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朔 » 第十二章 火绳枪

第十二章 火绳枪

    距离夏常离开京师前往北疆已经十天了,按行程他已经到了北疆了。这十天夏晟和夏见远一直在禁军里调查那天发生的事情,夏常说得没有什么问题,那天确实是赵二虎带着夏连城的腰牌去给各处的禁军下的令,现在赵二虎死了,想知道更多也不可能。两人也是一头雾水,无处下手。

    夏晟、夏见远和上官珝在城里走着,天气逐渐凉了,进入十一月份,夏晟不由得裹了裹身上的长袍。抬头处,他看到了一处城墙。

    “这里就是存放兵器的北城吗?”夏晟问道。

    上官珝答道:“是的,殿下,一般禁军的武器都会放在这里。禁军每天交班都要来这里存放武器,领取武器,武器和甲胄都是有名字的,谁丢了谁偷拿都是死罪。”

    “进去看看吧,夏常不是说里面有新来的火铳吗?”夏晟说着就走了进去。

    走进军械库,负责管理军械的老军户立马上前,得知几人身份后便带着他们四处参观。夏晟走走看看,一直从事文书工作的他很少仔细看过兵器,他发现这里的武器五花八门,刀枪剑戟、斧钺钩叉。

    “火器呢?我听说新来了一批火器,让我看看。”夏晟问道。

    老军户把三人引到一间屋子里,还没有打开就闻到了浓浓的火药味。老军户一打开,各式各样的火器呈现出来,火器大多都是单管火铳,也有结构复杂的多管火铳。

    “大人们小心,千万别走火了!”老军户提醒道。

    夏晟拿起了一个火铳,上下打量说道:“我在苏州也见过火器,这个东西跟小型的火炮一样。这叫什么?”

    “大人,这叫火门枪。”老军户上前介绍道,他手指靠近手持端的一个小口说道,“大人您看,这就是火门。这火门枪啊就是因此得名的,现在禁军大多装备的是火门枪,这种枪不好用,但是威力大,上手快。”

    “这好用吗?上官,你用过吗?”夏晟举着火门枪对上官珝说。

    上官珝接过火门枪,端在手里说:“用过,但是不怎么用了,这个在边境用的多,火器对骑兵效果好一些,战马比较怕火器。但是这个玩意儿射程没有弓箭远,所以人必须要多,几百条枪排成一排,后面长矛架着,这样骑兵近不了身,只能挨打。”

    “那这没有办法冲锋,只能打阵地战。”夏晟想着说,“要是骑兵绕过你,你也没有办法,人又没有马跑得快。”

    “对啊,所以这也是我们面对匈奴只能打防御战,骑兵比不过他们,永远都没有办法剿灭匈奴。”上官珝叹息道。

    夏见远拿过火门枪,打量着说:“这个枪怎么用?火门是干嘛的?”

    “大人,我来跟您说。”老军户凑上来说道,“先把火药和铁丸从前面的长管装进去,火药要先放,铁丸用布包着放进去。放进去后再用这个长条捣一捣枪管,为的是把火药放扎实了。”

    “铁丸干嘛要用布包着?”夏晟问道。

    “不然会滚出来啊,你想啊大人,火门枪一般都是平举着射击,要是没有布裹着铁丸,这圆圆的铁丸就顺着枪管滚出来了。”

    夏晟点点头,老军户继续说道:“把子弹装备好,然后就要往火门里上火药了。这个火门枪一般是两个人用,一个人装前面的火药和子弹,另外一个人负责往后面的火门里面装一点火药,就是另外一边的小孔。子弹到时候就堵在这些火药的前面,一个人负责把枪端平瞄准,说打的时候,另外一个人赶紧用火折子把火门处的火药点燃,火药爆炸的时候,就把子弹推出去了。”

    “这也确实麻烦,这东西能射多远?”夏晟问道。

    “一百步就不行了,不如弓箭,弓箭可以抛射能射一百五十步。而且弓箭射得快,十几秒就可以射一箭,火门枪装填弹药点火,差不多两分钟才能射一发。”

    夏晟若有所思道:“这样看的,火门枪是不如弓箭好啊。”

    “但是它简单啊,上好弹药端着就好,瞄准也简单,子弹打出去直直的,准头也比弓箭好多了。您知道禁军训练一个弓箭手要多久吗?几个月都算快的,拉弓射箭需要的力气大,一般人不练上个两三年根本射不了几箭。这玩意儿,随便拉个讨饭的过来,一个上午就学会了。”老军户摩挲着火门枪的枪身说道,“火枪是个好东西啊,现在好多禁军都喜欢用,就是怕下雨,下雨火药就潮了就不好用了。”

    夏见远忽然想到夏常之前说的新式火铳,问道:“听说来了一批新式火铳,长什么样子,拿出来给我们看看。”

    “哦哦,我去给大人们拿。”老军户跑进屋子里,搬动着一个大木箱,“这个是南洋那边买过来的,说西洋人现在都在用这种,我打开看过了,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比火门枪方便点。”

    老军户打开木箱,几杆长形火枪映入眼帘。这火枪长两尺,像鱼身一样的木头枪柄方便握持,枪柄下方有一个金属板机连着原来火门地方的一个金属条,再往上看金属的枪管笔直的伸长出去,整个火枪美观轻便,相较之下火门枪的造型就像个小火炮一样。

    “这枪真好看,西洋人还真是会琢磨啊。”夏见远拿起一把枪说道。

    老军户表现不屑一顾的表情,说道:“到底是奇技淫巧,没什么特别的。”

    “老人家,这枪叫什么?”夏晟问道。

    老军户也拿起一把枪,抚摸着上面的纹理,轻声说道:“叫火绳枪,其实原理都是一样的,我也早该想到的。”

    “为什么叫火绳枪?我也没有看到绳子啊,是这个绳子吗?”上官珝从木箱里翻出几根指头粗细的麻绳。

    “大人说的对,就是这个。”老军户笑着接过绳子,道,“这个绳子要从这板机上面金属条的小孔里穿过去,漏出一小截来,射击前要把露出的这头点燃,然后把弹药像刚刚那样装填好,然后板机一扣,这金属条随着板机扣动往下落,点燃的这个线头就碰到了火门里面的火药,子弹就打出去了。这样的话,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射击了,而且射击的时机更好掌握,速度也快了。原来两分钟才能打一枪,现在一分钟能打两枪了。”

    “这个想法是不错啊,但是这火绳要是烧得太快,还没等打第二枪烧断了怎么办?”夏晟问道。

    老军户笑笑说:“大人有所不知,这火绳提前用麻油、石灰水泡过,点着以后是阴燃的,没有火,只有火星烧得很慢。”

    “原来如此,巧妙,确实巧妙。”夏见远赞叹不已,“这造价几何,咱们大朔自己能造吗?”

    “西洋人多少钱卖给我们,这我确实不知,咱们自己造的话,用料次一些一两银子一把,好一些两三两一把,最高不到四两。”老军户掰着指头说道,“这个东西像我们这种熟练的工匠看一眼就知道怎么造了,一个工匠半个月差不多就能造一条枪出来。”

    夏晟拍着手说:“咱们也要造一些用用看,一个人训练一上午就能使用,咱们要是组建一支专门用这种武器的队伍,也算是一大利器了。”

    “确实如此,不过专业的事情就要给专业的人做,不知道大朔想你这样的能工巧匠有多少啊。”夏见远往军户手里放了一块金锭,“今天辛苦你给我们讲解了,这点钱拿去喝酒吧。”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老军户连忙鞠躬道谢,“像我这样的人海了去了,大人们再有需要就来找我,我就在这里。”

    “好了,有事再叫你,我们自己转转就出去了,你忙你的吧。”夏晟说道,老军户一边点头哈腰一边退了出去。

    三人又在军械库转了转没什么特别有意思的东西,三人出了军械库,眼看中午了,找了就酒楼吃起了饭。

    “今天逛了一天,正事一点还没办啊。”夏见远感叹道。

    夏晟沉思道:“专业的事情要专业的人去做,对啊,二哥,我们之前怎么没有想到呢?”

    “什么啊?”

    “专业的事情要让专业的人做啊,方百万管理着苏州丝绸的海运,还要管理自己家的票号,还有杀手的码头,他哪有那么多时间,肯定是交给下面的人做的。”夏晟说道,“所以方百万死了不要紧,下面负责码头业务的人没死就行。”

    上官珝说道:“所以二皇子的意思就是找到方百万手下负责暗杀业务的人就好了吗?”

    “自然如此。”夏晟说道,“但是问题是谁是负责这块的人,咱们一概不知,这样调查无异于海底捞针。”

    “我记得颜一平说过,方百万是大朔最大的码头。”夏见远凑上来说道,“如果方百万现在不干了,他的手下一定抢着去干这件事,现在大朔最大的码头一定和方百万有联系,就算不是方百万的下属,也知道方百万的事情。只要我们找到了这个人,一定能再挖出些线索来。”

    夏晟拍案叫道:“对啊,大理寺卿李严那里监控着许多人,让他去找出方百万的手下是谁,顺着这条线,咱们一准能找到关键性的证据。上官,你别吃了,赶紧去找李严,跟他说赶紧去办这件事。”

    “不是,殿下,我早饭都没吃啊。”上官珝一脸委屈地说。

    夏晟摆摆手说:“好啦,好啦,以后绝对少不了你的功劳,快去吧。”

    上官珝不情不愿地离开了,夏晟和夏见远两人举杯共饮,京城昌平的天气很好,秋高气爽,来往的每个人都期盼这这样的日子更久远些。

    这个时候,长城上一个人登上了城墙,他的身后北方戌边的将领们都跟在身后,那个人看着面前广袤无垠的天地,不由得地感叹。

    “都说江南风光好,不如长城一夜韶。”大皇子夏常登上长城,这是他来到边境的第一天,整个北方的将领都过来拜见他,北方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夏常他们很早就下注了。

    夏常手里拿着一只火绳枪,他不紧不慢地上好火药,看着长城下一个放牧的小女孩,瞄准,发射!白色的气雾在长城上冒出,随着彭的一声,那个女孩心口沁出血液。

    “让各部准备粮草和军备,只要我的指令一到,立马北下,攻克京城!”夏常面无表情看着倒在地上的匈奴女孩。

    “是!”众将领齐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