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玉弹子 » 第一章 弹子入杯

第一章 弹子入杯

    寒风凛冽,夕阳如血,一座古老的城池映入眼帘。在这座城池的北门外,有一家名为“流云楼”的酒楼,门前挂着风吹得摇曳生姿的灯笼,笼中的烛火忽明忽暗,映照出过往行人匆匆的身影。

    今日,流云楼内似乎有一股不同于往日的气氛。楼下的酒桌围坐满了江湖豪客、商贾雅士,他们高谈阔论,讨论着最近京城发生的种种大事。而在楼上雅座,一位衣着华贵的青年男子却显得格外显眼。他身着绫罗绸缎,外披一件暗金边的黑色斗篷,斗篷下一身雪白衣衫,领口处一点朱红,显得既矜贵又不失风流。

    贾不假斜靠在窗边,手中捏着一枚玉石弹子,目光从窗外的街景悠然转回酒楼内。他的目光并不是盯着酒楼中那些华美的装饰或者人头攒动的豪客,而是落在了一个身形瘦削的小二身上。小二在忙碌中不经意间露出的微笑,以及他与其他酒客间亲切的对话,都被贾不假看在眼里,嘴角扯出一抹轻佻的笑意。

    流云楼有新来的歌姬,看见贾不假这混沌模样,问其身边小厮:那位不知是哪家公子,如此个混沌模样。”小厮打眼一瞧:“姐姐有所不知,那是京城北王贾家的世子。北王虽不是王亲国戚,可北王贾权贾大人娶了先王最疼爱的长公主为妻,这次封了北王的名号,这长公主和北王成婚后诞下为世子,就是这位,可惜了长公主早逝,这位世子殿下也不长进.....”新来的歌姬听闻此,再瞧着斜倚着的贾不假随手就赏了小厮一锭银子,心中感叹真是个败家的世子。

    夜幕渐浓,酒楼内的灯光渐亮,酒客们灌下酒,红着脸粗着脖子就开始高谈阔论起京城的大事,贾不假也只是自顾自的喝酒道:“这江湖之事,自然由在座江湖之人谈论,我日日在这流云阁中,只懂这金樽美酒和美人。”酒客听其此话,也不尴尬,也是,一个草包世子而已,除了一个好的出身,还有哪点配与他们高谈阔论?

    小二忙碌地上下奔波,为酒客们提供服务。贾不假拿着壶酒也起身往栏杆处走,他的步伐慵懒随意,他走到楼中央,抬起头来,向小二喊道:“小二,给我上壶店里最好的酒。”说完,便向楼下小二丢了个银锭子,转身将手中的酒仰头一饮而尽。

    小二忙不迭地应声而去,其他酒客的目光也不由自主地聚焦在了贾不假的身上。他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贵族的狂傲,而是一种对生活的自信和享受。

    酒至半酣时,贾不假轻扬手中的玉石弹子,准确无误地弹入远处的一个空酒杯中。这个动作引起了一阵哄笑。他笑着站起身,举杯向周围的酒客致意,态度自若,仿佛他是这里的主宰一般。他那双堆满了繁华和酒色。

    随着夜色的加深,流云楼内的气氛变得更加热烈。高朋满座之中,又有一位身影悄然入座,与贾不假形成鲜明对比。这人名叫苏谨,是东门苏家的少爷。苏家与贾家同为望族,但两家的子弟却如水火一般,尤其是苏谨与贾不假,更是势同水火,互相较劲已久。

    苏谨一袭青衫,腰间玉佩轻轻摇曳,步履之中透着一股谨小慎微的气息。他的面容俊朗,但眼中常带几分锐利之色,犹如冷剑出鞘,让人不敢小觑。他并不像贾不假般在众人中间高声谈笑,而是挑了一个角落的座位,默默地观察着酒楼内的动静。

    突然,他的目光锁定在了楼下自若举杯的贾不假身上。苏谨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那笑中带着几分玩味和算计。他看着贾不假那毫不在意的神态,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在这个最佳的舞台上给他一个下马威。

    正当贾不假笑意盈盈地与周围人举杯交流时,苏谨悄然站起身来,径直朝他走去。他的步伐稳健,每一步都像是精心设计过的棋局。众人的视线不自觉地被他吸引,纷纷猜测这位苏家少爷意欲何为。

    苏谨来到贾不假的桌前,淡然一笑,语气中透着几分不容置疑的挑衅:“贾世子,今日的玉石弹子玩得真是出神入化,不知可否赏光指点一二?”说着,他手中忽然多出一枚与贾不假相似的玉弹子,轻轻一弹,准确无误地应声入杯,仿佛与贾不假的技艺不相上下。

    周围的酒客顿时哄笑起来,有的叫好,有的则是看好戏的神色。贾不假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恢复了风轻云淡的神态,面对苏谨,他只是轻轻一笑,似乎早有准备:“苏少爷倒是越发精进了,令人敬佩。不过若要比试,自然是要找个更有趣的方式,岂不美哉?”

    话音刚落,贾不假轻挥袖子,从身后的一个伺候的小厮手中接过一个精致的小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正好是几枚造型独特的玉弹子。他目光一转,挑起了酒楼内的气氛,贾不假挑选了两枚玉弹子,轻轻放在桌面上,然后微笑着对苏谨说:“苏少爷,玉弹子的游戏,不在于弹得准不准,而在于心中的乐趣。今日,我们不妨来个小赌怡情,如何?”

    苏谨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他误以为贾不假要与他正面较量,心中暗自决定,这一次一定要让贾家的世子颜面扫地。他点头同意,于是两人便在众目睽睽之下开始了比赛。

    贾不假先是举起手中的玉弹子,只见他轻轻一抖手腕,玉弹子如离弦之箭,直奔目标而去。然而,就在众人以为会再次准确入杯时,弹子却意外地从杯口弹跳而过,落在了地上。周围酒客不由得发出惊讶的声音,苏谨的脸上也露出了难以掩饰的笑容。

    轮到苏谨出手,他学了贾不假的样子轻轻一弹,玉弹子准确地落入了杯中。这一次,酒客们的掌声给了苏谨,而贾不假则保持着风度,向苏谨表示了恭喜。

    在流云楼的角落里,几位常年混迹酒楼的老客们正围坐在一张磨损的方桌旁,他们目击了整场贾苏两家世子的较量。其中一个略显醉意的中年男子,满脸赤红,眼带戏谑地说道:“你们看那个贾不假,今儿个在这苏家少爷手里栽了个大跟头,真是个只会花钱的纨绔!”

    旁边一位年纪稍长,白发苍苍的老者摇了摇头,他拿起手中的酒杯,轻轻一啜,继续说道:“这贾世子,表面上看风光,其实是个不学无术的草包。今日这一弹,更是证明了他除了吃喝玩乐,一无是处。”

    另一个身形瘦削,脸色黝黑的小贩则插嘴道:“没错,听说他平日里最喜欢的就是逛花街柳巷,整日里游手好闲。看他今天这下场,也是自作自受。”

    这几个老客的话语不细不响,却正好被旁边一桌的酒客听到。这些酒客互相传诵,一时之间,酒楼里的人都在讨论起贾不假的失败和他的所谓“草包”形象。

    有的酒客甚至开始加油添醋地编造贾不假的种种荒唐事,比如他怎么在赌桌上输得衣不蔽体,又或者是怎样在青楼中被人戏弄。这些故事随着酒客们的口中传播,贾不假在酒楼里的形象越来越不堪。

    而在酒楼的另一角,几位打扮华丽的女子轻声嬉笑,她们是酒楼的歌妓,经常见识各色人等的兴衰。其中一人低声说道:“看那贾世子,今日真是丢了大脸,只奢望他的金银赏赐可别少了。”

    这些小人物的议论,加上他们在流云楼的影响力,很快就在整个酒楼内形成了一股舆论,把贾不假塑造成了一个完全的草包世子形象。而贾不假似乎对此毫不在意,他依然保持着风度,似乎对这些流言蜚语充耳不闻,这更加坚定了人们对他的看法。在众人眼中,他的形象已经彻底根深蒂固了。

    贾不假站起身来,对着苏谨微微一笑,说道:“苏少爷今日的手艺真是让人佩服,贾某今日算是领教了。”说着,贾不假还特意摆出一副颓败的样子,似乎是被苏谨彻底打败了。

    苏谨口头谦让着“哪里哪里。”接受了贾不假的恭维,心中更是对贾不假的能力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