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南明最后一位太子 » 第302章 李定国西南灭佛

第302章 李定国西南灭佛

    大清帝国的权力中枢,紫禁城的议政大厅内,年轻的顺治皇帝刚刚与四位议政大臣结束了关于‘东南郑氏’的讨论。现在少年皇帝将话题的重心从东南沿海移到了西南山区。在顺治皇帝的心里,这位击杀了大清四个亲王的李定国才是大清国真正的心腹大患。

    “启奏陛下,这一年来,李贼一直按兵不动,从未来犯我大清疆土。”鳌拜说完这些,心中松了口大气。作为负责西南防务的议政大臣,这无疑就是最好的结果。

    “可知为何?”顺治皇帝心中也松了口气,追问起了缘由。

    “听义王来报,这李贼一直重病缠身,无力劳师远征。”鳌拜心中感激萨满大神庇佑大清,如狂狮的脸上出现了少有的笑容。

    “呵呵,好,太好了,这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顺治皇帝击掌长笑,过了一会儿,才朝鳌拜道:“西南的军务辛苦鳌少保了。”

    “为陛下分忧乃是老臣的本份,”鳌拜躬身拱手道:“启奏陛下,老臣刚刚从西南收到一个更好的消息。”

    “鳌少保,快快请讲。”顺治皇帝眼睛大亮,朝鳌拜直挥手。

    “启奏陛下,义王昨日传来消息,说李贼近日在西南之地颁发了‘灭佛’令,令凡是西南的僧侣,需在年前脱离佛门,否则一律强制还俗,参与耕作纳税!因为这,另外一位信佛的贼寇刘文秀大为不满,据说盛怒之下离开了重庆,跑到肇庆去求僧人的原谅!”

    “这,这李贼真是恶魔降世,他岂能对佛祖如此无礼?”笃信佛教的顺治皇帝愤怒得拍打着旁边的桌子,整个人又不停咳嗽起来。

    “李贼失道,陛下何必动怒?”鳌拜躬身解释来龙去脉:“听说李贼身边多了一位叫张明远的妖道,他听信这个道士的提议,觉得礼佛误国…”

    “真是胡说八道,一派胡言!”年轻的顺治皇帝愤怒得挥手推倒了桌上的奏折,吓得旁边的太监直哆嗦不停。

    “陛下,老臣有一计可得佛祖之心,”索尼不待鳌拜应话就迫不及待地抢过话来。

    “爱卿有何妙计,快快道来!”

    索尼朗声道:“这李贼对佛祖不敬,驱逐僧侣;那我大清就反其道而行之,广纳西南僧侣;陛下可下旨,让天下百官善待西南僧侣,以此弘扬佛法,必能让佛祖庇佑我大清千秋万代!”

    “爱卿此计甚得朕意,准奏!”

    翌日,一道‘善待西南僧侣’的天子圣旨,如春风般绿遍了大江南北!无数西南的僧侣纷纷涌入湖广。

    *****

    几乎同一时间,在同一片苍穹之下的西南,一队僧侣正三五成群得赶往广东的路上。在这些僧侣中,有一对僧人颇为引人注目。

    这一对僧侣,一位是十二、三岁的少年僧人,目如朗星、唇红齿白、面目皎好,隐约间可见华光生辉,另外一位是四十多岁中年僧人,面目慈祥,只是顾盼之间,偶尔有威严之态。

    普通的僧侣,都是年长者为尊,而这对僧侣,却是年长的僧人守护在年少的僧人面前,似乎年长的是徒弟,年幼的反而是师傅。

    他们自然就是大明太子殿下朱慈煊和大明前卫国公、后出家为僧的胡一清了。

    朱慈煊在永昌安排好一切,便效仿唐僧师徒的名义带着胡一清离开永昌,前往东南。要顺利抵达福建浙江,必须经过广东和福建;而广州是大汉奸尚可喜的地盘,福州是大汉奸耿精忠的地盘。广州和福州,这将是朱慈煊要拯救郑成功和张煌言,首先要迈过的两道门槛!

    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朱慈煊和胡一清师徒两人终于来到了广西肇庆地带。

    肇庆府城曾经是大明永历朝的临时都城,背靠北岭,面临西江,上控苍梧,下制南海,北部为北岭山地和西江古河道形成的沥湖,中部为河谷冲积平原,东西两端重峦叠峰紧锁江流,形成三榕峡、大鼎峡和羚羊峡,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雄关,也是广东少有的几座坚城之一。

    在朱慈煊重生以后一直为清廷所控制。

    磨盘山之战扭转乾坤后,清兵节节败退,一溃千里;刘文秀在收复贵阳后,汇合了李定国的援军一举夺取了肇庆,直逼广州;此时清军湖广兵力不足,广东的尚可喜担心李定国会历史重演,聚集兵力再次围攻广州,于是采取收缩战略,将兵力集中在广州,采取乌龟战术,严防死守。刘文秀根据朱慈煊的事先授意趁机接回了坚守汶村多年的名将王兴,命他镇守肇庆。

    朱慈煊与胡一清从永昌出发走了一个多月,一路上极少遇到僧人;谁知到了肇庆地带,短短几日,就遇到了上百名僧人,而且都与他们一样,要离开西南前往满清控制的区域。

    朱慈煊大为好奇,询问之后才知道,原来是李定国采纳了道人张明远的提议,认为西南之地如今荒地众多,无人开垦,寺庙中的僧人既不生产,也不纳税,应该强制他们还俗,即可开垦荒地,又可增加赋税;于是通令西南所有僧人,年内必须还俗,否则一律严办。

    朱慈煊稍一思索,便明白‘李定国发布西南驱僧令’的前因后果:“老师素来将名声瞧得比自己性命还要重要,若非为了自己,绝不愿意做这种‘天怒人怨’之事。”

    这时听到旁边有位中年僧人喊道:“晋王真是糊涂,竟然信了那妖道之言,作出这种灭绝天伦之事。”

    旁边有僧人接话道:“听说晋王一直重病在身,只怕就是杀孽太重,得罪了菩萨的缘故。他不知悔改,反而变本加厉,看佛祖菩萨怎么收拾他。”

    “就是,他禁止我们礼拜佛祖,信仰菩萨,佛祖菩萨一定会降罪下来,取他阳寿!”

    朱慈煊听得怒火中烧,走上前破口骂道:“佛祖说,出家人不得妄语;你们身为佛祖弟子在背后诅咒他人,我瞧佛祖老人家第一个取你们的阳寿。”

    “你…你也是僧人,怎么帮着外人?”

    “佛祖说,众生平等,在佛祖的心中,哪有什么外人?是你们自己心存私利,才分什么外人,自己人。”

    “好一句众生平等,”朱慈煊听了转过身去,见一位中年将军笑着走了过来。

    这中年将军中等个子,头戴凤翅盔,身披锁子甲,脚踏金靴,整个人威风凛凛,宛如一座永不倒塌的石墙立在众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