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周之雄风 » 第二百三十二章 战云密布的河东

第二百三十二章 战云密布的河东

    经过枢密院的推演和审核,陈诚的建议获得采纳,在此基础上,枢密院制定了攻略河东的总体方案,新一轮的战事再次启动。各类物资开始源源不断地向军前运输,在北汉周边的各处周军展开集训,全面进入临战模式。

    大周暗地里开始备战的同时,情报司的打响了收复河东的第一枪。

    三月初,北汉的晋阳、代州、忻州、宪州、岚州、石州等州府的府衙、军营、豪门大宅等有点权势的地方都在夜里收到来历不明的书信,信里面详述了大周收复幽云十六州的事情,天下一统的趋势,又说了即将来临的战争是郭家与刘家的私人恩怨,与旁人无关,外人不必掺和,大军来到的时候,只要不出战,即刻免去罪责,周军收复河东之后,将赈济河东的老百姓,原有官员一律留用等等,至于刘家,只要他们愿意为天下苍生着想,放弃抵抗,以往恩怨一笔勾销,周天子将给予厚待。

    这奇怪的书信彷如一枚炸雷,极大震撼了北汉各个州府,书信里面说的东西如果属实,那就是说大战将至,辽国已经指望不上了,届时只需中立即可免祸,大周也说了宽待皇上,就是说很对得起刘家了。

    至于辽国是否给击败了,南方各州还半信半疑,北方各州却是心知肚明,因为北面全是周军的旗号了,这是明摆的实事,辽国这么强大也给击败了,真不知道周军是如何做到的,反正自己是打不过辽军的,估计周军上来,自己也是个摆设。不过这也好,天下一统,不用再打仗了。

    这样的信件对于豪门大宅的主人而言就是最好的福音,悍兵入境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大的祸害,至于是谁当政并不重要,听说大周朝廷的商人地位不低,朝廷的内务府经常和商家合作做生意,很守规矩,参与的商家都赚大钱了,这样的朝廷值得信赖,总好过待在河东一隅,舒展不开啊。

    风言风语总有漏出去的时候,不少老百姓都知道大周天子说要赈济河东的老百姓,刘家可出来没有这么好的,真是希望周军快点来啊,结束这些苦日子啊。

    上至文武百官、豪门大宅、下至黎民百姓,没有人敢说什么,大家不知道别人是否收到这些信件,只得严加封锁这件事,并诈作不知。

    后来有怕事者去举报,当官的才被迫上报此事。

    刘钧看到信件的时候,暴怒啊,先不说信里面说的内容,单纯莫名其妙收到匿名信就可恨,堂堂大汉都城,竟然给敌人渗透到如此境地?这是筛子吗?到底有多少人收到这些信件?

    至于信里面说的内容,刘钧是心知肚明,他还在纠葛怎么应对朝廷与辽国的联系通道给切断的问题,幽云十六州给大周收复了,这真是骇人听闻啊,辽国都打不过周军,自己怎么办呢?让自己向郭家那个乳臭未干的小孩低头,真是太丢人了,他老爹当初来了也奈何不了龙城,朕还怕他?自古龙城以超强的姿态屹立在河东,自己储备的粮食无数,将士训练有素,就是耗着我也可以让你们消耗不起,来打我?看来要控制好内部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于是,刘钧下令彻查信件的来历,有晓谕全国,这些信件是周军的诡计,意图扰乱大汉的稳定,并再次下令削减了部分税收,释放部分罪犯,笼络人心。

    皇帝一声令下,各个州府的衙役马上出动,搞得鸡犬不宁,大周的密探似乎泼水到地上一般,踪影全无,唯有打探一下谁跟大周有生意往来,布下暗哨,盯着,等待这些探子浮出水面。

    除此之外,刘钧又根据枢密院的建议调动侍卫都虞候的刘继业(杨业)与冯进珂领兵镇守团栢谷,抵御周军。马步军都指挥使郭万超等加强禁军的训练,在晋阳城征集精壮,开展军事训练,作为防守的预备队,又安排工匠打造各式防御器械、军用物资,务求布置到晋阳城各个方向,提高城防的能力。

    对于其他各州,朝廷命令他们把防御的级别提到最高,在相邻各个州府之间建立相互救助的方案,任命多名将领进行统领,除非遇到大量的周军入寇,否则各个州府之间就可以形成协防的体系,增强应变能力。

    其实刘钧也知道周国势大,河东一地实属苟延残喘,失去辽国的援助,自己的大汉灭亡是必然的,如果辽国不能收复北地数州,即使周军不来攻打,时间一长,大汉的人心也会散了,照样会分崩离析的,如果自己按照周国皇帝所说纳土归降,想必也有优待,只是家仇国恨,刘家与郭家只有死可以化解,周国小儿难道不明白吗?

    因此,刘钧唯有强硬一点,做好充分准备,狠狠地与周军打一场,如果可以遏制周军的攻势,拖住周国的大军,也许可以为辽国反攻幽云十六州创造条件。即使达不到目的,自己也尽责了,死亦无憾矣。

    刘钧可以说这些信件是谣言,但是四面周军的动态在汉军斥候的眼里却是很明显,就是在备战了,至于什么时候来就不知道,以往周军有行动都是很平静的,突然暴起,让人防不胜防,这次却反其道而行之,确是诡异,难道是假的?

    整整一个月,北汉军民神经紧张地渡过了一个月,北汉与大周的商业往来全部中断,周军却毫无动静,难道真是欺诈?

    在这段时间里,正在幽云十六州休整的周军迎来了朝廷的封赏诏书,由于对辽国还在实施隐瞒状态,所以这次封赏不能大张旗鼓,这是低调的封赏、丰厚的封赏,除了大量赏钱之外,最令人羡慕的就是加官进爵。

    朝廷的诏书宣布:魏仁浦封为齐王,慕容延钊封为韩王,张永德封为晋王、李重进封为楚王、韩通封为宋王、高怀德封为赵王、宋延渥封为越王,张光翰、赵彦徽、张彦斌、董遵诲封国公,赵匡胤、韩令坤、王审琦封侯爵,康再遇、杨威、张保封伯爵,部分还在执行任务的将领要等完成任务再一起嘉奖。

    这是前所未有的待遇,皇上的大手笔让众将心潮澎湃,这样的荣耀足以光宗耀祖了,只要听从皇上的差遣,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高官厚禄唾手可得,这样的皇上值得追随啊。

    钦差大臣宣布完封赏的诏书,又拿出枢密院的命令,宣布新的作战命令。

    枢密院任命韩通为河东行营都督,率领赵彦徽、董遵诲、张彦斌、陈思让、郭守文、符昭愿、李琦各部从镇州出发攻击承天军寨、平定军、盂县、晋阳,张光翰为北路总指挥,率领曹彬、崔翰、贺惟忠、折德扆从北面攻击代州、岚州、宪州、忻州,李筠为河东行营副都督,率领石守信部进攻沁州、隆州,潘美率领杨廷璋、王全斌、史延德、康延泽、崔彦进、郭进各部有西南方向进攻石州、汾州,定难军的部队由潘美指挥,各部得手之后,会攻晋阳。

    众将听了,知道这又是群殴汉军的机会,刷军功的机会,纷纷摩拳擦掌表示要好好教训汉军,让他们知道周军的厉害。

    魏仁浦看到众将又想大打出手的样子,就说:“拿下河东,我们一统天下的目标就要实现了,悬在我们头顶的那把剑也就拿下了,这是重要的一战,我们一定要小心谨慎,决不能因为之前的胜利而轻视困兽犹斗的汉军,另外,河东的老百姓跟我们是一样的,我们都是同胞,我们的刀枪不能指向同胞,此战,最关键就是晋阳,就是刘钧,整个河东,大约四万余户,各个州府的军事力量有限,汉军的主力全在晋阳,因此,我们要以抚为主,以攻为辅,月初,朝廷已经对河东各个州府进行发起宣传,晓谕各州天下一统的道理,你们届时要相机行事,不要鲁莽,也不要唯唯诺诺,明白吗?”

    “末将谨遵将令。”

    “其他部队保持戒备,辽国的南下的可能性依然很大,不可疏忽。”

    “遵命。”

    军令如山,收复河东的命令一出,各路大军就行动起来,沿着官道,开赴前线,开展战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