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第三次高三倒计时 » 023生活处处有哲学

023生活处处有哲学

    小时候,因为外婆喜欢看越剧,我就陪着她看,后来渐渐地发现,其实越剧,我也挺喜欢,可能因为故事的结局,总是皆大欢喜,也可能只是喜欢和外婆待在一起,那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工作之后,只要有越剧演出只要我有空,我就跟她一起看,但算算时间,我们真的已经好久没在一起看过越剧了,戏台上,拉着醒目的横幅“喜迎二十大”,猛然反应过来,上一次和她一起看越剧,还是十九大呢。

    五年,仿佛就是一场戏的时间,开场谢幕,一晃就过去了。

    我看着身边的她,好像一切都没变,又好像有些不一样了,但我想,应该还是变了的吧。

    毕竟万事万物,时刻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我和她也一样。

    入秋后的晚风,已经有些微凉,夏去秋来,原来时间真的可以被感知到,耳边敲锣打鼓声热闹非凡,我却感到此刻的世界,祥和安宁。

    思绪随着初秋的晚风越飘越远,直到手机震动了一下,注意力回到戏台,幕布缓缓关上,第一幕结束。

    我看了一眼手机,是张义的消息,见字如面,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是怎样的神情,又是怎样咧着嘴摇头晃脑地说:“老师,滴滴。”

    我发了个死亡微笑的表情,说:“我在,说吧。”

    他很快回过来说:“老师,明天能不能去二楼招新?”

    张义和莉莉是隔壁班同学,他和莉莉一样,也是我高二教的学考班的学生。

    不爱学文科,更不爱背政治,是理科班男生的共性,张义也一样,不过为了通过学考,抱着背水一战的决心,挑灯夜战了两个星期,最后也算是把学考过了。

    我和张义,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起,才真正建立起相互信任亦师亦友的革命情谊。

    学考前的那段时间,每个中午我都在阶梯教室等他们过来打卡背书,可以早些到也可以晚些到,可以早些走也可以晚些走,一切都遵循自愿原则,但我会第一个来开门,直到最后一个同学离开,才离开,这是我对他们的承诺。

    张义来得并不早,因为他要打羽毛球,他对羽毛球是近乎狂热的喜爱,什么事情在羽毛球面前,都得靠后排。

    但那段时间学考将近,热爱之余,他也尽量匀出时间来学习,打完球还是会过来打卡背书。

    张义最令人佩服的一点是,无论打完球多么满头大汗心率加快,他一进教室就能迅速静下心来背书,并且会一直坚持到所有人都走完。

    所以,最后的最后,教室里往往就只剩下张义,我,还有张义那响彻空旷的阶梯教室上空,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的背书声。

    每每这个时候,他就会不好意思地抬起头说:“老师,你先走吧,我来关门。”

    为了践行我最后一个走的承诺,也为了让他安心背书,我说:“留下来不是为了陪你,我也有事情要做,正好一起。”

    然后,他就心安理得了。

    张义热爱羽毛球,技术也算不错,他也是我们这一届的羽毛球社社长。

    这周日在体育馆进行社团招新,统一安排在一楼,他想在二楼招新,是因为学校的室内羽毛球场,在二楼。

    我猜,他是想一边招新一边打球,真的是不放过任何打球的机会。

    我回复他说:“按团委的安排,在一楼统一摆好摊位,招新结束之后,再安排去楼上场地面试。”

    他难得很听话地没有再坚持己见,发了个OK的表情,然后转换话题跟我诉苦说:“老师,今天副校长用唯心主义的思想言论来批评我。”

    我猜到他大概又因为去打球迟到或者因为打球不穿校服,被副校长逮了个正着,故意揶揄他说:“那你用唯物主义的思想来分析问题了吗?”

    他发了段语音过来,敲锣打鼓声实在太大,我把音量开到最大,还是听不清他在说什么,但听得出他很激动,转化成文字之后,大致的意思是:我不敢,我怕我再分析,批评就会变成处分。

    还挺会审时度势,但我知道他的心里,其实是不服气的,于是旁敲侧击跟他说,副校长是个很踏实的人,很认真也很负责,每一件事都在为学校为学生着想。

    但他好像并没有听进去,反驳我说:“反正他的言辞,我是真的不能认同,这也许就是人和人之间的缘分吧,只能说,我跟他,没缘。”

    我反问他:“那你觉得你和谁有缘?”

    他很快回过来说:“周老师。”

    周老师,是他高一的政治老师,也是我的师傅,周老师大我十岁,是经过岁月沉淀的古典美人,为人温婉说话声音也很温柔,学生都很喜欢她。

    然后他又补充道:“不要问我为什么,问就是妈妈的感觉。”

    虽然按他两的年纪,周老师确实可以算是他妈妈辈的人,但张义一个身高185CM,体重将近两百斤的大块头,说158CM娇小又瘦弱的周老师有妈妈的感觉,莫名地就有点好笑。

    我正想回他,他又说:“她真的好温柔,好有亲和力,她的声音就有一种摄魂夺魄的魔力,最重要的是,她信任我们,做她的学生真的很幸福。”

    说真的,听他这么说,我确实有些吃醋了,然后向他请教:“具体说说,周老师是怎么信任你们的?”

    他说:“就是她每次说,回去好好写作业回去好好背书,但她从来都不检查,真的跟妈妈一样一直信任你。你知道吗?这种被信任的感觉,是在那些只会批评你的老师那里找不到的。”

    有那么一瞬间,我确实产生了深深的自我怀疑,我检查作业,就是对他们的一种不信任,于是问他:“那不检查,你真的会写吗?”

    他心虚地说:“不会,但玩的时候,会有内疚感。”

    我发了个偷笑的表情,说:“那你这是在消耗这份信任啊。”

    他不服气地说:“但周老师还总是鼓励我们,这对我就很有用,就是有些老师总是一发试卷,就是这张试卷很难,这样真的很打击信心,既然很难,那我就不想做了。”

    我想了想,肯定他说:“鼓励确实很重要,这个你说得很有道理。”

    然后他说:“可惜我面对的人,都不讲道理。”

    我预感到他可能又要绕回到副校长批评他的这件事了,干脆假装听不懂,顺着他的话说:“你又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

    没想到他很自然地接了我的话,说:“因为生活富含哲理啊,生活处处有哲学嘛。”

    于是,我继续鼓励他说:“哲学学得不错,高三的学习也要继续努力啊。”

    他忽然就感叹了一句说:“年轻的时候想快快长大,长大了又想变年轻,世界上真是没有两全其美的事。”

    我正在想,这小子今晚不会是讲哲理讲上瘾了吧。

    他又发过来一条消息说:“如果我小学开始接触羽毛球,就好了。”

    我这才明白过来,他对羽毛球,可能不仅仅是热爱,更是梦想和追求。

    我说:“打羽毛球最好的开始时间,是小学,其次是现在,这也是哲理。”

    他问:“什么哲理?”

    我想了想,说:“意识有主观能动性,你可以充分地发挥它。”

    2022.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