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陪伴我一生好吗!第二部 » 第一卷 49

第一卷 49

    带陈新去船厂工作的亲戚与陈新年龄相仿,但按辈分对方还得喊陈新一声舅舅。原本这位大外甥是高分考上金山县一中的,但因为步入高中后沾染了诸多不良习气导致后来无心学习,在高二时便辍学打工去了。陈新曾问其是否后悔当初的行为,这位大外甥表示自己一点都不后悔,并满意十足地表示自己现在有一技之长在身,这几年打工赚的钱也够盖房娶媳妇了,可比花钱去上大学实惠多了。

    跟大外甥一起的还有另外几个同乡,众人踏上火车,向着目的地青岛进发。

    早闻青岛是一座清新别致充满诗情画意的海滨城市,但这些诗情画意还没来得及领略,第一天上班的陈新就被眼前的景象给震撼到了。清晨上工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浩浩荡荡犹如千军万马汇入厂区的各个角落,他们衣衫褴褛满面尘灰,他们行色匆匆边走边吃着手里的早餐,他们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皆有,他们形态各异唯一相同之处便是人人都头顶安全帽身系安全绳,那场面既像是军队集结,又像是恶人谷的野兽出笼。如果一定要再加点描述的话,这大概就是最底层社会的真实写照了吧!

    “新仔,我现在有点后悔了。”钱海龙小声地对陈新说道。

    “我也是。”

    “那咋办?”

    “要不咱们撤吧?”

    “真的?”

    “假的。”

    “我跟你说认真的呢!”

    “现在撤有点不太好,好歹坚持几个月等回校拿毕业证的时候再撤嘛!”

    “嗯,也是,那就先这么着吧!”

    第一天上班是先到工头处报个到,这里面每个工头就是每个外包队的承包人,相当于老板。报到的内容既不是填资料也不是办手续,只是由带头的先向老板引荐一下自己带过来的兄弟,汇报一下每个人的水平,大工,新手或者是二把刀,然后再谈薪水。薪水是按日谈的,按照当下行情,管工的大工工资大概在150~170一天,二把刀在90~120,小工50~60。陈新这边带头的是一个叫做侯爷的三十多岁汉子,在这个老板手下已经干了两年多,今年侯爷希望工资能开到160,不过老板看起来似乎很不情愿,两个人谈了十几分钟还没谈出个所以来。

    陈新心里正忐忑,一旁的大外甥正和一个叫老豹的家伙嬉笑怒骂打得火热,两人也是亲戚关系,那个叫老豹的家伙已经四十多岁了依旧长着一张娃娃脸,脾气性格也像个小孩子一样天真无邪。不一会儿钱海龙也加入了打闹当中。而就在三人打得火热之时,侯爷冷青着脸走了过来。

    “兄弟们,收家伙跟我撤。”

    老大的工资没谈妥,那下面的就不用谈了。回到宿舍侯爷打了一圈电话后召集众人,接下来有三个地方可去,烟台,蓬莱,HLD,兄弟们看想往哪去?陈新跟钱海龙作为新手不便多发表意见,可是余下的几人也不确定去哪合适。最后一个叫做刘翔的小伙提议抓阄来决定,于是乎,这个抓阄的任务就交给了陈新来执行。陈新对于眼前这帮人这种嘻哈随意的态度很是不安,作为带头的侯爷竟然一点主见也没有,真害怕跟他干到最后再遇到工资要不来的情形那就惨了。

    陈新最终抓到的是烟台这座城市,听闻烟台盛产大苹果跟大樱桃,好吧,但愿烟台这一站能安稳下来吧!

    下午无事可干,又恰逢阳光正好。对于第一次看到海的陈新跟钱海龙而言自然不能错过这曼妙的休闲时光,两个人在大外甥跟刘翔的带领下,一路向海边进发。刘翔今年才二十三岁,却已经是两个娃娃的爹,其中大的已经七岁上了小学。对于陈新跟钱海龙这两位刚出校门的大专生显然有一种瞧不上的感觉,用这位仁兄的话说,读了那么多书还不是一样从做小工开始,读书浪费的那些钱要是攒下来,够娶半个媳妇了。刘翔的话陈新不屑自辩,但钱海龙却深表赞同,还说自己当初就是被国家给骗去读书的,如果时光能倒流,最多上完初中就罢学。

    尽管天很蓝水很清,海风也很轻,不过眼前的景色与陈新想象中的差距还是很大。陈新想象中的海景是应该有青山绿草椰子树,在加联排小别墅。可这里的山都是寸草不生的石头山,脚下也是光秃秃的石子路,即使到了春天也不会有花开。这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差别,也许从今个起就应该抛弃对未来的一切美好憧憬,坦然接受现实的骨感,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方可不受失落之感。

    钱海龙跟刘翔在礁石间快乐地来回跳跃四处摸索,尽管折腾了半天一只虾米也没抓到,但看得出这两人聊得挺投缘,大外甥则只顾着在手机上聊QQ,聊着聊着便忍不住咒骂起人来。唯独陈新,脑袋里空空荡荡一片迷惘,对啥也提不起兴趣,陈新再次试图找到困扰自己很久的那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让自己没有了危机感?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一直思索到肚子饿了也没能思索出答案。

    陈新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烟台的这家船厂也只干了半个月便因为外包队合并而再次失业,接下来大概是去蓬莱的可能性大点了。不过侯爷在打听一番过后表示,由于现在用人不紧张了,去蓬莱那边工资还是谈不上去,因此犯不着再跑那么远,不如还回青岛得了。钱海龙对于回青岛的提议十分赞同,因为青岛那座城市确实很美,上回好不容易来一趟没能好好玩玩实在有点可惜,这次再回去一定要先好好玩一圈。不过陈新却不想再回青岛,原因是离开青岛那天听到有人议论说青岛船厂这样十几万人的大厂,平均每年死亡事故都有十几例,而且这还是在国家允许范围内的。想想十几例的死亡事故,平均下来高于万分之一,这概率可不小哦!要是落在自己头上那就是百分百,不行,去不得。

    就在陈新决意回家之时,侯爷又打听到离烟台不远的威海乳山造船厂缺人,而且这是个小型造船厂活也不累,于是又决定去乳山。听了侯爷那样说,陈新决定再折腾最后一次,如果这次还安稳不下来就坚决回家。

    乳山的造船厂离市区很远,之所以叫做乳山,是因为这里有两座形似**的山峰,而且就位于陈新所在船厂的对岸。每天上工时只要抬头便能望见。望着那两座光脱脱的山峰,如果不往那方面想的话其实也没什么,可若是老往那方面想的话,心里就有点痒痒了。然后就忍不住开始想念蒋梦婷了。

    尽管这里的工作相对要轻松得多,每天五点准时下班还有大把的空闲时间。但对于找不到事做只能呆在宿舍里发呆的陈新而言,这可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和钱海龙不一样,钱海龙一下班吃完饭便跟大外甥刘翔一起跑到村上的网吧里打游戏聊QQ,侯爷跟老豹时常也去,老豹上网只是听听歌看看电影,侯爷则直奔看大黄去。有一次侯爷看大黄正看得起劲,转过头想买包烟时竟发现网吧老板娘也在身后默默地观看,然后还要侯爷把网址抄给她,说是留着给那些上网找不到网址的客人用。陈新对上网没兴趣,也讨厌网吧那乌烟瘴气的环境,更讨厌当下自己所处的环境。这些天的漂泊让陈新觉得,自己好歹也算半个大学生,竟流落到最底层与农民工为伍,实在太丢人。不行,得突破。

    钱海龙对于当前的生活状态似乎非常满意,还说等自己把技术学精了以后也拉人组建外包队包活当老板,嗯!到时候肯定会带上陈新跟阿彪两位好兄弟。虽然钱海龙的想法非常具有可行性,以钱海龙的天资当个包工头也并非天方夜谭,不过要说以后跟着钱海龙在这一行混饭吃,陈新觉得还是算了吧!估计阿彪也不一定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