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回到三国的三个人 » 第一卷 重识三国 第8章 被老爹替代的名人计划

第一卷 重识三国 第8章 被老爹替代的名人计划

    正当高国思念着自己不知在何方的带路党时,张猛的名人计划迎面淋来了一盆热水。

    “咳咳,我敦煌张氏自迁徙到弘农以后,其他世家子弟前来拜访问候的不少,但你那两个哥哥都是喜静不喜动的性子,一心扎在书法上,很少出去走动,这有违礼尚往来的原则。你既有心外出访友,倒是可以代表我张氏出去拜访一下各位世家好友。”

    张猛的父亲张奂,听完张猛的想法后说道:

    “不过还有几日就是你大婚之日,一切还是等到你大婚之后再做准备吧,到时候你可以携汝妻一起外出访友。”

    大婚!突然听到这俩个字的张猛,不知道该惊喜还是该惶恐。

    张猛赶紧又搜索了一下记忆,脑子里这才回想起这门早就定好的婚事,已经准备多时了。

    只不过他刚穿过来的时候,满脑子都想着带一帮英雄豪杰,争霸天下的宏图伟业,哪还能想起自己有个即将过门的新媳妇。

    还没等张猛消化掉这个“过时的”新闻,张奂又接着说道:

    “人老了,总容易忘事,你且去取一些纸笔过来。”

    张猛差点以为老爹是在说自己记性不好,不过瞬间又反应过来,张奂说的应该是他自己记性不好。于是匆匆跑到书房取来了纸笔。

    “我先把我现在能想起来的,需要拜访的世家好友说一下,你记一个名单,回头你再去问问你的二位兄长和兄嫂,看看有什么需要添加的朋友。”

    “还有所需要准备的礼物,也可一并征求他们的意见。”

    “诺”。张猛赶紧准备着书写记录。

    “首先,你两位兄嫂的娘家,扶风马氏和京兆韦氏,你得代表你两位兄长前去问候,京兆韦氏还有一支迁居到扶风的,与我家也素来亲近,你也当替我问候一声韦氏长辈。”

    “与扶风韦氏同在平陵的苏氏,与我家乃是世交,那苏不韦年少时就是一个刚直孝义的人,你应当以兄长之礼待之。还有平陵的鲁氏、贾氏,都是经书传家、大儒辈出的世家,你此番出游,也应多去请教问候。”

    “再想想,扶风茂陵的孔氏、秦氏,与我家关系虽不算深交,但都是三辅首屈一指的望族,你也一并去拜访一下吧。”

    “差点忘了,你还得代我去问候一下我老师所在的京兆杜陵的朱氏,老师一生俭朴清平,也没给后人留下多少财物,记得多备几份礼物。此外,还有郿县的玄德先生,算起来今年已经是七十九岁高龄了,你应当代我去探望问好。”

    “我现在能想到的差不多就这些了,你回去再问问你的两位兄长吧。”

    “诺。”

    看着这份长长的世家名单,再想到自己即将过门的新娘子,张猛不禁苦笑一声:看来自己借口访友的名人计划就要彻底泡汤了。

    不过张猛内心同时也升起了一丝疑惑:为什么这些个出将入相的关西世家在三国时代都萎了呢?

    脑子里面有印象的诸侯马腾、马超已经不是扶风马氏的主枝,没落到了勉强算个小豪强。

    有点小聪明的杨修最后也落了个被曹操斩首的下场。剩下的都是西凉武夫的舞台了,这些世家跑哪去了呢?

    也罢,就让自己的这趟世家之旅来揭开这个历史谜团吧。

    收起了名单的张猛跑到庄园外找到了仲兄张昶,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他之后,问道:

    “仲兄以为还需要增加哪些亲朋或者世家吗?”

    张昶想了想补充道:“父亲这名单已经较齐全了,我能想起来的,与我和伯兄常以书法交流的就还有京兆第五氏了。”

    张昶犹豫了一下,又有些疑惑地说道:“父亲这名单上多是三辅地带的经学世家,可自父亲入仕领军以后,我家与安定皇甫氏、北地傅氏、敦煌盖氏、茂陵耿氏等将门的关系愈加深厚,却不知为何一家也没提到?或许是觉得其中大部分都比较远?”

    听到张昶这话提到的几个人,张猛内心却是有股豁然开朗的喜悦。

    自己昨天晚上还在想着怎么参加黄巾之战,捞取军功,想了一晚,却是一根筋的思维陷入了死胡同。

    整场战争还有比皇甫嵩更大的大腿吗?自己一直局限在父亲的旧部和自身家世的范围内,却忘了自己不是一个单独的世家,而是有一大堆交往的世家啊。

    再说了,昨晚所想的那些历史名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在董卓进京以后才开始崭露头角,有些甚至现在还没出生。可皇甫嵩却是成名已久,还有比他更好的学习对象吗?

    心中暗喜的张猛连忙说道:

    “或许只是父亲忘记了吧,这些将门既然与我家交好,不管再远也应前去拜访啊!”

    张昶摇了摇头:“或许还有一个理由,皇甫氏、盖氏、傅氏现在与你同辈的多数都在外为官,皇甫氏更是大部分族人都住在洛阳,你千里迢迢跑过去,也未必能拜见到族中俊杰。”

    “因此你最多也就是去一趟茂陵耿氏,不过他家乃勋贵之后,与我家交情只是平平,你也只当见礼问候就是了。”

    “至于其他三辅以外的世家,虽也有一些交往的,却也不算相熟,你去了也很难再让人将你引荐给当地的其他世家。”

    说罢,张昶又叮嘱道:

    “叔威,你此去不仅是代表我张氏拜访各大世家,更重要的是要为你自己在世家子弟中树立良好的声誉形象。士子的声望固然应以自身才能和品行为根基,但也需要世家好友间的相互称赞来扬名。”

    “如你我长兄这般,三十年如一日,苦苦专研书法,最终于章草一道超凡入圣,得以扬名天下者,终究是少数。”

    “大多数世家子弟也都要借助清谈评议来给自己造势。你自幼喜动不喜静,此次出行正好多结交一些青年俊杰,将来各家长辈也好为你们做出点评。”

    面对二兄长张昶的这番金玉良言的嘱咐,张猛恭敬的长揖一礼,谢道:

    “谨遵兄长教诲。”

    张昶的这番话确实提醒了张猛,此时掌握着社会舆论的,不是自己印象中的那些智谋之士,恰恰是这些世家大族。

    即便也是曹操、袁绍这般枭雄,在早期的时候,也得借助这些清流点评来为他们抬高身价,传播声望。

    老爹张奂给自己安排的这个拜访路线,看上去虽然破坏了自己的历史名人收集计划,可更像一个现实版的名人造势计划,毕竟黄巾之乱未起,世家大佬们都还在,广交士子才是打造声望的正途啊。

    受此启发,张猛联想到,除了世家大族之外,寒门士子同样是追随舆论、为人造势的一股大军,在这庄外小镇上千学生士子中,又焉知没有英杰?

    于是张猛又朝张昶开口问道:

    “二兄,不知在父亲的这些学生当中,有哪些称得上是英才?我若外出,届时也可找几人结伴而行。”

    担心张昶给自己说一些书法大师,艺术家,或者只好清谈的家伙,张猛又赶紧补了一句:“主要是你觉得常有一些新颖见解的士子或是与众不同之人。”

    “噢,若说英杰,父亲的两位门生堪称众人之首。两人俱是通晓经典文章之辈。相较之下,章敦章子厚,长于化繁为简、建章立制,可将大小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父亲也因此将诸多家中事务托付于他。谢敏谢叔学,擅长文章辞赋,又通晓典故,常能举一反三,倍受父亲夸赞。”

    “章子厚需要在家中协助父亲,而谢叔学只比你年长两岁,倒是可以与你同伴出行。”

    “至于与众不同之人,学生中有一人名叫向朗,常在田间行走,观察牛之形态,甚至能学耕牛不同状态的叫声,不过究竟才学如何,却是不知,或许只是求名罢了。”

    “另有一人名叫周旭,字子升,本是一乡间游侠,孔武有力,得知父亲曾是军中儒帅,故前来求学,几年下来,对儒学经典已有不少见解,倒有了几分儒士模样。据说其常常闻鸡鸣而练武艺,至白日则习诗书。”

    “此外,有一些归化的羌胡子弟,也在此处求学,亦称得上些许与众不同吧。”

    张猛谢过兄长之后,暗暗将几人的名字和特长记在心中。

    那学牛叫的向朗也就罢了,往后的日子,章敦和谢敏都值得自己多亲近。

    周旭此人,既有武力,又懂诗书,也值得自己前去结交一番。至于皇甫嵩,以后怎么也得想办法去拜访一番的。

    注:感谢书友贡献的角色章敦章子厚;以及周旭周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