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人生不需要太多行李 » 第2章 带着微笑上路

第2章 带着微笑上路

    那年夏天,我去西安参加笔会。赶上暴雨,停机坪积满了水,飞机无法降落,所有的航班都延迟。我坐在侯机大厅,周围挤满了乘客,有的打电话联络亲友,有的质问空姐何时起飞,更多的是发牢骚,瞒怨机场服务不周,不及时通报消息,不供应饮料和晚餐。大家吵闹不休,乱哄哄的象农贸市场。

    我百般聊赖,去附近超市买了一本《读者》,然后去茶座点了杯饮料,坐在那漫不经心地读着,消磨时光。我不时抬头看看表,已经晚8点了,5点的飞机,如果不是暴雨,现在已经到西安了。

    我打电话给朋友,告诉他不用去接了,还不知道何时起飞。可是他执意要接,让我一有消息就给打电话。我去咨询处查问航班,可前面围满了人,根本过不去。我问旁边一位乘客,他说积水刚清理完,飞机可以降落了。机场正安排调度。

    好不容易又熬过一个小时,机场大厅开始广播航班消息:某某航班已经降落,请乘客们准备登机。某某航班延迟到明天,请乘客去大厅门前集合,机场安排住宿。唯独没有我的航班消息。我下午4点到机场,已经等了5个多小时,朋友还在那边等着接我,而我现在连航班几点都不知道!我郁闷透了,心情坏到极点!

    我强按捺住心中的怒气,带上MP3,一边听音乐,一边看《读者》。我翻开一页,是一篇译文《微笑》,只读了几行,就被吸引住了。

    故事是用第一人称写的,发生在二战时,作者是一名飞行员,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俘,关在单人牢房。第二天,他就要被处决。想到自己的生命已进入倒计时,绝望和恐惧占据了他的心灵。他想抽只烟,稳定一下自己情绪。他翻遍衣服上的口袋,感谢上帝,总算找到一支皱巴巴的烟。但是没有火柴。

    铁窗外面有个士兵,是看管他的狱卒。他壮着胆子向他借火。士兵冷冷地看着他,也许是出于对濒死者的怜悯,他掏出火柴划着火递上前去。

    在黑暗的牢房中,在微弱的火柴光下,两人的目光撞到一起,他不由自主地咧开嘴,冲士兵微笑了一下。因为他们离的太近了,在那样的近的距离,他不可能毫无表情,他不由自主地微笑了。士兵惊讶地看着他,嘴角不大自然的往上翘了翘,也露出了微笑。

    就在这个简单的微笑,让他们身上残存的人性复发,他们不再是穿着不同制服的士兵,不再是分属两个营垒的敌人,而是有着同样血肉之躯、同样思想和情感的人!他们象朋友一样聊了起来,聊自已的家人、孩子。他从皮夹里拿出妻子和孩子的照片给士兵看。士兵也拿出自己和家人的照片给他看。士兵告诉他,再过几个月就能回家看孩子了。他再也忍不住,满含热泪地说:你命真好,可我再也不能回家见我的亲人,亲吻我的孩子了……

    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士兵竖起食指,示意他别出声。他巡视了一圈,悄悄返回,掏出钥匙,打开牢门,把他送出监狱后门……

    这是法国作家哈诺·麦卡锡的作品,根据他的亲身经历写成。我深深沉浸在故事里,丝毫感觉不到周围的喧闹,仿佛一切都静止了。

    一个生命就这样被挽救了,这一切仅仅是因为一个微笑!

    微笑,是人与人之间最自然的沟通,是心灵深处盛开的花朵,它传递着人类朴素的情感,闪烁着人性特有的光辉。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敞开心扉,用微笑去面对彼此,那么,世界将永远充满爱,永远不再有悲伤、仇恨,也永远不再有战争、杀戮!

    微笑是播种机,洒向人间都是爱。微笑是通行证,它从心灵出发,抵达心灵。

    雨还在下,我的心中却充满阳光。

    航班依然没有消息,但我不再郁闷烦恼。我知道,不管飞机延误多久,我都会带着微笑上路。

    你必有一样是出色的

    我的一位商界朋友,几年前移居去了美国。大凡去美国的人,都想早一点拿到绿卡。他也不例外。到美国后三个月,就去移民局申请绿卡。一位比他早到美国的朋友好心提醒他:你要有耐心等。我申请都快一年了,还没有批下来。你做好精神准备,可能一年,也可能几年。

    他笑笑,说:“不需要那么久,三个月就可以了。”

    朋友用疑惑的目光看着他,以为他在开玩笑。但是三个月后,他的申请果然获准移民局的批准。这位朋友知道后,十分不解。很想去移民局问个明白,但又害怕得罪移民官。于是,就去找他,问他为什么这么快拿到绿卡?

    他微微一笑,说:“因为钱。”

    “你来美国带了多少钱?”

    “10万美元。”

    “可是我带了100万美元,是你的10倍,为什么不给我批反而给你批呢?”

    “我带的10万美元,在我到美国的三个月内,一部分用于消费,一部分用于投资,一直在使用和流动。这在我交给移民局的税单上已经显示出来了。而你带的100万美元,一直放在银行里,没有变化。所以,尽管你带的钱比我多,但是没有使用,对美国没有发生作用,所以他们不批准你的申请。”

    听了他的解释,那位朋友哑口无言。

    美国是一个十分注重效率和功利的国家,全世界不管什么人,都可以申请来美国,不分年龄、性别、种族和信仰,在这方面,美国是极其开放的。但是这种开放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你要有用处,你要对美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益,美国才会接纳你。所以要想拿到绿卡,只有两种人可以。一种是有钱人,来美国投资或消费;还有一种,就是有技术专长。

    前不久,这位朋友回国探亲,给我讲了一个他在美国移民局亲眼目睹的事,使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美国。

    他在美国移民局申请绿卡的时候,曾经遇到过一位中年妇女,从她被晒成古铜色的皮肤可以断定是一位户外工作者。出于好奇,上前和她搭话,一问才知,她来自中国北方农村,因为女儿在美国来探亲。她只读完小学,汉语都表达不好,可想而知,文化如何。可就是这样一位没受过高等教育、英语只会说“你好”、“再见”的中国农村妇女,也在申请绿卡。她审报的理由是有“技术专长”。移民官看了她的申报表,问她:你会什么?她回答说:“我会剪纸画。”说着,她从随身带的包里拿出一把剪刀,一张彩色亮纸,她握住剪刀,轻巧地在纸上飞舞,不到三分钟,就剪出一群栩栩如生的各种动物图案。

    美国移民官瞪大眼睛,象看变戏法似的看着这些美丽的剪纸画,竖起手指,连声赞叹。这时,她从包拿出一张报纸,说:“这是《中国农民报》刊登的我的剪纸画。”

    美国移民官一边看,一边连连点又,说:“OK。”

    她就这么OK了。旁边和她一起申请而被拒绝的人又羡慕、又嫉妒。

    这就是美国精神。你可以不会管理,可以不会金融,可以不会电脑,甚至,你也可以不会英语;但是:你不能什么都不会!你必须得会一样,你要竭尽全力把它做到极限,胜过所有的人。这样,你就永远OK了!

    没有野心

    在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典礼上,李安凭借一部《断背山》,摘取了最佳导演奖这一桂冠,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人导演。此前,《断背山》在欧洲几个重要电影节也好评如潮,连连夺冠,一时间风光无限,成了电影界的宠儿。李安也因此一跃而成为世界影坛公认的“大师”。

    面对《断背山》的成功,李安说了一番令人深思的话。他说:“我原本只是想拍一部没什么人要看的电影,是继《绿巨人》失败后自我疗伤的形式,片子一定要边缘化非主流化才会没有人看,因此选了这个同志牛仔爱情故事。”

    的确,《断背山》是一部没有任何野心的作品。拍摄之前,李安已经准备息影,退出江湖。20年从影经历,凭借《推手》、《喜宴》和《饮食男女》奠定其影史地位,一部《卧虎藏龙》让他初登奥斯卡奖台,成为好莱坞最风光的华人导演。但是,多年的拼搏与撕杀,紧张艰苦的拍摄生活,也让他身心俱惫,特别是转型之作《绿巨人》的挫败,使他萌生退意,告别影坛。

    就在这时,以前一直反对李安从影的父亲却鼓励他,让他把过去的荣辱成败全部“放下”,完全随自己的心意,按自己的风格,拍一部真正喜欢、真正想拍、不考虑市场和票房、不再乎奖牌与掌声的电影。李安听从父亲的劝告,斩断一切世俗欲念,抛却所有外界羁绊,只忠诚于自己内心的平静与真诚,轻松而专注地投入到《断背山》的拍摄中。

    这是一部小成本、没有明星、没有噱头的性情之作,融东方文化的沉静与内剑、和西方文化的搏动与豪放于一体,纯粹的近乎透明、干净的让人内省,从心灵出发,抵达心灵。也许正因为此,无需任何宣传攻势,就一下赢得了观众的心,征服了奥斯卡评委。

    《断背山》让李安抱回所有电影人都期盼的小金人,为他多年的执导生涯写下最亮丽的一笔。我想,这要感谢他当初的“没有野心”。野心对一个初出茅庐、一无所有的年轻人来说,会成为他奋斗的动力,为他扫除前进的障碍。但是对于一位已经功成名就的人来说,却会成为束缚和羁绊。试想,假如当初李安野心勃勃,两只眼睛盯着奥斯卡,就不会选择《断背山》。即使选择《断背山》,也不会拍成现在的样子,很可能是另一部《绿巨人》。

    哈里·波特与你无关

    前不久,与出版社洽谈一部长篇,我按约定时间去,在走廊与编辑碰个对面。他正指挥两位民工往外搬东西,足有十几捆,都是废弃不用的书稿。我站在旁边看,心中涌起一种说不清的复杂滋味。同为作者,我深知创作这些书稿的艰辛,一部20万字长篇,从构思到成文,最快也要两、三年时间。如果书稿的主人看到自己辛苦创作的结晶,就这样被当作废品扔掉,不知该做何感想?

    也许是经历的多了,编辑并不在意,他一边整理办公桌,一边对我道:“早就想清理一下,堆在这儿怪碍事的。”

    “这么多书稿,现在小说市场不景气,怎么还有这么多作者投稿?”

    编辑苦笑道:“那是以前,这几年市场又回升了。我们编辑部每天都接到来稿,真有些应付不过来。”

    “那还不好,稿多,选择余地大,你们可以多出佳品、精品啊。”我微笑道。

    “可问题是,来稿虽然多,但好稿少。大部分都是跟风之作,故事老套,毫无新意。不说别的,就说《哈里波特》,前几年刚走红那会儿,各出版社几乎天天收到大量模仿之作,都是写魔法石、火焰山之类的。这两年少些了,每月还能接好几部。不瞒你说,我现在一看这类题材就头晕,翻几页没什么新东西,就丢在一边。刚才那些废弃书稿,多半都是这类。我真是搞不懂,作家应该写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东西,哈里波特和你有什么关系?那是人家罗琳的孩子,你凭空拿来,让读者埋单,那能成吗?别以为读者都是傻瓜!”

    编辑感慨一番,然后转入正题,谈我的书稿。他告诉我,小说已通过终审,因为目前商业题材作品不多,精品更少,我的小说取材真实,曲折感人,社里决定作为今年重点书目推,并且给我的条件也很优厚。我有些喜出往外,签完合同,一路吹着口哨往家走。

    回到家,激动的心情渐渐平息下来。我想着今天发生的事,想起编辑说的话,不禁有几分后怕。三年前,我构思这部小说时,一位朋友曾劝阻我,他说只有商人对商战题材感兴趣,而商人都忙着赚钱,根本没时间读小说。他建议我写一部中国的哈里·波特,因为中国许多商业模式都是模仿欧美的,图书市场也一样,如果模仿罗琳,写一部中国版的哈里·波特,肯定会畅销。

    说实话,我当时不是一点没动心。身为作家,我不会羡慕比尔·盖茨,但对因以《哈里·波特》一夜成名、跻身富豪行列的罗琳,不可能没有一点想法。于是,我找来《哈里·波特》以及罗琳创作此书的相关资料,当我认真研究、拜读完,决定放弃。

    罗琳从小就是一个喜欢幻想、对故事着谜的女孩儿,长大后,依然保持着儿时的爱好,后来她做了妈妈,每晚都给孩子讲一个自己编的故事。1990年新年前夜,25岁的罗琳失去了母亲。母亲的去世给她的心灵带来无以名之的悲伤,也给了她创作一个从小就是孤儿的哈里这一人物以灵感。也是在这一年,罗琳在从曼彻斯特开往伦敦的火车上,从车窗看见一个带眼镜的小男孩,进一步激发了她的灵感,开始构思哈里·波特的故事。但是直到1997年,《哈里·波特与密室》才问世。罗琳用了7年的时间埋头创作,尽管她当时经济拮据,还是一遍一遍地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罗琳从来没想过,哈里·波特会给她带来如此大的名声,如此多的财富,她是真心地爱着哈里·波特,她无法抑制内心的创作冲动,她要让这个善良、正直、勇敢的小男孩跃然纸上,让更多的人来分享。

    正如那位编辑所说,哈里·波特是罗琳的孩子,不是我,也不是你,只有罗琳—这位母亲,才能让他诞生。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哈里·波特,只要你用心寻找,孕育,创造……

    迟到的公正

    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已是深夜,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妻子和3个孩子还没睡,守在灯下等他归来。他把车停好,回身拿起放在车座上的T恤衫,抬头朝亮着灯光的窗子看了一眼,快步向家中走去。突然,一声枪响划破寂静的夜空,他的身体剧烈地震动了一下,重重摔倒在地,搭在手臂上的T恤衫掉到地上。他挣扎着向家门口爬去,手中捏着家门的钥匙,身后留下一道血泊之路。听到枪声的妻子和孩子跑出来,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3个孩子围在父亲身旁,连声呼唤:“爸爸,爸爸,起来呀!”可是他们的爸爸再也不能起来了,那颗罪恶的子弹夺去了他年仅37岁的生命……

    这不是小说或电影里的情节,这是1963年6月12日、发生在美国密西西比州的一起谋杀。被害人—梅迪加·埃维斯是美国民权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他和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一样,致力于消除种族隔离、建立一个黑人与白人平等相处、没有偏见的和谐社会。杀害他的凶手是一个名叫拜伦·迪·拉·贝克维热的男性白人,一个狂热的种族隔离分子。有多名证人看见他的车停在埃维斯家附近,警察在附近树丛中找到了那支来福枪,上面有他的指纹。罪证确凿,这是一个没什么悬念的案件,审判结果应该不言而明。但事实并非如此。60年代的美国南方,种族歧视相当严重,从来没有一个白人因为枪杀黑人而被送上绞刑架。因此,这一案件的关键不是谋杀罪名成不成立的问题,而是一个白人杀了一个“黑鬼”,究竟算不算犯罪。

    谋杀后第8个月-即1964年2月6日,对贝克维热的审判正式开始,由12名男性白人组成陪审团,经过11天的审判,12名陪审员一半认为谋杀罪名不成立,一半认为被告有罪。由于陪审团的裁决不能达成一致,无法对贝克维热定罪,审判一结束,他就回到了格林伍德的家。

    第二次审判始于1964年4月7日,与第一次审判相同,依然是12名男性白人被选做陪审员。尽管检控方做了最大努力,尽管有大量充分的证据,证明被告杀害了埃维斯,但结果依然与第一次审判相同——陪审员意见不一无法做出一致裁决。贝克维热又一次回到家中。

    虽然还可以再次起诉,再次审判,但在地方检察官看来,找不到什么办法比现在做的更好。再次审判,也不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于是,这个案件被搁置起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贝克维热暗杀埃维斯一案引起的震惊渐渐平息,公众不再关注,媒体也不再报道,它所造成的创伤和愤怒已经成为过去——但埃维斯的家人除外。对埃维斯的妻子梅尔莉·埃维斯来说,暗杀就好像发生在昨天,只要一闭上眼睛,就会看见丈夫倒在地上,鲜血如注,呼吸微弱,眼睁睁看着死神把他夺走。这惨痛的一幕已经定格在她的记忆中。只要凶手还没有绳之以法,只要正义还没有得到伸张,她就永远不会——也不敢忘记!她一次次奔走,无数次敲开地方检察官办公室的门,但都因为没有新的证据,搁置时间太久,而无法重新审判。

    时间进入20世纪90年代,距暗杀发生已经相隔整整四分之一世纪。梅尔莉一如继往,四走奔走,为丈夫寻求公正审判的机会。朋友、邻居都劝她放弃:已经过了这么久,当年的刺客现在已是70岁的老人,就算把他送上审判席,又有多少希望获胜?梅尔莉不客气地反问道:如果被害的是你的家人,你还会这么说吗?

    梅尔莉多年的坚持和不懈努力没有付之东流,1994年1月25日-距谋杀发生已经相隔31年,迪·拉·贝克维热第三次被送上审判席。经过10天的审判和5个小时的商议,陪审团做出一致裁决-被告拜伦·迪·拉·贝克维热谋杀罪名成立。这一次,他再也不能回家了。这是他为自己31年前犯下的罪行付出的代价。

    宽恕别人就是爱自己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南非黑人领袖纳尔逊·曼德拉是一位国际政坛的风云人物,他一生都致力于反对政府种族歧视政策、推进南非民主进程的斗争,并因此遭到当局监视而被捕,在度过了长达27年失去自由的监禁生活后,1990年2月10日,南非政府宣布无条件释放曼德拉。

    已是72岁高龄、两鬓斑白的曼德拉,走出监狱的第二天,即投入到自己钟爱并为之奋斗一生的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中,并在南非首度不分种族的大选中获胜,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有5万人参加了就职典礼。就职典礼后,曼德拉设宴招待各国特使、来宾,他先致词欢迎大家的到来。他说,他深感荣幸能接待这么多尊贵的客人,但他最感到高兴的是当初他被关在罗本岛监狱时,待他以礼的三名前狱方人员的到来。接着,他邀请他们站起身,一一介绍给大家。

    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动。这些人中,有一位就是美国特使团成员、当时身为第一夫人的希拉里。由于受白水案牵连而接受美国司法部门调查、不时遭受媒体攻击的希拉里问曼德拉,如何在激流险壑、风云变幻的政治斗争中,保持一颗博大、宽容的心?

    曼德拉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以自己获释出狱当天的心情回答了她。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曼德拉还告诉希拉里,感恩与宽容经常是源自痛苦和磨难的,必须以极大的毅力来训练。自己年轻时性子很急,在狱中学会控制情绪才活下来,他的牢狱岁月给他时间与激励,能够深入自己的内心,学会处理遭逢的苦痛。

    曼德拉博大宽宏、乐观向上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希拉里,她暗暗告戒自己:要试着象曼德拉那样,以宽宏的精神处理生活中遭逢的苦痛。1998年8月的一天清晨,当她的丈夫、美国的总统克林顿向她承认自己和莱温斯基有过不当亲密关系时,她愤怒的象一头狮子,冲着他大吼大叫。回忆当时的心情,希拉里在回忆录中这样写到:如果仅做为他的妻子,我真恨不得扭断他的脖子。但他不只是我丈夫,他同时也是美国的总统。无论如何,他领导美国与国际社会的风范依然让我敬佩。

    就象我们知道的那样,希拉里最终宽恕了自己的丈夫。她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象往常一样投入到工作中,利用工作、假期旅游、向朋友倾诉、阅读和散步等方式抚平内心的伤痛,化解难言的愤怒。重拾起生活,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中去。

    再没有什么比失去自由和被自己所爱的人背叛更痛苦的了!身为女人,如果能够选择的话,我宁愿不要希拉里那样的荣耀,也不愿经历她那样的痛苦。但是,谁又能保证自己永远远离痛苦呢!在我们的一生中,快乐和痛苦经常是交替出现,交换作用。所以当痛苦袭来时,我愿意试着象他们一样,把悲痛与怨恨抛在身后,乐观地向前。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因为,人的心也是一所监狱,如果深陷其中无以自拨,成为自己的囚徒,这才是最大的痛苦呵!

    宽恕别人,就是最深地爱自己。

    从身边最近的地方寻找快乐

    几位好友聚在一起,不免要盘点过去,规划未来。

    我说:“我最大的心愿是明年去沙漠里走一走。”

    雯想了想,说:“我的心愿比较多,去阿尔卑士山滑雪,去卢浮宫看画,去维也纳听音乐,最好能实现,要不,实现一个也行。”

    晓明说:“我的心愿可没你们那么复杂,我希望明年这时候我们大家还能坐在一起,有酒有菜有话说,快快乐乐。就行。”

    我们大家就批判他:这算什么心愿哪!明摆着,身边的事,随时都可以实现。

    “对呀,我要的就是这种身边的快乐,随时都能得到,不象你们,象星空一样遥远。”

    这话有点哲学味道。其实生活中有许多奇怪的哲学,比如说,几乎每个人都计划着去远方,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许多时候,我们的心过于想往那些遥不可及的良晨美景,而对身边垂手可得的风景视而不见,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对身边的生活生出种种的不满,没有塞纳河畔的歌声、没有香榭丽大街的浪漫、没有凯旋门的壮观……如果这样顺着找下去,一定还会找出许多个“没有”。当我们整天想着这些“没有”时,我们又怎么会有快乐呢?

    晓明一直生活在哈尔滨,还是他在哈工大读书的时候,在电视上看了一个介绍大连的风光片,于是他就象着了魔似地想去大连看海,整天哼唱着《大连好》。一年暑假他和一位家在大连的同学一起乘火车来大连,在大连玩了一个假期,才恋恋不舍地回哈尔滨。回校后,本来想报考哈工大研究生的他,把自愿改成大连理工大学的。

    “如愿以偿来了大连后,我特高兴。可是当我不需要乘火车,每天乘两站地汽车就可以去看海时,我却不怎么去了。即使看到海也再不像从前那么高兴了。去年冬天我回哈尔滨,飞机降落时天空正飘着雪花,我身后的几位乘客一下飞机高兴地手舞足蹈,伸出手接雪花。50多岁的人了看上去简直象个5岁的孩子。他们告诉我:他们是特意从台湾来雪城看雪的。

    “我站在那儿看他们戏雪,和他们一起看雪,那是我第一次认认真真地赏雪,从小就生活在雪城的我,从没想到雪也是一道风景。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人总是想往他所没有的,而不珍惜他已经拥有的。所以每个人都曾有个计划:去远方。可是并没有认真地想过:远方有多远?我们的近处也许就是别人的远方!”

    我以为精致的生活是那些“遥远的快乐”,直到我发现,身边熟悉的风景就是别人眼里遥远的陌生,我才知道错过了什么。

    我一直都在错过:从身边最近的地方寻找快乐、享受快乐的好时光!

    幸福的门槛

    朋友乔迁新喜,星期天约我去他家玩。新居装饰得豪华典雅,一进门,是一个30平方米的大厅,宽敞明亮,摆放着红木家具、高档电器。左侧是两间卧室,大人孩子各一一间,杏黄色的落地窗帘一直垂到木色地板,温馨怡人。右侧是一间书房,一面墙是书柜,对面是电脑桌、装饰射灯,书房连着阳台,阳光从窗子射进来,照在光亮的地板上,很有种现代家居的格调。厨房和卫生间,也都很现代,充满时尚感。

    看朋友的新居,再看朋友阳光灿烂满脸幸福的样子,很自然就联想到自己的。一想到自己那只有几十平的旧式蜗居,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败感。什么时候,我才能有这样宽敞气派的大房子?

    从朋友家出来,我没有象往日那样急着回家。而是绕道去了滨海路。沙滩上游人渐少,我慢无目的地在沙滩上漫步,不时踩到一些游人丢弃的纸袋垃圾。走着走着,突然旁边传来一个声音:“阿姨,请你绕到旁边走好吗?别踩坏了我的城堡。”

    我转过头一看,一个小男孩坐在沙滩上堆沙子,旁边已堆好了几座小山,每个小山顶上插着一个冰果棍。我一看,忍不住笑了:“哟,这些小房子都是你的!”

    “它们是城堡,阿姨。”男孩骄傲地说。

    “对,是城堡,你就住在这里,是吗?”我蹲下身,看着他堆城堡。

    “不是住,是拥有!”男孩仰起纯真的小脸,看看我,很幸福的样子。

    落日的余辉映照在海滩上,泛着红色的光芒。我望着男孩和他的城堡,有些感慨:人类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我们从小孩子起就知道拥有是一种幸福,会用我们拥有的物质的多少来比较我们幸福的程度。可是小孩子的幸福来得简单,在沙滩上堆一个城堡就很幸福了,而我们大人想要的幸福总也达不到:有60平方就想:住100平方的房子才算幸福。有一处房子的想:看人家有两处多好!很多时候,我们感觉不到幸福,是因为我们把幸福的门槛建得很高,把自己挡在了幸福门外。

    成功者的家

    朋友的父亲要去美国定居了。他是一位很有思想的人,也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他曾经在三年的时间,成功地销售出12万台钢琴,引进全国性的钢琴热。此外,他还成功地运作一项房地产工程,代理销售手机电话。这些,都是他商业生涯成功的经典,广为人所知。我非常敬重他,也很感激他。他在许多方面都给过我许多有益的指导。现在他要走了,我心中有些不舍。我准备了一份礼物,约了朋友一起去他家看他,和他告别。

    朋友开车来接我,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他家,那是一栋很漂亮的海滨别墅,朋友把车停好,然后下车,我跟在他后面,看着他的背影,心里十分羡慕。我想:不久,他也会去的。因为有那样一位有名而有钱的父亲,去美国对他来说,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

    坐在朋友家宽敞、装饰豪华的客厅里,喝着美国的可口可乐,吃着美国的大杏仁,看着朋友和他父亲谈笑风声,想象不久他们一家将远赴美国,享受舒适的美式生活,再想想自己:那狭小的蜗居,微薄的收入,暗淡的事业,不仅有些心情沮丧。就在这时,朋友的父亲问我说:“听说你和朋友合建了一个网站,现在经营得怎么样?”

    “还那样。没什么进展。”我有些无精打采的说。

    “我觉得这个想法很好,好好经营会有发展的。”

    “可是没有资金,很难再往下发展。我们比不了您,您想做什么就能做成什么,我们不行,想做点什么太难了。”

    “做一件事情,你可以把它想得很容易,也可以把它想得很困难。如果很容易,我劝你最好别做,因为那做不成,如果能做,就是个陷井,因为真正地想做成一件事情,一定是很困难的。”

    我有些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他看看我,说:“来,我带你参观一下我的家。”

    他穿过客厅,走到最里面的一个房间,打开房门,让我进去,房间里面堆满了东西,看上去显得有些拥挤,但并不乱,因为每样东西摆放得都很整齐,左侧摆放着一架钢琴,钢琴上面,放着几栋大楼的模型和一部手机电话,这三样东西我都很熟悉,可以说,是他经商成功的证明。我又把视线转向右侧,这边摆放的东西比左边多得多,有电唱机、传真机、录音机、电吹风、童鞋、石英钟、汽车后视镜等十几样,我越看越莫名其妙,不知道这些东西摆在这做什么。

    “左边的这三样东西我不说你也知道,是我成功的作品,可右边的这些东西,你就不知道了。现在我来告诉你:这些也是我的作品,不过都是失败的作品。别人都只看到我成功的一面,可我失败的一面,没有人看到,只有我自己最清楚,我失败的作品,比成功多好几倍。所以,年轻人,我能给你的忠告是:没有一种成功是偶然的,每一个成功者,都曾经失败过。他成功的作品,一定比失败的作品多几倍。只是别人不知道罢了。”

    那一刻:我忽然间明白:为什么我们每个人总羡慕别人的成功,总觉得他的成功比自己来得容易简单,因为他失败的一面,我们看不到。

    收集快乐

    她原本就是一个性格内向、不爱言语的人,又经历了一场不幸的婚姻,更变得寡言少语、悲观忧郁了。离婚后,一个人带着女儿,生活的不易,感情的创伤,她的脸上总是布满愁容,每晚泪湿枕巾。

    有一天,女儿放学到她单位去,同事看到她,无意中说:“你女儿真象你,神情、举止都象你,象你一样不爱说话,不爱笑。好象你的复制品。”

    她听了,吓了一跳。看着女儿,发现自己的性格传染给了她。原本活泼、开朗的女儿,变得越来越象她,不爱言语,不苟言笑,脸上挂着和她这个年龄不相称的愁容。这一切,都是从她离婚开始的吧。

    “难道,我就这样生活下去?我还不到40岁,女儿才10岁,我们就这样没有欢笑,没有快乐,每天在忧愁和悲伤中度日吗?”她问自己。

    “不行,我要让自己快乐起来,要让女儿也快乐起来!”她对自己说。

    可是,怎么快乐呢?一连几天,她都在想如何制造快乐,却没有想出来。

    那天,快下班的时候,同事给了她一盘《逗逗先生》,说是买重了,多买了一盘,送给她。晚上,她和女儿守在电视机前,看VCD。两个人被屏幕上那位滑稽可笑的“逗逗先生”逗的哈哈笑,房间里充满了笑声。她望着女儿的笑脸,原来快乐是如此简单。

    于是,她和女儿约定:从今天起,我们俩每天轮流讲一个笑话,把对方逗笑。

    第二天起,她和女儿开始收集笑话。她去书店买讲笑话的书,从电视里节目中看笑话,从广播电台里听笑话,还从同事、亲友们那儿收集了许多笑话,每天给女儿讲。女儿也同样从学校、同学和书本中收集了许多笑话,每天讲给她听。她们总是被对方的笑话逗得哈哈笑,自己也开心地笑。

    小屋,还是过去的小屋:母女,也还是过去那对母女,但是因为每天加进一个笑话,生活不再象过去那样沉闷悲伤,而是充满了欢乐。

    不仅如此,母女俩的性格也变了,变得活泼、开朗、乐观起来了。她们不再封闭自己,喜欢和人接触,交了许多朋友。母女俩还尝试写作,不久就有作品发表,成了这座城市小有名气的母女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