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周之雄风 » 第三百一十一章 席卷北海之滨

第三百一十一章 席卷北海之滨

    塞北的冬天分外寒冷,初到两河都督府、临潢都督府的周军都经受了严寒冬天的洗礼,在这里,内务府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皮衣、皮裤、皮帽、皮靴、羊毛衣、棉衣,军营的防寒措施做得很充足,还有火炕、炉子、大量棉被,确保将士们在军营里过得舒坦,还有大量的粮食、肉食、大白菜,甚至还有美酒,战马也有很好的待遇,保暖的马厩,充足的草料、豆饼,确保战马不掉膘、有充足的体力。在冬天冰雪冰封之前,内务府就不断地运送各类物质到北方的周军驻地、各个州府,务求保障这些地方周军的物资供应。

    在保证将士们不受冻的情况下,周军依旧操练不辍,他们想要习惯在这严寒的冬天里生存,还要学习在这寒冷的冬天里作战,许多新颖的训练科目在这里重新开展。

    从两年前开始,周军就长期在北方进行作战,虽然有休整的时间,但是将士们难免有思乡之意,会影响作战的效果。为了稳定将士们的情绪,朝廷特意开了一个口子,允许这两个都督府和乐浪郡的周军在当地娶亲。朝廷的旨意一宣布,在很短时间里,所有周军将士都在北方建立了新的家,这个意外惊喜让周军将士们的情绪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再次进入军人的状态,随时可以作战。

    随着战线的北移,周军在开春之后将重现封狼居胥神迹的传闻慢慢在军队中传播,以前,封狼居胥是什么回事,将士们说不清楚,但是现在的周军都经过长期的识字训练,他们都是能写会读的文化人,谁不羡慕冠军侯霍去病封狼居胥的丰功伟绩?但凡从军者,谁不希望可以实现封狼居胥的伟业?现在距离封狼居胥只有一步之遥,谁不想身临其境?

    一时间,周军上下好像打了鸡血一般,使劲操练,个个争先,都想争取成为开春之后的先锋官,可以再次出战。许多从内地来草原进行轮训的部队也一样,宁愿加大训练强度、增加训练时间,也要跟主力部队比试一下,争取可以获得出战的机会。

    即使狼居胥山就在附近,但是也不是说随随便便去搞搞形式就行的,大周上下,从郭宗训到宰相、枢密院使、军中大将,都想真真正正拿下狼居胥山,真真正正封狼居胥,而且是一劳永逸地占领这个至高无上的神山。因此,周军上下都做了周密的准备,要扫清附近的一切障碍。

    去年草原之战,周军以强悍的实力征服了乌古部、敌烈部、茶扎刺部,扫平了萌古部,拿下这些地盘,但是距离真正掌控这些地盘还一段距离,神山西面的梅里急部还没有征服,北面的斡朗改、辖嘎斯也没有征服,只要周军示弱,这些部落一定会南下,那封狼居胥就成为笑话了。因此,周军需要大举北上,彻底拿下这些部落,扫荡北海南北,彻底杜绝北方的来客。只有这样,封狼居胥才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而不是昙花一现。

    终于渡过这个寒冷的冬天了,二三月间,中原调来的三万骑兵加入到两河都督府的作战序列,除此之外,还有东方堡、乐浪郡的骑兵也来到两河都督府报到,一时间,两河都督府大军云集,所有将士都摩拳擦掌,等待着出征的命令。

    内务府的庞大运输队在开春之后,日夜兼程地往两河都督府运送物资,又在沿途修筑了很多兵站,确保南北交通的畅通,增强朝廷对这片土地的掌控。

    三月份,韩通派出使节到北面的斡朗改、辖嘎斯,邀请他们四月份到斡难河以北围猎,又建议在北海建立互市。这份含糊的邀请其实就是试探他们的态度。为了避免他们杀使者,韩通不舍得派自己人去,只是派茶扎刺部的使者传递信息,即使然给他们说大周诚意不足也无所谓,反正韩通是准备平推过去的,因为这样效果更好,少了唇枪舌剑,打一仗,一了百了,反正周军是准备以牛刀杀鸡的姿态来办这件事的。

    为了避免恒罗斯之战的覆辙,韩通根本不征调乌古部、敌烈部、茶扎刺部的军队一同参战,只是调动了他们的质子军来观战,韩通想让他们看看周军是如何摧毁斡朗改、辖嘎斯、梅里急部的。

    为了稳固大后方,第一集群已经前移到乌古部,随时可以北上。

    斡朗改、辖嘎斯两国虽然向辽国朝贡,但是也是相对独立的,国势强盛的时候,可以拥众数十万,胜兵八万,以前曾经多次助唐征突厥和李克用之乱。如今势弱,也有强兵数万,韩通的一封文书想让他们屈服确实不现实。由于开春不久,他们的消息相对封闭一点,所以他们并不相信周军能够召集大军,千里迢迢来北海围猎,只是觉得周军想要吓唬他们而已。于是他们只是把韩通的书信付之一炬,继续等待春天的真正到来。

    冬天,对于普通人来说就需要猫冬,对于羽林卫来说就视若等闲,新年刚过,养精蓄锐的羽林卫将士们已经踏上北上的征途,他们根据上京的地图记载、还有乌古敌烈统军司向导的介绍,把自己的触角伸向北方、伸向北海。

    这些武装到牙齿的精锐之师,穿梭于山林之中,尽可能避开当地人、避开大的定居点,只有不期而遇的情况下才出手,都是一击即中,毫不留情,他们尽可能不触及当地的驻军,以免麻烦,通过数月的侦查,他们编制了新的地图,为周军的军事行动提供精确的情报资料,他们的脚步永不停歇,继续向西前进,进入北海的西部地区,继续情报收集工作。

    有了这些情报,周军就能够有的放矢地展开攻击,也可以出其不意地攻击敌人的要害,提高作战效能。

    斡朗改的首领收到周军大规模进犯的消息,惊讶不已,这是千里迢迢的距离,周军还能看上自己进贡给辽国的良犬?自己这里除了大森林还有什么呢?有什么值得周军大动干戈的呢?难道他们以为自己好欺负?干!

    首领也不废话,马上就召集军队,前往迎战。在他的印象中,周军应该跟辽军一样,即使周军比辽军强一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自己的精锐也很厉害,自己还熟悉地利,可以包抄周军,也可以骚扰周军的后队,牵制他们的进攻。只要把周军引进大森林,那他们就插翅难逃了。

    想法很好,只不过见识到周军的实力之后,斡朗改的首领后悔不已,他的精锐一战报废了一大半。周军不但攻击力强,手段多端,甚至还熟悉地利。自己的包抄部队损失惨重不说,连自己想撤退都做不到,周军实在是太快了,他们的战马速度很快,周军的格斗技巧很强,而且还有神器,远远就打倒自己的精锐,自己的兄弟们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很快就完了。

    周军不但强悍,而且人多势众,他们竟然能够绕开守军,偷袭了自己的大本营,把自己的高层和妻妾子女全部俘虏了,一战得手之后,就兵分几路,抄了自己的大后方。那些地方只需一两千的骑兵就能拿下,那些守军实在是太弱了,能战的精锐被自己带走之后,他们根本挡不住周军的致命一击。

    没有人愿意签订城下之盟,只是自己一招错,满盘皆落索,十来天之间,自己就国破家灭,回想一下,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当辖嘎斯的首领知道斡朗改覆灭之后,马上就改变了对抗周军的策略,他率领主力向北撤退,又派出信使去迎接周军,代表自己欢迎周军的到访,又表示愿意侍奉大周,为大周守北方,又愿意效仿先祖侍奉大唐一般,遵从大周皇帝的旨意,希望周军网开一面,放过辖嘎斯的民众。

    韩通马上就回复辖嘎斯的首领,接受辖嘎斯的朝贡,不过,为了保证周国北方的安全,周军需要在北海西面驻军,还希望辖嘎斯的首领能够效仿东海女真、完颜部的做法,真正向大周皇帝效忠,作为回报,朝廷会跟辖嘎斯展开贸易,还为辖嘎斯提供粮食、衣服、盐、粮食的供应,还可以提供医生来为辖嘎斯服务等等。

    按照草原的生存规则,侍奉强国并不丢人,况且这个强国毁灭的部落不计其数,实在是草原之王,屈从于草原之王并没有什么耻辱的,况且周国人也很客气,也没有滥杀,所以即使投靠周国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如果获得周国的照顾,那对于发展扩大自己的部落实在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周军的恐怖实力实在是令人震撼,梅里急部的首领看着两个强邻快速屈服,知道自己也是劫数难逃的,唯有尽快选择到底是逃还是屈从,逃是没有什么地方可以逃了,难道自己可以放弃自己的部落,这是不可能的,失去部落的首领只是别人手上的一只棋子,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机会;屈从,自己还是首领,以后还有选择的余地,相对辽军而言,周军更有实力,也更加好说话,起码没有强行掠夺,以后也许有别的机会也难说。

    想好这一切,梅里急部的首领也向周军伸出橄榄枝,欢迎周军的到来,愿意为周军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支持。

    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朝廷的最大期望,反正周军是不会走的,假以时日,周国人一定可以成为草原的主人,一定可以把这些草原部落变成华夏子民,封狼居胥不再是一个瞬间的光荣,而是一个年年可以举行的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