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从零开始在诸天旅行 » 第2章 二月二,龙抬头

第2章 二月二,龙抬头

    “哦...易小兄弟也是武师?”叶问略微诧异,心里面拿捏不准易渊是来做什么的,但还是笑眯眯地说。

    “不,我是个学生。”易渊摇摇头说:“将来我可能会踏足更多危险的地方,所以我习武是为了自保,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我还会保护一下别人。教我功夫的那个人告诉我,咏春最能打的那个人叫叶问,所以我来了。”

    叶问尴尬地笑了笑,说:“小兄弟过誉了,不知道小兄弟以后要去哪里?”听上去还行,就是不知道这个人身上有没有带什么麻烦。

    “读书人,行万里路,看万卷书。以后总得去看看,可能是日本,可能是英国......我看不惯有人做了强盗,杀人放火,还把自己包装地高高在上,所以可能还得说些大家都不乐意听的话。”易渊笑着说:“学点武艺傍身,到时候遇上麻烦,自己也能自保。这次来佛山,一是为了找给地方安心备考,二是,还请叶师傅教我武艺。”

    “......”叶问沉默片刻,说:“你且先随我来。”

    易渊拉着行李箱,被叶问带到他的临时住所。叶问在厅堂里问易渊会什么,易渊摇摇头说不出来。只能说:“我只是会,要说,说不出来。我对咏春的了解仅限于动作。”

    听见易渊这么说,叶问略感失望。此刻他已经不对易渊的水平抱什么希望了,只是点点头说:“你和我搭下手,我看看你会些什么。”

    易渊摆了个摊手的架势,向叶问攻去。

    叶问应对易渊的攻势轻而易举。易渊给他的感受就是拳头软绵无力,出招慢如蜗牛,马步一碰就散。为了配合易渊,叶问也只能好心的放海,配合易渊的力道和速度。

    但是令他惊诧的是,易渊的出招却异常稳重扎实,马步与他盘根交错,往往能正确地应对叶问的发力,摊、傍、伏三手信手拈来,消打之间,竟然可以勉强应对自己的反制。叶问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了冷静,仿佛深不见底的渊河,一招一式,看似潇洒,实则处处留有余地,千八百个心眼子包藏在里面。叶问在一招一式之间,看见了自己的风格,但渐渐的,易渊的个人色彩越来越浓,出招习惯也越来越偏保守和具有欺骗性。

    叶问尝试主动进入他的招式陷阱,抓住机会的易渊眼前一亮,攻势顷刻间变得如喷薄的烈火般迅烈,但叶问微微一笑,稍微速度一快,易渊的攻势瞬间被压得无法喘息。叶问本来想乘胜追击,没想到易渊一个借力,放弃了攻击,和叶问拉开距离。

    不到两分钟,此时此刻的易渊已经感觉自己快要无法呼吸。

    不真的面对叶问,是无法感受到那种来自技巧、速度、力量、经验等全方面地压制的恐怖压力。易渊已经拿出自己全部的精神来应对这场试验了,但是面对叶问中规中矩的轻微反制,易渊也感觉自己找不到任何破绽。

    “你习武多久了?”叶问忍不住问。

    “......”易渊没敢说和你现学的,只能是:“几个月吧。”

    叶问瞪大眼睛,张开嘴赞叹:“天纵奇才啊。“

    “如何,叶师傅,我够不够资格,当你的徒弟。”易渊即便在大口喘气,还是笑着说:“我一不争勇好斗,二天赋奇高,三尊师重道。如若叶师傅收我为徒,我绝不会令叶师傅失望,定当勤学苦练,帮在全世界咏春开枝散叶。”他说的全世界,不是叶问理解的全世界,而是全部异世界,当然这个没必要特意解释。

    “哦——,你要教外国人?”叶问眼神古怪地看着易渊,说:“你不知,武不可轻传,更别说外国人了。”

    易渊点点头说:“如果是别人,我可能不会这么说。但是叶师傅,没关系。如今时代不同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在不断变得紧密,彼此之间的文化竞争也是国际竞争的一部分。而咱们的武术,不仅仅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的瑰宝,还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力。与其秉持一门一户,在看不见的地方消亡,还不如在全世界开枝散叶,让外国人好好看看,我们的武术,究竟有什么样的文化底蕴,又有什么样的魅力。让全世界想起武术,就想起我们华人。其他人或许不懂,但我想叶师傅能明白我说的东西。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我说这些是出于我是一个华人的立场,而这,也应该是全体武师的事情。想发扬光大,必须得有真的有本事的人站出来,虽然那个人......不会是我,毕竟我有其他的事情要求做。”

    “......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叶问的徒弟了。”叶问笑了起来,欣慰地说:“有你这般见识,我还有什么理由好拒绝的。明天办一下入门仪式,我倾囊相授。”

    易渊抱拳,郑重道:“谢师傅!”

    要取信于人,不可避免地需要一点欺骗。即便挑叶问喜欢的说去博取认同,但是有一些东西易渊也是出于肺腑,并非说单纯为了学艺。从今天开始,易渊也会拿出态度,至少得让叶问满意。

    易渊不入武林,叶问也就没有大张旗鼓地办收徒大会,仅私底下办了下仪式。易渊递完茶就算拜入师门了。叶问给易渊讲了一下师门的来历,随后便给他安排训练计划。了解到易渊学地东一榔头西一榔头,也从来没有打磨过身体,便给他安排了从头开始的系统训练。打法什么的,反正就是一教就会,还能举一反三,那重点就是打磨身体,教导易渊在拳法融入自己的道理,感悟拳理的境界。

    叶问能感受到易渊的问题,他的打法如同在进行一次精心的算计,投入了太多心力。这在前面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技艺到了头,反而开始得最求“无”的境界。也就是老一辈常说的形随意动,不拘于形,才能千变万化,应付地来世间的万般拳法。

    在叶问和易渊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易渊的说法是:“我懂的打法就只有咏春的,我不知道对面会怎么和我打,所以我只能先保护自己,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引导对面出现破绽,再用最迅猛的攻击对对面造成最高的伤害。这种理念我称之为博弈。”听易渊这么说,叶问就懂了,要采众家之长。易渊不是从小练武的人,所以说对与其他拳术交战的理解等同于白纸。薄弱的积累,还企图追求“无”的境界?办不到的,硬来的结果就是连架都不会打了。于是叶问也开始学没事带着易渊去看别人打架,回来后校考易渊看懂了多少。结果是叶问现在看易渊和看神仙一样。

    时间过去了几个月,在开拓之力的潜移默化下,易渊的身体强度也在一天天地快速强化。他的赘肉几乎消失殆尽,肌肉也有了明显的线条。精气神饱满,反应速度是以前的几倍,气力和速度也大幅提升。易渊感觉现在的自己可以打几十个以前的自己。

    长期保持着早上读书,顺便和请来的先生学一些传统文化,下午和晚上锻炼身体,炼完洗漱睡觉的作息,易渊终于被叶问赶出家门。叶问对着他说:“你天天把自己关在里面,不是读书就是练武,长此以往,小心闷出病来,今天一天不准你待在夹家里面,给我出去走走。”

    易渊无奈地和管家大叔对视一眼,说:“那我晚点回来,旺叔,记得给我留个门啊。”

    “去吧去吧。”旺叔笑着说:“小年轻多出去看看,学问是做不完的。”

    摆手道别,易渊打开折扇,上书“书生意气”,上身黑衣金绣竹,束腰带,下摆盖住一副宽松的束脚白裤,以及一双软底黑色布鞋,脑后束着小马尾,一副公子气派。旁人一看,霍,有钱人,霍,练武的,再看折扇,唉,这不会是读书人吧。在佛山待了几个月,见过易渊的,都为他那些跨时代的衣着风格感到眼前一亮。

    易渊其实很喜欢玩,但是也他喜欢一次性把要忙的事情忙完后,再大玩特玩。所以说他才会长时间地待在叶问家,为的就是先把高中的课本学通透了,再出来玩。不过在这么多时间的高强度学习的情况下,实际上易渊也学地差不多了,后面都是在巩固复习,现在既然被叫出来玩了,那学习姑且到这边告一段落吧。接下来,也该到见识天下英雄的时候了。

    过段时间,中华武士会的会长宫羽田会到佛山鹰嘴沙的共和楼,办一次退出江湖的大会,打算在南方挑一个有地位有名望的武师,送他一场名声。这种事情他在北方也办过一次,为的就是给新人出头的机会,同时也是为了促进南北的武术交流。算是一个为了中华武林鞠躬尽瘁的老前辈了。

    1936年那会,共和楼是全广东第一个装上了电梯的堂子,因为满堂贴金,大家就都唤它金楼。在不懂行的人看来,这里是太子进太监出的销金窟,但在武林人看来,也是这两广的英雄地,其中有不少深藏不露的高手。

    此刻正逢风云际会,那正当是潜龙抬头,出渊腾飞的时候。易渊看向金楼的方向,嘴角含笑。

    来,让我见识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