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疏妆 » 第214章 大胆些想

第214章 大胆些想

    那个被吓疯的掌事宫女?

    千澜怔住。

    沉默片刻后,她踌躇着猜测,“难不成,欣毓公主在何处还有个不为人知的私生女?可这有何的,她就算寻了面首诞下孩儿,依然是太后娘娘眼前的红人,举朝上下谁敢说她半点不是?”

    诚然她这么猜有几分依据。

    之前沈寂抽空跟她讲过这些皇城里生活的人,其中着重提过这位欣毓公主卫欣彤,千澜听后觉得此女堪称为世间女子楷模,别的不说,单从她被太后垂青认作义女,以庶女之身封为一朝公主这一点看,她的命运简直不要太叫人惊羡。

    然而惊羡的并不止这一点,作为太后义女,皇上的义妹,她的驸马也是宫里千挑万选万般斟酌才选出来的落魄世家子陈信。

    落魄世家子为何好?因为他落魄,背后没有强大的家族庇佑,所以他只能唯公主马首是瞻。也因为他是世家子,不受娇宠,反而文武双全,试想一个德才兼备还不会忤逆你的丈夫,天下哪个女子不愿嫁这样的人?

    可天下女人大多寻不到这般姻缘。

    甚至卫欣彤嫁去陈府之后也依然会每月在宫里居住十日,据说是因为太后思女心切。

    得是如何喜欢这个姑娘,太后才会这么将她放在心上疼爱?她的亲生母亲也不一定这么喜爱她吧?

    想到这里千澜也不禁奇怪,“按说义母对义女好确实是天经地义,两人投缘才能成就一段与血脉传承无关的亲情,但说句不该我等置喙的,太后待公主的好,似乎好的太出人意料了。”

    话到此处千澜忍不住打趣,“实话,我娘亲对我都不一定能做到这份上,将将不久前她还因我打听她嫁妆单子的事对我小有惩戒,我才好些天没能出门。”

    言辞间没有任何不满,料定她只是随口发牢骚。

    沈寂轻声笑了笑。

    不等他回答,千澜双手捧脸盯着橘红的火光,陷入沉思,“那我便有些想不通,此事有必要藏着掖着?唉,眼下我因这问题苦恼着,竟觉得对锅子都索然无味了,大人你还有什么要提点我的吗?”

    说完热忱的目光投向他。

    话已至此,沈寂也有意要引导她往另外的思路上去想,于是道:“倘若让你大胆些想,青雨所说的母女,公主并非是指那位母亲而是女儿呢?”

    这么说……

    千澜忽而坐直身子,“大人是说……太后?”

    说让她大着胆子猜,她倒确实猜的很大胆。

    但却又不偏不倚的猜到沈寂的所想之上!

    众所周知,大楚当朝仁惠太后实则是继后,先帝发妻孝安穆皇后张氏才是当今圣上的母亲,只是张皇后中年病逝,后宫不可一日无主,于是先帝册立时为淑妃的邹氏为后。

    三年后,先帝驾崩,今上即位。追封张皇后为圣德太后,邹氏也被册为仁惠太后。

    邹氏十六入宫,十九岁入主中宫,二十二则贵为太后,乃至今日,她也才不过四十有三,皇上都比她要大些年岁。

    她一生无子无女,在深宫之中蹉跎了一生的光阴,但倘或外人面前是她义女的卫欣彤实则是她的亲生女儿……此事可就不仅仅是一桩辛秘而已了。

    当朝太后与外人私通,若传扬出去,就是将皇室的颜面掷地供世人踩踏侮辱。这是整个朝廷都不愿看到的,在这个时代,君主是被奉为神明般的存在,容不得任何人一丝一毫的诋毁,所以此事无论真假,都不能拉到世人眼前闲谈。

    她总算明白为何沈寂不让她再提起此事。

    且不说此刻并未有证据证实太后与卫欣彤是亲生母女,即便是有,也不可能公之于众,从发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不能得见天日。

    千澜十分上道,看到沈寂凝重的神情,已将内心的好奇去除一半。又想起那时聂允提醒她:想活命就闭嘴。事关生死,她余下的好奇也消失殆尽。

    “大人,此事我不会再问了。”她抿唇望向屋外,转移话题,“怎么近墨他们还没回来?”

    “别着急。”沈寂笑道:“既是出去买菜,哪有这样快的,莫非你饿了?”

    “不好说,宫里那碗银耳羹不顶饱。”千澜摸着腹道:“大人,我听伍六七说起军田案,多嘴问一句,这案子如今怎么样了?如今城里风声四起,今日我入宫前还在坊市遇见一些学子在高谈阔论,说内阁辅臣施大人锒铛入狱,锦衣卫听信罪人污蔑,刑讯施大人,是在寒天下文士的心。”

    “这种言论一多,只怕引起动荡,毕竟春闱在即,所以……锦衣卫当真对施大人刑讯了?”

    当朝以文治天下,文臣在朝堂的地位很高,恰逢施昀在文人之中地位也不低,是以无论他当真与军田案牵扯上干系,在这个当口挑起事端,无异是在文人团体之中撕开一道口子,搅动一整个朝堂的安宁。

    卫所贪墨圈田,要整改,文人怒火中烧,要安抚,那时的朝廷内忧外患,不乱才叫怪事。

    这大概才是他们最终的目的。

    而在此事里同样深陷囹圄的文清侯,则代表着京城不胜枚举的世家贵胄。牵扯之广,叫人惊叹。

    一个小小的孙啸虎,掀起永定四年岁末最大的一场风浪。

    千澜叹了口气。

    沈寂紧跟她也叹,“诏狱的事,我也无可奈何。”

    这么说,到底还是用了刑,难怪外面的文人学子这么愤慨。

    “施大人可说了什么?”

    沈寂摇头,“他什么都没说,孙啸虎还在往外招供,已牵扯六部一些官员。这盘棋暂时没谁盘活得了,这个年,只怕那些大人们要在诏狱过了。只是怕那些学子们耐不住性子,会做出惹怒皇上的事。”

    他们如今在闹,无非是想让锦衣卫释放施昀,但锦衣卫作为皇上亲信,某种意义上代表的是皇权,他们是在试图与皇权抗衡。

    换言之,是在打皇上的脸。

    而如今皇上已陷入两难的境地,若再放任锦衣卫所为,文人墨客们是认死理的,届时笔墨横飞之下会发生什么谁都算不准。可要是将施昀释放,其余涉事官员放不放,不放的话,世家贵胄首当其冲忍受不了。若放,此事上便只有卫所受责罚,武官团体也不会乐意。

    除非现如今走出一个人将罪责全揽下,上至诬陷朝臣,下至贪墨圈田,以一己之力破此残局,还政治清明,还卫所清净。

    但怎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冤大头?

    幕后促成这盘棋的始作俑者更加不会自认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