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化茧成蝶 » 第169章 新闻人物

第169章 新闻人物

    魏姐看着桑小雨急切的眼神,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她说:“你现在就是甩给她十万元,都比让她来这里上班好。”

    当时的桑小雨脸色也不好看,有一种被人戳穿了的难堪,她当然是听不进去了,日后这句话真的被验证了。

    魏姐万般无奈,用手点着桑小雨的脸说她真是心太软了,这样会把自己陷入困境的,你没听说过,慈不掌兵,义不生财?

    桑小雨唯唯诺诺,说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魏姐看桑小雨低三下四地求自己,面子上也就回了暖,她说让费家妮管外县的销售吧,让她离厂子中心远点,这样你也许能省点心。

    还说桑小雨实际还是老好人,所谓的成长也只是初级阶段。

    桑小雨听从了魏姐的安排,看费家妮听话地离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桑小雨让人给费家妮收拾出一个办公室,里面的东西也一应俱全。

    但她几乎很少有时间待在厂里,还刻意避开与桑小雨碰面的机会。

    干了一段时间,桑小雨觉得费家妮不像人们说的那样消极怠工,而是挺有积极性的,对工作很快就有了兴趣,而且和周围的人很快就处得很融洽。

    相反的是,她与桑小雨和魏姐形同陌路,桑小雨有时叫她一起去吃饭她也不肯,回到厂子里,也只是为了报单子或提货。

    魏姐可真不待见自己家的亲属,见了费家妮总是能找出一些毛病,桑小雨看她的样子,好像要逼费家妮离开。

    但费家妮也不知为何,变得特别的温顺而听话,对魏姐的刁难从不争辩,而是言听计从全盘接收默默忍受了,让桑小雨看着都不舒服。

    反观程伟婷就简单多了。

    桑小雨把她安排到库房,她很快就把库房里的东西收拾出来,还要了一张小床,她天天上班实在太远了。

    要倒两遍公交车不说,还要步行二十分钟,有时她偶尔也会睡在库房,桑小雨知道了,挺心疼的,说库房空气不流通,不然再给她打扫出一个房间吧。

    程伟婷没干,说自己又不是常驻之人。

    桑小雨私下对她说,说让她再挑一个合适的人放在身边,这样,她每天就可以早点回家了,私家企业,没那么多的说道。

    桑小雨又把小赵叫来,说如果有时间就接一下程伟婷,还说让他好好照顾一下她。

    小赵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桑小雨觉得自己有责任照顾程伟婷,她也算是自己的知己。

    于是她给了小赵一千元,让他尽可能的买些家庭实用的东西,也可以在单位做饭,她想让程伟婷赶紧从婚姻的阴影里走出来。

    小赵把这事跟程伟婷说了,程伟婷先是要退了这一千,小赵说是桑小雨的一点心意,如果她执意要退,还把自己给出卖了。

    程伟婷最终答应了。

    两人开着车去了二手市场,买了许多二手电器。

    有小电视和电饭锅还有一些简单的洗脸架和鞋柜。

    小赵说她是不是打算在调料厂安家了?

    程伟婷说真喜欢这份工作,安静不受别人打扰。

    小赵告诉她,说车间里的工人可不能让他们欺负住,这些人可不管你能干不能干,要是让他们欺负住了,你的日子也不好过。

    两人出了二手市场,小赵说去江边看看怎么样?程伟婷说自己好久没出来玩过了,看看也行。

    梅澜江的江水早就融化了。

    小赵说这里是离天最近的地方,天空碧蓝如洗,江水也分外清亮,江面上倒映着湖光山色,有多情的小鸟,早早在水上盘旋,在树上做窝。

    程伟婷说好长时间没有这么好的心情了,以后真应该多走走。

    小赵则指着那辆相当不错的车,大包大揽地说,什么时候想出来兜风说话。

    年节一过,市场立刻萧条起来,桑小雨赶紧实施早就准备好的方案,她上电视了。

    她主动找到电视台,当然了,王西墨早就找好了人,他们把桑小雨拿来的文稿重新修撰了好多,还把还债的事迹连篇累牍地做了详尽的报道。

    记者拿着话筒,站在原来鹿鹿小筑的的方位上,说你们知道五年前这里是什么地方吗?

    接着把五年前,刚开张一天就遭遇不幸的事重新添油加醋报道了一番,然后问,经过了五年,当时的主人公现在怎么样了呢?

    让我们继续跟踪报道下去。

    然后镜头一转,就到了桑小雨的调料厂。

    调料厂为了配合这次拍摄,特意在外观上做了修整,也把厂房粉刷一新,当然了,库房之类的地方连照片都没有,只把桑小雨的办公室和配料室拍了进去。

    桑小雨不懂什么叫剪辑,只看见调料厂好像是科研单位一样,只要进入到镜头里的,都是高大上的气派。

    桑小雨正襟危坐在自己的办公室桌里。

    她上身穿了一件深蓝色的圆领西服,同色裤子,头发也梳成干练的盘发。

    脚上穿了一双知名品牌的鞋子,脸上一幅干练、从容、镇定又自信的表情。

    她手里拿着笔,在一些材料上写写画画,一看就是一名干练而又有文化的知识女性。

    而办公室的装扮也焕然一新。

    墙面上早就贴上了白色带暗花的壁纸,地板是新铺的格子状地板革,长长的桌子在阳光的照射下泛起橙红色的光泽,而“真皮”沙发前是一个不俗的茶几,桌子上还放了两部电话。

    在桑小雨的背后,一幅人工画作相当显眼,这幅画倒是桑小雨的亲笔之作,取名为“家园”。

    家园里有山有水有炊烟,那是桑小雨最向往的美好生活。

    当镜头对谁桑小雨的时候,她淡定地接受了采访,轻描淡写的话语好像在说过家家一样,对过去五年的所有心酸,都化作如今的奋斗之路。

    记者问过她五年苦难的日子,又问了她感情生活,还追问现在与丈夫的关系如何,她跑了五年有联系吗?现在回来否?

    这些,记者在事前都是知道的,但问也是必须的。

    桑小雨一语带过,只说那都是过去的事了,要着眼于现在,她重点说了调料厂的事,很显然,无论是记者还是老百姓都喜欢听灾难的部分,所以好奇心让他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