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家族修仙:从学医开始 » 第26章 大灾之年,利己为先

第26章 大灾之年,利己为先

    此时的破屋内,除了延衣和二丫,其余人心中都或多或少有些忐忑,识字对于他们来说已是不敢奢求的东西,更别说有一身医术本领了。

    林婉柔也是半信半疑,若不是看到李长青的包裹里有两本不知写得什么的书,林婉柔说什么也不会让瘦猴带着他去试试,毕竟衙门如同貔貅,没有钱财开门那是万分进不得。

    现在屋子里有大大小小十几张嘴,一文钱都被掰成两半花。

    见到几人终于回来,众人连忙迎了上去,面露期待的望向为首的瘦猴,但瘦猴眼睛转了转,生起了玩笑的心思。

    他先是装模作样的叹了口气,就当小家伙们的眼神黯淡下去时,才从怀中掏出了两人的腰牌和长青的折子,扔到草堆上。

    然后挑眉说道:“你们瘦猴哥哥哪有看走眼的时候?有我和长青,咳咳..还有傻牛,这大夫和帮工之位还不是如同探囊取物,轻而易举就弄到了手。

    听到这话,小家伙们纷纷朝三人露出了崇拜的神色。

    瘦猴大为受用,仰起头叉着腰道:“等过了今日,咱们就是想吃稠的就吃稠的,想喝稀的就喝稀的,天天肚子都能溜个滚圆!”

    见瘦猴没个正形,林婉柔白了他一眼,但低头望向草堆上的腰牌和折子时,还是非常开心,随即走上前拍了拍正主的肩膀。

    “长青多谢了,大家没有户引,找不到活计,本来还有些发愁,这下你替我们解决了大麻烦。

    放心,我们不会白吃你的,等这世道太平了,小家伙们再大些,届时我会带他们出去赚钱还了你的恩情。”

    李长青眉头一皱,收起脸上的笑容,面露不豫之色:“婉柔姐这是哪里的话!我李长青不说重情重义,但也是知恩图报的人。

    当初若不是你们收留了我兄妹仨,又请大夫将我从鬼门关拉了回来,我怕是已经重新投胎,哪还有机会照顾延衣和二丫。

    我早已把自己当做大家的一份子,这样的生分话莫要再讲!”

    听到这话,林婉柔眼里异彩连连,瘦猴和傻牛也微微点头,这一刻,三人算是真正接受了这个少年。

    今晚,是一群小家伙除了过年之外最开心的一天,生活终于有了憧憬,连做梦都变得更加香甜。

    第二日一早,卯时一刻,浔阳县城西门口,天寒。

    三名衣着单薄的少年弓着身子缩在墙边,显然已经等候多时。

    终于,两个身着青色布衣,外面裹着件交领窄袖长袍,下打密褶,腰系红布织带的衙役带着四个左臂同样系着红布的短须男子,还有八名体格精瘦夯实的短衫汉子走来。

    三人搓了搓手臂,小跑着迎上前去。

    “你们三人就是方先生昨日招的帮工和疫病大夫?”见他们如此年轻,为首的衙役有些好奇的问道。

    李长青点头,取出三人的腰牌文牒恭敬的递了过去。

    待验明了身份,衙役没有多说,还了腰牌文牒,取出一块红布条递给李长青。

    “系上带子,待会跟着我们出城,丑话说在前头,在县外出了事我们可管不着,自己注意些。

    另外衙里不管饭食,你们自行解决,午时可回县用饭,或者自带干粮都行,随你们的意。

    酉时在这西城门口集合发粮,过时不候,可听明白?”

    三人连连应是,见此衙役点了点头,带着众人穿过百善堂出了县门。

    此时的浔阳县外,虽然还没有达到饿殍遍地的程度,但也是一片荒废凋敝的景象。

    天灾肆虐,无数的流民逃难至此,细看下去,个个身形枯瘦,衣袍上沾满了污泥和秽物,蓬头垢面,邋遢不堪。

    更有甚者已经饿得无法站立,只能瘫坐在地上,双眼空洞,神情呆滞的望着天空。

    地上满是烂泥,略微的腐臭在空气中弥漫。

    见到有人过来,一个半大的少年眼神中闪过一丝神采,强行催动枯瘦的身体挣扎爬来。

    “大人,各位爷爷,求求赏口吃的吧,俺已经好些日子没吃过一口东西了。”他哀求道。

    衙役捂着口鼻,面露厌恶,朝身后看了看,帮工会意,立马大步走上前,一脚踹开。

    咔嚓一声,少年被踢的向后滑开,胸口凹陷了一块,整个人瘫在泥里,嘴角和鼻腔中溢出黝黑粘稠的血液,进的气没有出的气多,显然活不成了。

    而一旁的其他灾民依旧无动于衷,或坐或立,神情麻木。

    李长青冷冷的将这一幕尽收眼底,紧了紧拳头,他什么也没有做。

    这里不是前世,他也只是个小民,只要能保护好二丫和延衣,活得冷血一些又何妨。

    不一会儿,众人走到了一草屋前,衙役朝里指了指:

    “你们轮流在此坐诊,其余人出去巡察是否有疫情,我酉时来接你们。”

    说完便带着同伴匆匆朝县门跑去,显然不想多待一秒。

    待衙役走后,大家神情放松了不少,看着新来的大夫和帮工如此年轻,众人有些好奇,一个短须男子抱拳问道。

    “在周叔仁,不知小兄弟如何称呼?”

    李长青抱拳回礼:“周大哥好,晚辈李长青。不知这草药和陶釜在何处?”

    周叔仁哑然:“长青小兄弟你要这些干什么?”

    李长青很是疑惑:“各位前辈治病救人不曾佐以汤剂?”

    听到这话,众人皆笑,周叔仁回答道:“小兄弟有所不知,这县衙招我们前来本就不是为了救人而是为了控疫。

    既然只是控疫,我们只管抓到有疫前先兆的流民,差使帮工埋了便是。”

    李长青心中愕然,沉默一会,抱拳道:“多谢周大哥解惑。”

    傻牛看着屋外那些宛若枯柴的流民,愤愤道:“县衙不是设了善民堂筹集了赈灾施粥的善款吗?为何不见有人施粥?”

    听到这话,周叔仁有些意外,瞧了他一眼,见他面色青涩,摇头叹了口气。

    “这位小哥,县衙确有施粥,不过每日只有午时一顿,至于那粥,你到时看了便知。”

    顿了顿,或是出于医者仁心,周叔仁出声提醒道:“三位小兄弟,我观你们面善心慈,但这大灾之年,切记多看少说,无论何时,利己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