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天魔大化 » 第一百零五章 变法

第一百零五章 变法

    秦历三年,这一年除了兵役制度,教育、医疗、工商业、政治等方面的制度也不断进行改革。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事实上,古人数千年前就知道没有任何制度可以一成不变地延续下去,只有不断地革新,与时俱进才能使得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如今秦国的政府机构部门已经逐渐完整,司法机关和执法单位已经和后世非常相近了,外交、教育、卫生、工商业、监察等机构都搭建得比较齐全了。

    相比于国外的小政府小职能,中原自古以来更加习惯大政府大职能,因为西方人相对强调个人自由独立,实际上是包装过的封建迷信残余,中原自古以来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政府大职能已经深入人心几千年了。

    虽然皇帝已经被推倒了,不会再立起来了,但是民众依然觉得政府有权利也有义务管理好国家和人民的所有问题,包括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全都需要管理。

    所以中原大地上不管怎么变,只要建立统一政权,这个政权就必须承担无限连贷责任,如果做的不好,人民不会接受任何理由,人民的反噬将一波接一波涌来直到玉石俱焚后才有破镜重圆的机会。

    相比之下,西方对政府要求很低,相应的对国家的忠诚度也很低,西方人对于改变民族、国籍和信仰都没有道德捆绑,以后世西方为主导的世界观来看是维护个人自由,但如果以中华传统观念来看就是没有廉耻、不忠不义。

    因此,虽然西方将我们华夏文明称为伪装成国家的文明,但其实他们才是伪装成国家的利益群体,以利益勾连,也终将因利益而分崩离析。

    言回正传,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主要是三个方面,分别是军制、政制还有土地制度。

    前面两个改革还算好办,毕竟有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补充到军队和公务员队伍,哪个军官或者是政府要员不配合,分分钟停职,然后让下面的人顶上来,庞大的公务员队伍导致每个重要职位下面都有一大堆的人等着上位。

    就好像企业招人一样,如果是供过于求,那就是买方市场,企业可以肆意压价、加大剥削,应聘者也只能敢怒不敢言;如果是供不应求,那就是卖方市场,企业必须提高工资、增加福利待遇才能招的到人,一旦克扣工资、奖金,员工分分钟提桶跑路。

    如今秦国有一百多万的公务员和两百多万的后备役以及近十万人数的大小军官(包括已经退役的),缺了张三还有李四,没有吗那一个岗位离不开谁,如果有需要的话分分钟就能找到顶岗的。

    因此军制和政制改革阻力虽有但都不是很大,很容易就压倒反对派将改革贯彻落实。

    然而,土地改革就非常艰难了。因为农民将土地看成了命根子,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而且他们很难改变长久以来的固有观念。

    当初秦国是将关中土地无条件分给了老秦人,后来改成了新解放的土地租借给农民,农民可以用比较优惠的价格购买一定额度的土地,不过总的来说,都是承认土地私有的。

    这就导致政府失去了部分土地的所有权,因此也就使得统筹管理的难度提高了不少。

    家里是农村或者种过地的人都知道,农民将土地使用权和管理产出权看得非常紧,家里的农田缺了一个角都不行,谁家要是敢过来占地,拿是要拿起锄头去干架的,这还是后世治安严厉的情况下,如今这个尚处于主要用道德礼教约束人们行为的年代那是要搏命的。

    所以,对于那些分到了私田的农民,秦国政府农业部和水利部一直很头疼。农业部去推广高产作物和高产稻种的时候,没有多少农民是配合的,直到看到了军田囤田的收成一次比一次高,才慢慢种上一部分。

    水利部就更加难搞了,因为住水渠经常都是要占用一部分土地的,很多农民就是不愿意水从自己这里过去灌溉邻居的田,哪怕政府给予了相应的补偿也很难谈拢,反倒提出了更多的补偿要求来要挟政府。

    所以需要进行一场土地改革,将土地的所有权收归公有,只转让长期使用权,好加大对全国土地的有效规划利用,减少农业部和水利部的工作困难。

    不过这有些出尔反尔的嫌疑,因此土地改革必须慎之又慎,免得打击到秦国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威信和形象。

    说实在话,农民的一些自私行为一度使得李青心中对农民的朴素情感消散,萌生出一些不好的感官,不过想起教员的敦敦教诲,心中的一点官僚主义作风还没来得及做妖就被碾碎。

    毕竟农民的这些“狡猾”“自私”不是天生就有的,是数千年来官府皇权不下乡,对农间争执不管不问形成的;是数千年来不断轮回的土地兼并,弱肉强食规则在乡野横行形成的;是数千年来无数次对抗饥荒记忆告诉我们,多一分地多一粒粮食就多一分生存希望形成的。

    教员说的话一直引领着李青前行,使得他没有迷失在权力的游戏中。李青始终都没有高高在上的心态,他所做所想的大都也不是为了个人享受,而且为了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

    不过,李青一直忙于军事、政治、经济改革和技术研发,终究还是和群众隔了不少距离,因此在领悟到这一点后,李青屡屡隐藏身份下乡,深入民间入调研,了解民间的真实情况。

    李青本意是不想成为鲁哀王说的那样“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的孤家寡人,缺没想到反而发展了许多问题,也从中汲取了继续前行的心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