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宋龙廷 » 第四十章 就是要拼命打一下

第四十章 就是要拼命打一下

    岳飞传提到了一个人,开平王高家传人高宠,岳飞的爱将。

    历史证明,这个大将是虚构的,查无此人。

    但是也有野史记载,高家确实有大将参与了抗金,只不过是个中等军官,是高家旁支。

    高世宣,刘延庆的爱将,赵佣私下认为,此人应为高广福之子。

    杨家也有,说是杨令公的九世孙,杨再兴。

    应该说,世家大了,百年过去,旁支不知有多少,根本不可考。

    高家其实也是,单单是前五代,就有上百个兄弟开枝散叶。

    现在都到了第七代了,哪里还能说得清,又能查得清。

    不过,这些都没有关系,只要能打就行。

    这个人说起来,还是刘延庆推荐的,说是禁军重难得的一位战将。

    刘延庆的推荐,赵佣肯定信,比刘延庆还牛,那怎么可以放过。

    还是赵煦做得过分了,因为高太后一人,迁怒了这么多人。

    赵佣可不管这些,只要能干活,不管是谁的人,都用。

    刘延庆也就是因为看出了这点,才敢把高家举荐了出来。

    赵佣这次是铁了心要去打仗,甚至举出了真宗的案例。

    “章相,当年寇相力谏真宗御驾亲征,这次难道要退缩?”

    章惇一下子被问住了,是啊,自己也是宰相,怎么能退缩。

    可是时间不同了,环境也不同,御驾亲征能行吗?

    这时最先反应过来的竟然是苏辙、蔡京。

    两人几乎是同时,扬起头,说了最豪气的一句话。

    “官家,臣愿跟着官家去跟辽人决战!”

    两人这一说,章惇、韩忠彦、许将、林希等人愣在了当地。

    赵佣回到后院的时候,皇后一脸愁容。

    “官家,臣妾不是要劝你,但是御驾亲征这事,臣妾还是不放心。”

    “你不用担心,我御驾亲征,就是要吸引朝堂的注意力。”

    “我走之后,会让十三弟监国,你在后宫什么都不用管。”

    孟皇后也愣住了,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怎么扯到赵似身上了。

    “现在有皇子的消息不能传出去。”

    “外面有我,京城有十三弟,相信所有人都不会注意你。”

    虽然这点不是主要原因,但是赵佣有自己的思考。

    这段时间,京中实际上有潜流,所以赵佣准备做个大的。

    “章相留下来,蔡京也会留下,他们两个至少对皇家比较忠心。”

    “太后那里,我去说,端王失踪,我出面,她说不出什么。”

    孟皇后总算是把所有的情况捋清楚了,皇上所谋深远。

    “孟同不会跟着去,他留在宫中,如果有紧急事情,可以找他,朕留下了密旨。”

    赵佣真没几个能相信的人,孟同是皇后的亲哥哥,应该能信任。

    其实不单是皇后惦记官家,就算是平常百姓家,也是一样。

    京城马上开始了准备,到处是忙碌的身影。

    但是如果走到跟前,就会听到每家每户屋里传出来的哭泣声。

    谁都知道,这是上战场,哪有不死人的。

    往年,只要是上了前线,死伤的最少都有一半以上。

    京城这次差不多有10万人出征,死伤五万,几乎是家家戴孝了。

    几大世家很清楚这次北征的重要性和残酷性。

    李成梁、姚师闵、潘旭、王署、韩进等30多个武将门庭的子弟同时在队伍中。

    王斌带着一厢队伍跟在赵佣身边,作为警卫。

    蔡京的儿子蔡攸、章惇的儿子章援则是跟在另一支队伍中。

    这支队伍不在编制中,内部名称叫雷霸。

    他们一营只有300人,分成5个都,每都60人。

    十个营总兵力3000人,一直跟在官家的大队后面,非常神秘。

    整整耽误了半个月时间,大军才出征,浩浩荡荡,好不威风。

    但是只有苏辙和领兵大将军折可行知道。

    赵佣紧急召回了在河东路的大将军折可行,作为本次的统帅。

    这也是和几位朝臣商讨的结果,京城的大将文官偏多。

    虽然大宋有很多文官可以上战场,但是那是没办法,有现成的大将,为什么要用文官。

    苏辙、韩忠彦强烈建议调折可行回来。

    盘算了一圈,只有折可行在河东路备战,没有和西夏激战。

    双方现在正在激战的地点在河湟,就是现在的青海、甘肃一带。

    跟陕西、山西北部,距离太远了。

    所以即使那边打得再厉害,短期内也不能把这边得部队调过去。

    折可行接到旨意的时候,也吓了一跳,以为皇上要找他算账。

    说起来赵佶失踪的位置,也属于大将军的管辖范围。

    不过,一封密旨让折可行完全放心了,赵佣直接告诉他,击辽。

    赵佣为什么不用种师道,用了折家,这是想了很久。

    这次跟辽人打,肯定是小打,不存在什么灭国之战。

    越是老将,越是谨慎,只要能把辽人击退,什么都好办。

    折可行今年47岁,正是最好的年纪。

    在边陲已经打了20多年,经验非常丰富。

    再有就是折可行驻地距离汴京相对要近很多。

    从晋宁南下,不到千里,而从晋宁到定州,只有三百里。

    虽然这么多年,折可行一直在对战西夏,可是辽人也差不多。

    赵佣也算给了折可行一个便利,即使他想调麾下的部队,也可以快速完成。

    大将军,总有一些指挥顺手的部队,可以理解。

    折可行到了京城,本来还想再劝官家不要御驾亲征,他去就行了。

    可是赵佣带他去了一次教军场,折可行被震惊到了,半天没有说话。

    说穿了,赵佣就是想试试辽人的战斗力。

    折可行一直认为折家军不说勇绝三军,至少禁军比不上。

    可是看完几个营的演练,折可行马上就被折服了。

    对于禁军的兵种配置,折可行非常好奇,更特别一点,竟然是赵佣亲自想出来的阵法。

    折可行哪里敢相信,这是把辽人完全摸清楚了,才能想出来的对策。

    长枪兵和大刀兵,别看多出来那一点点距离。

    恰好是把辽人的攻势挡住了,缓冲效果非常好。

    再有就是几百人、几千人的阵法,要是所有部队演练好了,辽人不可能有机会。

    当然,暂时整个大军做不到这一点,相互之间的配合也有很大的缝隙。

    但是这样已经很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