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南明最后一位太子 » 第246章 谋求退路,找高文贵

第246章 谋求退路,找高文贵

    朱慈煊早已知悉这段历史,对朱由榔的品性了如指掌,不似沐天波怀有故主情怀,听了老师的惊人之语并不震惊。

    但他仍然奇怪老师何以这么快转变了对朱由榔的判断,毕竟就在刚才,他还颇有自信的认为,朱由榔会在十二月份如期返回故土。

    沐天波回过神来,见朱慈煊疑惑而又期盼的眼神,叹气道:“昔日东吴周瑜用计,用美人计留住刘皇叔,这个典故殿下应该记得。”

    “那是自然,”朱慈煊一听,心中顿时明了,呵呵笑道:“可惜周郎妙计安天下,这个美人计却让他赔了夫人又折兵。”

    “刘皇叔弘毅坚韧,那是何等人物,岂是陛下所能比拟的?“沐天波连连摇头,长叹一声:

    “即使如此,若非昔日有武侯、子龙从旁提醒,只怕刘皇叔也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说着挥了挥手,连道:“罢了罢了,事已至此,殿下唯有作最坏打算。”

    朱慈煊与沐天波情同父子,彼此间交流开诚布公,径直说道:

    “恕学生无礼,父皇的性格柔顺,如今在缅地过得舒畅,只怕他老人家宁愿在缅地苟活,也不愿再回去面对凶残的清军。”

    “殿下所言甚是。”沐天波频频点头,望向朱慈煊,眼神带着些许期待。

    朱慈煊明白老师的期许,一字一字郑重说道:“父皇若是真不愿回去,未必是件坏事。”

    他们两人心意相通,朱慈说了这句话,沐天波便顺着他的意思接了下去,

    “自然不是坏事,”沐天波笑着点了点头,过了一会儿,又带着惋惜的口吻道:“殿下若是再年长几岁,那便是天大的好事。”

    朱慈煊苦笑了几声,双手一摊道:“不管如何,是好事就好,我们可不能期待老天爷事事让我们顺心。”

    “殿下虽然年幼,但心志远在常人之上,为师适才之语真是杞人忧天!”沐天波见他举止自信,双臂扶住朱慈煊,又细细瞧了一会儿,会心大笑。

    朱慈煊待老师心绪平复下来,又提出了自己心中的忧虑:“老师,你说母后会不会不舍得学生,让父王将自己留在缅地?”

    他之所以这么问,毕竟前车之鉴,为时不远。

    就在半年前,就是他的母后以‘大爱’的名义,拒绝了沐天波提出‘留太子殿下在缅边境茶山’的提议。

    “今时不同往日,昔日殿下留在茶山,后有清兵的追兵,危机重重,皇后娘娘身为母亲,担忧自己儿子的安危也是人之常情;但如今时移世易,已与昔日截然不同,云贵平复,殿下留在云贵,无论是对殿下的安危还是殿下将来的帝业都大有裨益;皇后娘娘素来聪明睿知,岂能不明白其中道理?”

    沐天波先出言打消了朱慈煊的第一个顾虑,待他神情平缓下来,却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皇后娘娘不会阻止殿下归国,反而是陛下他,只怕会将殿下一并留在缅地。”

    朱慈煊想到前日与沐天波、沐忠亮讨论的问题,惊道:“父皇会担心学生回去效仿唐肃宗,擅自称帝?”

    “那是自然,就算陛下没有这念想,下面的许多臣子也会游说陛下如此想的。”沐天波说到这里,无奈得叹了口气。

    朱慈煊二世为人,自然明白这个道理,身在高位,不论是谁,一言一行已经无法随心所欲,因为你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庞大到你自己都无法抗拒的利益群体。

    “老师觉得,若是学生回去,会做唐肃宗吗?”

    “若非万不得已,老师希望殿下永远不要这样做!”沐天波眼神里流露出痛苦、但却不容置疑的表情。

    “为什么,”朱慈煊虽然隐约明白其中道理,但他的内心其实更偏向于‘择机称帝’,尽快将朱有榔给甩掉,毕竟前世玩三国志游戏,经常会被电脑的无脑操作气得想砸键盘。

    沐天波盯着他,肃然道:“因为唐肃宗有称帝的资本,而殿下现在却远远没有。”

    “学生不甚明白,还请老师赐教!”

    “那场骚乱虽然夺取了大唐的帝都,但大唐的民心还在,是以唐肃宗以太子身份振臂一呼,天下豪杰便会追随左右。可如今的大明,民心式微,别说是殿下,就是陛下自己,又有多少英杰是真心实意追随左右呢?”

    朱慈煊听了心头一震,脑海中又浮现出‘腾冲骚乱’的可怕场景,叹气道:“老师说这么多,说来说去,还是大明太弱了,学生太弱了。”

    “殿下能明白这点,为师就放心了,”沐天波点了点头,过了一会儿,又道:“但若是真得到了那一步,老师自然站在殿下这一边。”

    “谢谢老师。”

    “殿下,有一句话你无论如何都要铭记于心!”

    “老师请讲,学生洗耳恭听,一定字字不敢相忘。”

    “殿下聪慧绝伦,有帝王之姿,但天资绝伦的人往往飞得太快,容易迷失本性;殿下无论到哪一日,都要记住,殿下之所以能得到万人敬仰,无数英杰愿意供殿下驱使,全是因为殿下是陛下的儿子!”

    “老师的话,学生一定记在心里。”

    “好,”沐天波欣慰一笑,沉声道:“殿下,我们立刻去找高文贵将军。”

    “高文贵将军?”

    高文贵虽然领兵抵达缅地多日,但与朱慈煊并未谋面。一来朱慈煊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拜会;二来,沐天波曾提醒他,高文贵深得陛下信赖,若非必要,不要刻意去拜会,免得引起父皇的猜忌。

    “对,若是殿下要单独回去,非得文贵将军护送不可,”沐天波低声道:“殿下且随为师去拜会文贵将军,探探他的态度。”说着拉住朱慈煊手,往门外走去。

    朱慈煊自然明白,如果自己回去得到父皇的同意,那以高文贵忠义的脾性定会将自己安然护送归国;但若是父皇不同意,那么护送自己回去就变成了违逆大罪,需要冒极大的风险。

    历史上沐天波和邓凯就这么干过,他们计划杀掉马吉翔,然后劫掠太子归国,无奈计划泄露,最后许多人被冤杀。

    高文贵虽然忠心耿耿,但他忠心的是父皇还是自己,这就未尝可知了。

    不管如何,高文贵对大明忠心耿耿,又战功卓越,是不可多得的猛将;朱慈煊对他一直仰慕得很,听说是去拜会对方,自然心中喜悦。

    路上,他从沐天波口中得知,高文贵领兵抵达后,便追随在父皇朱由榔身后。不久又有沐天波的下人来报,高文贵此刻正在演武场。

    朱慈煊和沐天波听了,忙向演武场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