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妖魔都被我收容了 » 第一章 夜宿洞庭

第一章 夜宿洞庭

    地处云玄两州环抱的元都,有三大奇观。

    除却洞庭漫山的殷红赤木和阳春三月便青翠欲滴的碧湖外,就是那终年不散的云雾。

    即使飒飒风起,那云雾仍萦绕不散,自洞庭山蔓延到元都,造就了“八百里烟波浩渺”的景象。

    可惜此刻的秦淮无心赏景。

    身居洞庭山中的他,倚靠在一株殷红赤木下,支起膝盖,抬头仰望,目光透过枝干间望向浮动不散的浓雾,不禁回想起自己光怪陆离的穿越经历。

    忙碌整月的他好不容易迎来调休,恰逢博物馆开展,于是怀揣着好奇心前往,结果在参展过程中,被人潮推搡不慎摔倒,眼前一黑便失了意识。

    等到他再度睁眼时,已是一个陌生的世界。

    头疼欲裂中,一股黑雾携带着大量属于他的记忆碎片涌入脑海。

    秦淮,江州重山府秦氏子弟,天生近道。

    年少遭难,幸得金丹修士晋青南所救,后收为弟子,潜心修行。

    两月前离开江州,随其师晋青南前往元都外洞庭山求道,途中妖气扑面,赤木林中猛地窜出一道扭曲身影,向着秦淮扑杀而来。

    鳞甲泛着幽芒,月白色毒牙十分夺目,更让秦淮惊恐的是那绿豆般大小的惨白竖瞳,充斥着暴戾与杀意。

    还没容秦淮反应,晋青南便以迅雷之势挡在了秦淮面前,与之交手。

    这是秦淮记忆中第一次见晋青南落败,当那蜿蜒粗壮的蛇身将他缠绕束缚时,秦淮已经面如死灰。

    蛇身黑鳞摩擦,蜷缩中不时有血滴渗出,秦淮甚至看不见庞大蛇躯中晋青南的身影,只隐隐听见晋青南最后的传音。

    “速逃!”

    反应过来的秦淮连忙拉着随行道童准备逃走,可刚一转身,便被一道气机牢牢锁定。

    紧接着,秦淮如坠冰窖,浑身寒颤,脑海里浑浑噩噩,正当一双竖瞳魇压而来时,恍惚间,他瞥见一道锐利的剑芒摄出,便再也没了意识。

    记忆戛然而止,秦淮从云雾中收拢目光,重新将视线落到唯一的幸存者,道童身上。

    道童名叫许彻,模样俊秀,生得唇红齿白,最近才被晋青南带在左右,像是仆童。

    许彻此时正跌坐在地,抱着箱笼,见秦淮投来目光,顿时大喜,“公子,你没事吧?”

    “我没事。”秦淮摇了摇头,忽然想到那道剑芒,又蹙眉开口道:“我且问你,那剑芒是怎么回事?”

    许彻闻言,连忙在箱笼中翻找,从一黑色剑匣中取出了一柄长约三尺的剑。

    剑身隐起符文,铭刻有日月星辰,不过此刻黯淡无光,全然没有锐利锋芒。

    秦淮持剑观察半晌也没看出所以然,不过剑刃轻染血滴,倒是让他想到了那头危险的竖瞳蛇妖,于是连忙追问许彻:“那蛇妖呢?可曾伏诛!”

    听见秦淮提及蛇妖,许彻不禁打了个寒颤,他哆嗦着回应道:“公子……法剑倒是斩……斩到了那蛇妖,不过……仅是伤了蛇妖,将它逼退,未能将其铲除。”

    “那蛇妖离开多久了?”

    得知蛇妖未死,秦淮顿感恐慌焦虑。

    “已有五六个时辰了。”许彻连忙回应。

    五六个时辰,料想那蛇妖定是伤得不轻。

    不过妖族向来暴戾恣睢,若是待它伤势痊愈,定会复仇!

    必须尽早离开这里!

    转瞬间,秦淮已经笃定主意,必须尽快远离此地,避免蛇妖折返复仇。

    “许彻,地图给我,你收拾东西,准备赶路。”

    秦淮说完,许彻已从箱笼中找到一张泛黄的绢帛地图,递给秦淮。

    秦淮展开绢帛,山川湖泽,城府州郡,赫然呈现,尤其是地图最中央,元都城异常醒目。

    围绕着元都城向外扩散,秦淮很快就找到了洞庭山所在,不过令他不解的是,地图上显示洞庭山并无道观。

    一刹那,秦淮脑海里浮现了很多种可能。可能那道观隐世多年,未被地图载入;可能地图年限已久,未能将道观记录在内……可能根本就没有道观?

    这个想法刚刚萌发就被秦淮扼杀,真要是没有道观,若那竖瞳蛇妖再度现身,他和许彻都将沦为腹中食。

    将地图收起,秦淮顺势递给许彻,自己则紧闭双眼,试图让自己冷静地分析局势。

    他印象中,师父晋青南已臻至金丹之境,如此实力,足以在江州各府自保无虞,然而面对那竖瞳蛇妖,最终只能喋血惨死,可见那蛇妖之强大。

    此番直抵洞庭山,是为求道而来,连晋青南都如此重视的道观,想来应有抵御蛇妖的能力,所以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道观,寻求庇护。

    元都虽也能得到庇护,但秦淮实在不敢赌,沿途八百里,但凡被那蛇妖追上,难逃一死。

    “呼……”

    秦淮重新睁眼,见许彻满脸忧色,他径直上前轻拍许彻肩膀,安慰道:“会没事的。”

    说完,便率先走入赤木林的阴影中,许彻则紧随其后,很快两人便没了踪迹。

    ……

    玄染天穹,黑云翻卷。

    山中云雾更盛,弥漫群山,只见隐约的黑色轮廓。雾气蒸腾变幻,时而如白鸥翻飞,萦绕树丛间,时而如沧海翻涌,沸反盈天。

    一道晕状红光于夜色中不住摆动,隐隐映出两道瘦长身影。

    白衣公子,鹤氅道童,正是秦淮和许彻。

    他们匆匆行走在经年风霜雪雨而龟裂的青石路上,不时拨开肆虐的杂草和牢牢扎根缝隙间的藤蔓,不敢有片刻停留。

    沉默中,两人行至一道山弯处,在前的秦淮突然怔住,止步不前。

    山路狭窄,恰逢山弯,许彻根本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他只见自家公子突然止步,疑惑中轻声询问,见没有任何回应后,他突然就慌了。

    往回看,厚重的云雾包裹着黑暗,许彻突然就想到了那黑蛇磨牙吮血的模样,不禁打了个寒颤。回头再看公子,像是被鬼附身,一动不动,许彻更加哆嗦,面露苦色。

    他犹豫半晌,正准备咬破手指给自家公子一招童子血点额头时,却见秦淮突兀转身,无视许彻煞白的脸颊,略带喜意说道:“看来我们找对地方了。”

    许彻似是想到什么,赶忙收回手指,追问道:“公子你看见道观了?”

    秦淮颔首,走过山弯指着不远处山巅浓雾中,烛火隐现的飞檐建筑,“应该就是那里了。”

    “公子你说这道观这么晚还燃着烛,莫非是算到我们要来?”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秦淮忍不住多瞧了几眼山巅,只道了句“凡事小心”,便继续赶路。

    一个时辰后,一处高踞于险峻孤峰上的朱红门楼皆褪色的道观映入眼帘。走近些,依稀可见一块开裂的坠地门匾,以及一座残缺的黑色石碑。

    石碑上,端正刻着“洞庭道观”四个大字。

    透过门庭望去,目之所及的大殿,殿门残损,有火光熊熊燃起,映照出一道模糊的身影。

    两人面面相觑。

    “公子,这道观我们还进去吗?”

    许彻觉得这道观处处透着诡异,不情愿问道。

    “不进去,等着下山喂蛇?”

    秦淮说完,主动从箱笼里取出黑色剑匣,负于身后,随后踏步走入道观。

    环顾四周,料想也曾是朱红楼阁望,遍地勾栏起,可如今,砖石瓦砾,盛况不复,仅存一处无名主殿。

    “公子,要不我们还是找个隐秘角落呆着吧。”

    许彻心虚道。

    “来都来了,先进去看看再说。”

    秦淮一马当先,快步推开了残损大殿的正门。

    入眼,一尊泥塑道像盘膝而坐。

    头戴道冠,身着道袍,双手置于膝,其右手向上,左手向下,泥面含笑,正居高临下俯视着。

    说来也怪,看见道像的第一眼,秦淮就觉得很熟悉,倒是像极了他那惨死的便宜师父。

    道像右侧的地面,除了那燃烧的泥制火盆,就剩满地干草和杂乱摆放的三个积尘蒲团。

    其中一个蒲团上,端坐着一位遮面道人,身披鹤氅,见有人贸然闯入,那面具下的竖瞳猛地闭合,再睁眼时,已变成寻常人的黑白眼瞳。

    “深夜冒昧来访,多有叨扰。”

    秦淮对着遮面道人拱手说道。

    遮面道人倒也没开口,只轻轻颔首,对着蒲团抬手示意,旋即又合了眼。

    秦淮倒也没客气,径直走到道人对面的蒲团坐下,双手靠近火盆开始取暖。

    “道长,洞庭观中只剩您一人了?”

    身子暖和后,秦淮透过火盆盯着遮面道人,出声攀谈道。

    “这些年洞庭山不太安稳,大都下山了。”

    遮面道人轻轻叹息,声音显得十分苍老嘶哑。

    秦淮点头,目光却不经意间掠过遮面道人那藏在道袍下白皙的手,有些惊疑。

    听声音应该年岁已高,怎会有如此年轻的身体?

    虽心有疑惑,但秦淮不动声色,继续追问道:“道长,这观中究竟遭遇了什么,怎么像是荒废许久了?”

    遮面道人微微一怔,摆手道:“观中遭了妖魔,我与之交手,虽击退妖魔,但也导致道观被毁。”

    “倒是不知公子,夜访于此,是为何事?”

    遮面道人话机一转,双手藏入道袖,反问秦淮。

    “我等夜里迷了路,循着火光找个歇脚处,于是便找到了贵观。”

    “原来如此。”

    遮面道人点头,旋即又将注意力放在了秦淮背负的剑匣上。

    “我观公子这剑匣,里面藏着的像是法剑,不知能否借来一观?”

    这道人怎知我这匣中是法剑?

    秦淮疑惑更甚,不过表面仍是含笑应允,将剑匣取下递给遮面道人。

    谁知接过这黑色剑匣的瞬间,遮面道人的手竟本能地颤抖几下,像似有些畏惧。

    这一幕被秦淮看在眼里,不过他并没有多言,只是试探着开口:“道长,何不开匣一观?”

    遮面道人沉默了。

    盯着手中剑匣半晌后,他才出声解释道:“贫道已开法眼看过,的确是柄上乘的法剑。”

    初次见面便得知我匣中法剑,而且显得十分畏惧,不敢开匣?

    秦淮若有所思,只轻声说道:“既然道长已看完,还请归还。”

    遮面道人应下,将剑匣主动归还。

    秦淮正准备伸手去接,却见遮面道人大吼一声“何方妖孽”,便裹携着剑匣破窗而出。

    秦淮一时没能反应过来,等到他起身冲到殿门口时,只瞧见遮面道人手掌如刀刃,斩落了一头通体漆黑、与他等高的复眼乌鸦。

    嗥声在半空响起,遮面道人稳稳落地,犹疑地瞥了眼剑匣,便重回大殿,将其归还给秦淮,自己则坐回到蒲团上。

    亲眼目睹如此体型的黑鸦被遮面道人轻松解决,许彻扒着摇摇欲坠的殿门,不禁兴奋说道:“公子,这老道如此厉害,要是那蛇妖敢来,势必叫它有来无回!”

    秦淮默默地看了眼那黑鸦尸首,又瞧了瞧手中的剑匣,心里已有了几分猜测。

    扭头回到殿内,秦淮招呼许彻关好殿门,便朝着自己的蒲团走去。

    许彻胆小得很,见外面一片漆黑,连忙合拢殿门。只是在殿门关上的瞬间,庭院中的黑鸦尸首瞬间化作一团黑雾,朝着山下飘去。

    殿内,秦淮刚坐下,便迎上了遮面道人关切的目光,“公子明日还要下山赶路,早些歇息吧。”

    秦淮颔首,顺势将剑匣递给许彻,自己抬头多看了几眼泥塑道像,便佯装闭眼,分析起目前的处境。

    自己面对面的遮面道人,高度疑似竖瞳蛇妖。

    畏惧匣中法剑,想来是被法剑所伤,心有余悸!

    携剑匣破窗斩黑鸦,恐怕是想试试法剑是否会主动伏妖。

    结果很显然,法剑并没有主动出击。

    如果这遮面道人当真是那竖瞳蛇妖,今夜恐怕还会有所动作。

    想到若是猜测成真,自己和许彻岂不是当了演员,主动送人头?

    好在庆幸的是,我已经从记忆中搜寻到了催动法剑的口诀,不过以目前法剑中存储的灵力,只够再施展一次。

    秦淮正想着,忽然道观中刮起了风,发出阵阵“呜呜呜”的声响。

    思绪被打断,秦淮睁开双眼,只见殿内门窗都在“哐当”作响。

    泥盆之中,炭火摇摆不定,忽明忽暗。

    秦淮望向端坐对面的遮面道人,只见他双目紧闭,盘于膝上的手捏得很紧,像是陷入了魇压。

    秦淮想要侧身看看许彻的情况,忽然觉得头疼欲裂,莫名的混沌感凭空袭来。

    眼看着秦淮的意识就要昏迷,许彻怀中的剑匣猛地一震,空气中像是发出一道颤音,秦淮瞬间觉得脑海中似有洪钟滚滚,意识也恢复了清醒。

    尽管身体仍不能动弹,但脑海清明,使得秦淮能够正常出声。

    他试着轻声呼喊许彻,结果却石沉大海,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如此妖异的怪风,盆中焰火本该熄灭,可此刻却染上了一层碧色。

    殿外,树影婆娑,瓦砾乱舞,飘渺云雾中似有一道道诡异的笑声传出。

    秦淮隐约听见阵阵铿锵之音,就像是一具硕大的身躯,扭曲着前行着,与凹凸石板发生激烈摩擦,夹杂着落叶粉碎的声音。

    嘭——

    主殿的大门像是再也撑不住了,砰然大开。

    遮面道人的手掌握得更紧了,甚至指节都有些发白,而许彻虽环抱着剑匣,但双眼低垂,只见脸色惨白一片。

    唯有秦淮,巍然端坐蒲团,眼里平静如古井,不起波澜。

    剑匣轻颤,剑鸣不止。

    一道通体方正的青色法印浮现半空。

    秦淮缓缓念出法诀。

    “代天行化,布令宣威。三尺青锋,以制神魔。光腾七曜,威摄万灵。凡有指呼,无不回应。”

    秦淮凝望着那迅速逼近的雾中身影。

    只平静地道了句:“请。”

    一瞬间,匣中黑影掠出,冲破青色法印,径直撞入已近在咫尺的雾中。

    光影大盛,映照出一双漆黑竖瞳。

    愤怒而哀怨。

    扭曲的硕大身影在雾中略微翻卷后,便彻底消散了。

    遮面道人不知何时已经苏醒,他眼底满是骇然,直勾勾地盯着那雾气迅速变黑,旋即随风散去。

    最后,只沉重地道了句:“公子好本事!”

    秦淮只用余光瞥了遮面道人一眼,只摇了摇头,随后闭眼。

    脑海里,莫名黑雾散了过半,秦淮似乎看见了半个正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