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会发芽的希望 »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六章

    屋里的油烟越来越浓,但是母子二人都不觉得呛。

    陈涛放下紫色桌布,知道自己没那个实力让母亲停止手工活,索性不劝了。转而看她炒菜,赵兰芝炸了土豆片,还没开饭前陈涛就下手抓两块塞到嘴里,应该是之前卖出经验了,做的味道特棒。

    菜已上桌,等外间的油烟散去,赵兰芝才把里屋的哥俩叫出来开吃。

    席间,赵兰芝一直往她眼中的三个孩子碗里夹菜,自己都没怎么吃,她深情地看着他们,眼睛里水汪汪的。他们聊一些生活起居、身体健康问题,赵兰芝叮嘱他们天冷加衣、天热少减衣,身体稍微不舒服就要买药吃,不要托;炒菜自己买猪肥肉炼油,“干活人,就得这样吃,炒的菜香,且耐饿”。

    在火车上一直吃泡面,感觉这顿饭如同山珍海味,陈涛吃了三碗米饭,肚子鼓鼓的。

    饭后陈飞杰和陈飞俊请示老爸要出去逛街玩耍一趟,陈涛掏出几十块钱给他们,让他们早点回来,然后兄弟二人就跑出去了。他热些水洗洗澡,出来后看到母亲在弄那金银纸。灯下,她低头眯着眼睛看桌子上的纸,用一根削得很薄的竹片挑过来挑过去,挑过去挑过来,像极了流水线上的作业员,跟自己在厂里干的活还有些相似,都如同机器人般固定重复的动作。陈涛干脆搬个塑料凳子坐在门框中间靠着门沿和她说话。一切都变了,他们都不再是从前那个人,这种感觉让他觉得泪腺软绵绵的。

    赵兰芝都没看他,说道:“火车上没睡好就先去睡吧。”

    “你最近身体怎么样?”陈涛问。

    “我没事,脚就这个样子了,平时就是小感冒,你不用挂我,我怎么也得挺到小杰长大。”

    “你这说的!大半辈子遭了这么多罪,希望都补偿给你的岁数。”

    母亲笑了笑,扯到孩子身上去了。其实关于陈飞杰的情况,陈涛几乎都清楚,因为他平时经常跟倪老师沟通,也经常跟母亲打电话、视频,他一点儿不敢放松啊。

    后来又聊了一些姐姐家里的情况,他们有一句没一句说了很多。母亲总叮嘱他不要挂念,让他在外省自己好好生活就行。一直到两个孩子闹着回来。哥俩手里拎着几颗冰棍,递给他们。

    火车上的两个晚上确实没休息好,仿佛熬了个夜班,于是陈涛洗脚准备睡觉了。

    赵兰芝停下手中的活,站起来走到里间:“我重新铺一下床。”

    这一夜,陈飞俊跟着奶奶睡床上,就像以前在家一样;陈飞杰和陈涛父子俩睡隔壁的地铺。一家人终于又聚在一起,房间里此起彼伏的呼吸声中透着和睦的幸福气息。火车上熬了一夜,很是困乏,粘床就着,睁眼就亮。

    请假第三天

    赵兰芝起的很早,就像往常做早点给大孙子吃完上学一样。她上一天早上就买好肉和菜,准备拿回家,家里长时间没人,所以更没有什么吃的。他们都很想家了,老早的,每个人手里都拎着东西,带上口罩出门了。

    从住的居民区出来就有公交车,直达客运站。

    乡镇班次无需购票直接上车,发车前十分钟司机上来买票,说一张车只能有一个一米二以下的孩子,让后上车的一个做下一趟。陈飞杰已经合格,但是因为先上了另一个孩子了,只能后上来的陈飞俊下车,无奈只得一家人跟着等下一班。

    一等就是一个小时,这次顺利上了车,开出城区,驶上两年前小卡车每天都走的那条国道,经过那个录音的停车带。路两旁是陈涛极为熟悉的风景,快三年都没什么变化。昨晚休息的很充足,他神采奕奕地盯着窗外,不想错过任何细节,这一路都是回忆,从小时候的偶尔到长大读书再到成年扛着家庭,不知走了多少遍了。

    客车依旧不能直达村子,到大湾村下车,然后再联系村里的人开车出来接,这已经是里面所有村民习以为常的事情。陈涛他们当然也如此,提前半小时就通知姐夫开车来,他们下了车,姐夫的面包车已经等候在路口,姐姐也立刻从面包车上下来,笑呵呵帮他们拿拿东西,大伙欢天喜地回了家。

    这几年他们一家都离开了村子,很少回来,尤其后面母亲生病以来,房子更是闲置了,落了很多灰,结上很多蜘蛛网,家居用品都返潮甚至发霉。陈波夫妻俩和孩子都在娘家,白天收收洗洗,把发霉的家具抬出来放在太阳下晒晒。孩子们在荒芜的菜园子里跑、在草丛中打滚,躺下来看蔚蓝天空,朵朵触手可及的白云漂浮其间,真的像大团棉花,看得久了感觉仿佛身处动漫世界之中。他们还在在院落里你追我打,跑出一头一身的汗水。

    陈涛在房屋右边的菜园子里逛,从果树下来来回回走了好几圈,处处都充满回忆。

    姐夫罗忠良个子比陈波还稍微矮一小截,他性格淳朴厚实,待谁都很和气,跟人说话前都微笑开头,平时家里的大小事宜基本还是陈波说了算。吃完饭后,他先开着面包车回家去了,家里还有猪牛等牲口要喂食。陈波母子三人则留在娘家,难得的相聚,总希望多一些时间陪伴。

    为了迁就罗忠良,晚饭早了些。

    夕阳从门对面的山顶上落下,天空没有一丝晚霞,昏黄中,整个天际晶莹剔透,还能看到赤蓝色的空中挂着个有透明度的月牙。

    陈波洗完碗后来到院落里,和弟弟搬弄家具,一边促膝长谈,关心完他们深圳打工的生活起居和工作问题,又聊起关于母亲的许多事,说她舍不得住院,不然她的腿可能恢复很多的。刚开始还坚持抓中药熬水喝,后来连中药都舍不得买了,也不让她们买。

    “我买去她都不要,我也没办法。”陈波平时嗓门偏大,这个时候压低了声音说。

    陈涛叹了口气:“怪我没本事,如果富裕点她也不会省药钱。”

    “家庭条件就这个样子,什么本事不本事的。她听别人说山上的什么草啊藤啊的熬水喝有效果,前几次放假回来自己上山挖了很多带上去。”

    陈涛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感觉肩头上的担子无形中又沉重几分,他太需要钱了,比谁都需要。

    察觉弟弟神情异常,陈波没敢再继续,于是岔开话题:“小杰是个好孩子,学习好、又懂事,以后怕是会出个能人了。”这时声音又提高到正常水平。

    “现在倒是好,不知道以后了,我又不在身边,担心得紧。”

    “看性格应该以后也不会变,哪像罗思露姐弟两个,只知道贪玩,让他们读书跟要命似的,真让人不省心。”

    “你们尽量多花点心思在他们身上,也跟我姐夫说说。”

    “他,说一句动一下。主要还是看孩子自己,他不想学谁也没办法,以后回来种田也是他的命,没命去城里享福。小杰倒是有命,读书厉害,我在他书桌里看到好几张奖状,怕是多了都懒得贴出来。”陈波说着把头发上的大肠圈头绳取下来,向后扒拉几下又重新扎回去到脑后。

    “总之上点心。你看就我们知道的附近村子,有几个读书成器的,我是一直认为不全怪孩子。其实只要小学不太差,有点儿基础,到时候初中把罗浩然送到县城读去吧,初中没小学报名难,而且孩子大了,住校也有自理能力。”

    “最后一年,眼看就要到了。别说,到时候真把他弄上去读个试试看。基础不算好,考试就是中下。”说着陈波忽然笑了几声,接着道:

    “罗浩然体育倒是厉害,得了好多奖状都贴在灶房墙上显摆,他奶奶有一次过来看见一面墙的体育奖状,跟罗浩然说‘乖孙子,你奖状倒是得的多,你要是能得几张数学、语文的奖状奶奶就高兴了’。”说完又哈哈。

    陈涛也被逗乐了,咧嘴嘻笑:“这孩子。”顿了顿又道:“别说,若是体育发展到极致也很了不起,像即将开始的奥运会,我们普通人家即使能得到机会参加就是不起的人了,如果能站上领奖台,那真是为国争光,光宗耀祖。”

    “那个可不敢想啊。”

    天色渐渐暗下来,赵兰芝从菜园子里出来,手上粘满泥巴,她这一天都在里面忙活除草,刚吃了晚饭又进园子忙到现在。这时姐弟俩边说边抬着柜子往房屋里走。

    这次回家主要是看看家人,见姐姐一家都挺好的,心里也算踏实一些。至于母亲腿的问题当然要尽量开导她积极医治,虽然知道她肯定不会听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