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陪伴我一生好吗!第二部 » 第一卷 50

第一卷 50

    陈新原本是要等到六月份回校拿毕业证时再离开船厂的,但两件事的发生促使陈新决定提前离开。一是外包队的工资不能按时发放,老板说资金紧张要等到工程款结了再一并发放,从现在开始每月只发放生活费。如此一来所有的工人都不干了,于是各个班组的老大一起带领自己兄弟堵住老板讨要工资,那老板也鬼精,眼瞅要挨打,于是自个打了110等警车一来自己先跳到警车里让警察把自己带走了。直到后来侯爷的介绍人作担保保证工资一定不会拖欠,侯爷才安抚这一组人作罢!另一件事则比较危险,是直接发生在陈新身上的,那天收工时陈新扛着一卷气源线准备下悬梯,不料一阵大风吹来陈新没稳住下盘被直接吹到了船舷外,幸好当时船身准备喷漆因此搭了脚手架,陈新在掉落时气源线挂到了脚手架上才没摔下来,那可是二十多米高的距离呀,如果当时掉了下去摔进海里,不死也是个半死。这两件事之后陈新连一天班都不想再去上了,告知侯爷后便买了回家的车票。

    买票的那天陈新顺便逛了逛乳山市,虽然乳山是座市但城区面积还没金山县的城区面积大。一会儿工夫就把整个市区逛了两遍。小城不大倒也别致,城区与郊野结合的恰到好处,给人一种温馨和谐的美感。陈新在闲逛的过程中发现似乎每一座城市都能找到一个或很多个与记忆里的某一个画面似曾相识的角落,在琅琊时也是如此。难道说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的各个角落分散着许多相似的自己,因为心有灵犀才共享了那些不曾见却又深感熟悉的画面吗?比如说图曼市场的那条街就跟老家县城的大棚街很像很像,还有在宾馆门口站着的那位身材高挑,妆容靓丽美得有点让人窒息的女子似乎也曾在哪见过。这些现象估计科学都解释不了。

    回到船厂后陈新又溜进村里闲逛了一番,这些个旅途中曾经驻足过的地方一生或许只会停留一次,多留一点儿印象也不是为了记住,只是希望不要忘得那么快,或者在某一天回忆时还能找到一些残留的画面,甭管是否有意义。

    船厂门口有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太时常见人就傻笑,但那笑很明显是刻意装出来的,有时候还会对着路人舞动着手掌,这让陈新觉得其是想乞讨而故意为之,不过从来没有见人施舍过她,于是陈新便给了她一块钱,老太太机敏地拿过钱,然后转身就笑嘻嘻地跑进路边的商店里去了。

    晚上侯爷跟老豹出钱请大家下馆子搓了一顿,算是给陈新践行。当陈新跟大家说起在市里见到的那个美的令人窒息的女子,侯爷问道:

    “你在什么地方看到的?”

    “商务宾馆门口。”

    “哪个商务宾馆,我下次找她去。”

    “你找人家干嘛?你认得人家吗?”

    “说你念书有啥用?侯爷的意思不明白嘛!你说的那女的十有八九是个鸡,找她你说还能干嘛!”一旁的刘翔插话道。

    一桌好菜立马变得没味。

    ……

    第二天钱海龙跟大外甥都请了假一同送陈新去车站,乳山市的火车站孤零零的坐落在远离市区的郊野,周围连个村庄都看不到。车站就像个加油站一样小的可怜,连站台也只有一道。等车的时候大外甥问陈新:

    “出来这些天我也有照顾不周的地方,你可别往心里去哈!”

    “看你说的,哪有。”陈新连忙客套。其实不愉快还是有的,但这些不愉快都是自己造成的与他人无关。

    “真没有?”

    “真没有。”

    “要是有的话你现在打我脸还来得及,待会上了车想打可就打不着喽。”大外甥嬉皮笑脸地说道。

    这个大外甥永远都是一副玩世不恭的形态,上了站台时还问陈新要不要来一首《离别的车站》,陈新点头答应,于是大外甥便在大庭广众之下放声大唱了起来,惹得周围人侧目相看。钱海龙今天的表现则有点异于平常,在陈新上车时竟有点泪雨婆娑的样子,可把陈新恶心得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火车缓缓开动,钱海龙跟大外甥迈着夸张滑稽的步伐追着火车奔跑,像极了小时候在乡下的马路上撵着拖拉机奔跑时的样子。等到看不见两人了,陈新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回想外出这两三个月的经历,如同梦一般一划而过。其实这三个月的经历是很丰富的,但陈新并不想下笔描述,至于缘由,也许是因为理想太丰满现实太骨感,辛酸太多喜悦太少的缘故吧!

    陈新在济南站转车,中间停留了六个多小时。本想趁此空挡逛逛这座历史名城,但候车室里一位外表甜美的检票员小姐姐吸引了陈新的注意,小姐姐挺拔干练的身形像极了蒋梦婷,五官轮廓均匀和谐,线条平和无棱无角,乌黑靓丽的秀发加之高盘头发型使得整体气质又比蒋梦婷成熟柔润得多。她是那样的端庄美丽,每一个动作都是那样的大方得体。陈新就这样地看着小姐姐看了一下午,直到小姐姐换班,陈新也踏上了回家的火车。望着车窗外一闪而过的风景,陈新明白,人生很多经历都是不能随身只能随忆的风景。比如刚才车站的那个检票员小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