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总经济师 » 第九章 种子计划

第九章 种子计划

    在城南郊外许家庄的张玉,还不知道他在兖州府的士林中已小有名气,又带着几分神秘。对联中的谐对、正对,人生若只如初见,肖像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不知怎么也传出去了,都让人耳目一新。

    在这之前,从来没有听说有城南张玉这么一号人物,怎么就突然横空出世了,给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一些绘画爱好者,开始到张玉画过像的人家去哀求,研究他的技法。张玉已经又花了几天时间把预约的十幅肖像画全部绘制完毕,因为画的形神具备,得到顾客的一致好评,也拿到了剩下的一百两尾款。

    中国从来不乏聪明人,竟然有人也慢慢地看出些门道,这是完全区别于中国传统山水画法的一种技巧。

    从表现形式上,中国山水画十分重视艺术作品的形神、意境和气韵,注重山水画作品的审美体现。在西洋绘画中,更重视研究物象的光线、明暗和色彩,提高画面视觉上的逼真效果。通过对形体、明暗、色彩以及透视,使物象自然、真实、立体地再现,其逼真程度甚至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总结一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光和影。比如眼睛的高光和阴影是表现眼晴结构及立体感的重要元素,它们会因为眼睛形状和光影的变化而产生变化,眼睛的高光和影是人物画中的点睛之笔。后世也有人把摄影成为光与影的艺术,是一个道理。

    名气不能当饭吃,拿来的一百两银子,还没有捂热,就交给了管家婆许柔,让他用于修缮学堂的支出。

    张玉还提出一个建议,用木板做成六尺宽、三尺高的木板,上面先后刷底漆、黑漆,就可以制成黑板。用石膏加水,搓成细棒,然后烘干,制成粉笔。有粉笔在黑板上书写,方便教学。

    选上十来个村民,专门生产黑板、粉笔,然后向市场推广,当然这个市场不是很大,比笔墨纸砚小的多,但既解决十个人的就业,也可以补贴学堂。这当然交给许季城去做,他是校长。从此以后,他不会闲着了,光修字典就够他忙的,张玉还会不断增加学校规模。

    这样许季城就没有那么多时间盯着两个年轻人了吧,是不是能偷偷做点小动作呢。

    一传十,十传百,随着名气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想预约肖像画。

    张玉的心里是拒绝的,然后他就拒绝了。搞钱很重要,却不能再这样下去,亲力亲为靠画画挣钱,太费时间了。

    最近他闲暇的时候,一直在思索,除了坚定不移地找朱文静之外,后边该怎么走。

    几番细思量之后,一个种子计划慢慢成形。

    最大的困难是没有钱了,欠官府的辽饷还没有交上,明盛源那边的肥皂配方还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变现。钱不够的时候,也是有办法的,那就是信用。信用是可以变现的。

    张玉刚来不久,对社会现实还有许多不了解的地方,他需要向许季城请教。

    早晨醒来,还没有起床,前面几天有点累,今天想赖一下床,反正不用上班打卡。这时候,许柔外面喊了一声,“玉哥,你起来了吗?”

    话音刚落,“吱呀”一声,她推开门进来了,从客厅径直掀开门帘往里间卧室走,看到张玉双手抱头,靠在枕头上愣神,“噗嗤”一下笑了,说道:“你这个懒虫,不管是以前读书的时候,还是你最近画画,都有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劲头,今天怎么如此惫懒了?”

    言语里没有一丝责怪,满满的关切之情,她边说边靠着床边做了下来,自从那天被张玉抱了一下,心里泛起了涟漪,她对张玉的心理距离已经接近为零。感情的变化,在行动上自然而然地体现了出来。

    张玉无奈地摇摇头,起床,起来后还要去找许季城。

    洗漱完毕,他穿过自己的小院子,来到前面第二进院许季城的书房,没想到许柔也在里面,和许季城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许季城一边应付着宝贝女儿,一边在宣纸上写着什么。

    张玉悄悄地走到许季城背后,看他在写什么,原来许季城在写拼音方案,这是真的上了心了。

    许柔看到张玉小心翼翼地偷看,没忍住小声笑了一下,许季城有些诧异,抬起头才发现张玉,猛地吓了一跳。

    张玉对许季城说道:“许叔,我有事向您请教。”

    许季城说道:“什么事啊?”

    张玉说道:“两个事情,第一个是咱们村子里分工是你来分的,谁干什么活在行,您肯定最清楚,我要找农活最好的四个人,你安排一下,我要让他们出一个长差,路远,时间长。”

    “多远,多长时间?”

    张玉说道:“先去广东增城,再到海南岛的崖州,时间上最少三年,或者更久。”

    许季城问道:“去干什么?你能说一下吗?”

    “去培育北方可以种植的水稻,而且是高产的水稻。具体情况,等到您安排好人,一起说吧。他们此去路途遥远,困难重重,要给他们最好的保障,路上的经费带500两银子我想应该差不多了。他们不在家,把他们的工钱每个月付给他们家里人,每人每月10两银子。路上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人没了的,抚恤金200两。”

    张玉还没有说完,许柔那边跳起来了,说道:“没有钱了,大少爷。你让我管钱,你倒是把钱给我啊。”

    张玉苦笑道:“柔妹,我知道,你别急,他们的工钱是逐月发的,不急,他们的盘缠比较急,好在也不是立马就走,先把人物色起来。”

    许季城没有计较这个,问道:“第二件事情呢?”

    张玉没说之前,先看了看许柔,说道:“第二件事情也是要钱的,没关系,钱很快就会有的,我想方胤宣应该快来了,这都十天过去了。”

    许柔撅起嘴巴,说道:“我只是挂个虚应名头,方东家那里怎么样了还不知道呢。会有那么多人买配方吗?”

    张玉肯定地说道:“对于一门可以长久做下去的生意,花100两买配方价格并不高,而且我还控制了,一个府不能超过两人,以免恶性竞争,可以保证他们的利润。我不是还有一条嘛,他们生产出来的肥皂,如果卖不出去,我全部回收。这样的条件,那些生意精不会错过的。”

    许柔说道:“这还差不多,那你第二件事是什么啊?”

    张玉没有回答他,而是看着许季城,说道:“许叔,你一定知道天下读书的种子这个典故。”

    许季城听了,把食指竖着放在唇边,作出“嘘”的样子,让他噤声,然后走到书房门口,伸出头去往外望了望,回过身来把门关好,才回来问张玉:“你怎么提起这个事情?”

    成祖朱棣起病靖难大势已定的时候,那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妖僧姚广孝给朱棣说,“方孝孺是个才学出众的人,当我们取得南京的时候,他肯定不会降服于您,但请您不要杀他,杀了他,那么天下的读书种子就没有了。”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答应了,在占领南京以后,朱棣只是将方孝孺抓捕下狱,并没有杀掉他。

    但怎样才能这个心高气傲的谋士真心实意的臣服自己呢?于是朱棣想到了当年老爸朱元璋用过的伎俩,就是让他写登基诏书,朱元璋不就是让刘伯温拟写了登基诏书,才让刘伯温臣服的吗?

    朱棣把方孝孺招来,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慢慢地走下皇帝宝座,语重心长地对方孝孺说:“先生不要自己苦自己,我只是效法周公辅佐成王而已。”方孝孺听了这话就不高兴了,明明就是谋朝篡位,还说得这么冠冕堂皇,于是方孝孺就质问朱棣:“成王在哪儿?”这朱棣就给他耐心的解释说:“成王已经死了。”

    这方孝孺真是得理不饶人,接着又质问朱棣:“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儿子为皇帝?”朱棣接着又说:“国赖长君,他还是个小孩子,如今国家正需要一个精明能干的皇帝来治理。”

    不得不说,其实朱棣说的也挺有道理。但是方孝孺步步紧逼,接着又问道:“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弟弟呢?”朱棣已经是很不耐烦了:“这是我们老朱家的家事儿。”又对他说道,诏告天下的即位诏书,一定要先生起草才行。

    方孝孺接过笔,在纸上写下了燕王篡位四个大字。写完后,方孝孺就将笔扔到地上,并高声说,你就是杀了我,我也不会给你起草诏书的。

    然后朱棣诛了方孝孺九族,再加上他的朋友同学也算一族,史无前例地诛了十族,一共873人。

    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曾经在兖州府济宁州做过知州,是个清廉正直的官员,造福了许多百姓。

    老百姓中间有一个传说,方克勤在浙江家里翻修老屋的时候,老屋下面发现了一大窝蛇,方克勤竟然白日就做了个梦,有一个老太太给他说,这些都是我的子子孙孙,借贵宝地一用,并无恶意,求放过。方克勤没有答应,斩杀所有蛇一共873条,老太太又托梦给他说你要遭报应的。

    许季城问道:“现在离永乐朝已经两百多年了,你提这个干什么?”他是怕张玉年轻牛犊不怕虎对朱棣妄加评论,不管说了什么,万一被别人听到,也会惹大麻烦。

    张玉知道许季城误会了,他说道:“许叔,你放心,我不提往事,我只是想说,我要培养天下工匠的种子。”

    许季城长吁一口气,放下心来。经过风浪的人,才知道小心驶得万年船。

    他问道:“你准备怎么办呢?”

    张玉说道:“需要找四十个屡试不中的秀才,或者生员,要那种科举没有多大希望的,才能愿意读对八股制艺无用的学问。然后等会我去找铁二哥,让他找十个头脑灵活的铁匠,一起学习徐光启大人和泰西传教士利玛窦合译的《几何原本》。

    学成以后,铁匠回铺子里,我会继续教他们铁器制作机械之法,那四十名秀才生员,就作为老师,让兖州府六到十二岁的孩童都来上学,内容就包括语文和数学,语文以您编的字典为教材,能识文断字即可,数学以《几何原本》为基础,要学会加减乘除,鸡兔同笼,游泳池同时进水放水,费用由我们全包。”

    什么是游泳池?张玉又在胡说八道了。

    许柔大吃一惊,问道:“全包?他们来上学,如果远的呢,你也要管住宿,管吃饭吗?”

    张玉肯定一定以及确定地说道:“是的,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学生就能进我们的作坊,为我们生产源源不断的财富,也让他们过上富足的生活。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民富才能国强。他们就是天下工匠的种子,以后会生根发芽,远播万里,到时候种子就长成参天大树。”

    张玉说道:“可能有些生员秀才,认为数学是旁门左道、奇技淫巧,不愿意来,那就用银子砸,每个人每个月的束脩10两银子,年底双薪,一年130两,砸到他们心悦诚服。”

    普通人家花30两银子就可以过上较为舒适的生活,130两银子它不香吗?张玉相信真香定律。

    许季城和许柔这一刻发现,在张玉颀长的身材里,或许藏着一颗雄心。

    等到张玉和许柔并肩而去,许季城突然发现,刚才张玉说的这些事,好像又落到自己身上了,这个兔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