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辽文忠王 » 070萧家有女初长成(2)

070萧家有女初长成(2)

    契丹曾在相当长的岁月里,臣服于强盛时期的回鹘汗国,受回鹘监国,向回鹘进贡。后来,回鹘内讧不断,几度易权,终于一百二十年前(公元846年)为黠戛斯所灭。

    回鹘灭国后,一部分回鹘人南下汉地,融入汉人之中;一部分西迁,建立高昌回鹘、葱岭回鹘、甘州回鹘等势力。还有一部分则留在回鹘故地。

    随着回鹘解体,契丹则趁势崛起,回鹘部族转而向契丹称臣纳贡。而契丹亦使贵族女子与回鹘势力联姻,其中便有应天太后之母,亦太祖皇帝耶律阿保机之姑母—耶律撒葛只。

    耶律撒葛只先嫁回鹘拔里部谐里郎君,生敌鲁、室鲁二子。丧夫后,又携子再嫁回鹘述律部月碗郎君,生应天太后述律平与述律阿古只等子女。

    这一众兄弟,虽同母异父,但都竭力为太祖开疆拓土,个个肱骨之臣。此亦应天太后称制二十载,背后无可撼动的军事力量。

    原本的契丹族是没有姓氏的,乃是建国后,太祖因慕汉高祖,令皇族姓刘,自名刘亿;令皇后、国舅们姓萧,比为萧何。

    但皇族改汉姓,多少令人汗颜,在群臣反对下改回“耶律”,郡望漆水。只令皇后述律平的兄弟们改姓“萧”,附郡望兰陵。

    并以皇后同母异父的两位兄长,萧敌鲁、萧室鲁一脉为拔里萧氏;皇后同母同父弟萧阿古只一脉为乙室萧氏。拔里萧氏称大国舅,乙室萧氏称小国舅。萧思温一房,则属大国舅拔里萧氏。

    之后归附的奚五部首领,也被赐姓“萧”。譬如韩德让母族便是归附的奚人奥里部首领欧妮氏,赐姓“萧”。其外祖萧辖麦、舅父萧保宁先后任榆州刺史。奚人与契丹同宗同源,但奚人擅耕种制车,俗更近汉人。

    然此萧与彼萧之地位却大不相同,太祖感激述律平家族的帮扶,诺与述律平家族共天下。而述律平为确保皇室世代拥有家族血脉,又立下二族世姻的法规。

    由此国舅部兰陵萧氏,也被称为“后族”。这两部的女儿生下来便是要嫁给宗室子弟为后为妃的,儿子生下来便是要尚宗室女为妻的。

    皇帝贵为至尊,妃可以是任何人,但皇后只能是兰陵萧氏,太后也只能是兰陵萧氏。是以无论当初的世宗皇帝多么宠爱甄氏,也只得降后为妃,更立小国舅出身的萧撒葛只为后。

    而因后族父系乃是回鹘人,又帝后二族世姻。那面貌便有一半回鹘模样,似契丹多者塌鼻小眼,似回鹘多者高鼻大目、白皙若玉。如萧思温膝下这三女,个个水灵。

    至这三女初长成,名满临潢,坊间即有流传“欲寻貌美者,城北公主女,城南韩家郎。”

    日暮西斜,青草甸镀上一层金辉,灼灼似火。

    耶律斜轸率一队扈从,护送着萧胡辇、萧燕燕驰马回城。一行人驰入乾德门,便放缓马蹄缓步入城。忽闻后方一阵马蹄急,萧燕燕回望,见是耶律观音领扈从赶来。

    见他鲜衣怒马,与人争道却无半点缓马之意,不待旁人反应,萧燕燕出马,十分果决地伸手挽住他的马嚼子。奔马骤停,差点将这位郎君甩下来。

    耶律观音正要怒,定睛一看是萧燕燕停了他的马,他倒敛了怒气,反是笑道:“我当何人,缘是雅雅克呀。”

    他不气,萧燕燕却斥道:“你家大人未曾教尔,若无紧要事,不可城中驰马争道,伤及步人?”

    见她停马竟是教育自己,耶律观音瞬间沉下脸来,满是委屈:“是否我无论何为,皆是过?”

    见他满脸委屈,萧燕燕蹙眉道:“耶律观音,尔尚长我两岁,怎如此不懂事。过便是过,对事莫对人!我四哥于尔这般年纪,都写出《耕牧论》《平法论》《古今税制》等文章了。”

    耶律观音忿忿道:“韩四郎,又是韩四郎。雅雅克,尔可曾想过,他若念尔,何至今不归?!他兴许早在中原找了相好,将尔忘了。”

    “耶律观音,尔胡说个甚!”萧胡辇冷喝。

    耶律观音又说道:“六年了,那韩四郎去国六年!非是六日、六月,乃六年未归。若非身死,便是自愿不归。雅雅克,尔真傻。”

    萧燕燕闻言,缓缓松手,这道理她怎会不明白。

    可是,她读过他所读过的一切书;她抄过他写的一切文章。她从那些文章里,看到他的志向如青天般辽阔,他的才华如星般璀璨。他的笔锋下尽是家国蓝图,他想要以绵薄之力,给大辽国一个昌盛的未来。

    是他教她“人不可无知,是以要敬书。”是他教她“要爱人如爱己,体人如体己,万不可驰马过街,损伤民财”。

    见耶律观音恼羞含怒离去,耶律斜轸倒是轻语劝道:“雅雅克,那混球话虽鲁莽,然不无可能,尔亦要做打算。”

    萧燕燕傲道:“我待他至明年,待十五岁生辰过了,若还未归,我另择良配便是,谁还等一世不成。”

    几人正说着话,一汉仆走卒举着一封信函奔来:“三娘子,三娘子……”及至身前,将信函交予萧燕燕,喜道:“四郎归来也。”

    萧燕燕接过信,愣了一下,不可置信:“尔言甚?”

    汉仆道:“密报,四郎自长安北上,应是走直道,再借道定难军至东胜。四郎于五月初六自汴梁往长安,算路程,当于七月十五秋祭前赶回临潢。”

    萧胡辇轻轻揽住妹妹,笑道:“小妹如今当安心矣,大姊先贺喜。”

    萧燕燕却因先前耶律观音之言,不悦道:“何喜之有?不回来才好呢。”

    “这丫头。”萧胡辇打趣道:“尔与我回咱家,还是回韩家。”

    萧燕燕想也不想道:“韩家。”

    萧胡辇故作怨尤:“女大不中留。”

    及至路口,萧燕燕领仆从往城南去韩家。而耶律斜轸则随萧胡辇往北城见萧思温,当面谢绝推举之事,他可不想为这样的朝廷卖命,不值当。

    两人一路相顾无言,却又有一丝瞧不见的情丝来回牵扯。

    而萧燕燕刚进韩府,众人便来报喜。此些年,韩家最担心的便是与沂国公主府这门婚事告吹,如今四郎回来完婚,也算给了韩家一颗定心丸。自得到高勋送来的谍报,韩匡嗣便安排人往边境去接应。

    刘谨言也忙着为远行准备行装,萧燕燕见她里外忙活,倒是问道:“人是去接自家少主,尔收拾个甚?”

    刘谨言边是为萧燕燕收纳衣裙,边是问道:“娘子不去?”

    “不去。”萧燕燕傲娇道。

    刘谨言笑笑道:“娘子之前声称要就扎他一百个窟窿,将这些年的气都出了,今又不想出气了?”

    萧燕燕讶异:“说说而已,不至于。”说着,想着什么,又对其诚恳道:“谨言,尔侍读我八年,耽误了。若有心仪郎君,可告知于我,我请阿爷阿娘为尔议亲。”

    刘谨言苦笑道:“奴不嫁,奴愿一生侍奉三娘子。”

    萧燕燕闻言恼道:“尔非奴,尔出自翰林之家,书香门第,乃正经大家闺秀。不许这般轻贱自己。”

    刘谨言垂首,失落道:“可我……连亲生阿爷亦弃我,我以何种身份谈婚论嫁?”

    萧燕燕扬眉道:“以公主府养女之身份,汉家大族子弟任尔挑选。”

    刘谨言微微摇头,浅笑着说道:“我早思虑好啦,待三娘子成婚生子后,我教小郎君们念诗书。尔夫妇则可心无旁骛,情谊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