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宋龙廷 » 第三十九章 朕御驾亲征行不行

第三十九章 朕御驾亲征行不行

    战死最多的还是刀兵,没办法,这就是战争的残酷性。

    两个大刀兵,两个短刀兵虽然配合比较默契,但是敌人太多了。

    而且辽人也有弓弩,冲在最前面的禁军大部分战死,几乎没有受伤的。

    侍卫亲军和端王护卫冲上来,总算是帮着禁军缓和了一下。

    短短半个时辰,宋军伤亡了一半多,仅仅战死的士兵都有700多人。

    辽兵也战死了300多,受伤100多。

    双方算是打成了平手,可是,宋军这时也到了强弩之末。

    禁军剩下的兵卒只有100多人,侍卫亲军已经有很多兵卒开始逃窜。

    这个时候,蔡卞竟然出了一个昏招。

    为了端王的安全,蔡卞带着100多贴身侍卫掩护着端王,先跑了。

    不是不能跑,先走也是正常的一种策略。

    但正是最关键的时候,端王这一跑,侍卫亲军、护卫全部都跑了。

    剩下的禁军100多人,几乎全部战死。

    侍卫亲军战死257人,护卫战死132人,这就是现场的尸体数。

    战后,仅有三名禁军被当地驻军所救,回到了京城。

    也就是他们,朝堂才知道了端王失踪一事。

    是的,失踪了,端王、蔡卞以及他们的护卫全部失踪了。

    五天后,接到童贯禀报的时候,赵佣被震惊的无法言语。

    “官家,臣有罪,臣的消息晚了。”

    “先不说罪,到底是怎么回事?”

    赵佣最烦那些什么都不说,先请罪的毛病。

    隔着上千里,能怪谁。

    “辽人在边界屯兵20万,这些兵卒时间久了,都不安分。”

    “谁知道这么巧,辽人小部队正好跟端王他们碰上。”

    “详细情况怎样?”

    “辽人现场留下了537具尸体,我们现场战死的士卒有千人。”

    “后来周边又发现了300多具尸体,都是被辽人骑兵追杀的。”

    童贯小声禀报,不敢有一丝隐瞒。

    赵佣脾气童贯已经渐渐摸清楚了,这个官家现在越来越阴冷了。

    “禁军的尸体都运回来了吗?”

    “全部运回来了,兵刃也都拿回来了。”

    “辽人应该有察觉了,我们在练新兵,相关情况必须尽快摸清楚。”

    “是,官家,我马上安排人去做。”

    “把证据搜集整理好,要辽人把端王他们还回来。”

    赵佣思考了一下,这事必须有态度,而且要强硬。

    但是殿前小会,几位重臣竟然是异口同声,不能提。

    “官家,我们现在跟西夏打得正激烈,可不能跟辽人再起争执。”

    “是的,官家,辽人可是有20万大军,我们,我们不能去啊!”

    “官家,我们不能着急,只要把西夏战事打完了,我们再跟辽人周旋。”

    ......

    这次,不管是章惇、苏辙还是蔡京、韩忠彦,甚至连李清臣这些大臣全部都反对。

    赵佣差点气乐了,做戏呢,这么一致。

    “不打?”

    “全天下的人都会说,是我把亲弟弟送给辽人杀的。”

    “你们的意思,这个骂名,我背了?”

    赵佣懒得跟这些老朽掰扯,都什么时候了,还在这鬼扯呢。

    确实,现在不是打的时候,但已经退无可退了。

    再说,辽人死伤这么重,他们会善罢甘休?

    “辽人如果南下要我们赔偿,给是不给,给多少?”

    几位大臣面面相觑,是啊,辽人要是不愿意能怎么办。

    “我们还能拿多少钱出来?”

    “要是有钱,我宁愿把钱招兵去跟辽人干!”

    赵佣站起身,凶狠很的说了一句。

    半年了,赵佣的身体好了很多,不但长高,还壮实了不少。

    “朕决定了,朕要御驾亲征!”

    赵佣一句话,把所有大臣都震惊了。

    “官家,官家,不可,不可!”

    “官家,不能去啊!”

    “官家,江山社稷为重!”

    ......

    几位老臣全都跪下了,满脸的泪水。

    “你们不用劝,劝不住了,不管怎么样,这次一定要跟辽人打。”

    其他老臣不知道,赵佣知道,现在辽人就是虚张声势。

    他们为什么派20万兵卒屯在边界,其实是怕宋军打过去。

    耶律宏基也快完蛋了,已经60多岁,垂暮老人而已。

    再有,连续的国内动荡,辽国不但兵力不足,能打的大将也不多了。

    要不然,也不会在20多年后,跟北宋相同的命运。

    “官家,我们,我们哪里还有多余的兵力?”

    章惇无奈,这个官家是不是有点疯癫了。

    “禁军3万,侍卫亲军3万,虎翼军、雄武军各抽调5万。”

    “兵不在多,而在精,有这16万军队,足够了。”

    这段时间,赵佣带着苏辙、韩忠彦对禁军进行了彻底改编。

    军队是皇权最宝贵的依仗,大臣们都不敢轻易插手。

    京城八十万禁军,其实只是称谓,有很多厢兵在中间。

    说起真正的禁军,也就是皇城内的禁军,只有不到五万人。

    按照赵佣的理解,守护皇城的禁卫军就是俗称的御林军。

    京城内的部队,就是卫戍部队,城外的则是野战部队。

    只是还没有来得及更改,仍然是原先的叫法。

    赵家的祖宗,有很多奇葩,就算是禁军,都有很多名字。

    是那么龙卫军、虎翼军、雄武军,等等。

    韩忠彦回京后,赵佣已经做了安排,大部分禁军按照内宫禁军的制式进行了改编。

    侍卫亲军交给了孟同,完全是一样的改编。

    一都100,一营500,一厢2500,一军12500。

    五军总共有6万人,不过不管是禁军还是亲军都不能全带上,一半正好。

    虎翼军,就是原先的禁军一部分,赵佣把这些城内的部队全部改成了虎翼。

    他们的编制又有不同,一都200人,一营1200人,一厢7000人,一军40000人。

    这支部队的主官是武将世家之一的高家旁支,高太后侄孙,高广福。

    完全名声不显的一个人,仅仅是一个副指挥使。

    这还不是关键,最主要的一点,他是高太后的侄孙。

    谁不知道,赵佣对高太后的怨气,恨不得废了高太后的所有赏赐。

    高家的人现在都不敢主动冒头,生怕被官家惦记了。

    所有人都想不到,怎么会用这个人,难道是有其他意思。

    说起来,还真是赵佣的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