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日月河山永在 » 第三十九章 杨稷死了?

第三十九章 杨稷死了?

    “先生,出什么事情了,这么着急要弟子过来。”

    刚刚进屋,邝埜便看到杨溥正在踱步。

    像是在盘算着什么。

    听到邝埜的声音,杨溥也是看了过来。

    表情是掩盖不住的欣喜。

    “孟质,杨稷死了!”

    “什么?谁死了?杨稷死了?”

    从杨溥口中的消息如同炸雷一般,让邝埜产生了恍惚。

    “先生,您的消息准确吗?好好的人怎么会突然死了呢?

    怎么死的?”

    “准确,听说是王振假传中旨,让锦衣卫缉拿杨稷。

    但是等到了泰和县的时候杨稷已经死了多时了。

    一场大火把整个杨家全烧了。

    账册文书什么的都没有留下,而杨稷也正是死在那一场走水之中。

    尸骨无存。”

    邝埜听完杨溥的描述,也是陷入了沉思。

    尸骨无存?

    就算是烧透了也应该会有遗体。

    不可能连骨头渣子都没有。

    就像是建文四年皇宫的那一场大火。

    火焰冲天而起。

    扑灭了也是能找到了三具尸体。

    更何况小小的杨家。

    “先生,那锦衣卫对杨稷的事情可查出什么了吗?”

    “这个便不得而知了,但是应该是没有查出什么有用的信息。

    要不然阉党早就开始煽风点火了,焉会容我们喘息。

    现在王振那边那么安静,说明事件的发展不如他心意。”

    确实。

    以王振那张扬的性格。

    要是抓到了十足的证据,早就会开始蹦跶了。

    怎么会给他们准备的时间。

    “不管怎么说杨稷死了便是一件好事。”

    这么说虽然不近人情。

    但是杨稷之死却是最利好于现在朝堂上的局势。

    杨稷一死,代表着能够影响杨士奇的软肋也跟着一起消失。

    要是真的杨士奇肯定也会伤心一阵子。

    但也总好过抓进诏狱被杀头。

    杨稷这种人能够有一个还算是体面的退场就算是上天的恩赐了。

    别再奢求其他。

    这个时候杨士奇也放开手脚,再无顾忌。

    即使有些风言风语。

    对于四朝重臣的杨士奇来说也不过是微风拂面。

    但这也不代表事关杨稷的威胁不复存在。

    杨稷生前留下的烂摊子可是实打实的还在。

    杀人放火,兼并农田,欺压百姓。

    这些罪名一堆叠,还是足以头疼一阵子的。

    但这些也不用他们来操心了。

    相信杨士奇自己便可以处理妥当。

    “就是这火倒也生的奇妙,时机把握的恰到好处。

    早不着,晚不着,偏偏事发之后才着。”

    “只是不知道这火是否燃烧完全,要是有余可是徒劳无功啊。”

    杨溥似乎话里有话。

    “先生,此事是天意。

    既然是天意的事情,就不是我们该操心的。

    成与不成,也非我等能够左右。”

    邝埜也是隐晦的回了一句。

    两人心照不宣。

    都知道这场火灾绝对不是偶然。

    肯定是人为导致的。

    至于是谁在事件的背后出力。

    两人都没有说出口。

    杨溥转而换了个话题。

    “我听说你那边的事情办的是特别顺利。

    各个衙门都在讨论你带人去锦衣卫衙门抓人的事。

    这几天弹劾你滥用职权的奏折都快堆成山了。

    这么大的动静抓的是谁?”

    “王山。锦衣卫指挥同知,王振的那个亲侄子。”

    “他啊,怪不得。”

    “我有点印象,之前王山和王林一起进的锦衣卫。

    当时没少有人背地里讨论。

    这朝堂上怕是只有圣上不知道几人的关系了。”

    杨溥说了句玩笑话。

    “那小子比起王振可差多了,简直就是软骨头,没用多少手段便是全招了。

    但凡他是个硬骨头,这案件也不会进展的这么顺利。”

    “如今证据可都齐全?”

    “人证物证全在,板上钉钉的事,跑不了。

    光是脏物就有四千多件,这还是最后一批没有运走的。

    据那个胡商交代,他们总共倒卖军械三万余件。

    这个数目怕是王振也保不住他们。”

    杨溥点点头。

    对这个非常满意。

    甚至比最开始他们预想的结果还要好上许多。

    如今就连王振的侄子都在案件当中。

    阉党不可谓不是损失惨重。

    相信王振现在也是焦头烂额。

    无论是保还是不保都是件难事。

    “先生,我那边的收尾工作也要结束了,之后我们该怎么办?”

    如今杨士奇不在,他也只能先跟杨溥两人简单商量商量。

    既然手中握着这么大的利器。

    肯定得好好研究一下如何使用。

    要不就像是用火炮打蚊子一样。

    白白浪费了!

    “先把此事的奏章写好,不留漏洞。

    一定要准备完全,把罪名定死,让阉党们辨无可辨。”

    “按照惯例,腊月十二应该会有一次御前会议,到时候一定要一击致命。

    现在离腊月十二还有三天的时间……

    这事应尽快了结为妙,否则拖下去怕有变数。”

    邝埜知道所谓的变数就是圣上的心意。

    现在圣上还在气头上,要严办此案。

    那么就应该趁热打铁。

    要是圣上过了这段时间,变了想法。

    那么结果也会随之改变。

    “弟子明白,一定会在三天之内把一份完美的奏折上交内阁。”

    杨溥捋了捋花白了胡子。

    越看邝埜越是顺眼。

    当初杨士奇跟他商量要收邝埜为徒之时。

    他还觉得是小题大做。

    一个前半生的履历稀疏平常的人用不着这么重视。

    现在再来看看。

    邝埜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还一心向国。

    他不由的感慨杨士奇看人是真的老道。

    眼光毒辣。

    只是这么优秀的人。

    为什么之前都是不显山不露水呢?

    默默无闻。

    倒是太皇太后去世后,他才出现在了他们的眼前。

    要是早点出现,或许现在都没有王振什么事了。

    如今或许都是内阁的天下了。

    但现在也不算晚。

    杨溥摇摇头,没有再想。

    “孟质,这件事办完,你肯定能往上再走一步。

    有没有想好未来的方向?”

    杨溥是真心发问。

    看看自己能不能在他的路上帮上一二。

    虽然现在明面上他还不能直接接纳邝埜。

    但是稍作手段他还是能够做到的。

    再加上邝埜此次案件办的完美,在圣上心里肯定也是有一定分量的。

    自己再稍微推上一把。

    大部分的事都能成。

    “弟子暂时还不想离开京城,即使往上走一步,也想先留在京城发展。”

    倒不是邝埜贪恋京城。

    而是他还是放心不下这个朝堂。

    留给他的时间看着还有几年。

    但要是真正过着。

    却绝不会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