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脑战 » 序章

序章

    “我不信任他。”刘明指着远处冰原上那个小小的黑点说道。他叼着烟反复摩擦了几次打火机,火石发出“滋滋啦啦”的响声,却始终没办法将煤油棉芯点燃。沈行远掏出一只小巧的电子生火器送到刘明面前按动开关,生火器末端裸露的金属片在高压电流的激发下逐渐变得通红,炽热的能量源甚至扰动了香烟末端的微小空间,让刘明眼前的事物轻微晃动着。

    “师父呀……您得学会享福,”沈行远帮刘明点着烟后,顺势将那个生火器塞进了刘明胸前的口袋,“上头把苦活儿累活儿外包出去,对咱们不也是件好事么。”

    “来南极驻站你还怕吃苦?”刘明厉声批评道,“咱们昆仑站自打建站以来就没人叫过苦!”

    “师父您看您……我不是怕吃苦,我是说咱们要善用一切能用的力量。就比如这点烟器,电子的多方便,您还用这种时不时就掉链子的老古董,再滚烫的情怀,也会被南极的冰冷浇灭……”

    “那我问你——他在那儿顶着风抡锤子,你坐在这儿喝热咖啡,项目是谁的?是他搞研究,还是我们搞研究?”

    “师父您消消气……我是这么想的哈——反正经费都花出去了,这事既然站里说了不算,您也没必要对‘白色探索’的人有什么看法。他们毕竟是先驱下面的商业科考团队,跟咱们是有合作协议的。”见刘明虽然依旧阴着脸,但至少没有再骂自己,沈行远赶忙顺着他的气继续捧,“刚才是我说话不过脑子,您别跟我一般见识……要没有您这样的前人栽树,哪有我们这些小辈乘凉的份儿……”

    刘明脸色好看了些。他心里其实也很清楚,许多涉及户外作业的地方,那些身在机械义体里的人确实比自己这种血肉之躯更合适。只是每次看到那些家伙灵活地在雪地里穿梭,轻松扛起过去可能要两三个人才能搬得动的设备时,他都会想到自己当初刚到站里的情况,情感上多多少少还有些无法接受。

    不过小远说的也没错,没有我们这些老人轮着冰镐凿出来的家底儿,哪有你们这些年轻人坐在车里用下巴颏指挥人家的份儿,哼……

    “报告刘站长,三号钻头已经安装完毕了,请问是否开机?”对讲机中传来另一个声音,那是属于外面冰原上的那个工作人员的。

    “最后再做一次校验,没问题就开始吧。”刘明抄起手咪回复,紧接着像是突然想起些什么似的再嘱咐道,“你先把数据信道接到我这里。”

    “……收到。”对讲机那边似乎犹豫了一下,但还是给出了确认回复。

    沈行远打开车载监视器,熟练地将数据接收装置的信道打开。几秒种后,屏幕显示三号钻头已连接成功。

    通过对南极冰盖下不同深度的冰层进行采样分析,科学家们可以获得许多地质学、古生物学甚至气象学上的宝贵的样本,如果说在南极冰盖下采冰是科研领域的学术掘金,那么昆仑站所在的在冰穹A地区就是一座超级金矿。不过,由于刘明和沈行远此次进行的是一次简单的常规采冰作业,因此也就避开了昆仑站此前的三千三百米超级深孔。他们所在的位置地处南极大陆腹地一处天然断裂带附近,这为他们采集粒雪层以下三十米至五十米深度的浅层样本带来了很大便利。

    十几秒后,监视器上的曲线开始有了变化,实时反馈的数据在屏幕上不断跳动着。刘明摘下墨镜揉了揉眼睛,视线也从远处冰原的小黑点转移到车内监视器上。“肖工,转速稍微降下来一点,不要急。”他松开手咪,转头又对沈行远抱怨,“你看看,他们干什么都喜欢快。这是个稳活儿,又不是比赛——你以后也要注意。”

    “明白了师父。”沈行远附和道,“对了师父,问您个私人问题呗?”

    “放。”

    “您不想回国吗?我不是指局里正常安排的轮岗,我意思是……”

    “我明白你什么意思。”刘明打断沈行远的话,“我已经不适应那种日子了。要是有可能,我更希望后半辈子都在这儿——”他用夹着烟的手在沈行远面前划过,烟灰抖落了他一身:“南极多美啊。”

    沈行远欲言又止,没有继续说下去。半个月前部署过来的科考队里面有个人是他朋友,闲聊时给沈行远透了点风:目前计划内的科考工作全部结束后,极地办有可能撤回除中山站外其他所有站的常驻人员。昆仑站虽然还在,但未来的整体运营工作十有八九要全部承包给白色探索。这世上没有空穴来风的消息,那个朋友在海洋局工作,正是极地办的直管上级。既然能跟他提前吹风,正式文件落地也是迟早的事。沈行远想给刘明打个“预防针”,可看着还是于心不忍。

    老同志心思沉,有时候还带着点悲情。他这样想着,堵到嘴边的话最终还是硬生生咽了回去。

    嘀——

    车载电脑发出一声清脆的提示音,沈行远看向数据有些懵:“师父,肖工这边不太对劲,这怎么还继续下探呢?”

    “嗯?多少米了?”

    “一百五,不对,一百六!这个速度,不会是透到了冰盖下面的湖泊吧?”沈行远声音有些发抖,不知所措地看着刘明。

    “不会,太浅了!——肖工肖工,你那边马上停一下!”刘明冲着对讲机喊道。等了片刻没收到回复,刘明一把抓过雪镜和护具开门下车。“你在车里别下来!马上联系站里!”

    “……啊……是!”沈行远被刘明的气势镇住,看着他红色的风暴服背影和雪地摩托的尾灯在冰原随着地势起伏上下窜动,最终在某个瞬间突然消失在一片白色当中。

    人们最终在作业现场下方塌陷的空洞里找到了刘明的遗体。谁也没想到那部分冰壳会突然塌方,更没想到那下面隐藏着的居然是一个巨大的中空腔体。事后经过计算,坍塌的冰盖面积将近两平方公里,腔体最深处将近两百七十米,这让清理塌陷冰盖的工程量极为庞大。极地办没有进行如此大规模工程作业的设备,只能向白色探索求助,而后者也是在其母公司“先驱科技”的支援下才最终在两个星期后找到他。

    在中山站举行了简单的追悼仪式后,沈行远随行将刘明的遗体护送回京。他向单位提出了质疑,认为当天白色探索的作业不规范是事故的主要原因。然而没有人在意他的意见,他得到最多的反馈就是“事故原因还在调查,要相信组织”。除此之外,先前在局里吹的风此刻也开始在各种会议上被反复提及,刘明同志的遇难在事实上加速了极地办撤回常驻人员的进度,白色探索开始全面接管南极地区的各个科考站。不少有经验的、或者像刘明一样对南极抱有情感寄托的同事陆续跳槽到白色探索,在拿到正式的工作邀请后,直接进行了数字移民。

    辞去工作后,沈行远独自过了一段随波逐流的日子。那段时间他醉心于各种演唱会、体育比赛,甚至公园里晨练的老大爷们他也会去认识一下——总之哪里人多去哪里。他也尝试交了女朋友,当然最终没什么结果。因为他突然意识到,将自己固定在某个聒噪、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会让他的精神非常焦虑。直到换了好几个城市以后,沈行远最终发现自己似乎对城市中的生活也不是那么的喜欢,他开始有些理解性格内敛的师父为什么一心想留在南极了。在朋友介绍下,他找了一份远洋邮轮的工作,再次过了两年离群索居的日子。后来有一次他的货轮在乌斯怀亚港【注1】停靠时,过去的记忆像是突然活过来一样,将他给自己内心里拷上的那把锁挣脱开来。于是他不顾一切地跳上岸,找到当地最近的一家移民中心递交了数字移民申请——不管以何种形式,他只想回到南极。

    类似的事情在这颗星球每个角落不断重复发生着。数字移民像是一股无法抵挡的浪潮,普通人无法抵挡,宗教社团无法抵挡,甚至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府也无法抵挡。面对它,人们要么坦然接受并与之共生;要么固守在行将就木的旧世界里,目送新的人类走向他们无法预见的未来。

    ---------------------------

    【注1:阿根廷南端的一个港口,由于距离南极非常近,也是连接南极大陆与世界其他地区最繁忙的物资补给港口之一。】