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金鹰旗下的国度 » 第二十章北海封建

第二十章北海封建

    张延伟话题继续在分陪我战利品和封赐有功将士上,又提到了分土地、奴隶,“这半年来,我金汗大军上下皆有功劳,可以得子爵者十人,男爵者不下五十人,可获得武士衔的五百人。

    凡拥有武士衔者300亩土地,或辖100户,男爵600亩土地,或辖300户,子爵1200亩土地,或辖600户,伯爵辖1500户或1500户之地,如一郡,侯爵辖7500户或7500户之地,如三郡,公爵辖15000户或六郡之地,这是金汗规定对贵族的封赏。

    汗国有众多的土地,朕的意思是因功分田一直是金汗的一个制度,有功军将武士除了升官升爵之外,还会获得张相应的封赐土地。

    凡是有爵位官身者,均按照汗国的土地封赐法的章程分配土地,不另行增加。

    从军将、军佐、军尉到兵士的金汗军衔一共十二阶,凡是兵士(除了奴隶外)都可得土地百亩,托庇于可汗。

    兵士100亩土地,兵士以上,每一阶增加100亩,最高军衔的上军将是1200亩。

    凡是随朕北征之将士,凡阵亡者,按照阵亡时的品阶分配土地与家属。伤残者,有家属者分配田土,无家属者赏赐度牒(神职身份证明),可在真武堂安置居住,跟随教士学习昊天的真理(这些伤残者后成了教师、天道教的神甫和传教士)。

    在张延伟的设想中,地方郡县应该是有相当自治之权的,而不是所有的事都要仰赖中央政府的,东方帝国那庞大的中央集权体制,是难以在蛮荒的东欧复原的。

    东方帝国式的士大夫在下,朝廷大臣在上的官僚统治体系,是有相当局限性的,朝廷对地方的控制,也会随着距离而不断削弱。

    而距离首都太远的地方,又会因为没有一个完备的地方自治体系,而处于被中央削弱或背叛中央的二选一之局中。

    所以在张延伟看来,比较理想的治理方式,就是中央和地方分权,在中央掌握较多资源的情况下,允许地方自治。

    而地方自治权力的大小,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在距离首都较近,容易控制的地区,自治权力应该小一点。

    而在情况复杂,距离又较远的地盘上,实行分封也无不可。让这些凶猛的武士、贵族等职业的世袭军事贵族,为金汗的爪牙,镇压这片新征服的土地。

    因金汗没有足够多的人口,以填充这辽阔的土地。

    而分封众多有功之武士、男爵和子爵,当事半功倍,此乃以少治众之法。

    这种以少治众的办法,古老的东方帝国在夏商周时代也曾实行过。

    未来东方的女真、蒙古,更加强了此种方法,以这种办法统治中原的,以猛安谋克和色目人、北地汉人世侯为爪牙,治理被中国,再利用这些人征服长江以南南方。

    而这种办法的实行就是,先礼后兵,若是哪一个部落不甘为爪牙。可汗就会派遣军队,尽屠其族,震慑各部,如此才能以东欧为金汗根本所在。

    而如果这些本就已经高人一等者(部落首领、贵族)愿为金汗之爪牙,又如何处理呢?

    这时就对这些愿臣之人(不是普通部落民)进行奖励,命其行臣服之礼,缴纳贡赋与服兵役,割让土地,交给给金汗用于安置金汗之民,同时不仅自己要服兵役,还要出丁随军作战,遣送子嗣入京为人质,送女与可汗、宗亲、诸王子为妾为婢女。

    行臣服之礼是没有问题的。北海数百部落之大人(首领和一些部落贵族)都被金汗大军捉到了,不愿意投降臣服的都已经处理了,聪明人都已经知道,屠刀一定不会因为其是部落首领就不会落下。所以早早的带领全体部落成员立起金汗之鹰旗,皈依了天道,等待着接受可汗的处置。

    听到风声的首领们已经开始如释重负了,生命保住了,家人活着,部落还在,地位问题虽然还没明说,但是他们已经知道一些了。

    将有大量的金汗军官、贵族子弟安置定居在这里,大量的土地和部民将是这些高贵的金汗人的,但金汗人需要他们,需要他们协助管理、需要他们成为带路党,不可能他们全杀光。

    那以后就没人愿意投降臣服了,但是北海可不小,金汗人可没有那么多贵族,他们也可能拥有贵族之位。

    但是纳粮割土出丁遣人质送女子这五条同样要实行,这可都是动了真格的。

    和东方王朝常用的怀柔异族政策完全不同向金汗称臣,绝对不是形式主义,而是包括一系列封建义务的。

    当然了,和义务相对的权利也必须是有的,要不然人家人家今天害怕你的武力强大而臣服了,等你走了就又与你对着干,而且就算以后不叛乱,他们跟着金汗干也是没有动力的。

    甚至以后都没有人愿意臣服金汗,金汗彻底统一东欧大地还远着呢。而金汗人自身相对被征服者又数量稀少,虽说现在已经吸纳了大量的被征服者中的精英加入了金汗,但数量远远不够。

    这时,张延伟身旁的吴真大宗祝拈着茂密花白却整齐的胡须,沉吟片刻后对张延伟说道:“我伟大的天子陛下,老臣认为,既然我等金汗天道之人想要在此站稳,就不能向对这些有权的贵族、首领斩尽杀绝,他们已经知道了我金汗之强大、天道之伟大。应重新赐封他们合法的地位,允许他们继续领有北海半的土地,允许他们治理大部分的北海民,利用其为我金汗纳贡服役、统管蛮夷民众,镇守昊天和天子的领地,还应该让他们追随可汗平定高丽一国。

    当然,这不能白白给他们,作为金汗的地方首领、族长,他们必须为昊天上帝、为天子、为金汗纳粮割土、出兵、遣人质送女子。

    而另一半土地和人口则分封给我金汗宗亲、军功之士和天道之师士,作为昊天和金汗镇守与此的贵族、官员。让这片土地成我天道和金汗之边疆。

    “让他们领有北海一半之地是不是多了一些。”张延伟思索着问。

    吴真一笑,道:“对于今征服之地,金汗之军得多少,给臣服归附的首领、贵族留多少,追随可汗的军将大臣拿多少,可汗自己留多少。都需要有个章程规矩,让北海人,甚至金汗所统治的众人知道。

    如今我金汗连年征战,金汗之士不断抽调,损伤巨大,但我金汗也获得相对安全之局势,再无人敢轻视我金汗,内部的诸多部族部落,老臣相信,随着我大军的四处征战的声名,恐怕再不敢反叛了。

    而我金汗在昊天上帝的指引之下,从遥远东方迁徙而来,因我金汗之天子英明神武,因我金汗之士勇武善战,得到了这片肥沃辽阔得天选之地,但我金汗相对本地人来说是初来乍到,我等金汗之人又想鸠占鹊巢,还是宽厚为上。

    所有土地,我金汗之民取得一半之地是恰到好处。要是取多了,可就是激起当地人的反叛之心了,况且我金汗之民户数量太过稀少,又被全部整编为军户,连年的征战,虽说还没有伤及筋骨。

    但,我伟大的陛下,听老臣一谏,我金汗领土已经够了,太够了。现今我金汗所需要做的就是修生养息,让所有金汗之士、民甚至被我金汗征服之人皈依我天道,整编入户,让土地的耕种,牛羊马匹得到肥美的牧草……”

    张延伟听了甚是感慨,他的前身以及他自己,根本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而是赤裸裸的军队统帅,军队越打越大,可他自己也发现了,随着军中非金汗人越来越多,早晚会出问题的。

    “我的陛下,如果您还想让我金汗之人稳固的统治整个金汗,一直生活在此的话,就不能对当地太紧,因为金汗已经把他们打服了,现在所需的就是,手松一点”大宗祝吴真继续对张延伟说道。

    “我不镇压他们,这些蛮夷就肯跟着我了吗?张延伟有些疑虑,“我可不是北海人、也不是可萨人或者罗斯人啊。”

    这时张延伟一下就想到了,顿时哈哈大笑,“原来如此”,张延伟明白了,他是不是什么人,什么种族、部落都不重要,金汗一边是砍人头弯刀。一边是荣华富贵,是个正常人都知道怎么选择,何况是担任首领的人,谁还管那么多,未来的忽必烈也不是汉人,皇太极、多尔衮等满清皇族也不是汉人,不照样有那么多北地世侯和汉人忠心耿耿的嘛。

    “大宗祝真是朕的诸葛孔明,朕对此也是思虑良多……一直不知如何去把金汗稳定下来,看了是要把这个问题放在首位了。”

    吴真大宗祝笑着摆摆手:这都是我汉人之法,在那大唐强盛之时……,哪个蛮夷不卑躬屈膝。

    咱们金汗人作为汉人之后裔,如今也变得如此不怀德,真让老臣说不上好坏,他的语气突然变得无比凝重。看着张延伟道,陛下,若我金汗要鸠占鹊巢,成为这片异域真正的主人,光知道这个道理还不够。

    张延伟一想,已经明白了,这还需定成制度,公开宣布,与金汗之宗亲、诸侯、贵族、宗祝、军官将士等建立约法。(也就是赶紧弄出一份金汗的核心价值观和宪章来)

    吴真,以及早已听得入迷的教士和几位军官都是重重点头:“正该如此,与北海诸部首领、族长之约可以由分封北海为开始,与我金汗宗亲、贵族、将士和教士之约,可以由分配北海四成土地和两成户口为开始。

    而且陛下,还应该给这个金汗的封建之法定下一个能让全金汗所有人信服的名号。”

    “什么名号”

    复周——周而复始

    金汗人祖先之地的东方帝国封建制度起源于商周,这金汗之地,就像华夏先祖们在古老的商周时期一般,金汗人少而异族人、土地辽阔众多。先祖们是如何做到征服华夏大地的呢?

    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等到时机成熟之后,又合诸藩为一帝国。

    有些人一直认为分封制度是一种落后的制度,尤其是那西周当例子。但其实西周是一个开拓的王朝,即便是殷商的统治区域也不过是河南周围一代,周围都是各种风俗各异的部落民族。

    西周的分封其实殖民扩张,是周部落中的贵族子弟,特别是王族姬姓贵族、亲近的姜姓贵族,分封得到周王的许可(类似教皇的许可、东印度公司的商业许可),带着家族部队奔赴边远地区建立封邑。

    当时无论王朝的哪个王公大臣,都是没有任何俸禄,周王就是许给他们一块地,他们能拓展多少,他们就有多少收入。在这些封邑周围,逐渐在中央王朝的制度、风俗、文化传播开来。当时的社会还是中央王朝与周围大大小小部族杂居的状态。

    即便到了春秋末期孔子时代,鲁国还生活着大量原住民,因为在朝会上表演原始舞蹈,孔夫子勃然大怒,下令将这些人的手脚砍去!西周时代,就是分封贵族们不断与原始部族作战、将他们纳为周王朝奴隶过程。

    也就是说夏商周的中央王朝,实际控制地就是京畿、王畿而已。京畿以外很少有实际控制的土地,当时的天子周王都是通过分封的方式不断把诸异族方国纳入自己的统治,异族方国不断减少,而且不断被周部落贵族取代当地原始统治者。成为新的方国统治者,“国野”制度不断进化,就是整个周王朝扩张表现。

    可以说正是夏商周的分封制,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圈,完成了中华民族原始雏形,并在秦汉时期正式在政治行政版图上完成。

    作为汉人后裔的金汗人在历史的长河里,又再次与古老的华夏封建制结下了缘分,因为当今之金汗与商周之时的局势,十分相像。

    金汗人如同殷商一样,核心统治区域局限在汉河、顿河流域的京畿地区、顿河地区、南海北部地区(黑海北部草原)和连接汉河诺德地区。

    而这些地区周围都是各种风俗各异的部落部族,金汗如果要把这些地区的西域部落,也就是诸藩诸方国纳入统治,必须要用自己的亲族、功臣去打败、去替代那些异族统治者。然后自己金汗的文化来改变当地的文化。

    而金汗现在所处的外部环境、局势,又与先民们不同,当时的先民们,可没有现在与金汗隔海相望的希腊人的罗马国,天方教的大食国以及西部拉丁基督教化的日耳曼诸国,那么复杂的局势和不弱的对手。

    所以不仅要分封自己人,还要把异族贵族纳入金汗的贵族体系中,加快金汗对东欧的统一。

    这就是金汗将实行的分封制度,也就是大宗祝对张延伟所说,要立下一个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