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狂歌侠客行 » 第23章 八载岁月

第23章 八载岁月

    自襄阳大战杨远穿越至今,八年已过,杨远已长成一个十七岁的少年。正值金秋十月,天空一碧如洗,终南山一隐秘山谷内,风卷动处,落叶萧瑟,一个青衫少年和一个独臂黑袍人两个身影不停变幻身位,正以极快速度拼斗。

    白光闪动,青衫少年手持利剑疾刺独臂黑袍人小腹,黑袍人左手持剑身子不退反进,一剑递出将少年刺来长剑下压,手腕抖动长剑上撩反刺少年右肩,少年侧身躲开,倏然再次进招,铮铮之声响起,片刻间两人双剑连连相击,已经互拆数招,剑光霍霍,震声未绝,青衫少年身材匀称,面目白皙,双眼明亮略带狡黠,黑袍人右臂袖袍空空,人虽中年仍丰神如玉,气度不凡,正是杨过杨远师徒二人。

    两人剑法皆迅捷无比,几乎都是只攻不守。百招过去,杨远剑法开始凌乱,左支右绌,渐渐处于下风。杨过有意调教杨远剑道,一边放松了进招压制,一边出声指点,杨远稍获喘息之机,古墓轻功配合《九阴真经》上习得的身法“幻影九变”全力施展开来,几式搏命的剑法连出,终于扭转局势抢得先机,顿时精神大震,剑上招式源源不断,对着杨过猛攻。他全心倾注于剑法之中,按照独孤九剑剑理,每一剑一式衔接间渐渐无迹可寻,剑招从初始一味凌厉开始变幻莫测,只见他出剑时而轻灵,时而空虚、时而凝重、时而缥缈,独孤九剑用的愈来愈挥洒自如,其中种种精微奥妙处杨过见了心中也不由暗赞杨远悟性之高。

    独孤九剑本就依赖使剑者的灵悟,注重自由挥洒,无招胜有招,使剑者聪明智慧越高,剑法也就越高,同时遇强则强,每一剑出均无旧轨可循,便如大诗人灵感迸发时,意兴所至,落笔生花。杨远本来就不是循规蹈矩之人,此时有杨过这样一个当世绝顶高手喂招,他心中忘却了对杨过师父身份的敬畏,痴心于剑中,心无半点欢喜或恐惧,出招之间越来越得心应手,竟而发挥出了许多杨过也从未指点过的妙诣。此刻若有外人在场观战,便只能看到一道青影绕着一道黑影不停乍合即分,再也看不清两人招式。

    又过数十招,杨过一剑逼退杨远飞身后退,笑道:“好小子,今日三百招已过,比斗到此为止,独孤九剑你可算登堂入室了,回去后好好领悟今日所得罢。”

    杨远使尽浑身和杨过相斗数百招,消耗着实不小,这时终于得脱战局,不由委顿在地,微微喘息着苦笑道:“若不是师父留手,今日怕是撑不到三百招,不知何日我才能达到师父那样剑道巅峰般的成就。”

    杨过笑骂道:“臭小子妄言无知,这些年为师越痴心于剑道,便越觉得剑道无止尽,何来巅峰。”顿了顿又接着说道:“前些天郭伯伯来讯,蒙古人再次南下围困了襄阳,这八年来你已尽得为师所学,今日也可算出师了,你就替师父师娘先去一趟襄阳罢,记住,此去襄阳你是为大宋,为我汉人同胞而战,别给为师丢人。”

    杨远兴奋应是,他一个现代人穿越到这神雕世界,在昼夜不分的古墓中长居八年之久,每日打坐静修内力,武功勤修不缀,虽然能清楚感受到自身实力一日千里的改变,就像玩游戏解锁一项项成就一样感到满足,终究难免有觉得枯燥乏味之时,终于迎来了出山这一天,心里自然激动不已。

    杨过见杨远神色,不由叮嘱道:“臭小子不要以为自己学了几分本事就骄傲自大,千军万马的战阵厮杀里,个人武勇终究是微末力量。生死搏杀也不同于比武切磋,你从无此实战经验,不要看轻了任何人,否则便是自讨苦吃。”

    杨远心中微凛,暗暗提醒自己杨过所言有理,刀剑无眼,自己小命还是得谨慎小心,连连点头以示受教。

    回到古墓,杨远简单收拾完行李,跟小龙女、黎青黎月姐妹一一告别。杨顶天此时已经四岁,平时就喜欢黏在杨远左右,最爱听杨远给他讲《火影忍者》的故事,杨远给他讲一些“影分身术”、水遁火遁、“通灵之术”,把杨顶天听的如痴如醉,他父母是当世一等一的高手侠女,自己武功还没开始学,却迷上了杨远给他描述忍者忍法的世界。杨远要出古墓下山,委屈的杨顶天眼泪汪汪,拉着杨远衣角恋恋不舍,杨远好一阵哄,直到答应他自己很快就会回古墓并且会给他带好玩的礼物时才脱身离去。

    杨远出得古墓,见杨过已在墓外等候,上前见礼。杨过摆摆手,指着身边三把剑说道:“这玄铁重剑是独孤求败前辈遗下的宝物,我已多年不使重剑,此等重宝不应留在古墓蒙尘,你此去襄阳将此剑带上,另外还有‘君子’、‘淑女’二剑,一并赠与郭伯伯,这三柄神兵,当饮鞑子鲜血。”杨远领命,将三柄剑缚于背上离开。

    杨远八年来每日在寒玉床上修习《九阴真经》内功,内功修为进境一日千里。他呼吸悠长,内力充沛,玄铁剑虽重,再加上“君子”“淑女”二剑在身,轻功施展开来依然轻松写意,一路疾行下山。出了终南山地界,杨远路过一小镇购了两匹马,双骑换乘,一路不停直奔襄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