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五代官商 » 第二十七章 书生求职

第二十七章 书生求职

    “少爷,郭大帅还真把六福菜收下了。”

    在前厅里,孙有海满面兴奋的向郑斌禀报道,而他带来的那个年轻书生见自己暂时说不上话,也不客气,自顾自的坐在了一旁椅子上。

    “真的?你见到了郭大帅?”

    郑斌大是好奇,本来今天是小年,孙有海头几天就建议给郭威送菜,以便利用两个月前李重进登门那件事,把这位邺城老大的关系拉上来照顾邺北客栈的生意,但郑斌知道郭威这人和其他的显贵不同,不是喜欢声色犬马的主儿,而且生活也很简朴,最后当了皇帝临死的时候居然还让柴荣为他薄葬,连一件随葬品都不要。

    这种人是油盐不进的,你上赶着去巴结他,反倒会让他以为你是小人。所以郑斌虽然没有阻止孙有海送菜,但自己也不愿亲自去讨那个没趣。现在孙有海说郭威把菜收下了,郑斌不能不感觉到奇怪,开始怀疑起自己掌握的历史资料来。

    “咱们这等小民郭大帅哪会见?”孙有海一脸的幸福,“少爷,您猜我和福根儿去了以后见到了谁?”

    “谁?”

    郑斌皱了皱眉,他很不喜欢孙有海在这个时候卖关子。

    “魏主事。”孙有海兴奋的说道,“就是那天和李重进将军一同去咱们客栈的兵房主事魏仁浦大人。要说这魏大人真是好人,一见到我们,二话没说便把咱们送去的菜带进了郭大帅的府衙,后来出来还说,郭大帅见了菜很是高兴,本来应该付些钱的,但少爷你是他的晚辈子侄,也便不再客气了,不过谢倒是要谢,郭大帅让魏大人传出了话,明天便派魏大人亲自到府上来相谢。”

    “郭大帅说……我是他……的晚辈子侄?还要让魏主事亲自来家里相谢!”

    郑斌呆了,这话是怎么说的?郭威为什么会这么说?自己怎么和郭威挂上了关系?难道六福菜的威力真有这么大吗?居然这样就子侄了!

    “是啊,少爷,我也觉着这事怪。”孙有海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按说少爷不可能见过郭大帅,而且这‘晚辈子侄’四个字是何等亲热,郭大帅说的这话确实有些……少爷,这些话可不是我自己编的,都是魏主事亲口所说。”

    “魏主事这样说自然是传郭大帅的话,虽是另有深意,但必然是千真万确的。郑大官人身在局中,倒是不必深究,待日后必然有明了的一天。”

    当郑斌和孙有海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坐在一旁的那个瘦小书生突然慢悠悠的说道。

    “这位先生是……”

    郑斌这才想起来旁边还坐着个陌生人。于是问道。

    “在下见过郑大官人。”

    昏暗的烛光下,那个书生更显得黑瘦矮小,他起身拱手向郑斌弯下腰去,然而礼节虽到,但说话的语调却是不卑不亢。

    “噢,少爷,我差点忘了引见。”孙有海见冷落了客人,连忙介绍道,“这位赵则平赵先生是孙员外店上荐过来的,说是以前在渭州做过钱粮书吏,很有些本事。”

    赵则平?还是个当过官的?郑斌欠身站了起来:“原来是赵大人,失礼失礼。”

    “郑大官人客气了,在下现在已经离了吏道,不敢称什么大人。今日随孙掌柜过来,是想求郑大官人给个差事做做。”

    赵则平笑了笑,依然是不卑不亢。

    “差事?不知赵先生这话是何意思。莫非……”

    想要差事?这事倒是奇怪了,赵则平好好的国家干部不当,难道是想下海?

    “正是。”赵则平点了点头,“郑大官人,在下原先在渭州做了两年书吏,三年前家母仙逝,在下便离了差事回家丁忧。如今大汉武人治国,象我等儒生也没有什么进身之阶,再则在下如今已成家,做书吏又没有多少俸禄,手中缺少柴米,甚是难过活,所以在下也不再去想什么吏道。前些时日在下到了孙员外店上,孙员外待在下还算不薄。”

    在五代的时候文人很不受重视,而且知县以下的小吏是没有固定薪俸的,赵则平为了生活不再当小吏倒也说的过去。郑斌点点头道:“噢,孙员外算是个会用人的,赵先生为何又到了鄙店?”

    郑斌发现赵则平这人思路很清晰,在这样的乱世能当两年书吏也一定不简单,不过他不好好在孙员外那里干活,却又跳槽到了自己这里,这就有点奇怪了。是不是嫌孙员外给的工资少呢?

    “呵呵,良鸟择木而栖,孙员外处虽然也算重用在下,但在下听孙员外说起大官人事迹,便萌生了投靠之意,孙员外倒也成全,所以便将在下荐到了店上。大官人若是不弃,在下愿为犬马。”

    赵则平这话说的很平静,郑斌也听不出里面有没有拍马屁的成分,不过人家看得起自己来相投,而且还是个有能力的,不用也说不过去。

    郑斌点了点头道:“赵先生既然看得起在下,那就过来吧。不过我邺北客栈是个小店,在下怕是委屈了先生。”这些话得说清楚,原来郑斌请那些派驻各连锁店帐房先生来的时候都说过这番话,目的嘛自然是丑话说到前头,免得他们哪天翅膀硬了跳槽造成邺北客栈的损失。

    “大官人手里怕是不止邺北客栈这一点产业吧?”

    赵则平突然笑了起来,而且笑的很神秘,弄得郑斌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这个赵则平到底是什么人?看他说话不紧不慢,但句句说到关键,郑斌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他。

    “大官人,在下听孙员外说郑家在城北养了许多猪羊鸡鸭,显然是要做这买卖。在下也曾劝孙员外说‘富贵险中求’,但孙员外没有这魄力,所以在下才来相投。大官人说邺北客栈小,这倒是欺瞒在下了。”

    好一张利嘴,口口见血啊。郑斌还真败了下风,但郑斌不是小心眼的人,见赵则平说的有道理,所以产生了重用他的想法。

    “呵呵,赵先生果然是个人才。那好,赵先生过来以后,郑家的产业在下都交给赵先生打理。月例四贯。如何?”这叫委派全权经理人,你赵则平不是有本事吗?我郑斌就给你压重担子,这叫人尽其能,“不过在下还有一句话想问问赵先生,你说大汉武人治国,如果哪天天下太平了,朝廷重用儒生,先生又将如何自处?”

    “入仕为官,绝不屈居于商贾之间。”

    赵则平又说了一句不同于世俗的话。

    “赵先生你……你,唉,我们少爷重用你,你却说这样的话,你……你是什么意思?”

    孙有海急了,赵则平这叫什么话?朝廷重用儒生,他就拍拍屁股去当官,这是想干什么,明显看不起商人嘛!

    “呵呵呵呵。孙掌柜别急,赵先生这些话倒是合我的心思。人要是不上进,还活在这个世上干什么?”郑斌笑呵呵的制止了孙有海发火,然后转向赵则平道,“赵先生,郑家的产业在下今天就交由你全权打理,要是那天赵先生有了入仕的机会,在下也绝不强留。”

    赵则平脸上波澜不惊,略略抱拳道:“赵普谢过大官人。”

    “呵呵,赵先生不要客气……等会儿,你刚才说你叫什么?”

    郑斌的下巴差点掉了下来,他以为自己听错了。

    “在下蓟州儒生赵普,字则平。”

    赵普赵则平!大宋的开国丞相竟然来邺北客栈打工!郑斌“腾”的一声站起了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