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第三次高三倒计时 » 024无社团不青春

024无社团不青春

    高中三年,一开始觉得很长,长到望不到尽头,后来才知道,这三年太短,短到一转身,就走进了高考的试场。

    当年岁渐长,骨子里的热血被现实的锋利磨平了棱角,但每每想起那个十八岁的少年,总是昂首挺胸,总是满心理想,心中的勇气和斗志,也能燃起些许的火花。

    虽然青春校园剧里,头破血流的肆意妄为,粉饰过度的校园爱情,不务正业的高中生活,大概率不会发生在一个普通高中生的现实生活之中,但一个普通高中生的现实生活,其实也丰富多彩。

    也许,很多年后,我们不会再记得语文老师讲解的文本,数学老师的解题思路,英语老师的语法单词。

    但我们一定会记得隔壁班那个扎高马尾的女孩,在某一个没什么特别的午后,怎么就没有经过窗前;篮球赛上,那个穿红色球衣的男孩,阳光下回头的瞬间。

    那些平常的瞬间,之所以被我们铭记,是因为,那一个一个平常但不平凡的瞬间编织而成,就是我们那三年的青春啊。

    下午的招新,3点半开始,我3点半准时到体育馆时,每个社团都早早地已经把自己的摊位布置好摆好,各具创意,也井然有序。

    我从未见过如此热闹的体育馆,人潮涌动川流不息,每个角落都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羽绒背着相机,微笑着从远处向我跑来,然后用熟悉的方式跟我打招呼:“Hello,芝之。”

    我回以“Hello,羽绒”,然后问他:“照片拍得怎么样?”

    他一一翻给我看,最后坦白说:“其实,我不会拍照,他们只告诉我,按快门就行。”

    我拍拍他的肩膀,有点想笑,他这是把单反相机当手机用了啊,而且每一张照片,无论是角度、构图、还是对焦,几乎都踩在了雷区,但转念一想,羽绒是广播台的,不会拍照也很正常,于是问他:“你接下来有事吗?要不一起去转一圈?”

    高中生的学习时间很宝贵,招新的持续时间,也就只能就短不就长,我带着羽绒转了一圈,每个社团拍了一组特写,整个招新差不多也就结束了。

    之后,我们清完场,回团委办公室的路上,迎面碰到几位班主任,闲聊几句,无意中提到招新活动,他们担忧地表示,这可能会影响学生学习,因为本来这个时间,是可以用来学习的。

    也许,说者无意,但听者很难无心,其实我倒是没有太大所谓,附和几声也就过去了,但羽绒听了,明显有些沮丧。

    一年一度的招新,对学生来说,是一场难得的盛会,也是他们青春纪念册里,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安慰他说:“这只是有些班主任的意见,还有些班主任是支持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

    他点点头,但还是不解地问我:“但我还是不懂,难道参加社团活动,就一定会影响学习吗?就像我,我参加那么多社团活动,还有工作,但学习,我也兼顾了啊。”

    虽然,羽绒说话习惯性地带点自夸的成分,但这次,他说得很中肯。

    羽绒是这一届学生干部中,难得的工作做得好,学习成绩也很好,人品端正,积极向上的好苗子,再加上这学期,他剃了个寸头,整个人看起来,更加地根正苗红。

    前几天,我还和蛋波说:“波波,我们以后选拔学生干部,最好就按照羽绒这个标准来。”

    蛋波也表示完全赞同,从新教师转正之后,蛋波就一直在团委工作,团委的工作很难做,一边是学生一边是老师,各方利益,都要平衡好,用蛋波的话说,就是夹缝中求生存,心力交瘁。

    但他这么多年,都做下来了,而且做得还不错,他总说自己压力好大,但脸上依旧每天都挂着笑容,见谁都笑嘻嘻的。

    蛋波性格很好,他年纪比我小一些,因为研究生毕业,才来的西大中学,所以进学校比我晚了那么三、四年,在共事的几年里,我从来没见他跟谁生过气,连大声讲话都没有。

    我想,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见人爱这回事,那应该就是蛋波这样。

    在我没来团委帮忙之前,蛋波一直一个人扛起团委的所有事务,而他,其实也只是一个新手教师,还身兼班主任。

    作为一个英语老师,他几乎每天都忙得团团转,中午不休息,周末有时候也住学校里,大多数时间都是以校为家以办公室为家,好在他年轻也好在他心态好,但凡缺少其中一样,大概都撑不到今天。

    不过,我来了团委之后,蛋波也很少主动交待我做事,除非我主动要求,对此,我只能想到一个原因,他大概是觉得我年纪大,不好意思差使我。

    所以,我只能每天硬着头皮问他,要不要我帮忙做这个,要不要着手做那个。

    而他的回复大多都是:“不用,学生很能干的,让他们来吧。”

    学生的确很能干,比如羽绒,完成工作的同时,也把学习安排得妥妥当当。

    我肯定羽绒说:“我觉得你说得很有道理,有些同学哪怕不参加社团活动,在教室也不学习,所以参加社团活动,不必然会影响学习,能影响学习的,其根本原因,还是在自身。”

    高中阶段,学习一定不能怠慢,班主任的担忧,可以理解,但这个年纪的他们,权衡、考量、判断、原则,他们应该要学会。

    很多年后,他们大概很难再记起很多学习生活里的细枝末节,但我想,他们一定还会记得曾经参加过的社团。

    因为无社团不青春,所有的青春都值得被铭记。

    2022.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