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怒水恩仇录 » 第二章 泊君之城

第二章 泊君之城

    君泊是怒水大陆的皇都,也是标准的水城。城墙上共有十二处水路城门,来自四面八方的船只可以从不同的水路驶入城内。

    城中水网交织,入城的船只可以沿着水网通行或者运送货物。几乎每户人家的门口都有可以停泊船只的小型码头。

    这几日通往君泊城的水路格外热闹,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堵船”的情况。皇长子即将诞子的消息已经传遍全国,八方来贺的盛况也彰显了皇族在这片大陆上的威望。

    君泊城内的皇城叫金澜城,又名“澜堡”,由四条水路城门通往城内,每个城门除了有金澜侍卫把守以外,还有可以随时切断水路的闸门。

    此时澜堡内的泊言殿上,皇帝任允昌正召见建工司祭司石述忠,在场的还有大内总管岳同法以及血监司祭司文觉非。

    尽管皇长子即将诞子的消息让允昌帝十分高兴,但也有棘手的问题摆在眼前,此时他与众臣对话的语气里明显就透着不悦:“皇儿诞子本是我皇族机要,仅能皇宫中少数人知晓,现下却邀得举国皆知!”

    大内总管岳同法赶紧秉奏:“皇族诞子是举国的喜事,好事传千里,举国皆知也是举国同喜,圣上不必多虑。”

    “可笑!长子妃前两个都没有保住,这个就万无一失了?万一有所差池,岂不是举国的笑话?”允昌帝深知皇族的延续历来艰难,也许是血脉的关系,历代皇族子嗣出生的存活率都不高。

    岳同法看着皇帝动了怒,赶紧说道:“太医院已请多位院士看过,目前胎像一切平稳,只是比预计之日会有所提前。”

    但建工司祭司石述忠却上前道:“皇孙能顺利诞下固然是大喜事,但皇族诞子的机密提前泄露则是另一回事。皇族血脉之机乃是我立国之本,此次诞子传得妇孺皆知,确实有失体统。”

    “所言正是!皇孙并未正式诞下,我王朝的威严岂能寄托于未决之事?”允昌帝正起身子,突然厉声呵斥:“岳同法!你掌管内务,所有皇族的起居照护都是你一手负责,此等信息泄露你脱得了干系?”

    这岳同法鹰钩鼻、深眼窝,头发浓密且凌乱油腻,煞白的面容中透着阴狠之色。而此时他的面色比平日更加难看。听到皇帝呵斥,岳同法赶紧跪倒在地。只听允昌帝继续问道:“血监司!泄露皇族机密该当何罪?”

    话音刚落,一个低沉的人声缓缓传来,竟让人感觉整个大殿都充斥着这个声音:“泄皇族之密者,轻则切指,再则截舌,重则斩首。”

    虽然分不清声音的来源,但自然是出自血监司祭司文觉非。文觉非个子不高但身形精壮,常年戴着金属面具,只露出下颚部分,也不见他嘴上有多少动作,声音却覆盖了整个大殿。在场各人武功各有高低,但也都知道这是以内力引起了整个大殿的共振,此等功力让人不寒而栗。

    “传我旨意,岳同法对情报机要管理不善,致皇族机密外泄,切两指,罚半年俸禄!另传旨都城守备:近日加强戒严,若发现造谣传密者,拔舌!”

    “臣领旨!”岳同法心知全天下已经把诞子之事传得沸沸扬扬,他身为皇城的内务总管也无法再作辩解:“金澜侍卫,借佩剑一用!”

    允昌帝知道岳同法的用意,也不加阻拦。身边的金澜侍卫见皇帝默许,就呈了一把配剑过去。

    只见岳同法右手麻利地接过佩剑,手起剑落,左手的小拇指和无名指应声掉落,血溅一地。

    允昌帝也没有见怪,反而鼓了几下掌:“你们都下去吧!”他挥挥手便令众人退下,只留下了石述忠。

    岳同法快步走出泊言殿,血跟着流了一路,正巧撞见迎面走来的拜岳谷主任允西,岳同法也不避讳,挥了挥血手:“允西大人。”

    任允西一见断了两指的左手,也便大体知道发生了什么。允西的声音沙哑并不洪亮,但每个字却准确得传入了岳同法的耳里:“连宫内诸多大臣都不知的确切信息,但民间比宫内传得都准,你觉得是谁放出的消息?”

    岳同法本就冤枉,经此一说幡然醒悟:“石述忠。”

    “我让拜岳谷的顶级工匠,给你打一副金手套。”声音刚传入耳中,却见允西已经走出很远。岳同法暗自佩服:“允西大人也就半年未见,内力竟比以前又强了许多。”

    殿上,只剩允昌帝与石述忠两人。允昌帝也收起了刚才的威严,缓缓躺坐皇位之上:“石祭司,先帝如何驾崩你可知晓?”

    石述忠听得皇帝突然谈起上一辈的皇族秘事,不由崩紧了神经:“先帝征战沙场落下了病根,听说后因旧疾复发而亡。”

    允昌帝呵呵一笑:“这种说法只是编纂出来为了掩人耳目,给百姓一个说法罢了,你身居皇族之侧多年,不会真信吧?”

    也不等石述忠接话,允昌帝继续说道:“先帝是双足溃烂而亡。”

    石述忠听后一惊,虽然早年听允征谈起先帝晚年病得很重无法下地行走,但真知道确切的死因后还是颇为惊讶。

    只听允昌帝继续道:“按照皇族宗法,皇长子必须诞下皇孙,”允昌帝停顿了好一会,“也就是必须诞下一个健康的男婴,皇长子才能立为储君。”

    “是的,陛下,这也是为了确保皇孙一辈的血脉可以延续。”石述忠心知皇帝急于立储,对石述忠来说他本人又何尝不想:只要石惜能诞下皇长孙,他也成了皇族的外公,以后长孙继位,等同是石氏的后人坐上了王位。但尽管如此,在言语中石述忠却不能表露半分:“我怒水王朝的皇族宗法,乃是王朝兴盛的基石。”

    “没错,按照皇族宗法,皇长子以外的其他皇子、公主逐个都送进了明威谷练功。你也清楚,进了明威谷就很难再继承皇位了。”允昌帝缓缓从皇位上站了起来,石述忠赶紧起身相扶,皇帝一手扶着石述忠的肩膀一手竟然脱下了脚下的足履:只见右脚掌上仅剩的三根脚趾已经溃烂变形,而缺失的第四与第五根脚趾显然是被截去了。

    石述忠大惊失色,没想到皇帝也染上了这烂腿的疾患,但没等石述忠开口说话,允昌帝继续说道:“述忠,如今这皇族诞子的消息已经传遍六大城邦,若再出差池,皇族的颜面也荡然无存了!”

    说完这些,允昌帝又缓缓坐回皇位:“这东南面的长公主,也就是聆风城主任允允一直自称‘一人之下’,野心昭然若揭;这西北边的皇叔,也就是奔云城主任道寻,是现今唯一的‘道’字辈皇族,其威望也不容小觑,”听着皇帝描述这血亲间的关系,一旁的石述忠大气都不敢出,而允昌帝此时的情绪显然颇为激动,只听他大声说道:“但吾儿任伏天才是当下皇族唯一合法的继承人。如果迟迟不能立为储君,那于江山社稷不稳啊!”允昌帝说罢,缓缓低下身子,用微微颤抖的双手将足履重新穿上。

    空旷的泊言殿内,君臣二人一时陷入了沉寂。

    过了片刻,石述忠定了定神:“陛下,请放心!”随后向着皇帝深深作了个揖:“皇长子吉人自有天相。”

    此时的皇长子伏天正在天水河下游逆流而上。他原本与辅左丞相龙仁青在临渊岛上执行任务,当得到长子妃石惜有可能提前一个月生产的消息,他赶紧启程火急火燎地往都城赶。

    临渊岛是怒水大陆以南海面最大的离岛。距离天水河出海口大约有三十海里。由于南部海域经常有海盗与敌国滋扰,左相龙仁青领命派驻在临渊岛上布置防线,同时也肩负了在岛上拓荒建城的任务。半年前,根据皇帝的旨意,皇长子伏天也被派赴临渊岛,协助左相共同执行任务。

    而此时的伏天一心只想快点赶到都城。在天水河上由南往北是逆水行船,船行得快不快主要看流水的阻力。不巧的是这些天不知为何,天水河的水流比以往要急得多。伏天兀自立在船头,心里也只能干着急:“按照现在的流速,我们什么时候能到君泊?”

    “报告殿下,估计要迟上两日才能抵达。”船上的掌舵回复道。原本从临渊岛到都城行船的时间大约是五日,这样的情况下可能得花上七日之久。

    “传令全体船夫不准换班不准休息,两班人马给我一起划!”伏天站在船头望着汹涌起伏的河面,心中记挂石惜,不禁陷入了往日的沉思。

    四年前,伏天刚满十八岁,他是无比厌恶这门与北方的亲事的。伏天去过北方,也在冰雪里守过古坝,气候恶劣不说,北方的饮食、风俗和宗法与南方迥异,这让伏天很不习惯。

    父皇要他迎娶北方姑娘,伏天当然是抗拒的。但石氏家族是北方最大的家族,手里掌握着矿石、木材、造船等王国根基,更为重要的是石惜是平遥古坝守备、冰石城城主允征的义女。

    自十年前平遥古坝保卫战以来,都城与北方的关系就比较紧张。都城也急需通过一桩婚事来修复与北方的关系。作为王国的继承人,伏天无奈之下只能应允了这场婚事。

    伏天本想着结婚以后,就把石惜冷落在深宫大殿里,反正都城里什么玩乐的都有,也不缺漂亮的姑娘。但当他第一次见到这个来自北方的女子时,却被吸引住了:石惜有比北方的雪更白的肌肤,却长着比南方姑娘更加精致的五官,而来自冰石之城所赋予的古朴自然的气质中又透着坚毅和勇敢,这与都城中皇宫贵族家姑娘的气质完全不同。

    当他与石惜的第一个孩子在出生第二天就夭折后,看着石惜哭得梨花带雨的样子,伏天不禁心生怜悯:一个在北方自由惯了的姑娘来皇宫生活本就不易,更难能可贵的是石惜深受都城百姓的喜爱,帮他分担了许多皇族子嗣应尽的职责。由怜生爱,从那以后伏天渐渐为石惜倾心,再也没有了刚结婚时候的厌恶之感。

    而令人惋惜的是,皇族的血脉似乎受到了诅咒,伏天与石惜诞下的第二个孩子依然是一个死婴,这让石惜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之中。

    让伏天钦佩的是,石惜依然鼓足勇气怀上了第三个孩子,而且据太医院之前传来的消息,胎儿一直都很正常。

    正想得出神时,脚下行船剧烈地颠簸了几下,这让伏天又回到了现实之中。刚才突如其来可能早产的消息让他措手不及,他原本计划是在十天以后再返回都城。他心知现在的都城暗潮汹涌,石惜和即将出生的孩子都需要他的守护。

    伏天望着天水河波涛汹涌的水面,暗自祈望着天水河神的庇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