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农家穿越生存实录 » 41.脸面

41.脸面

    快到中秋,春晓一家忙得不可开交,连小郎都被抓来烧烤炉了。圆玉忙着赶做月饼。

    三郎忙着和吕娘子的伙计一起送月饼。

    春晓则忙前忙后的,像个陀螺。

    整个同安村这半月来,被笼罩在一阵又一阵的饼香中,惹得不少商队驻足。

    实在没办法,小郎和晚玉也得到前面茶棚帮忙收拾桌子和洗碗了。

    这天到下午了,小郎去给容氏熬药了。王大婶看茶棚暂时也没什么人,就对晚玉说:“乖晚玉,婶婶有事要回家一趟,你在这里看着,有客人你就先招呼一声,我马上回来的,你年纪小,不要碰茶壶,茶壶烫。”

    晚玉自然是很乖巧地点头了。

    李锦川到的时候,就是看到一个比灶台高一点的小姑娘正在茶棚里忙活,看见他和乐山走进来,忙迎了上来,“客官,请往里面请。”

    一副小大人的模样不禁让人发笑,乐山问:“怎么只有你一个人在?你家大人呢?”

    “婶婶回家,一会就来,客官您要点什么?”

    乐山看向李锦川,锦川没有特别的表示,便说:“你来壶茶,来两碟点心就好了。”

    虽然王婶婶说要等她回来再拿东西给客官,但晚玉想了想,还是觉得不能让人等太久,便想着去拿茶壶。

    “哎哟,祖宗,”乐山连忙上前帮忙,“我自己来就行了,你可别烫到自己。”

    他放下茶壶,看到晚玉又挣扎着要去揭蒸笼的盖子,忙又过去帮忙拿起盖子。

    “谢谢客官。”晚玉将点心拿起来,示意乐山放回去。

    乐山只觉得好笑。

    主仆二人并不是太饿,锦川还是想将事情交代得更清楚一些,“现在这边的铺子,邓掌柜已经接手了,需要找一家妥帖的镖局……”

    两人在聊着,一个鼠头鼠脑的少年慢慢地摸了过来,看见茶棚里就两个客人在喝茶,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在给灶上添柴火,不由得心里暗喜。

    他大啦啦地走进来,说:“这就是三郎家开的茶棚啊?生意也不怎么样嘛。”这人显然就是郝二郎,他一直听说三郎家开了个茶棚,还想着看他们笑话,等他们亏本了,连剩下的几亩田地都要过来,结果过去了快两月,居然听说越来越好,还请了人帮忙,所以他今天特地来看看,说不定能赚上点便宜。

    也是他运气好,茶棚里一个大人也没有。

    晚玉不认识他,便上前像刚刚一样招呼他,“客官请里面坐,客官要点什么?”

    “嗤,”郝二郎不耐烦搭理她,“一边去。”他径直去掀蒸笼的锅盖,也不怕烫,捏起一个小笼包就往嘴里送,烫的他一把扔掉锅盖,“哇哇”叫唤,“你这个贱蹄子,居然不告诉我这个这么烫,想烫死我啊!”

    他边捂着嘴巴,一气之下就想一巴掌甩过去,却让乐山眼疾手快地抓住了。

    “放手!你知道我是谁?”郝二郎蛮横着。

    “我管你是谁!”从门口走出来的春晓手里还拿着一一个簸箕,她随手将簸箕放到桌子上,先是看见了李锦川有几分惊喜,声音放缓了,“李公子,您今天来喝茶?”又看看郝二郎,不好意思地说:“抱歉,我先把事情处理了再说。”

    “我管你是谁,想到我家来撒野,是真不怕村长捉你去土地庙吗?”春晓是一点都不怕,别说她知道边上坐着的李锦川身手了得,单单是她院子里也有七八个人在干活,难道害怕打不过一个人在?

    她上前将吓坏的晚玉搂到怀里,“晚玉别怕,乖,你去找小郎哥。”

    “臭丫头,有你这么对二哥说话的么?”郝二郎舌头有点被烫到了,说起话来有点大舌头。

    原来,这个就是那个好吃懒做的郝二郎啊。春晓打量了他一番,虽说比三郎大了两岁,但个头却便不过,但三郎长身玉立,一副疏朗豁达的模样,哪里像眼前这个堂哥,挤眉弄眼的,一股子小家子气,说来也真奇怪,郝家的孩子都长得好,为什么这郝二郎就好像是抱错了的呢,整个人又黑又瘦,像是个病痨一样。

    春晓哪知道,这郝二郎白天都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晚上却是精神百倍,几个村子里哪设有赌局都清清楚楚。

    她冷哼了一声,“二哥,我们家忙得脚不沾地,没见二哥,我家之前差点连第二天吃饭的米都没有,也没见二哥,我茶棚开了两个月没见二哥……这个时候,自己倒把自己当二哥,不客气地又拿又吃?”郝大伯是长辈,她不好撕破脸,但郝二郎算什么,难道奚落一番还要斟酌?

    有意思,李锦川绕有兴趣地看着面前个子不高的姑娘,那股子劲,却是有两米高……这样的女子,放她到哪个地方都不怕她跪被欺负吧。

    “你,你,你,”郝二郎气得说不出话来,“我们家帮衬你们那么多,你居然这样说话?”

    帮衬?春晓敛下眉,就是请来帮个忙都张口工钱闭口工钱的,连村里普通的邻居都不如,也亏他们说帮衬。

    春晓不怒反笑,“好吧,二哥,以前的事我不记得了,那么,我想问问,这两个月,你们是帮了我们什么?”

    之前他们家帮衬了,家里不仅没有余钱,连余粮都没有。现在倒是没有帮衬了,反倒他们家倒起来了?虽然这有春晓的功劳在,但三口之家,十亩田地,怎么会连饭都吃不起?

    她听小郎说,每年耕种的时候,三郎总得去帮大伯家干完他们地里的活,大郎和二郎才会来他们家的地里忙上几天,而那时候往往已经到了春末,别人家田里的苗都要施第一趟肥了,他们家的秧才下田……收成能好到哪里去?

    “二郎,”王大婶听到声音赶过来,“你在这里干什么?想吃茶,不懂得好生说啊?”这段时间因为郝大伯,她在村里也受了好几次的冷脸,自然不高兴的。

    郝二郎见帮腔的来了,气愤地一跺脚,“好,你们等着!”气呼呼地走了,应该是要回去告状的。

    春晓不怕他告状,因为她做的点心,基本每一份都让小郎给郝奶奶送过去过。但因为郝大伯家给他们使脸色,她就懒得送过去。

    她还想,按照那天见到的郝春丫的模样,应该会来茶棚要吃食啊,居然没有。当然,春晓是不知道郝大伯在家三申五令,家里谁要敢来茶棚跟三郎家要吃食,他就打断谁的腿!

    三郎家居然不听他的,自作主张开店,还在那么多人的面前打他的脸,让他下不来台,他岂能放过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