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怒水恩仇录 » 第十三章 血橡会议

第十三章 血橡会议

    澜堡内的御花园占地三十余亩,虽然面积不大,但其中囊括了王国各地供奉而来的名贵花木,再加上安排了数名专业的工人修剪打理,这花园之中的色彩搭配巧妙、斑斓夺目,植物的造型也是层层叠叠、优雅舒展,步入园中可谓一步一景,尽显皇族的精致与气派。

    此时正值午后阳光明媚,御花园中却寥无人迹。这几日皇城之中接连有大事发生,想必少有人会有赏玩花园的闲情逸致。

    石离立在御花园正中的巨型榕树之下,心不在焉地打量着周围的景致。她一改往日粗放的着装,此时身着一条用银饰镶边的白色长裙,胸口戴着父亲给她的蓝宝石项链,褐色的头发用发髻盘出了精致典雅的造型,颇有一番贵族小姐的风范。而为了表达哀思,石离的手臂上依然缠着一缕黑纱,但与她今日的打扮倒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石离抬起头打量着身旁的榕树,这榕树盘根错节,主干大约需要七八个成人才能环抱。再定睛一看,她发现树干之上钉了一块精致的金属牌子,上面写着“恭祝允昌皇帝万寿无疆”,下面的落款竟是父亲石述忠。

    “这定又是父亲从北方深山之中寻觅来为皇帝祝寿用的礼物。”石离心想着,这巨树从北方运到皇城不知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父亲在这方面可谓是煞费苦心了。

    “御花园的榕树颇为显眼,且又产自北方,在此约见姨妹,想必再合适不过了。”石离忙一转头,只见皇太子任伏天已经行到跟前。不同于葬礼当日颇为落魄的形象,伏天此时身着彰显太子身份的鳄爪金袍,从头到脚焕然一新,立于榕树之下显得玉树临风、器宇不凡。

    “太子殿下。”石离根据宫女传来的口信,与太子伏天约在御花园碰面。伏天在口信中要求严格保密,尤其不能让石述忠知晓。而石离犹豫再三之后,还是独自依约来到了榕树之下。

    “常听石惜说起你,见到本人之后倒是比她描述得更加清秀。”

    听到太子的夸赞,石离脸上微微一红:“太子殿下谬赞了。”

    伏天继续说道:“这几年你姐妹两人一直都没有见面,个中缘由我也听石惜说起过,”石离知道太子说的是姐姐代她赴婚之事,不由得脸上又是一阵发烫,而伏天依然自顾自说道:“但石惜过世之前,你能陪在她的身边,见上最后一面,也算是不幸中的幸事。”说到此处,伏天叹了口气,显然是感叹自己没能见上爱妻最后一面。

    听闻此话,石离心中不由得一惊。石家父女两人对石惜生产当晚的详细情形一直都是讳莫如深,石述忠更是周密地准备了一套“官方说辞”来对外公布,这套说辞之中自然没有提及石离在场。此时,石离略有一些慌乱地解释道:“太子殿下,当晚我并没有……”

    “姨妹,你不用解释,当晚的情况我已经听岳同法讲了,你就在她的身边,”伏天打断了石离的话头,没让她继续说下去,“我只是想知道,石惜去世当晚都发生了什么?她走之前有没有跟你说什么?”伏天突然之间提高了嗓音,一旁的石离本就心虚,此时面色更是煞白。

    伏天似乎感觉到自己有些过激了,于是稍微缓和了语气:“姨妹,我毕竟是她的夫君,我想知道她当晚都经历了什么。”

    伏天说得真切,石离倒也无法再找托辞:“当晚姐姐难产,情况十分危险,万不得已之下,父亲只能选择了剖腹产子的办法”,石离生怕伏天有所误解,赶忙又加了一句,“院士跟我们说,当时的情况能救下孩子已经是万幸……”

    “可奇怪的是,当晚负责接生的院士一个个都没了音讯,我让金澜卫调查了许久,都寻不到踪迹,石家小姐,你知道院士都去了哪里吗?”

    “听父亲说这些院士办事不力,没能救下长子妃,都发配到远方参军戍边去了。”

    “可父皇那里却是嘉奖了太医院及相关的院士,理由是接生有功,这与发配参军的说法可是有些矛盾啊。”皇长子伏天显然在约见石离之前,做过细致的调查。

    石离一时语塞。她自小在北方长大,性子直爽,自是没经历过皇城中的尔虞我诈。对她来说,何尝不想将当晚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找人倾诉一番。但其中既牵涉皇族的血脉传承,又关系到父亲的身家性命,这种种缘由让她如鲠在喉。

    伏天见石离游移不定的样子,料定其中另有隐情,但又转念一想,石离刚失去至亲的姐姐,与自己可谓是同病相怜,再看她与石惜颇为相似的形态样貌,伏天心中不由得生出怜惜。他寻思,对眼前这个姑娘倒不可采用过分强硬的手段。

    于是伏天话锋一转道:“这根玉髻是临渊岛上特有的玉石打造的,也是我在岛上垦荒的过程中偶然所得。此种玉石质地坚硬,但温度却会随着体温而变化,是颇为难得之物,”说着伏天从贴身的衣袋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根雕工精细的玉髻,这玉髻随伏天历尽艰险,能完好无损地保存到皇城实属不易,“这原本是带给石惜的礼物,但现在她也用不上了。你姐妹二人的形貌本就相像,我想着将它转赠于你,是最合适不过了。”说罢,伏天将玉髻用丝绸精心包裹,紧接着他握起石离的双手,塞进了她的掌心之中。

    突然被伏天握住双手,这让石离吓了一跳。她本能地挣脱了一下,但伏天握得颇为紧实,却没能挣脱开去:“太子殿下,此物万分贵重,小女收不得,还是请您留在身边,也算留个念想。”

    “赠于石家的姑娘,也算帮我了却一个心愿,姨妹切莫推辞。”说罢,伏天抽出双手作了个揖,也不再理会石离作何反应,自顾自转身离去了。

    留下石离独自一人立于榕树之下,手里攥着原本属于姐姐的玉髻,方始惊觉这玉髻之上竟还留有太子伏天的余温。望着伏天远去的背影,石离突然感到甚是愧疚:“他虽贵为太子,但竟然无法知晓自己有一个亲生的女儿流落在外,想来确实颇为残忍。”

    泊言大殿之上,一张巨型的橡木长桌置于殿堂正中,桌子长约三十余尺,是由整块远古橡木制成,颜色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暗红色。据说当年开国皇帝与各大城主歃血而盟,集众人之血染红了整块橡木,制成了这血橡长桌。而血橡会议是皇族内部的最高规格会议,仅有皇帝本人、各大城主以及文氏魁首有资格参会。

    此时皇帝任允昌在长桌头首正襟危坐,太子任伏天、血监司祭司文觉非以及各大城主分居两侧。皇子只有在成为储君之后方能列席会议,因此任伏天也是第一次坐在血橡桌前。

    “诸位城主难得相聚一堂,近日王国之中有几件大事需在血橡会上议一议,”会议一般由皇帝主持,而任允昌也不客套,直接抛出了第一个议题,“永乐大坝竣工在即,需要任命一位大坝守备,诸位意向如何?”

    永乐大坝是允昌皇帝继位以后,举全国之力干的第一件大事。大坝位于天水河中游,连接起了君泊城与拜岳谷所在的两片大陆。大坝的规模虽远不及平遥古坝,但从破土动工至今,也已经整整修了十八年,期间耗费的人力数以百万计,怒水大陆几乎三分之一的成年男性都参与过大坝的修筑。

    修筑永乐大坝的缘由,对外来说无非是防洪抗涝、引水入渠,同时能够以桥梁的作用加强君泊与拜岳两大城邦的联系。

    但对于允昌皇帝来说,永乐大坝的意义更加深远。天水河上游的平遥古坝名义上为皇城所有,但实际控制在冰石城手中,一旦平遥古坝开闸泄洪,位于中下游区域的城邦都难逃洪涝的侵袭。而永乐大坝恰是在天水河的中游位置筑起了一道屏障,可以帮助君泊城在内的中下游大部分城邦抵御北方的洪水。

    此外,天水河是王国水运的主要航道,而永乐大坝则是掐住了南北往来的咽喉。不论是北方的船只南下,还是南方的船只北上,势必都要经由永乐大坝这道关卡。掌握永乐大坝,就等于掌控了王国的主动脉。

    在座的各大城主岂能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只听镇远大坝守备、巢沙港城主任允霄说道:“这大坝的管辖一般都遵循就近的原则,石城城主管理平遥坝,而我管理镇远坝,无非都是因为地理相近、方便照应,”镇远大坝位于天水河南端的入海口,距离巢沙港也就二三十里,正因为此,历代的巢沙港城主都兼任镇远坝的守备,“永乐大坝是天水河上的第三座大坝,与拜岳谷相去不远,我建议参照前两座大坝的旧例,这守备就近由拜岳谷主任允西担任。”任允霄心知自己已是镇远大坝的守备,不可能再兼顾永乐大坝,不如就卖个人情给隔壁城邦的任允西,以后船只往来通行也可行个方便。

    “奔云城主任道寻是咱们的皇叔,辈分最高且为人公道正派,深受王国子民的景仰,依我看,这永乐大坝守备的人选,非道寻城主莫属。”冰石城主任允征心知永乐大坝主要就是用来钳制北方,而奔云城与冰石城同处天水河上游,若大坝可以掌控在北方城邦的手里,总好过落入旁人之手。

    “哈哈,论辈分,在座的诸位谁高谁低,一时半会未必理得清楚哩,”说话的是聆风城主任允允,只见她脸上的皮肤光洁细腻,完全看不出已经年过五旬,“我家弟弟用十八年修筑的大坝,你们说会轻易交于他人之手?”

    语惊四座。一来是长公主任允允称皇帝为“我家弟弟”,让众人尽皆错愕。二来是任允允这话仔细想来,却是话糙理不糙。

    此时在座的众人尽皆将目光投向任允允,都在等她把话说下去。

    任允允看了一眼坐在血橡桌头首的皇帝任允昌,然后不急不慢地说道:“在场诸位中,最合适的永乐大坝守备人选,当是新任太子任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