉毛挤到了一起,啪的一声毛笔磕在桌子上,声音有些严厉:“你可知医者之事并非儿戏?”

    突如其来的一下把瘦猴和傻牛吓得不轻,但李长青面色淡然,点了点头,不卑不亢回答道。

    “凡医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晚辈自是将医者之责牢记于心。”

    听到这话,老人有些惊讶,细细品味感觉颇有道理,当下收起了轻视之态,温声道:“小娃娃,你叫什么名字?师从何处啊?”

    “晚辈李长青,师从纪无尘。”

    “纪无尘....”老人捋着胡须思索片刻,却对发现自己这个名字没有半点印象,但他没有半点小瞧,毕竟能总结出这样的话语,想来也不是什么凡辈。

    不过看李长青面容青涩,老人觉得还是有必要好好考察一番,当下问道:“咳咳,李长青,老夫问你,你可知何谓鼠疫?又有何症状?”

    李长青略微沉吟:“疫将作而鼠先毙,人触其气,遂成为疫。

    病人初时全身寒战发热,头痛面赤,肢节酸痛剧烈,全身尤以腋、胯起核,肿痛红热,或更见衄血、吐血、溲血、便血,或咳嗽气促,或迅速出现神志昏糊,周身紫赤,唇焦舌黑。”

    这番作答听得老人连连点头,接下来又问了几个问题和解决之法,皆是对答如流,见此老人感叹道。

    “真是青年出才俊啊。”说着从取出一个小折,填上李长青的信息,然后盖上大印,递给少年。

    “这折子你收好,出入县城,领粮都用得上,切莫遗失了。”

    等李长青双手接过,老人这才注意到旁边还有两个少年,心动一惊,现在浔阳县青年才俊已经如此多了?

    老人开头问道:“你们二位也是来应招这县疫大夫的?”

    两人连连摇头,瘦猴讪讪道:“老..老先生,我们是来应招这帮工的。”

    老人松了口气,但似乎又有些可惜,拍了拍脑袋,从脚下的竹篮里出去两块木牌,交代道。

    “长青,你们三人每日卯时一刻到县西城口与队伍汇合,届时有人会带你们出去给灾民行医问诊,酉时会回县发粮。腰牌和文牒莫离身,县外不比县内,切记多注意些!”

    三人道谢,行礼过后转身离开。

    县衙门外,见李长青几人走了出来,站班皂隶刚想调侃几句,但看到几人手里的腰牌和折子,两人眼睛瞪得老大,嚅嗫半响,将话重新咽回了肚里。

    回去的路上,瘦猴朝着李长青左瞧右看,嘴中还发出啧啧声。

    李长青被弄得有些摸不着头脑,于是问道:“瘦猴兄,你这是?”

    瘦猴笑着拍了拍手:“行啊长青,这一细看我才发现,你小子不仅模样生的俊俏,肚子里还有墨水,你那一顿绉绉把那老大夫都给唬住了。

    我还以为这钱打了水漂,没想到还真挣得了这一天七斤粟米两斤黄豆的美差,这下好了,那些小豆丁们不用挨饿了,婉柔姐也不用卖首饰了,大家都能吃饱了!”

    说着想起了什么,瘦猴补充道:“长青,虽然这次我们沾了你的光,但你别有芥蒂,前些日子你生的那病,大夫说是劳累过度,身体亏空严重,要用人参什么的给你补。

    你的钱袋子里那一两二钱银子完全不够汤药费,还是婉柔姐当了首饰,这才凑够药钱。”

    听到这话,李长青身形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